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721
颗粒名称: 散文林
分类号: I267
页数: 11
页码: 20-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柳青镇散文林多个文学散文、包括了《风雪除夕夜》、《春节说“福”(外一篇)》、《酒色人生(外一篇)》、《锅爷辛学》等散文。
关键词: 散文 杨柳青镇 文学

内容

进入腊月,日子过得真快,写字台上红红绿绿的日历,似被清风翻动,转眼间,又一个大年三十来到了。
  记得去年除夕之夜,享受七天长假的儿女们,早已从山南海北飞回豪中。丰盛的晚餐后,全家人围坐在42时液晶电视机前,正饶有兴趣地观看央视“春晚”节目。电视里歌舞升平,电视外笑语欢声,宽敞的客厅里充满了团圆、喜庆与祥和的气氛。
  大约九点多钟,偶见窗外似有小雪飘落。我起身凑近落地窗前,透过明净的玻璃,看到在路灯桔红色的光晕里,雪花飞旋,纷纷扬扬。很快,视线中的草地、树木、运河及高楼大厦,都被这神奇的六角精灵渐渐模糊了轮廓,天地间就这样变成了一片纯净的银白。
  面对此情此景,我的心怦然而动,不禁想起了三十多年前那个令我魂魄欲断的风雪除夕夜。
  1969年的除夕(农历腊月二十九)之夜,雪花飘飘,寒风如刀,我正骑着公家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行进在旅途上,但这不是回家,而是离家。记得那天傍晚,我在家里吃过三十的饺子,告别了父母和妻儿,便匆匆踏上了归程。当年我仅二十八岁,正值年轻力壮,骑车从老家杨柳青到静海县大郝庄公社英官屯村这一百多里地的路程,并不在乎,只是觉得人家过年全家团聚,而我却在此时背井离乡,心里确实有点不是滋味。但是,当我想到上级“过革命化春节”的规定,特别是我们工作队老队长的一片苦心时,还是毅然离家,义无反顾地冒雪归队。
  我沿着与津浦铁路平行的公路一直南行,路上万籁俱寂,无一行人,只有见到南来北往的火车时,才略感有些生气。大概十二点左右,我看到了静海火车站,知道行程将近过半,可这时雪却突然下大了。眼看着马路上的雪越积越厚,不仅行车变得越发艰难,而且路面上那些坑坑洼洼也被大雪填平,看上去一马平川,实则暗布“陷阱”。我本来就有骑快车的习惯,又着急赶路,车蹬得更猛了,这样一来,每当拐弯或遇上这些“陷阱”,常常连人带车一块来个“老头钻被窝”,一滑就是十几米出去。所幸那时年轻,身上似有弹簧,摔倒了马上爬起来,扭正车把,挂好链条,蹬上车子,又继续前行了。后半夜,我终于到达了唐官屯车站,虽然此时我已气喘吁吁,汗水湿透了内衣,但我还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因为我知道,现在只要往东一拐,沿着去蔡公庄飞机场的国防公路前行十里,见路口下去,再往南走二里土道,就是英官屯村。我感到胜利在望,心想,老队长,您就放心吧,我绝不会让您失望的!
  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偏偏就在这最后二里地的土路上出了大问题。当时我下了国防公路直奔村里,但在进村的岔道口上,却鬼使神差地偏向了咸河堤旁的薛庄子扬水站。当我走到扬水站,看到机房和蓄水池时,才知道自己走错了路,只得转身原路返回,重找岔道口。可我找啊找啊,也不知转悠了多长时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多少路,最后还是回到了扬水站。这是怎么了,难道真的遇上了“鬼打墙”?我从小就听惯了鬼狐故事,根本就不相信那些吓唬小孩的把戏,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方向感。我索性放下车子,走上扬水站的高台,四下观望,只见白雪茫茫,一切参照物都在大雪里消失了,英官屯这个近在咫尺,只有二十户人家的小村,就像被雪埋掉,杳无踪影。这时,我稳了稳神,划着火柴,点燃一支自制的“小喇叭”香烟,想着如何突破这个“鬼打墙”,可更多的还是想到老队长,人家一人坚守岗位,还要为我承担着那么大的责任,我就是爬也要爬到村里,绝不能做对不住人家的事情啊!
  老队长年过五十,是抗战时期参加工作的老干部。去年秋天,县里派他带领我这个“小青年”进村“清理阶级队伍”。老队长一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我的工作和生活十分关心,像长辈一样富有人情味,我很敬重他。进入腊月的一天,他从公社开会回来,向我传达了上级“过革命化春节”的通知,要求工作队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不准休假。我听了通知,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那时实行歇大礼拜,即两个星期休假一天,况且平时也是白天工作,晚上加班学习,像我这种夫妻两地分居的人,礼拜不歇班,每月初回家来回才三天假。在那种特殊年代,听到这样的通知,我已习以为常了。一晃到了腊月二十八,那天早晨一起床,老队长小声地对我说:“唉,小张啊,你回家看看吧,记着,不要叫任何人知道,明天晚上吃完了三十的饺子,必须赶回来,初一准时上班,如果县里公社里来电话检查,一切都由我搪着,你可千万别让我坐腊呀!”当时,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美事,除了高兴,就是从心底里感激这位可亲可敬、心地善良的老人。
  老队长的叮咛言犹在耳,可我就是找不到回村的路,真把人急死了。就在我心急如焚,一筹莫展之时,突然听到一声鸡叫,寻声望去,一眼就看到离我只有三百多米的地方似有炊烟袅袅升起。啊,天亮了,那炊烟升起的地方,不就是我苦苦寻找的小村吗!我高兴地扛上车子,踏着积雪,直奔小村,并情不自禁地高声喊着:“老队长,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光阴似箭,往事如烟,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同样是一个风雪除夕夜,相隔三十多年,这一前一后竟有着如此的天壤之别!是啊,我们的国家经年的改革开放,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单从节假日这一点看,现在不仅每周有双休日,每年还有“十一”、春节两个七天长假,而且去年又新增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具有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法定假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国家的富强、文明和进步。这又让我怎能不感恩于伟大的改革开放,感恩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的新时代。
  央视“春晚”节目已近尾声,窗外鞭炮声四起,五彩缤纷的烟火照亮了夜空。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一个退休八年,正在享受幸福晚年的老人,同样激情难泯,豪情满怀,斟满美酒,高擎酒杯,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愿我们中华民族早日实现梦寐以求的伟大复兴!
  春节说“福”
  (外一篇)
  田有功
  光限似箭,岁月如梭,春节如约而至。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春联,总突出一个“福”字。还有些人家将福字倒贴,以期望过路人恭贺一声福到了。由此可见,人们向往和追求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古来今往,福无论过去和现在,都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由此民间“福”字对联比比皆是,“如百福尽随新节至,千祥皆自春天来”、“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等。人们对这个福字寄予厚望,希望福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福,人之所欲。福安、福禧、福祉、福佑、福寿绵长,幸福吉祥,作为相互祝福之辞。福态,是人称福相。福者,是说好消息好喜迅,福芸,是谓时人福者之多。此外,还有口福、眼福,艳福,全家福等等。人生盼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人人为谋幸福奔波忙碌。生个儿郎叫福强,生个千金叫福馥。谁不向往天天福,月月福,年年福,国强民富家家福。
  福,就是幸福,福运和福气。福字,在我国早期文化中就已有之。“尚书•洪范”解释福有五种含义: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它包括了长寿、富裕、健康安宁和追求崇高品德及善终而不横殁这五种福分。仔细品味,古圣贤用以激励人们的五福之说,闪烁着哲理之光,符合人们心理。所以,每逢春节,家家户户贴福字和五福临门的习俗,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至今盛行不衰。
  福生于微,在乎于心,心生福意,福必临身。创业流汗,造福成金,居家小闲悠然温馨。赏鱼观花,静心怡神,索句吟咏,四方浸润,弄声唱曲,绕梁有音。和美和谐,含饴弄孙,此福绵长,喜悦于心。
  福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在竭力追求并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自人类走出蒙昧期后,在文化与进步的领域内,幸福始终是人类首先关心的问题。福涉及到人类生活方方面面,人们对福的理解和追求也因人而异,子孙满堂,财帛进门是福,升官进爵是福,无病无灾也是福。有吃有喝的谓之口福,甚至终日无所事事,优哉游哉也是福,美其名曰享清福。
  福成为中国人祈求能满足各种美好愿望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用来表达的五种美好意愿一福、禄、寿、财、喜,福不仅位居第一,而且涵盖其他四种,即升官(禄)长寿(寿)发财(财)遇喜事(喜),都可称之为得福有福气。
  时至今日,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接触和使用福,如买彩票中了奖,得奖者和他人都会感到有“福气”,孩子考上大学时庆幸有福分,甚至生个孩子,寻找一份理想工作加了工资等都可称得福。
  关于福的含义,历代都有一些不同的解释,但大多万变不离其盘清代学者张潮提出:“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他的福之观念已涉及“济人”“谏己”等内容,其态度已从个人享乐的福,进而念及他人,为他人行善行到无疑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了。/
  古往今来,尽管对福字的理解和追求千差万别,百人百样,说来道去,我觉得老同志王辉同志说得在理,他说:“仔细想想,不管昨天、今天、明天,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不管是亲情、友情、爱情,能永远珍惜的就是好心情;不管难事、易事、乐事、苦事,能做点事就不虚度人生。人生是一次漫长的旅行,风景全在旅途中,幸福也在旅途中。所以,要好好活着,活一天,多观赏一天风景;活一天,快乐一天;活一天,赚一天!”尽管意境并不高远,但句句入情入理,意蕴深刻,耐人回味。
  福是一个美好的字眼,闪着吉祥的光彩,飘着平安的芬芳。
  福是一种存在,一种延续,一种感受,一种快乐。存在才能延续,感受才能快乐,所以在新春佳节之际,我们对天下父母、儿女、亲人和朋友们说一声:祝你幸福、祝你快乐!
  我爱家燕
  春天来了,儿时燕子的记忆,又重新浮现在眼前。
  我爱家燕的夫妻恩爱。遥想当年,阳春三月,家燕北回,两只雌雄的燕子,在堂屋房梁上共建家园,衔泥筑巢。巢由泥土、干草羽毛混合唾液筑成,外表呈半碗状。这对夫妇一边叽叽叫着,一边衔泥筑巢,大约得忙十余天才能完成。这对恩爱夫妻,累了就依偎在一起,交头接耳,说着只有它们自己才懂得的情话。我母亲叮咛我千万别捅它,谁捅谁瞎眼睛。
  窝终于筑好了,燕子一家过上甜美的生活,我们同住一个屋檐下生活,日久生情,遇上雨天,我们一起听雨打屋檐声。
  我爱燕子为我们消灭害人虫。燕子体型小巧,两翅尖长,尾羽平展成叉状,在飞行中捕食昆虫。据统计一窝燕子在一个夏天,能吃掉昆虫达一百万只。
  我爱燕子清洁和美的化身,燕子筑巢时,虽然衔着湿泥来往涂抹,但从未看到它们身上有一丝泥星,就连窝下地面上也见不到泥点。乌黑光亮的羽毛,每时每刻都那么洁净。展开的尾翼像剪刀划破了云的帷幕,撒漏下碎碎暖暖的阳光和缕缕柔风。燕子确是春天的使者。
  我爱燕子的尊老爱幼。燕子每年繁殖两窝,大都在五月至七月间。每窝产卵四至六枚,第二窝少一些,卵是乳白色。雌雄共同孵卵。十四至十五天幼鸟出壳,亲鸟共同饲喂。老燕打食回来进巢,小燕张开黄黄的大嘴巴,一片唧唧乱叫,恐怕吃不饱。老燕负责任的喂养,从不懈怠。雏燕约二十天出飞。当儿女们翅膀变硬自由飞翔后,两只老燕经常躺在窝里,外出打食是孩子们的事了。欣然享受子女们拳拳孝心。我母亲说,燕子是奔波的命,春来秋去,南来北往,就这样奔波一生。
  我原来以为它们是因为天气,其实不然。原来它们是以昆虫为食的,不像喜鹊。啄木鸟那样,可吃种子树叶。冬季哪来的昆虫呀。燕子为口食,为了生存,就不得千万里奔波了。看来人也一样,以食为天呀,什么大事,唯此唯大。
  我爱燕子的勇敢坚强。树叶黄,秋天到,白天日渐变短,燕子体内的“月历”发出一个信号,该是离开农舍,南移找饭碗的时候了。谁曾想到,那看似脆弱的翅膀,真能带燕子飞越沙漠、高山、海洋,去印度洋以及澳洲等地过冬。扎扎实实从事两次跨州的旅行。好在它们出国不用申请护照。我们不应学习燕子的勇敢坚强吗?
  燕子贴近人们生活,见证人的情感,前辈留下好多美好的佳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几只早莺争暖树,谁家燕子啄春泥”。叹物是人非之悲,慷今昔非比之慨之余,让我们爱护益鸟家燕吧,让我们迎接春天的到来。
  酒色人生(外一篇)
  张庆云
  有人说女人如酒,细想之确实有道理。
  想那略瘦的粗布衫下包裹着的被晒黑了肌肤的丰满村姑,正如烧酒般的热烈,淳朴。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一开瓶就喷出的酒香。高度数的酒精含量直逼你的承受底线,小酌一口后,随之而来的是“咋”的一声和那咧着的嘴。
  而那擦了红唇,穿了高跟鞋的女人,妖烧地摆动着隐藏在华丽衣裙下的臀部,卷着的头发挡住了脸,袅袅烟圈升起,正如那舶来的红酒般诡异。入口后没了猛烈的刺激,酸涩缠着舌头,回味却深长得让你忍不住闭上眼睛,幻想随着飘远。
  啤酒更像是身着素衫的邻家女孩,小家碧玉般的清新淡雅。但凡酒精不过敏的,都能小酌几杯。细密的气泡如同女孩咯咯的笑声,无论在顶级饭堂,还是路边排挡,都可以就着不同档次的下酒菜一同享用。
  如今的假酒太多了。有村姑抹上红唇伴洋酒的,也有出生卑微换上礼服装名媛的,更有那半老徐娘假清纯的……呵呵,酒色人生,总结如下:一、不喝酒的人永远喝不到假酒!二、真得到了一瓶真酒就别管它是什么酒了,别撒手才是你的酒!三、千万别掺酒,易醉!
  盒子生活
  我们生活在盒子里,不是吗?
  我们每天早晨在一个价值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的叫做“房子”的盒子里醒来。在那个大盒子里的若干小盒子里完成吃喝拉撒,来不及细算用来买这个盒子的贷款还有多少没有还清,就匆匆的离开,奔赴下一个叫做“单位”的盒子了。
  在去单位的路上,我们不是登上一个挤满了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的叫做“公共汽车”的大盒子,就是爬进一个只容得下家人和孩子的叫做“小汽车”的盒子。也有的骑上自行车,跟马路上大大小小的盒子赛跑,还有的会乘坐一个地下的叫做“地铁”的盒子中到达目的地。
  单位这个盒子里有点特别,不同的人挤在不同的盒子里。有很多人共用一个小盒子的,也有一个人用一个很大的盒子的。有的盒子里装着机器,有的装着桌椅,有的装着很多的人,有的装着很多的东西。这些东西也都是放在各种各样的盒子里的。有的人在忙着从小盒子里往外掏东西,也有的人在忙着往大盒子里装东西。越来越多的人正盯着一个叫做“电脑”的盒子看着什么。
  中午,我们在一个叫做“餐厅”的盒子里用我们私有的小盒子吃饭,偶尔可以看两眼那个播放着新闻的叫做“电视”的盒子,也可以听听音乐,它来自一个没有图像的小盒子。
  刚出生的人们住在一个白色的盒子里,很多人在穿梭忙碌在那个盒子的周围,他们听到的是笑声。死了的人们住在一个黑色的盒子里,很多人也穿梭忙碌在那个盒子的周围,他们听到的是哭声。
  一个个的盒子,装载着我们的生活,装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看淡名利的追逐,因为我们不过是每个盒子的过客!
  锅爷
  辛学
  进了俺们村,若打听锅爷的学名,十有八九没人知道。若打听他的绰号锅爷,连5、6岁的光腚娃娃,都能把你领到他家门口。锅爷驼背,老伴儿在给他做上衣的时候,后襟总要比前襟长出5寸。锅爷面善慢性子没脾气,对人对事没有着急的时候。“一蹦丈高够不着,一挪一擦饿不煞(死)。”是他的口头禅。
  在我12、3岁的时候,锅爷还当过半年的生产队长。那时,学校放了假总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每天赚2、3个工分补贴家用。有一天队长安排我们几个小孩子到莱畦拔草,我们只图快把大草拔了,小草还在地里长着。这时锅爷过来了。我说:
  “三伯,您看我们拔得草够干净吧!”因为锅爷和我爸在“金兰谱”,我不敢直呼其名或绰号。锅爷看了看乐呵呵地说:“好!干得不错。只是拔了大草留小草,小草一想妈妈就想死了是不是?'逗得我们几个孩子哈哈大笑,回过头来重新把小草拔净。
  闯过“三年自然灾害”后,村上的社员们手头刚刚富裕点,就着手解决住房问题。当时就是盖土坯房子,有点钱的户就买点砖做几层砖地基,买不起砖的户,就用土坯在平地上直接垒墙盖成房子。那时俺村盖房子就是社员们互相无偿帮工,人们起了个好听的名子叫“助工”。家里有点存粮的户盖房子就管人们饭吃。没存粮的户,助工的人们吃自家饭,也要帮助把房子盖起来。锅爷家盖两间土坯房就属于后一种。助工的人们从打土坯到砸地基再到垒墙,都在不停地忙活。只是把房子垒起来把房檁在屋顶上稳好,还不知道用什么东西苫房顶盖。在房上干活的几位伯伯着了急,扯着嗓子喊:“锅爷!锅爷!你到底拿嘛苫房盖呀!到天黑若苫不上房顶盖,夜间要下大雨这房子岂不毁了吗!”这时的锅爷依然慢腾腾地拿梯子上了房,朝北院赵二爷屋顶上存放的高梁秫秸一指:“那不就是苫房顶的材料么。”助工的人们都笑了,七手八脚地忙起来。赵二爷赶回家对锅爷嗔怪地说:“你看,你也不打个招呼,我那秫秸是准备明年苫房用的锅爷说:“我今年急用,明年再用我的吧!”那时候人与人的关系就这么简单。
  那年我十六岁,正是连肚皮都填不饱的年代。为了活下去可以说人们什么办法都想,什么累都能忍受。有一天妈妈对我说:“咱也借一辆手推车,跟着你三伯推苇子去吧。”我本来没推过手推车,但还是答应试着去推一趟。妈妈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粮食给我做了干粮,跟着锅爷去了离家七、八十里地的一个村子。我们在一户人家里买到苇子装好车,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候。算账时,锅爷对卖主一位中年妇女说:“大娘!您家有吃的俺们花钱也行,能不能给口吃的?”中年妇女说:“没有好的,就是有棒子面悖悖,花嘛钱呀!”“那就行!太感谢您啦!”锅爷高兴地直给大娘作揖。中年妇女回到屋里,端出一篮子黄澄澄的玉米面饽饽和二碗咸菜,手里提着一壶热水放在我们面前。我的两眼即刻放出蓝光,好长时间没见过不掺糠莱的净面饽饽,怎能忍得住?没等人家让,我已经抓起一个饽饽放到嘴里。
  第二天回家时,由于我推车技术不熟练,推着二百多斤重的芦苇在路上来回打晃,要比别人多费一倍的力气。走了将近一半的路程,我已经大汗淋漓浑身的衣服都湿透了,又渴又饿几近晕倒在地上。这时锅爷望见前面有一个村子,鼓励我说:“咬咬牙坚持住,到前面村里咱爷俩歇歇脚。”我坚持着把车推到村旁的井台边,抓起水桶打了一桶井水,咕咚咕咚地喝起来。待我喝完水后,锅爷在一旁从怀里掏出一个棒子面饽饽,递到我面前说:“吃吧!吃完歇一歇咱就到家了。”我拿着还带体温的棒子面饽饽,就着咸咸的泪水一,口一口地吃了下去。而锅爷只喝了一肚子井水,我们就上路了。
  每当我回忆起乡村父老们,这种纯朴的乡情、亲情、友情总让我感念不忘。
  风居住的街道
  张家窝中学学生 闫丽羽
  是夜,孤寂又落寞。
  家人已经入睡,唯有我还醒着。心底突然涌起一股奇怪的感觉一一空落落的,仿佛什么都不曾拥有,只是一个人在独木桥上摇摇晃晃地前行,就算落水,也不会有人拉我一把。很久后,我才明白,这种感觉叫孤独。我不知道要怎样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感觉,只是任其将自己淹没。本以为,性格开朗的我,永远不会孤独。一个人时,会有伙伴陪我,或煲个电话粥……现在才明白,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或者说,是内心的孤寂。不想打电话扰民,只得找一个“非生物”来解闷,以驱散心底莫名其妙的孤独。
  从床上爬起来,打开电脑。不是玩一些无聊的游戏,而是选择欣赏一些熟悉而又唯美的旋律。德彪西曾说过:“音乐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而那些唯美舒缓的钢琴曲,更是有着某种神奇的能量,使人身心愉快;纾解烦恼,消耗深层负压指数,进入潜意识放松状态。所有压力中的人们,一定要相信:周围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你去体会。只要你愿意停下一秒钟去仔细聆听,有些旋律也许会让你听出眼泪,听出回忆。那说明你已经感动,你的内心仍然柔软;仍然有一方寂静的领土。闭上眼睛沉沉睡去,明天又会有不一样的阳光。”
  打开“千千播放列表”里面满满的钢琴曲一《Tears》、《月光边境》、《梁祝》、《梦中的婚礼》、《Thetruththatyouleave》、《秋日的私语》……
  按下播放键,随之响起的是排列表第一位的《风居住的街道》。这首曲子给我的震撼很大。记得第一次听时,我惊呆了。随即进入了乐曲的意境中……我从不知道,原来中国的传统乐器二胡能与西洋乐器钢琴合奏得这么完美。
  细细地品味着——
  00:01钢琴的前奏,带着-丝忧郁、惆怅和对恋人的思念……
  00:25二胡的声音与钢琴的清脆、圆润相比,显得很干涩,好像一个沙哑的男生,带着无限爱怜,向另一人倾诉自己满腔的爱意与思恋。而聆听者,就是钢琴。她默默地倾听着恋人的倾诉,不时做着轻微的回应。
  00:51钢琴轻轻地抚慰着二胡,诉说着道不尽的乡思、痴迷与怜惜。
  1:18二胡倾诉着,却突兀地变了调,似哽咽,又似难以言喻的痛苦与无奈。
  2:04钢琴无奈,只得回忆着如烟的往事,和着二胡,突然奏起了欢快的旋律,仿佛陷入了美好的回忆。
  2:36-胡的声调突然拔高,继而变得忧伤,无奈……好像从美好的回忆中挣脱出来,却又落入现实的残酷中……
  3:03二胡与钢琴,一个倾诉,一个聆听,带着几分绝望,以及对往事的不舍与忧伤。
  3:28曲子的高潮部分,二者凄美地交织,此起彼伏,却永远无法重合,仿佛相隔万水千山深情地呼唤却无法靠近;又仿佛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有满腔柔情思恋,却无法携手一生。
  3:55尾声。声音渐小,似是视线里心爱之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茫茫的人海,湮没于时间的洪流。那一刻,终于绝望……
  《风居住的街道》,4分46秒的音乐体验,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循环播放着这首音乐,心,无法抑制地疼痛起来。搜索到了一位网友为这首乐曲填的词,情不自禁地跟着曲子的节奏,启唇念了起来:
  轻轻倚楼边,月霜霖婵媛。萧萧指上弦,丝丝缱绻。纷纷劳伤燕,月落于碥眠。断,终须离散……
  ……尘缘叹,尽付笑谈。红叶飘,化作烟花灿,飘洒寂寞日月潭……
  伴着忧伤的音乐,我知道,未来永远不会是一个人,永远不会再出现所谓的寂寞。因为在心情压抑时,还有音乐相伴,它会永远陪伴着我,没有离别,没有欺骗,没有背叛。我学会了在孤单中享受孤单,在寂寞中欣赏寂寞。正像一位网友所说的:这个世界喧闹得只剩下了孤独。既然孤独是上帝的礼物,那么就享受这孤独好了……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玉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