我的家乡 我的童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8000
颗粒名称: 我的家乡 我的童年
分类号: I267
页数: 2
页码: 17-18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对家乡的回忆和感慨。文章首先介绍了家乡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然后描述了家乡的民俗文化和经济发展,最后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文章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篇优秀的回忆性散文。
关键词: 作品 散文 当代

内容

传说杨六郎曾在此扎营,让兵士们捧土为城,后曰挡风城,现在叫当城。明朝时两高姓兄弟从渤海湾迁移到此繁衍生息,所以至今高姓人在村里占绝大多数。平津战役前夕,解放军先头部队解放当城村,遭到了保安团长“王二愣”的疯狂阻击,牺牲了相当的解放军战士,这个最后的反动派虽然隐姓埋名逃到东北,几年以后还是被找到拉回村里公开枪决。子牙河是这个村的母亲河,灌溉着上千亩肥沃的土地。解放之初没有桥,摆渡爷就靠着几条木船把人们摆到河西又摆回河东,他的功绩是那么伟大又是那么普通。河水拍打着木船经年累月,一如摆渡爷的故事,虽然他老人家的骨灰已经混合进这泥土里,而他那因劳累而弯曲的腰背,纯白的胡须始终是我最深的印象。
  一九七二年,一个小生命还在妈妈的肚皮里时,实行粮食的定量供给。眼看到了9月底,小家伙还没有生出来,他爸妈很着急,因为一进10月份每月人均粮食定量就会少十几斤,那就意味着孩子生出来就要挨饿。恰巧小家伙在9月的最后一天出生了,这下父母乐坏了,因此给这个婴儿起了个“赶粮”的小名,生产队的社员们也都说这孩子将来有福气。我就是“赶粮”,我是摆渡爷的孙子。
  七十年代出生的我,对改革开放的成果有着深刻的体会,因为只有经历过苦才能更珍惜甜;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则基本没吃过苦,他们不会有那么深刻的感受。
  上小学时“小人儿书”是我的最爱,学校边上有一姓高的大爷,六十多岁,家门口的墙上挂着邮箱,算是我们村的小邮局。高大爷在院内一间偏房卖信封、邮票以及学生用品,有两层货架子上摆满了花花绿绿的“小人儿书”,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当时刚上小学二年级,便开始用积攒的零钱买来看,一般的“小人儿书”1到2毛钱一本,厚一点的3毛到4毛一本,现在看来并不贵,可在当时我要攒几天才能买一本过过瘾,到三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有一百多本了,书的内容大多是古书中的节选,如描写岳飞精忠报国的《风波亭》,描写忠义杨家将的《智审潘仁美》《穆桂英大破天门镇》《两郎山》,描写一百单八将的《武松》《鲁智深》《九纹龙史进》,聊斋中的《胭脂》,出使西域的《张骞》,描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平原枪声》、《蛇窟擒敌》等等,很多现在已经想不起名字了。大一些时,我和小伙伴们步行去杨柳青书店买书,上午9点从家里出发,中午12点半到达,下午五点多回到家,脚底下磨出了两个水泡。
  记得我从十多岁开始就在周末和寒暑假帮家里干农活,几乎是什么活儿都干过,受的那累就别提了,所以我加倍地努力学习,我的目的只有一个:我要考出去,离开这又穷又累的农村。这种学习加劳动的年头一直延续了将近十年,这十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十年让我不敢忘了农村是自己的根,这十年让我时时置身于改革开放的氛围里,更让我享受这蒸蒸日上的变化,享受这世界的精彩!
  如今住在闹市的我很少回村里,逢节假日去看望爹娘,也只是在家里陪陪他们。上个月适逢侄子结婚,我在村里多住了几天,并且抽空转了转,还与村干部聊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突然呈现在眼前。新鲜的种植经营模式,让城里人到农村租下一小片地来种菜,来农家院、跑马场、垂钓园玩的都是城里人。村里人通知我续家谱,我很感兴趣,同时我要找一找小时候和我一起玩弹球、一起拾柴火、一起割草、一起逮鱼摸虾、一起爬到西瓜地里偷西瓜、一起光着屁股从子牙河大桥上往河里跳的小伙伴们,我想他们了。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高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