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菩萨庙”木结构的历史价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690
颗粒名称: 高村“菩萨庙”木结构的历史价值
其他题名: 乡土建筑价值刍议
分类号: K876.6
页数: 4
页码: 54-57
摘要: 高村的“菩萨庙”是西青区张家窝镇高村的一座古建筑,前殿为“关帝庙”。它是一座三间七架硬山建筑,建筑风格朴素,但保存完整。值得注意的是,它采用了明代晚期的建筑工艺和南方建筑的施工手法,是西青区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关键词: 建筑 结构 分析

内容

编者按:众所周知,我们西青区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而闻名于世,无论是享誉国内外的古镇杨柳青,还是区内的其他地方,到处都留有大量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发掘和保护珍贵的历史遗存,区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对此颇有建树的人们,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了卓有价值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此,从本期开始,本刊增辟《文博之窗》专栏,陆续发表这方面文章和著述。同时,也欢迎此类的区内外来稿。
  天津西青区高村“菩萨庙”位于西青区张家窝镇高村,其前殿为“关帝庙”。菩萨庙为三间七架硬山建筑,甃砖台明,墙面青砖糙砌,屋面筒瓦捉节做法,残存半条清水脊。明间圆柱,次间为方柱,明间柱下有櫍,圆柱有收分,石质覆盆式柱础。“抬梁式”构造,梁架采用“偷梁造”,不施“五架梁”,直接用金瓜柱承托金檩,瓜柱间用枋子连接。除前檐檐椽、飞椽采用“一椽一档”外,其余采用“一椽三档”做法。前檐露明部分采用木质望板,室内用苇子代替望板。室内地面用青砖铺墁成“席纹”图案。原建筑门窗缺失,仅存槛框。
  整体建筑风格朴素,如果不是明间腰槛雕刻楷书“佛法无边”字样及东侧墀头砖雕上雕刻“云挥百万慈手过”的话,更像是一座民居。该建筑采用了部分明代的工艺及南方建筑的施工手法,据此笔者判定此庙应为明代晚期的建筑,也是目前西青区现存的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细部结构分析
  一、櫍
  周建
  櫍是一种建筑构件,多用于南方潮湿地区,是古代先民为避免木柱受潮糟朽所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即在木柱与柱础之间增加一块木制的防潮层,其木制纤维与木柱方向成直角,利用木质沿纤维方向吸水的特性,阻断潮气,从而保护木柱。即使櫍糟朽,也可以将其更换,以减少建筑的维护成本。木质的櫍在宋代《营造法式》就有对其做法的详细描述(见图1),由于櫍需要木料较大、出材率较低、制作复杂、成本较高,所以匠人逐步降低櫍的厚度,有的用薄木板代替,甚至不在使用。随着石质柱础的普及和不断的工程实践,古代的匠人发现即使不加櫍仅靠石质柱础也能保证良好的防潮性,故明代中期以后南方地区很少有建筑再使用櫍,而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干燥使用得更少。目前即使在南方地区现存的明代建筑中使用櫍的建筑也为数不多,而在我区能够发现此种工艺确实令人兴奋。高村“菩萨庙”所用的櫍工艺较简单,仅用数块2厘米厚的木板拼凑而成。尽管其工艺简单,但对建筑的断代和研究我区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实物依据。
  二、梁架系统
  该庙的七架梁梁头有明显卷杀,与早期的月梁做法卷杀非常相近。月梁是中国古建筑传统形式,其特征就是梁背及首尾采用卷杀(类似弧形的倒棱工艺),梁首尾均作斜项(见图2),多用于南方建筑,北方采用月梁的建筑极少。宋代《营造法式》将梁分为檐栿、乳袱、平梁、搭牵和厅堂梁栿五类,都是采用月梁形式。但目前尚未发现北方存在采用月梁的早期建筑,而在南方的早期建筑则普遍采用月梁,可见宋代以前似乎就已形成南方用月梁北方用直梁的建筑形式。
  由于月梁制作复杂,至明代即使在南方也逐步采用平梁,形成月梁和平梁同时存在的局面,至清代则大量采用直梁,清雍正年间颁布的《营造则例》甚至把“两架梁”直接称谓为“月梁”。
  此庙“七架梁”及“三架梁”具有“月梁”的部分特征,梁头带有明显卷杀,梁背倒棱弧度较大,与清代直梁做法有很大区别(见图5)。
  瓜柱
  高村“菩萨庙”的瓜柱规格不一,大体分为两种,承托金檁的瓜柱截面接近圆形,柱头带卷杀;承托“三架梁”的瓜柱截面接近圆形,不带卷杀。瓜柱卷杀源于宋代的梭柱,由于梭柱施工复杂,明代时逐渐改为只在柱头做卷杀,至清代瓜柱截面为方形且不做柱头卷杀(见图3)。
  明代椽子之间用里口木,至清代改为闸挡板,高村“菩萨庙”采用的形式较特殊,其在檐檩相对檐椽的位置上挖出类似于檩碗的凹槽,用于固定檐椽(见图4)。
  三、硬山搁檩
  硬山作为一种建筑形式出现于明代初年,最早应用于民间,由于其相对悬山屋顶具有极强的防火功能,以及低廉的造价,一经出现就广为使用,以至于明代故宫修建中部分宫殿(如钟粹宫后殿、储秀宫西配殿等)也采用了硬山做法,自此硬山做法堂而皇之的列入“官式做法”。随着硬山建筑的大量普及,工匠们发现传统的建筑由于墙体的支撑性能完全满足屋面承重,可以取消靠山墙的梁,从而降低建筑成本,在明代后期出现了一种完全依靠山墙承托木檁的建筑方法,称之为“硬山搁檁”。由于传统建筑依靠木结构作为承重结构,墙体只属于维护结构,“硬山搁檁”在民间虽有推广,但并不普及。到了近代,由于水泥和粘土砖的出现,其优越的承重性能和低廉的造价完全代替了传统木结构,甚至逐步取消了传统的梁,完全采用“硬山搁檩”做法。
  高村菩萨庙即是早期采用的典型“硬山搁檩”做法。
  四、偷梁减椽做法
  所谓“偷梁造”是民间传统工艺中常见的做法,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某些构件降低建筑成本。常见“偷梁造”大都通过结构变化缩短五架梁,使其长度缩短,从而降低建造成本。高村菩萨庙利用瓜柱代替五架梁,直接“偷”了一缝“五架梁”(见图5)。
  “减椽”就是通过增加椽子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椽子的数量降低建筑成本的一种做法,常见于地方做法中不露明的建筑。高村菩萨庙只有檐椽、飞椽采用传统的“一椽一档”,其余部分采用“一椽三档”(见图5)。
  高村菩萨庙的历史价值
  (一)、通过建筑年代判断村落形成时间。
  根据建筑现有的施工细节,尽管很多地方采用了明代中期的建筑手法,但考虑到古时候信息闭塞以及工艺的传承手段造成的技术、工艺特征滞后于建筑时间的特性,综合建筑基础的风蚀程度判断,此建筑建成年代应为明代晚期。
  早期修建寺庙此等大事,需解决财力、人力等诸多问题,应是群体行为。故此,可以判断出在明中期前高村似已形成村落,并初具规模。
  而“关帝庙”的修建也说明在清中期以前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到此定居,由于各地移民风俗各异,为缓解矛盾,需要加强民众之间的团结,希望通过宣扬“忠义”达到团结村民的目的,以维护地方稳定。
  (二)、高村早期村落村民构成
  1、此建筑的施工手法应为南方匠人修建。首先是建筑中采用了南方地区使用的櫍、梁头卷杀等北方并不常用的施工手法;其次,明代以前该地区居民大多为驻扎的官军及其眷属,明代由于国家的移民政策,各地的大量的移民到达此处定居,必然需要大量的建筑匠人为其修建房屋,同时移民当中不乏各种工匠,甚至修建此建筑的工匠也是移民中的一员,尽管建筑外形融合了北方建筑的特点,但在一些施工细节上,由于文化、宗教、民间信仰、经济实力等因素,必将融合了明显的南方做法。
  2、该建筑采用部分南方做法,在北方地区较为少见,故此,早期的高村聚落的先民疑为南方移民。
  (三)、见证了地区的经济的发展
  古代的先民出于对神灵的敬仰,所建寺庙大多不计成本,往往是一个地区的最高等级建筑,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科技水平的综合反映。综观高村“菩萨庙”整个建筑大量采用降低施工造价的施工手法,真实的反映当时的高村经济相对落后。
  高村“菩萨庙”与“关帝庙”从侧面反映了高村自明晚期至清中期村落的发展壮大过程。早期的“菩萨庙”由于经济不发达,大量采用了降低造价的施工手法,而到清中期修建“关帝庙”时,则大量采用精细的砖细做法,甚至在梁架上施以彩绘,可见其经济状况较明晚期有了很大的改善。
  此建筑独特的地方做法对研究西青区历史,以及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弥补了我区史料的不足,是我区重要的文物资源。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高村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菩萨庙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