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桐轩与楊柳青年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429
颗粒名称: 高桐轩与楊柳青年画
分类号: J218.3
页数: 1
页码: 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高桐轩是19世纪杨柳青年画家中的杰出人物。他自幼聪明过人,擅长木工并且对绘画有浓厚兴趣,通过向其他画家学习和切磋,他整理了一本《墨余索录》并将其传承给后世。他也熟悉木工和瓦工方面的工艺秘诀,这使得他在年画中能够处理建筑布局。后来,高桐轩成为一名著名画家,并在慈禧太后的赏识下名声大噪。然而,后来他追求宗教和修身养性,放弃世俗名利,专心进行刻画和印制年画。他为杨柳青年画留下了许多精品,同时也为乡间的旧友画像以慰怀,直到晚年去世。
关键词: 杨柳青 高桐轩 年画

内容

文明古镇杨柳青培植出了杨柳青年画这株民间艺术园林里的奇芭,同时,在杨柳青也涌现出众多技艺高超的年画家。正是他们的精湛画技和创作天才,使杨柳青年画这株奇芭愈开愈丽。高桐轩就是这些画家中的佼佼者。
  高桐轩本名荫章,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生于杨柳青镇一个商人家庭,其父经营彩缕布缎,往还于京津苏沪,家道殷实。高桐轩自幼聪慧过人,乡里视之为“神童”,有过目诵之谓。他不但读书好,而且自幼喜欢木工,常在课后学习木工手艺,所做窗户车门都合尺寸,工艺别致。
  道光三十年,高桐轩十五岁,按旧时制度,他本可去参加科举,求取功名。但是高桐轩不喜欢拜见“衣冠客”,决定弃学从商。不久随着太平天国兴起,南方局势动荡,从商之路断了。于是,高桐轩在家里过起了耕读生活。闲暇时,高桐轩寄情于丹青,所画人像、动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高桐轩画画不是闭门造车,他有时间就往来于杨柳青的画师之间,向他们请教,同他们切磋。杨柳青年画是有一套秘而不宣、口耳相传的“画诀”的,过去从不见诸于文字。高桐轩在向画师们学习的过程中,将这些“画诀”抄录了下来,后来经其子高翰臣补充修订,整理成一本《墨余索录》,流传于后世。至今,高桐轩整理的“画诀”仍是年画画师们的“秘笈宝典”。
  高桐轩在务农的同时还做自己从小喜欢的木工,因此对木工、瓦工匠人中所秘传的“鲁班经”、“匠家经”等工艺秘诀也都谙熟于心。这对他后来绘制年画中的亭榭楼阁并很好地处理画中的建筑布局打下了基础。
  同治三年,高桐轩三十岁时,为解决生计问题,在自家院内开一画室,每天除农事外兼以作画为业。谁知他竟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名气越来越大。甚至有传说,他的一张画着白菜、蝈蝈的“三秋图”“古(活)”了。慈禧太后知道此事后,下诏传见高桐轩,并命其画一幅《仙山渔隐图》高桐轩很快画就。慈禧太后看了大加赞赏,赏高桐轩白银五百两,并命高桐轩为“如意馆”供奉,高桐轩因此名声大振。此后,他往来于津京,以作画为专业了。这期间,通过与北京及各地画师们的交流,他的画技大长,阅历也越来越丰富了。
  光绪二十年,高桐轩六十岁。此时的他已逐渐看破了世间的喧嚣,不再愿追逐世俗的名利。这一年,高桐轩加入了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慈善组织“在理”(杨柳青是“在理的发祥地之一),以求修身养性。从此高桐轩改长袍马褂为宽衿灰色道服,夏着网巾,冬戴飘绫风帽,只出没于乡间,不再奔走豪门了,并发誓不为冠带袍笏之流画像。他书“雪鸿山馆”匾一块,悬挂与居所的西屋书斋。从此闭门谢客,专心修身养性,潜修丹青,并精心执刀刻版。这一阶段,高桐轩为杨柳青年画留下了大量精品。据说,他刻版印制的年画与原画稿的笔意不差分毫,其精美远远超出同时期的年画画家二光绪三十年,年近古稀的高桐轩感叹时光荏苒,怀恋已逝的乡情,复又携杖出门,遍访乡间旧友,并为他们每人画像一幅,以慰怀。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高桐轩七十一岁时病逝于经堂庙前街的老宅中。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冯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