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七庄乡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96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沿革
分类号: K292.1
页数: 5
页码: 51-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的建制沿革情况,其中包含位置、隶属、区划。
关键词: 李七庄 建置 沿革

内容

第一节 位置
  李七庄乡之称,始于1953年,因境内原有李七庄村,故名。
  李七庄乡位于天津市区的南部、西青区境内的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9°05′,东经117°11′。东与河西区交界,西与南河镇接壤,北与南开区相连,南与大寺镇毗邻,总面积为36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在红旗南路、凌庄子西侧,西北距区政府驻地杨柳青约25公里。津涞公路在境内横穿东西,津淄公路和李港铁路纵贯南北,外环线在西南部通过。
  第二节 隶属
  一、古代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境内属燕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全国设36郡,境内属广阳郡。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属渤海郡章武县。
  西晋(265—316年),属章武县。
  南北朝时期(317—577年),属浮阳郡章武县。
  隋朝(581—618年),属河间郡鲁城县。
  唐朝(618—907年),属河北道沧州乾符县。
  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境内为辽国契丹芦台军所辖。
  宋朝(960—1279年),属河北东路清州乾宁军(县)。
  金灭辽后,于贞元元年(1153)迁都燕京,属河北东路靖海县。
  元朝(1279—1368年),属河间路中书省靖海县。
  明朝洪武初年,“靖海县”更名“静海县”。明朝永乐二年(1404),天津设卫,城西门和南门皆属静海县,境内属静海县。
  清朝雍正三年(1725),改天津卫为天津州,隶属河间府。同年九月升天津州为直隶州,辖武清、青县、静海三县。雍正九年(1731),升天津州为天津府,附郭置天津县。天津府辖六县一州,境内隶属天津县南路。
  二、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改天津府为天津县,由直隶省管辖。境内村庄分属天津县南乡和西乡。
  1933年,重新划定市、县分界,境内村庄分属市区第六区和天津县二区蔡台大乡管辖。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天津,市区由六个区划为九个区,境内村庄仍分属市区第六区和天津县蔡台大乡管辖。
  1945年5月,人民民主政权建立津南县,境内属津南县七区。
  1945年10月,建立津沽县,原津南县七区划归津沽县一区。境内属津沽县一区。
  1946年1月,中共冀中区委决定,津沽县与津南县合并,称津南县,原津沽县一区又恢复为津南县第七区。境内属津南县七区。
  1947年2月,津南县建立津郊区,原津南县七区归属津郊区。境内属津郊区。
  1948年8月,津郊区更名为砖垛区。
  1948年12月,中共冀中区八地委决定,以津南县为基础建立天津县,津南县建置结束。境内村庄分属天津市第六、十一区和天津县第五区管辖。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0年7月,天津县五、六区合并为五区。境内村庄分属五区、十一区。
  1952年4月,天津县划归天津市领导,将市辖之5个自然村划归天津县五区。
  1953年5月,天津县撤销,建立津西郊区,境内原属天津县五区的21个自然村为津西郊区所辖。是年7月,实行区、乡、村制,分别设立区人民委员会、乡人民委员会和村公所。境内划分为李七庄、程村、辛院、梨园头和黑牛城5个乡。
  1955年6月,津西郊区更名为天津市西郊区。
  1958年5月,西郊区将全区28个乡合并为15个乡。境内5个乡合并为辛院乡和李七庄乡。
  1958年8月,西郊区建立东风、红旗两个人民公社。境内属东风人民公社管辖。原各小乡建置撤销。是年9月,撤销郊区建置,境内随同东风人民公社划归南开区管辖。
  1959年5月,东风人民公社更名为卫南人民公社,境内属卫南人民公社管辖。
  1960年10月,卫南人民公社划归和平区管辖。
  1962年2月,恢复西郊区建置,境内仍属卫南人民公社管辖。
  1963年1月,西郊区委将全区划为28个人民公社1个镇,卫南人民公社建置撤销,境内成立辛院、李七庄和梨园头3个人民公社。实行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分别设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和生产队队委会。
  1964年12月,西郊区将全区28个人民公社调整为15个。境内村庄分属李七庄人民公社和梨园头人民公社。
  1968年2月,各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相继建立了革命委员会。
  1969年7月,区革命委员会将15个人民公社合并为9个。境内村庄属李七庄人民公社。
  1980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建置,李七庄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组为李七庄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各生产大队革委会也改组为管委会。
  1983年6月,按照中共区委统一部署,将李七庄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建为李七庄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1992年3月,西郊区更名为西青区。
  第三节 区划
  一、中华民国时期
  1933年,划市、县分界,李七庄、凌庄子、赵金庄、纪庄子、宁家房子北5村,划归市区第六区;其余村庄属天津县二区蔡台大乡管辖,乡下设保,保下设甲,共有16保112甲。
  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天津,市区划为九个区。北五村仍在六区;其余村庄仍属天津县蔡台大乡管辖,共设辛院、于台、梨园头3个联保。
  1948年12月,人民民主政权撤销津南县,建立天津县。梨园头、王姑娘庄(今南四新庄)、高庄子、大倪庄、小倪庄、王兰庄、凌口、杨楼、武台、辛院、蔡台、王台、于台、邓店、程村、边村16个自然村,均属天津县第五区管辖;李七庄、赵金庄、凌庄子、宁家房子4个自然村,属天津市第十一区管辖;纪庄子属天津市第六区管辖。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2年4月,天津县划归天津市领导,原市辖第六区之纪庄子和十一区之李七庄、赵金庄、凌庄子、宁家房子5个自然村,划归天津县五区。
  1953年5月,建立津西郊区,境内划分为李七庄、梨园头、辛院、程村、黑牛城5个乡:
  李七庄乡,由李七庄、凌庄子、赵金庄、宁家房子4个自然村组成;
  梨园头乡,由梨园头、王兰庄、王姑娘庄、高庄子、大倪庄、小倪庄6个自然村组成;
  辛院乡,由辛院、蔡台、王台、武台、杨楼、凌口6个自然村组成;
  程村乡,由程村、边村、于台、邓店4个自然村组成;
  黑牛城乡、由黑牛城和纪庄子2个自然村组成。
  1958年5月,西郊区将全区28个乡合并为15个乡。辛院乡、程村乡、梨园头乡合并,称为辛院乡,辖16个行政村;李七庄乡与黑牛城乡合并,称为李七庄乡,辖6个行政村。
  1963年1月,西郊区将全区划为28个人民公社1个镇,境内成立辛院、李七庄和梨园头3个人民公社;
  辛院人民公社,由辛院、杨楼、武台、蔡台、王台、于台、邓店7个生产大队组成,凌口属杨楼生产大队。
  李七庄人民公社,由李七庄、纪庄子、赵金庄、凌庄子4个生产大队组成,宁家房子属赵金庄生产大队;
  梨园头人民公社,由梨园头、王姑娘庄、大倪庄、王兰庄、高庄子、张道口、门道口7个生产大队组成,小倪庄属高庄子生产大队。
  程村、边村划归小南河人民公社。
  1964年12月,西郊区将全区28个人民公社调整为15个。境内村庄分属李七庄人民公社和梨园头人民公社。大任庄、周庄子、倪黄庄3个生产大队并入梨园头人民公社:小倪庄从高庄子生产大队分出、建立小倪庄生产大队,仍属梨园头人民公社。李七庄人民公社与辛院人民公社合并,称为李七庄人民公社。程村生产大队和边村生产大队划归傅村人民公社。
  1969年7月,西郊区将15个人民公社合并为9个。梨园头人民公社的大任庄、周庄子、倪黄庄、张道口、门道口5个生产大队分出,其余6个生产大队并入李七庄人民公社。原属傅村人民公社的程村、边村2个生产大队也并入李七庄人民公社。
  1970年,宁家房子从赵金庄生产大队分出,建立宁家房子生产大队,仍属李七庄人民公社。
  1974年1月,凌口从杨楼生产大队分出,建立凌口生产大队,仍属李七庄人民公社。
  1979年1月,经天津市革命委员会、西郊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将李七庄生产大队全体社员转为非农业人口,统归天津市纺织局管理。
  1984年12月,根据天津市民政局191号文件通知,将原辖之宁家房子、凌庄子、赵金庄划归南开区,纪庄子划归河西区。上述有关村的村民委员会按生产组织仍由西青区李七庄乡管理。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李七庄乡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李七庄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变迁和发展,重点描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七庄乡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李七庄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