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对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547
颗粒名称: 河边对话
分类号: K825
页数: 1
页码: 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植和柳茁是杨柳青人,他们在御河廊亭相遇并聊起了方言和文学创作。杨植对柳茁说,他最近在研究语言声调,对乡音和津味儿、京腔的不同很感兴趣,但一直不得其解。柳茁则表示自己最近想转向民间传说和地方佳话的发掘,但杨植认为他应该坚持书法创作,并鼓励他要克服浮躁情绪,不断磨练。最后,两人击掌为誓,共同勉励对方,展望未来。
关键词: 杨柳青镇 人物 文学创作

内容

金阳灿灿天高气爽。御河廊亭里,杨植与柳茁不期而遇。未事寒暄,两挚友便攀谈起来:
  “杨兄,最近老没见,研究什么呢?”
  “嗐,谈不上研究。只不过爱琢磨点儿别人没想过的问题。”
  “什么问题?涉及天文地理的,还是古今中外的?”
  “咱没那么大学问。老弟,你说咱杨柳青离天津不算远,距北京才二百多里地,怎么说话口音差别那么大,”!
  “嗐,这有什么不好懂?一方水土一方俗嘛!方言土语是历史演变和地方民俗传统形成的,口音也不例外。不知你留意没有,咱镇方圆才十几里,同样说杨柳青话,东边跟西边的口音还多少觉得味儿不太一样,何况十里八村呢。”
  “这点我也有同感。但我的兴趣点是在语言声调上,到底什么原因造成乡音与津味儿京腔不同,一直不得其解,恐怕也不好考究。”
  “有道理。哎,你能不能举个例子,具体比较一下?”
  “比方说,按咱这儿的语调为基准,杨柳青的发音是yangliuging,杨与青为一声(平);而津味儿却说成yangliuging,杨演变为二声(平),柳声同,皆为三声(上,属仄),青竟变成四声,也属仄了。再按京腔说之,则大易为yangliuging,杨成三声(仄),柳成四声(去,属仄),青为二声(平)了。如此一对照,数咱本地口音轻飘流畅而自然,颇如御河荡漾、杨柳拂风矣。”
  “还真有点儿意思。让你这么一说,杨柳青口音倒出来些诗情画意了。”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家乡的地名本身就蕴含着诗情画意,所以自古出年画,过客多诗咏。看来真是风物产文化,盛世人文兴啊!”
  “好极,好极!想不到杨兄有这么高的见解,我自愧不如。”
  “甭跟我拽着胡子过河。你不是经常攻习柳体吗,最近有何收获?”
  “别提啦,白下功夫。我总觉得自己不是搞书法的材料儿,愧姓柳。我近来正准备转向,想下功夫发掘点儿民间传说、地方佳话什么的,倒挺时髦,也是热门儿。”
  “老弟,我不是说你。你是有书法基础的,也有这方面的天赋,怎么能见异思迁、半途而废呢?如果自认为立足点、出发点对,就应该坚持走下去。倘若没长进、难以提高,要从意志、态度、方法上找毛病。万事一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可得(děi)有坚定信念、执著精神为前提。你以为搞发掘民俗文学容吗?那也需要有采访搜集依据的,胡诌白咧不行。实际上不论哪种文学体裁,创作就是胡诌白咧;然而创作需要有逻辑性、合理性,否则就不能令人信服。我反正不敢将主观臆造的东西,插上搜集整理的标签去冒充民间传说。文学是严肃的,摆弄文字也须负责任。像商家利用形形色色的广告词,歪曲、篡改了许多宝贵的成语,简直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扯得太远了。我还是劝你克服浮躁情绪,英改初哀,坚持书、画方面的磨练,一定会悟出真谛、有所建树的。”
  “太好了!老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想必这也是你的经验之谈,使我受益匪浅。一两年后,我定让你刮目相看,不负此佳会!”
  “一言为定!”双掌击毕而握。举目同望,共鸣心声:夕阳无限好,何患近黄昏!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德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