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阁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448
颗粒名称: 魁阁轶事
分类号: I247
页数: 3
页码: 52-54
摘要: 《魁阁轶事》是当代作家谢玉明、谢连华所作的一篇文章。
关键词: 小说 《魁阁轶事》 谢连华

内容

五、鲁班爷化身传技艺
  明崇祯七年,文昌阁因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已成危楼。人们不敢靠近,只有望阁兴叹。自从天启二年白莲教举火焚阁,已有十几年的光景,当时虽被群众将火扑灭,可是第二层毁坏最为严重。梁枋皆被燻黑,有时发出咯吱的响声,势将倾倒,反倒成了鸟类欢乐之所。筑巢栖息的乌鸦,飞来飞去的麻雀,显得这里有些阴森恐怖。有人说文昌阁里闹鬼,有人说里边住着“黄鼬精”,还说在夜里看到一位白胡老头出来望风拜月,阁内有时灯火通明,里边似有人嬉戏欢笑。胆大之人,结伴往观,刹时又变得漆黑一片,踪影全无了。如此妖言或众,闹得人心慌慌。这消息传到天津县衙。这天,县太爷果然来了,带着师爷和三班衙役,在阁下摆好香案,上了一桌大供,祷告文昌帝君保佑黎民。倒是师爷有点心计,他建议县太爷宣布“重修宝阁,再塑金身”。县太爷依了他的主张,责令镇上士绅操办,县衙出资,限期完工。
  镇上有位周六爷,年过七旬,在天津一带是位有名的瓦木工匠,世故多、见识广。当年天津县衙是由他领工修建的,无一纰漏,甚得好评。镇上的缙绅们商定,把他请出来领工。镇上的工匠,多是他的徒弟,人人都很信服。当年修建县衙都是平房,这回要修三层楼阁,活儿有些难做。这回不同那回了,推辞再三,恐怕毁了自己的声名。周六爷有点好面子,又怕得罪了众乡绅,最后还是硬着头皮把这个活儿应下了。七十多岁还要去领工,难免顾此失彼,万一有失,请多包涵。
  立即开工,赶在雨季到来之前,先把二层以上全部落了地,等到立秋之后开始重建。于是搭了席棚,供匠人休息,又搭起伙房,把人们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工人们自然是很卖力气,不几日就把文昌阁的第二层屋架摆好,只等铺瓦了。正在这个当口,只见天空西北,上来一片紫云,夹风带雨,雷电大作。不一会儿雨过天晴,烈日炎炎,三伏的天气更加闷热。只见眼前来了一位老者,年过八旬,身背一个网袋,向工匠们讨碗水喝,随手把网袋撂在地上,便没完没了地搭讪起来。工匠们有些不耐烦,要忙着干活,见他这般大的年纪,又不便撵走他。这时就有好事的人看他网袋里装的什么东西,怎么引来这么多的苍蝇。一看竟是些死了的小鱼,眼见就要烂了,怎么还不快弄回去熬了。那老者不慌不忙地说:“我弄回去也熬不了。”“为什么?”“盐短!就是盐短,你听明白了吗?”伙夫听老者说“盐短”,以为他是缺盐了:“这好办,我们这里有,给你一把算得了什么。”未等伙夫把盐取来,那老者忽的不见了,真是来无影,去无踪。人们回想一下,咱镇上从来没见过这个老头,莫不是黄鼬精来捣乱?还是周六爷有点机灵,回味老头说的话,里边一定有文章。偶一楞神,就看见刚修的文昌阁第二层檐子,有些不好看,那老者在工地上说的话,可能跟修阁有关,是仙人来指路了,“盐短”不就是“檐短”吗?顿时醒悟过来。于是修改了施工方案,在阁的六个角上,又增加了六个“象鼻”大檐子,周围又加铺了一圈钉头檐,果然好看多了,照样铺好第三层,就显出巍峨壮观的气势,胜过原来的旧阁。
  待全部铺完瓦垅,可是阁的顶尖怎么也合不上,用砖用瓦都不相宜。周六爷百思不得其妙,工匠们也等得心里着急。正在这时,眼前又来了一位算命先生,蓬头垢面,破衣褴衫,他绕阁走了一圈,便哈哈大笑起来,口里还说:“算天算地,人间难事,一卦便知,一算就灵。”众人称奇,有的说他是“癞蛤蟆打哈欠,口气太大”,有的工匠就轰他快走开,我们这里正为干活着急呢,别来添乱了。周六爷见状,恐怕惹了这个无赖,只得用好话把他托走,“老先生,不瞒你说,我们这里正愁着封不了顶,哪有闲心来算卦,你还是走开好。到镇上人多的地方去算吧!”那算卦先生开口便说:“我已给你们算完一卦了。”周六爷更觉得这人是个赖皮,只好给他几文钱叫他走开,免得惹出麻烦。谁知算卦先生把钱扔在地上,反问道:“谁向你要钱了?我知道,你们刚铺完瓦顶,还没合上顶尖。我看,刚上瓦顶,就算完活了,还急的什么?别忘了我的‘卦灵’,‘卦灵’,啊!”众人一听,全是废话,说什么“刚上瓦顶”,还说“卦灵”,这事都明摆着,还用你说吗?这不是拿我们找乐吗?说时迟,那时快,瞬间算卦先生不见了。
  周六爷觉科稀奇,怪事怎么全让我遇上了。还是周六爷有点老世故,凭他的经验,觉得其中必有妙,莫非要我们“缸上瓦顶”,一想真有点道理。于是吩咐工匠立刻买回一口小缸,引得工匠们说三道四,买这废物干嘛用,还盛不了一挑水呢?他硬要工匠们搬上阁顶,倒扣过来,放在顶尖的正中。谁知这一来,歪打正着,龙门合上了,远看近瞧,都很相称。人人都夸文昌阁的“宝顶”做得巧夺天工。
  文昌阁刚修完,工匠们还没有来得及撤走,谁知那一群乌鸦又回来了,还有不少的麻雀凑热闹,又是搭窝、又是筑巢。周六爷就急了,刚修好的文昌阁,眼看就被这群鸟类给糟蹋了。还没等向县衙交差,忽的他又想起算卦先生临走时“别忘卦灵”的话,感悟到是“挂铃”,对!于是又找来铜匠,做了十二个铜铃,在二、三层的每个角上各挂一个。果然,这一招很管用,微风铃动,大风铃摇,不时地叮作响,乌鸦不敢靠近,麻雀四散远逃,那清脆悦耳的铃声,不仅保护了建筑,还为古镇增添了古韵。
  人们回想起来,这事决不是黄鼬精所为,倒像是瓦木师祖鲁班爷来点化,才使文昌阁玲珑剔透,造型优美,成为千古杰作。提起鲁班,确有此人,生于春秋鲁国,本名公输般,人称鲁般,讹为鲁班,民间奉为瓦工匠的祖师爷。有关他的神话故事遍及全国,以其造物神奇著称,尤以“赵州桥”的故事最名。据说“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张果老的褡裢里盛着日月,柴王爷的车上推着四大名山。鲁班见状,跑到桥下双手托住了桥身,以免被压坏。后来人们见到,果然桥上留下了车印,桥下留有一双大手印,更为离奇动听,民间广为流传。六、梁沛龙梦中遇魁星
  崇祯末年,狼烟四起,关外的满洲兵攻城夺池,明军节节败退,闯王李自成也逼近北京。由于山海关的明军守将吴三桂倒戈,引得清兵入关,一举夺了大明江山,建立了大清帝国。
  杨柳青文昌阁,自崇祯七年重修以来,刚过十年,就遇上了改朝换代。清朝建立之初,又把主要精力用于武备,内河缺乏修治,建在南运河北岸的文昌阁,距离河床很近,河道正好由此折向南去,之后又向东流。因此北岸遭受冲刷之害,文昌阁在重修之后,渐被河水冲刷得落出了阁基,时有倾覆之险,危在旦夕。
  康熙四十八年(1783),镇上富户梁沛龙,本系船工出身,祖父三代皆以船业为生,世居小梁庄(今杨柳青一街,文昌阁旧址),由于家境富足,其父送他入塾读书,虽然未能考中秀才,却能熟通四书五经。长大之后,继续以船为业,拥有大船十只,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船大户。
  一日,梁沛龙忽然得了伤寒病,昏迷之中,觉得口干舌燥,很想喝水。朦胧之时,忽见一个青面红发、锯齿獠牙的小鬼,手里端着一个大方形的酒杯,声色俱厉地硬要让他喝下。梁沛龙迷迷糊糊地就喝了一口,很不是滋味,看水的颜色竟是黑乎乎的,顿感恶心,再也不愿喝了。谁知小鬼竟怒目相视,右手举起一支铁杆的大笔,向梁沛龙的头项戳来,他本能地向旁边一闪,幸未戳着头项,吓得梁沛龙出了一身热汗。被这场恶梦惊醒,觉得浑身倒是轻松了许多。回忆梦中所遇的事情,那小鬼很像文昌阁供奉的魁星,越想越是,但不知此梦预示的是祸是福。为了安慰神灵,自己决意倡修文昌阁。不久病体安康了,便联合镇上众多船户和士绅,上下打点,自己也卖掉了六条大船,准备工料,只等选择吉日开工兴建。鉴于河水冲刷不可能在原地重建了,经过多方协商,另选新址,决定把新阁移地重修新址在运河南岸的张家园(今十六街),便由河北迁建河南,并向西移了百丈之遥。此处河道平直,不犯冲刷之忌,可永葆延年。
  因吉日尚未定妥,征得三官庙住持的同意,便在该庙大殿的屋顶正中,按文昌阁的原样,缩小十倍,仿造了一个小阁。外观形式十分逼真,留作建造新阁的参考。要么等大阁拆完之后,就再也没有了依据。三官宙里仅有一位道士,俗名姓刘,法号海慧,原是山东逃荒来的贫道,云游来此,便在三官庙里存身。由于这一方水土富饶,便滞留庙中,一生并未收徒。自从建成小阁,来庙的香客终日盈 门,他倍感梁沛龙之德,然至七旬,无疾而终。从此庙里断了香火。三官庙因年久失修,人们已记不起在何年何月坍毁,连那一小文昌阁也无存了。
  说话梁沛龙移地新建文昌阁并非易事,为了慎重起见,多方征询建阁方案。获知文昌阁新址附近不久前新建了一座玉皇庙,梁沛龙为了请教建阁之事,来到玉皇庙拜访。道童让进后房,奉茶水,为何不见天泉法师,道童便告知师你外出云游去了。梁沛龙只好说明来意,耳闻天泉法师已有建庙的经验,特来向他请教,他何日才能归来呢?道童说他师傅外出从不告知归期,只是临走之前留下一张纸条,如果有人前来拜访,就把纸条赠他就行了。说着便从抽屈里拿出来,双手递给沛龙。沛龙接过纸条一看,上面写着四句话:卖船莫许卖桅杆,留它六面顶着天,大缸一个锅一口,顶天立地一千年。梁沛龙十分佩服天泉法师的先见之明。
  建阁之时就按天泉法师的指点,把六棵船桅作为通天柱子,支撑最上两层的六角飞檐,使阁身上下一体,浑然天成。这水缸的用途已有先例,周六爷在明朝天启二年曾用过,此物封上了宝顶,不过这次不同的是把缸口向上,再盖上一口铁锅,再用麻绳油灰捆扎,刷上猪血弥合,最后涂以朱漆,显得十分匀称得体。新阁落成之后,回味天泉法师的指点,梁沛龙十分叹服。此阁建成,经历了咸丰三年的太平军北伐,再次被焚。此后,数百年屡次遭毁至今仍无大碍,依然巍然壮观,成为杨柳青古镇十景之一,并享有“崇阁蒙雨”的美誉。
  后来梁沛龙经常提起他梦中遇魁星那段神话故事,他说魁星叫他喝墨水,可惜我当时喝得太少了;它又用铁笔戳我的头顶,因我躲闪,未被点中,若不我本可中个状元,都怨自己没福气。
  旧时的人,崇尚迷信;如今又有多少人,能相信他的梦话?只不过是酒后茶余令人开心的天方夜谭而已。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谢玉明
责任者
谢连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