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具 农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七庄乡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02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农具 农膜
分类号: S22
页数: 2
页码: 125-126
摘要: 本文主要描述了李七庄地区农具和农用薄膜的发展历程。农具方面,传统农具如耠子、犁、耙、耧、砘子等被现代化的农具所取代,包括马拉步犁、双轮双铧犁、柴油机龙骨水车、拖拉机等。
关键词: 生产条件 农具 农膜

内容

一、农具
  乡内传统的农具主要有耠子、犁、耙、耧、砘子、钉钯。三齿、四齿、锄头、手锄、镰刀、铁锨(平锨、掘锨)划拉子,搜子、杈子、木锨、簸箕、碌碡、水斗、人力龙骨水车、小拉车、独轮车、马车。传统的粮食加工用具有碓、石磨、碾子、箩等。
  解放以后,传统农具开始改革。1954年,乡内开始使用马拉步犁、双轮双铧犁。水车、人力龙骨水车也逐步被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大型龙骨水车所代替。1957年后电力水泵完全代替龙骨水车。1995年电动大流量水泵已经普遍使用。龙骨水车已绝迹。
  1962年3月,李七庄公社拖拉机站成立,地点在王台村西。有东方红—75型,东方红—28型,链轨式拖拉机各1台。配套农具有五铧犁、七铧犁、九铧犁、24片园盘耙和轻耙等。
  1969年拖拉机站迁至梨园头铁厂。站内有拖拉机75型、54型、7型各一台。各村生产队也陆续添置了手扶拖拉机、东方红70型拖拉机和铁牛牌四轮拖拉机。拖拉机站的任务是完成全公社的耕地机耕,为公社各大队培训拖拉机驾驶员,先后共培训拖拉机驾驶员400名。
  1973年4月,李七庄公社成立了农机管理站,站长张瑞才。农机站的任务是管好农业机械并研制农机的配套机具。1974年公社农机厂研制了手扶拖拉机和东方红—70型拖拉机的配套割晒机,同时还改进了东方红—20型拖拉机的液压悬挂系统,试制了东方红—20型拖拉机的曲轴。
  1975年以后各村队陆续添置了55型拖拉机,农机站购买一部天津产140型汽车。到1980年各村已有汽车19部,在运输方面,汽车取代了畜力大车和拖拉机。到1982年全乡有拖拉机114台,汽车29部,个体运输户开始出现。
  二、农用薄膜
  1976年李七庄公社科技站成立后开始推广农业技术,农用薄膜开始使用,主要用于蔬菜种植,包括地膜复盖、育秧、塑料大棚技术。科技站和以后成立的科学技术协会在大力宣传和试点实验的基础上逐渐使农膜这一先进的生产工具推广开来。到1981年,有塑料大棚189亩,1995年塑料大棚巳发展到4000亩。1991年乡科技部门又从北京引进“防老化”农膜,这种农膜能用四个季节,每亩塑料大棚菜地比普遍农膜节省开支2261元。仅此一项全乡4000余亩菜地即可增收节支900多万元。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李七庄乡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李七庄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变迁和发展,重点描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七庄乡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李七庄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