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产条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七庄乡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01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生产条件
分类号: F327.21
页数: 9
页码: 120-1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农业生产条件的情况,其中包含劳动力耕畜、水利 、电力、肥料农药、农具 、农膜。
关键词: 李七庄 农业 生产条件

内容

第一节 劳动力 耕畜
  一、劳动力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全乡总人口的90%以上。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大批劳动力转入乡村企业。进入90年代第三产业在境内迅速发展,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逐年下降。
  二、耕畜
  境内耕畜主要有牛、马、骡、驴,多为本地传统品种,马为蒙古马,驴为本地灰毛驴,骡多为驴骡。解放前及解放初期均是农户自养。
  实行合作化后耕畜入社(组),变成集体饲养,各生产队设饲养棚,有专职的饲养员。这一时期,牛马驴等耕畜数量下降,唯有骡的数量增加,因骡性温和耐粗放,使役性强。
  1982年李七庄乡有马267头、驴88头,耕牛仅有20几头。
  1984年实行联产承包后,由于农业结构发生变化,耕作规模变小,大耕畜都作价分给农户饲养。
  第二节 水利电力
  一、水电机构
  1980年以前,公社农田水利工作由农业组代管,设专人负责水利电力,遇有大型水利电力工程,临时组建指挥部。同年成立水电利站。负责全公社农田基本建设、防汛排涝。代管区级、乡级泵站,春天调水支援春耕,雨季负责防汛排涝,站长张玉祥,副站长王玉亮。
  1985年建立李七庄乡电力管理站,站长杨树德,副站长王文友。
  二、河道
  引河 八里台至波水洼引河长15.4公里。八里台至凌家口引河长8.2公里系民修,凌家口至波水洼引河长7.2公里系早于乾隆十年(1746)、二十九年(1765)、三十六年(1772)三次水利案内挑挖。
  李七庄至官庄引河,长约78公里,乾隆二十九年(1765)、三十六年(1772)两次水利案内挑挖。
  卫津河 光绪十七年(1881)春季李鸿章下令新开卫津河,由八里台至卫南洼、柳淀、秋麦洼等洼地,开挖正河计50余里(25公里),并与白塘口、双港、北里八口、聚宝庄(现巨葛庄)等村共通支河八道,全长共130里(65公里),是解放前本地区灌溉及航运的主要河道。
  赤龙河 分南、西、北三系。其北系流经峰山庙、大寺、贾庄、大任庄、郭庄子、蛮子营(今海河弯村)、双港,入海河。由大任庄上溯经周庄子、倪黄庄、门道口,向西延伸流经境内梨园头、大倪庄、高庄子、王兰庄、李七庄村南折向东至纪庄子流入卫津河,是解放前天津市区排涝及天津县南乡运输灌溉的主要河道之一。
  津港运河 1959年挖成,1978年拓宽,上口宽12米,水深7米,流量20立方米/秒,全长35.5公里,是人工季节河,南起马厂碱河,向北流经复兴门处入海河。功能为农田用水和汛期排涝。流经境内纪庄子、李七庄、王兰庄、大倪庄、高庄子、小倪庄、梨园头,长6公里。
  丰产河 1950年开挖,1956年竣工,1971年改道,西起杨柳青镇前桑园,与南运河贯通,东至王兰庄与卫津河汇流,全长14公里,是排灌两用的人工河道。流经境内的程村、于台、邓店、王台、蔡台、武台、杨楼、凌口、王兰庄,长4公里。
  污水河 起自天津市南开区咸阳路城市污水泵站,经地下管道流至境内四号房西排河,经辛院至梨园头污水泵站,全长4公里。
  程村排水河 第一段工程于1959年开挖,从纪庄子至四号房;第二段工程于1966年续挖,从四号房经程村至西大洼排水河西侧高村闸。两段工程连通后统称程村排水河,全长11.43公里。
  运粮河 由静海县良王庄南运河段分出,往东进入西郊。经东琉城村南老君堂村北,穿过傅村,再经小南河东北进李七庄乡,从边村西南穿杨楼村至王兰庄往南,经大倪庄、梨园头向东入大寺乡,而后进南郊区入海河。解放后,运粮河干涸。今梨园头村、边村等地仍可见远粮河故道。
  三、泵站
  市级泵站 始建于1959年,由天津市建设局负责设计兴建,座落在李七庄乡辛院南、大沽排水河上,距辛院村约2公里。组装10台700毫米立式轴流泵,单站能力为10立方米/秒,为单排型,主要承泄天津市区讯期沥水及平时城市污水,将泵站上游污水排往南郊区,再经塘沽区东沽入海。
  区级泵站 原名梨园头泵站,后改名为西郊区第七扬水站。该泵站建于1957年,由西郊区水利局和梨园头乡共同投资30万元,装备500毫米卧式水泵两台,每台流量0.5立方米/秒,负责梨园头乡南洼、东洼5400亩耕地的排灌任务。
  乡级泵站 1978年建“于边邓”站,1992年重建;1995年建联村洼泵站。总装机6台600毫米泵,排水量共48立方米/秒。
  村级泵站 每个村都有固定泵站1—2个,排水量都在1立方米/秒;另外每村遇有旱涝灾害时,还临时架设1—2个泵站。
  四、防汛排涝
  李七庄地区地势低洼,河流纵横,解放前十年九涝,历史上称“卫南洼”。
  解放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工作,改善生产条件,1951年天津市第十一区政府领导凌庄子人民在北洼挖河道2.5公里,开垦荒地500亩,当年种植水稻,并获得了好收成。
  1956年,西郊区完成划乡工作后,各乡政府领导农民大搞水利,梨园头乡六个村人民联合作战,用了40多天时间挖掘丰产河(4公里长6米宽3米深)引水灌溉东洼1500亩地,使过去的盐碱洼变成了稻田。第一季便获得了亩产250公斤的好收成。
  1958年,梨园头乡开挖津西大排干渠,引用城市污水灌溉梨园头乡5400亩耕地,且能将沥涝洪水直排海河入海。
  1978年,李七庄人民公社成立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带领公社10多个村农民共同改造“联村洼”,这个洼淀共有4000多亩土地,分别属于杨楼、凌口、武台、辛院、梨园头、王台、蔡台、大、小倪庄、高庄子。这次改造使咸水、淡水分家,并开挖支渠,把大插花的土地变成了沟渠配套树木成行的方田。乡级泵站区级泵站配套成龙,联村洼变成了稳产高产的丰产田。
  解放前每到夏季,静海县境内的沥水都流入境内的缓洪洼。1954年独流碱河工程完成后,截住了静海县夏秋季之沥水。程村、边村、邓店3个村人民将缓洪洼改造成良田。1984年程村、边村、邓店3村联合开挖一条污水河,引城市污水灌溉缓洪洼稻地,并修建了一条公路,解决了3村的排灌和交通,缓洪洼得到彻底整治。
  五、电力
  李七庄乡用电以津浦铁路支线划分。解放以前,支线以北各村分属天津市十一区和六区,有照明用电。津浦支线以南各村从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开始用电,到1961年全公社普及照明用电。
  津浦支线以南各村从1958年开始使用小型电泵排灌,西郊区电力局为大村(千人以上)安装50KVA变压器,小村安装30KVA变压器,并由电力局为各村培训电工一人。
  线路 截止到1995年,境内高压线路有571,572,573,574,575,576,978七条,常年不停电。其中573线路是1993年李七庄乡自己集资修建的专用线路,全长8公里。
  电力设施 1955年有86台合计电容量9300KVA。1993年有146台合计电容量25750KVA。1994年有156台合计电容量27510KVA。1995年有186台合计电容量32520KVA。
  第三节 肥料农药
  一、肥 料
  解放前乡内农民种地均施用农家肥,以大粪、厩肥、猪粪堆肥和炕灰为主,且大多施用到园田,大田一般较少施肥。
  互助合作化以后,农民为了多打粮食,开始到市内居民区、机关、学校清理厕所;他们还组织积肥队挖河清淤,将河泥晾晒做为肥料,并“拉岗子”把城市垃圾与农家肥混合,给稻田施底肥。
  1957年以后开始用城市污水灌溉农田。肥效高,价格低,但污水中的工业废水内含铅砷、汞等有害物质,污染较重。
  人民公社化时期,政府号召社员大力发展养猪业。生猪卖给国家,猪粪交给生产队,由队里补助工分,参加年终分配,促进了社员养猪积肥的积极性。
  近年来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多,化肥种类主要有氮肥、磷肥、钾肥、二铵复合肥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科技知识不断普及,农民对有机肥料越来越重视,除自己积肥外,还购买城市粪肥,经与城市垃圾混合发酵做为园田底肥,有时也用猪粪和鸡粪。稻田和大田多用城市污水和化肥,土地盐碱化、板结化的趋势明显。
  二、农药
  解放以前,乡内农田不使用农药,遇有蝗灾、虫灾常束手无策。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农药被逐渐推广应用。常用的农药有“六六六”、“滴滴涕”、“敌敌畏”、“敌百虫”、“氧化乐果”、“百虫净”、“菊杀乳油”、“蚜螨净”、“灭扫利”、“2.5功夫乳油”、“敌杀死”等;还有专门防治西红柿各种病害的农药“灰霉一号”、“速克灵”、“代森锰锌”、“克双清”、“早霉灵”、“万霉灵”、“病毒灵”等。近年来一些剧毒和残留性强的农药如“六六六”、“滴滴涕”、“1605”等被禁止使用,而为一些高效低毒残留性小的农药取而代之。
  1993年全乡使用化肥317吨,农药42吨,农用薄膜198吨。1994年使用化肥447吨,农药20吨,农用薄膜203吨,1995年使用化肥549吨,农药21吨,农用薄膜228吨。使用的药械主要是手摇背负式喷雾器和机动喷雾器。
  第四节 农具 农膜
  一、农具
  乡内传统的农具主要有耠子、犁、耙、耧、砘子、钉钯。三齿、四齿、锄头、手锄、镰刀、铁锨(平锨、掘锨)划拉子,搜子、杈子、木锨、簸箕、碌碡、水斗、人力龙骨水车、小拉车、独轮车、马车。传统的粮食加工用具有碓、石磨、碾子、箩等。
  解放以后,传统农具开始改革。1954年,乡内开始使用马拉步犁、双轮双铧犁。水车、人力龙骨水车也逐步被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大型龙骨水车所代替。1957年后电力水泵完全代替龙骨水车。1995年电动大流量水泵已经普遍使用。龙骨水车已绝迹。
  1962年3月,李七庄公社拖拉机站成立,地点在王台村西。有东方红—75型,东方红—28型,链轨式拖拉机各1台。配套农具有五铧犁、七铧犁、九铧犁、24片园盘耙和轻耙等。
  1969年拖拉机站迁至梨园头铁厂。站内有拖拉机75型、54型、7型各一台。各村生产队也陆续添置了手扶拖拉机、东方红70型拖拉机和铁牛牌四轮拖拉机。拖拉机站的任务是完成全公社的耕地机耕,为公社各大队培训拖拉机驾驶员,先后共培训拖拉机驾驶员400名。
  1973年4月,李七庄公社成立了农机管理站,站长张瑞才。农机站的任务是管好农业机械并研制农机的配套机具。1974年公社农机厂研制了手扶拖拉机和东方红—70型拖拉机的配套割晒机,同时还改进了东方红—20型拖拉机的液压悬挂系统,试制了东方红—20型拖拉机的曲轴。
  1975年以后各村队陆续添置了55型拖拉机,农机站购买一部天津产140型汽车。到1980年各村已有汽车19部,在运输方面,汽车取代了畜力大车和拖拉机。到1982年全乡有拖拉机114台,汽车29部,个体运输户开始出现。
  二、农用薄膜
  1976年李七庄公社科技站成立后开始推广农业技术,农用薄膜开始使用,主要用于蔬菜种植,包括地膜复盖、育秧、塑料大棚技术。科技站和以后成立的科学技术协会在大力宣传和试点实验的基础上逐渐使农膜这一先进的生产工具推广开来。到1981年,有塑料大棚189亩,1995年塑料大棚巳发展到4000亩。1991年乡科技部门又从北京引进“防老化”农膜,这种农膜能用四个季节,每亩塑料大棚菜地比普遍农膜节省开支2261元。仅此一项全乡4000余亩菜地即可增收节支900多万元。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李七庄乡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李七庄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变迁和发展,重点描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七庄乡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李七庄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