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89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421
页数: 5
页码: 431-435
摘要: 本节记述了西青区大寺镇衣着服饰、饮食、居住、出行的情况。
关键词: 大寺镇 生活 习俗

内容

一、衣着服饰
  1、服饰
  民国时期境内农民多穿粗布衣服,夏穿单,冬穿棉,春秋穿夹,一律短打儿,式样简单。民国初期,男女一律偏襟偏扣儿,后男人逐步改为正襟正扣儿。扣儿,即以布带打结,俗称“疙瘩袢儿”。民国初期还使用一种铜疙瘩。服装色调一般为冬蓝、黑;夏白、灰,只有青年女子服装的颜色多些。富家男人在内衣裤之外多穿长袍,或单或夹或棉或皮,均为偏襟,长袍之外多套袍罩儿或马褂儿。富家的中青年女子多穿旗袍儿(大开缉),或偏襟短衫。民国初期,妇女结婚时上身穿短衫,下身穿裙子。富家的衣料多为绸缎、洋布、麻纺之类。冬日无论贫富或男女,都在裤的下端扎腿带子,以御风寒。雨雪天气外出,一般是身披蓑衣或穿油布雨衣。民国时期的服装多为自家以针线手工缝制,俗称“家做衣服”。
  解放后,服装变化较快,50年代初期,青年中时兴穿制服、背心、衬衣。并逐渐有了农村裁剪专业户,人们或从商店里买,或执布料到裁剪专业户加工。面料由平纹棉布发展为哔叽、斜纹、单双卡其、华达呢、线呢、平绒、条绒等。一度盛行苏联花布,有少数男青年用做上衣。进入60年代,流行中山服、列宁服、青年服、学生服等。1966年至1976年(即“文革”时期),盛行军服,青年男女多为上下一身绿。1978年以后,男女服装的品类、款式及面料日渐繁多。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们中,各自根据季节和爱好选择穿用,主要服装有:喇叭裤、牛仔服、港式筒裤、中山服、制服、学生服、青年服、人造革服、西服、运动服、茄克衫、皮甲克、拉链服、毛衣毛裤、羊绒裤、羽绒裤、皮裤、呢绒大衣、羽绒纺寒服、裘皮衣裤、女式长短裙、一步裙、套裙、斜裙等等。其布料多为各类化纤制品。近几年来一些高档面料如毛呢、绦纶之类已为不少人所穿用,特别在男女青年中追赶服装新潮的形势已不亚于市区。
  2、冠戴
  民国时期富家子弟及文职人员戴礼帽(俗称春秋帽),农民一般春秋戴6瓣合缝的瓜壳帽(俗称帽翅儿),夏戴草帽,其类型有3种,一种是用高粱杆皮编制的斗笠式草帽,俗称“斗篷”;一种是马绊草编制的伞盖形草帽;一种是用麦杆儿编制的礼帽式草帽。冬季男人多戴毡帽头,少数富家老人在帽翅之外罩个“观音兜儿”。老年妇女戴一种叫“抹护”的帽子。这种帽子上无顶盖,从前额沿两耳转到脑后,后有松紧带儿连接两端。前额嵌有饰品,两侧有点缀花绣。解放前夕又兴出一种布里儿青平绒面的平顶帽,前额有揪儿,一侧绣有蝴蝶。
  解放以后,男子春秋戴解放帽、八角帽、呢子圆顶帽。夏戴大宽沿儿草帽,冬戴棉帽。棉帽
  有“三块瓦”式棉布帽和长绒栽麻式两种。女子戴线围巾和各类方巾。“文革”时期青年男女盛行戴军帽。80年代以来时兴前进式鸭舌帽、博士帽、夏凉帽、各式旅游帽及各种线帽。妇女戴纱巾的越来越多。90年代以来,男人戴帽子的越来越少。
  3、鞋袜
  民国时期农民多穿家做的布鞋布袜。男鞋有3种,都用竹麻绳纳底,但鞋帮和式样不一样。一种是线纳帮圆口鞋,俗称“罩鞋”。一种是两道脸儿洒鞋。这两种鞋的特点是底子厚,帮子结实,经久耐用,适于蹬大铁锨和踩坷垃地。另一种是不劳动的人穿的软帮圆口鞋。女鞋有普通绣花鞋和尖脚鞋2种,尖脚鞋是缠足妇女用的。民国初期有纳底儿的,也有木底儿的。后木底鞋逐渐消失。冬季男人棉鞋有骆驼鞍式、大云帮式及毡窝儿、草鞋等。农民冬季在冰上作业多穿牛皮绑或猪皮绑,绑内放入稻草,绑底挂上铁制脚齿。另有一种矮沿儿的绑叫做摊子,只能将鞋底和鞋帮包起来,适宜在草茬子地上作业,但容易滑倒。
  解放后,50年代时兴穿球鞋,机制布鞋及针织袜。60年代的青年和干部、职工多穿皮鞋和塑料凉鞋。80年代以来鞋袜的种类日益增多,出现了合成革鞋、旅游鞋、雪地鞋、皮暖靴、马靴、高筒靴和各种运动鞋。女式皮鞋中增加了坡跟、半高跟、高跟皮鞋。布袜、线袜绝迹,代之以尼龙袜和锦纶丝袜,其长度至大腿根儿。
  4、饰品
  民国年间妇女有佩戴金、银手镯、耳环、戒指,儿童有佩戴金、银手镯、脚镯和长命锁的习俗。50年代至70年代佩戴饰品的习俗逐渐消失,80年代再度兴起,90年代佩戴金项链、手链、金戒指的妇女越来越多。
  5、发式
  清朝末年姑娘的发型是前留“短刘海儿”,也称齐眉穗儿,后编独根长辫子,辫稍扎有彩色头绳。结婚时梳盘头,俗称“上头”,一般用两根金或银簪和黑丝网子绾发。婚后可改梳“八字头”、“偏头”等其他发型,上了年纪仍梳盘头。老年妇女多绾发鬏儿。辛亥革命后剪发之风盛行,至30年代妇女留齐脖短发的逐渐多起来,未婚女青年开始梳两根辫子。50年代已婚妇女普遍烫发,“文革”期间烫发被取缔。80年代悄悄恢复,继而很快盛行起来,而且发型越来越多。如现在时兴的“大弯儿”、女短穗儿、盘发(分造型盘和晚装盘)、直发、长披肩、乱妆、奔式等等。
  男子在清朝留长辫子,民国时期一般都剃光头,只有少数富家子弟和学生留分头。还有少数农民头顶上留“二茬毛子”(也称帽缨子)。男孩脑前一部留短发称“刘海儿”,脑后留一撮发称“孝顺毛儿”,脑两侧各留一个桃形,俗称“八揪儿”。
  解放后,除老年人外,多留平头、分头,80年代以来少数青年留蘑菇头(长发)。
  二、饮食
  明清以来,一般农户在正常年景中一日三餐。农忙时三餐并重,农闲时以早、晚两餐为主,因贫穷吃不上饭的另作别论。在主、副食方面,解放前后虽有变化,但变化不大。普通群众多以玉米面、高粱面等粗粮为主,如贴饽饽、蒸窝头儿等,也吃小米饭或高粱米饭。而白面大米劳动农民不能常吃。所食蔬菜主要是冬季大白菜,其他季节以淹咸菜为主。农民在艰苦条件下也常就地取材做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饭菜,举例如下:
  1、饽饽(玉米饼)熬小鱼儿
  境内地势低洼,沟渠很多,因此人们常以苇箔、席篓子、赶网、扒网等渔具捕食小鱼。做这种饭食多为锅底下熬鱼,锅上边贴玉米饽饽,叫做一锅熟。俗语说“鱼是驮饭的驴”,人们是越吃越爱吃。
  2、合烙条
  用红高粱面掺些榆树皮面,和好后用一种叫做“床子”的木制工具压成。将水烧开后,边向锅里压边煮,熟后捞出,浇卤拌菜而食。
  3、捻捻转儿
  将快要成熟但颜色还发青的大麦粒去皮煮熟,用石磨磨成寸余长的条状物,然后浇卤调蒜末及菜而食。
  4、尜尜汤
  玉米面或高粱面中放入适量的盐和五香面,和好后制成尜尜,然后用油、葱花和其他佐料炝锅,加水,将尜尜煮熟。这样将主食和汤菜混为一体,即简便,又好吃,又热呼。过去天寒季节境内人经常食用。
  5、炒面
  将大麦粒整治干净后用锅炒熟,再用石磨磨成面粉,放入食具中加红糖或白糖,用凉白开水调成粥状,即可食用,香甜可口,人们常在夏热时食用。
  此外,白面馒头有实心馒头,豆馅馒头、枣馒头和掺假馒头(多掺白玉米面)。饼有千层饼、薄饼子、煎饼和“金裹银”饼(包皮是白面,里边是黄玉米面)。荒年时的地梨面饽饽虽颜色很黑,吃起来却香甜可口。败洋草粒磨成的面,贴出饽饽来也是很香的。黄蓿菜籽及菜盘儿,马齿菜籽及茎叶掺面做成的食品虽不算好吃,但几百年来却养活了无数的穷苦百姓。
  80年代以来,随着境内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其饮食结构和档次发生了很大变化。主食由过去以粗粮为主变为以细粮为主,家家户户常年吃大米、白面所做的各类食品。肉、蛋、鱼、食用油的食用量大幅度增加。蔬菜根据季节,粗细菜及反季节菜应有尽有,接近市区水平。先前境内以喝坑塘的苦咸水为主。现在境内北部一些村庄喝上从市区引进的自来水,其他村庄喝地下水。各类饮料如冰棍儿、汽水、果汁、奶粉、麦乳精、果茶等等也都普遍进入了农民家庭。
  三、居住
  1、建造
  解放前,破土兴建宅舍前必须选择吉日,然后烧黄纸钱祭告土地神。有的还请阴阳宅先生看风水。建房期间必须挂红,即插一面红旗,以驱邪祟。施工期内忌妇女,尤其是忌寡妇踏入房基地。为防人暗下镇物,主人昼夜不离工地。安门窗、上梁时,要在门窗上贴对联。外间屋中檩贴有八卦阴阳鱼,阳鱼向前,阴鱼向后。阴阳鱼两侧贴有“上梁欣逢黄道日,竖柱喜遇紫微星”的对联,阴阳鱼前后两侧用红头绳分别绑上一双红筷子。在阴阳鱼两嘴相接处,钉一枚铜钱,铜钱眼系着用红头绳串起来的七枚铜钱。七枚铜钱的下端系有五彩布或一彩线。上梁时,阴阳鱼下系一块红布,布内包有喜钱,当上梁妥当之后,上梁的师傅将红包及喜钱取下,做为主人给自己的奖品。此时燃放鞭炮,以示庆贺。有的村在上苇把时,分东西两组从两边向当中上,哪组先压到中间由哪组将红布包取下,做为获胜奖品。上梁时如遇下雨,称做“浇梁雨”,视为吉兆。
  两户并山盖房,东宅比西宅檐头略高1~2姓。有“东为上”的习俗。70年代建房统一标高,
  此俗废除。
  房子建成后,要找4位全科妇女踩新房。所谓全科妇女,即有丈夫、儿子儿媳、有女儿女婿、有孙子孙女、有外孙子外孙女。踩房时每个墙角上点上一支蜡烛,摆上一个苹果。还要在屋内烧黄纸钱,说吉利话,念喜歌。说秽气话是主人最忌讳,最不高兴的。
  解放前及解放初期,农民建房一般都用“请工”,即一家建房,村人主动助工,不要报酬,有条件的农户以饭相待,贫苦户只以茶水相待。60年代以后,兴建宅舍多由生产队出工相助,生产队年终决算时按制度给主家扣除部分工分。80年代以来,兴建宅舍多由专业建筑工程队承包。以上大部分习俗已被废止。
  2、宅舍
  解放前,农舍世代为土坯房。境内虽土地盐碱,但碱砖不碱土,唯怕水润,如遇水润,泥土立即变软,造成墙身变形或坍塌。因此家家的房基地都垫得相当高。建房分三檩房、五檩房和七檩房,分独间、一明一暗连两间和两明一暗连三间,富户还有连四间连五间的。一般农户建房为平地垒坯,无砖碱,房顶为探头把子,富家则下坐砖碱,房上为封檐裹稍。
  连三间的房舍,中间屋为堂屋,也称外间屋,盘锅灶,放水缸,摆佛案。东西屋为里间屋,盘土炕,做为卧室。一般公婆住靠大门口一侧的屋子、儿子儿媳住另一侧的屋子。
  窗户,一般农户多用百格窗。贴粉连纸(即白纸),少数富裕户窗的上部装有独扇或四扇窗扇,外罩窗纱,下半部为三块玻璃,俗称“三块瓦”。
  宅舍不论连三间或连四间,均坐北朝南,北房为正房,东西配房为东西厢房。东西配房和南房及门楼均要矮于正房。
  解放后,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境内北部村庄的部分农户从50年代就开始改建砖瓦房,80年代普遍改建为砖瓦房,并且打破了连三间的格局,大兴砖木混凝土结构的转圈式,即正房与一面偏房及南房相通,群众称之为“转圈房”,建房一般为七檩进深。青年人都扒掉土炕,代之以新式床铺。煤气灶普遍进入农民家庭,部分农户增设了暖气设备。门窗宽大明亮,部分农户已改为铝合金门窗。地面由原来的土脚地发展为水泥、水磨石地面,近几年来普遍改为瓷砖地面。室内外装饰讲究,家家正房前檐安装了防雨罩,大门口的上端用瓷板镶嵌出4个横幅大字,大门的两侧拼出竖幅的花卉画或山水画。80年代后期首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建起住宅楼,其造型甚为讲究,美观、舒适、宽畅、明亮。
  3、家具陈设
  解放前,一般农户陈设简陋。常用家具有桌(连三桌、连二桌、炕桌)、椅、凳(长板凳、春凳、小凳)、蒲墩、蒲坛、碗厨、碗架、箱子、坐柜、大柜、八仙桌等。富户还有缸套、条案、被阁、梳妆台等。一般农户屋内陈设有茶壶、茶碗、蜡台、香炉、油灯、大镜、手镜、抬头镜等,少数富户增有硬木大漆佛龛、瓷花瓶、帽筒、成套茶具、硬木框大镜、硬木框对联、条山轴画、八扇轴画及座钟、挂钟等。解放后,佛龛、蜡台、香炉等迷信陈设已撤除。至70年代大立柜、大被阁、角柜、酒柜、缝纫机兴起。80年代沙发、组合家具、折叠椅,、软床、床头柜、写字台等新式家具逐渐取代了旧式家具。吸顶灯、壁灯、石英钟、工艺美术制品,挂历等也成为一般农户中的陈设。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电热炉等家用电器也成为千家万户的日常用品。
  四、出行
  解放前,境内农民世代以步行为主。如运送粮草货物多为身背肩挑,或用牲畜驮运。少数户拥有的大车也都是木轮铁皮大车。遇雨涝灾之年使用木船,冬季封冻,以拖床冰挽代步。能使用自行车的户极少。
  解放初期,胶皮大车逐渐取代了铁皮大车,其他无多大改变。60年代铁驴自行车兴起,成为农民出行和运载的便利交通工具。1983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各式自行车剧增,每户数辆,青少年多骑价值六七百元的各式轻便车,农民下地干活或到市区卖菜多骑大铁驴自行车。下地干活、收拾庄稼常用牲畜拉的小拉车或胶皮大车运载。80年代中期摩托车、农用三轮车及其他机动车兴起,取代了自行车、牲畜小拉车及胶皮大车的驮运。随着柏油路通到各村,人们乘公共汽车和私人出租汽车出行甚为方便,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合烙条
相关专题
捻捻转儿
相关专题
尜尜汤
相关专题
炒面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