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俗
第一节 生活习俗
一、衣着服饰
1、服饰
民国时期境内农民多穿粗布衣服,夏穿单,冬穿棉,春秋穿夹,一律短打儿,式样简单。民国初期,男女一律偏襟偏扣儿,后男人逐步改为正襟正扣儿。扣儿,即以布带打结,俗称“疙瘩袢儿”。民国初期还使用一种铜疙瘩。服装色调一般为冬蓝、黑;夏白、灰,只有青年女子服装的颜色多些。富家男人在内衣裤之外多穿长袍,或单或夹或棉或皮,均为偏襟,长袍之外多套袍罩儿或马褂儿。富家的中青年女子多穿旗袍儿(大开缉),或偏襟短衫。民国初期,妇女结婚时上身穿短衫,下身穿裙子。富家的衣料多为绸缎、洋布、麻纺之类。冬日无论贫富或男女,都在裤的下端扎腿带子,以御风寒。雨雪天气外出,一般是身披蓑衣或穿油布雨衣。民国时期的服装多为自家以针线手工缝制,俗称“家做衣服”。
解放后,服装变化较快,50年代初期,青年中时兴穿制服、背心、衬衣。并逐渐有了农村裁剪专业户,人们或从商店里买,或执布料到裁剪专业户加工。面料由平纹棉布发展为哔叽、斜纹、单双卡其、华达呢、线呢、平绒、条绒等。一度盛行苏联花布,有少数男青年用做上衣。进入60年代,流行中山服、列宁服、青年服、学生服等。1966年至1976年(即“文革”时期),盛行军服,青年男女多为上下一身绿。1978年以后,男女服装的品类、款式及面料日渐繁多。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们中,各自根据季节和爱好选择穿用,主要服装有:喇叭裤、牛仔服、港式筒裤、中山服、制服、学生服、青年服、人造革服、西服、运动服、茄克衫、皮甲克、拉链服、毛衣毛裤、羊绒裤、羽绒裤、皮裤、呢绒大衣、羽绒纺寒服、裘皮衣裤、女式长短裙、一步裙、套裙、斜裙等等。其布料多为各类化纤制品。近几年来一些高档面料如毛呢、绦纶之类已为不少人所穿用,特别在男女青年中追赶服装新潮的形势已不亚于市区。
2、冠戴
民国时期富家子弟及文职人员戴礼帽(俗称春秋帽),农民一般春秋戴6瓣合缝的瓜壳帽(俗称帽翅儿),夏戴草帽,其类型有3种,一种是用高粱杆皮编制的斗笠式草帽,俗称“斗篷”;一种是马绊草编制的伞盖形草帽;一种是用麦杆儿编制的礼帽式草帽。冬季男人多戴毡帽头,少数富家老人在帽翅之外罩个“观音兜儿”。老年妇女戴一种叫“抹护”的帽子。这种帽子上无顶盖,从前额沿两耳转到脑后,后有松紧带儿连接两端。前额嵌有饰品,两侧有点缀花绣。解放前夕又兴出一种布里儿青平绒面的平顶帽,前额有揪儿,一侧绣有蝴蝶。
解放以后,男子春秋戴解放帽、八角帽、呢子圆顶帽。夏戴大宽沿儿草帽,冬戴棉帽。棉帽
有“三块瓦”式棉布帽和长绒栽麻式两种。女子戴线围巾和各类方巾。“文革”时期青年男女盛行戴军帽。80年代以来时兴前进式鸭舌帽、博士帽、夏凉帽、各式旅游帽及各种线帽。妇女戴纱巾的越来越多。90年代以来,男人戴帽子的越来越少。
3、鞋袜
民国时期农民多穿家做的布鞋布袜。男鞋有3种,都用竹麻绳纳底,但鞋帮和式样不一样。一种是线纳帮圆口鞋,俗称“罩鞋”。一种是两道脸儿洒鞋。这两种鞋的特点是底子厚,帮子结实,经久耐用,适于蹬大铁锨和踩坷垃地。另一种是不劳动的人穿的软帮圆口鞋。女鞋有普通绣花鞋和尖脚鞋2种,尖脚鞋是缠足妇女用的。民国初期有纳底儿的,也有木底儿的。后木底鞋逐渐消失。冬季男人棉鞋有骆驼鞍式、大云帮式及毡窝儿、草鞋等。农民冬季在冰上作业多穿牛皮绑或猪皮绑,绑内放入稻草,绑底挂上铁制脚齿。另有一种矮沿儿的绑叫做摊子,只能将鞋底和鞋帮包起来,适宜在草茬子地上作业,但容易滑倒。
解放后,50年代时兴穿球鞋,机制布鞋及针织袜。60年代的青年和干部、职工多穿皮鞋和塑料凉鞋。80年代以来鞋袜的种类日益增多,出现了合成革鞋、旅游鞋、雪地鞋、皮暖靴、马靴、高筒靴和各种运动鞋。女式皮鞋中增加了坡跟、半高跟、高跟皮鞋。布袜、线袜绝迹,代之以尼龙袜和锦纶丝袜,其长度至大腿根儿。
4、饰品
民国年间妇女有佩戴金、银手镯、耳环、戒指,儿童有佩戴金、银手镯、脚镯和长命锁的习俗。50年代至70年代佩戴饰品的习俗逐渐消失,80年代再度兴起,90年代佩戴金项链、手链、金戒指的妇女越来越多。
5、发式
清朝末年姑娘的发型是前留“短刘海儿”,也称齐眉穗儿,后编独根长辫子,辫稍扎有彩色头绳。结婚时梳盘头,俗称“上头”,一般用两根金或银簪和黑丝网子绾发。婚后可改梳“八字头”、“偏头”等其他发型,上了年纪仍梳盘头。老年妇女多绾发鬏儿。辛亥革命后剪发之风盛行,至30年代妇女留齐脖短发的逐渐多起来,未婚女青年开始梳两根辫子。50年代已婚妇女普遍烫发,“文革”期间烫发被取缔。80年代悄悄恢复,继而很快盛行起来,而且发型越来越多。如现在时兴的“大弯儿”、女短穗儿、盘发(分造型盘和晚装盘)、直发、长披肩、乱妆、奔式等等。
男子在清朝留长辫子,民国时期一般都剃光头,只有少数富家子弟和学生留分头。还有少数农民头顶上留“二茬毛子”(也称帽缨子)。男孩脑前一部留短发称“刘海儿”,脑后留一撮发称“孝顺毛儿”,脑两侧各留一个桃形,俗称“八揪儿”。
解放后,除老年人外,多留平头、分头,80年代以来少数青年留蘑菇头(长发)。
二、饮食
明清以来,一般农户在正常年景中一日三餐。农忙时三餐并重,农闲时以早、晚两餐为主,因贫穷吃不上饭的另作别论。在主、副食方面,解放前后虽有变化,但变化不大。普通群众多以玉米面、高粱面等粗粮为主,如贴饽饽、蒸窝头儿等,也吃小米饭或高粱米饭。而白面大米劳动农民不能常吃。所食蔬菜主要是冬季大白菜,其他季节以淹咸菜为主。农民在艰苦条件下也常就地取材做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饭菜,举例如下:
1、饽饽(玉米饼)熬小鱼儿
境内地势低洼,沟渠很多,因此人们常以苇箔、席篓子、赶网、扒网等渔具捕食小鱼。做这种饭食多为锅底下熬鱼,锅上边贴玉米饽饽,叫做一锅熟。俗语说“鱼是驮饭的驴”,人们是越吃越爱吃。
2、合烙条
用红高粱面掺些榆树皮面,和好后用一种叫做“床子”的木制工具压成。将水烧开后,边向锅里压边煮,熟后捞出,浇卤拌菜而食。
3、捻捻转儿
将快要成熟但颜色还发青的大麦粒去皮煮熟,用石磨磨成寸余长的条状物,然后浇卤调蒜末及菜而食。
4、尜尜汤
玉米面或高粱面中放入适量的盐和五香面,和好后制成尜尜,然后用油、葱花和其他佐料炝锅,加水,将尜尜煮熟。这样将主食和汤菜混为一体,即简便,又好吃,又热呼。过去天寒季节境内人经常食用。
5、炒面
将大麦粒整治干净后用锅炒熟,再用石磨磨成面粉,放入食具中加红糖或白糖,用凉白开水调成粥状,即可食用,香甜可口,人们常在夏热时食用。
此外,白面馒头有实心馒头,豆馅馒头、枣馒头和掺假馒头(多掺白玉米面)。饼有千层饼、薄饼子、煎饼和“金裹银”饼(包皮是白面,里边是黄玉米面)。荒年时的地梨面饽饽虽颜色很黑,吃起来却香甜可口。败洋草粒磨成的面,贴出饽饽来也是很香的。黄蓿菜籽及菜盘儿,马齿菜籽及茎叶掺面做成的食品虽不算好吃,但几百年来却养活了无数的穷苦百姓。
80年代以来,随着境内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其饮食结构和档次发生了很大变化。主食由过去以粗粮为主变为以细粮为主,家家户户常年吃大米、白面所做的各类食品。肉、蛋、鱼、食用油的食用量大幅度增加。蔬菜根据季节,粗细菜及反季节菜应有尽有,接近市区水平。先前境内以喝坑塘的苦咸水为主。现在境内北部一些村庄喝上从市区引进的自来水,其他村庄喝地下水。各类饮料如冰棍儿、汽水、果汁、奶粉、麦乳精、果茶等等也都普遍进入了农民家庭。
三、居住
1、建造
解放前,破土兴建宅舍前必须选择吉日,然后烧黄纸钱祭告土地神。有的还请阴阳宅先生看风水。建房期间必须挂红,即插一面红旗,以驱邪祟。施工期内忌妇女,尤其是忌寡妇踏入房基地。为防人暗下镇物,主人昼夜不离工地。安门窗、上梁时,要在门窗上贴对联。外间屋中檩贴有八卦阴阳鱼,阳鱼向前,阴鱼向后。阴阳鱼两侧贴有“上梁欣逢黄道日,竖柱喜遇紫微星”的对联,阴阳鱼前后两侧用红头绳分别绑上一双红筷子。在阴阳鱼两嘴相接处,钉一枚铜钱,铜钱眼系着用红头绳串起来的七枚铜钱。七枚铜钱的下端系有五彩布或一彩线。上梁时,阴阳鱼下系一块红布,布内包有喜钱,当上梁妥当之后,上梁的师傅将红包及喜钱取下,做为主人给自己的奖品。此时燃放鞭炮,以示庆贺。有的村在上苇把时,分东西两组从两边向当中上,哪组先压到中间由哪组将红布包取下,做为获胜奖品。上梁时如遇下雨,称做“浇梁雨”,视为吉兆。
两户并山盖房,东宅比西宅檐头略高1~2姓。有“东为上”的习俗。70年代建房统一标高,
此俗废除。
房子建成后,要找4位全科妇女踩新房。所谓全科妇女,即有丈夫、儿子儿媳、有女儿女婿、有孙子孙女、有外孙子外孙女。踩房时每个墙角上点上一支蜡烛,摆上一个苹果。还要在屋内烧黄纸钱,说吉利话,念喜歌。说秽气话是主人最忌讳,最不高兴的。
解放前及解放初期,农民建房一般都用“请工”,即一家建房,村人主动助工,不要报酬,有条件的农户以饭相待,贫苦户只以茶水相待。60年代以后,兴建宅舍多由生产队出工相助,生产队年终决算时按制度给主家扣除部分工分。80年代以来,兴建宅舍多由专业建筑工程队承包。以上大部分习俗已被废止。
2、宅舍
解放前,农舍世代为土坯房。境内虽土地盐碱,但碱砖不碱土,唯怕水润,如遇水润,泥土立即变软,造成墙身变形或坍塌。因此家家的房基地都垫得相当高。建房分三檩房、五檩房和七檩房,分独间、一明一暗连两间和两明一暗连三间,富户还有连四间连五间的。一般农户建房为平地垒坯,无砖碱,房顶为探头把子,富家则下坐砖碱,房上为封檐裹稍。
连三间的房舍,中间屋为堂屋,也称外间屋,盘锅灶,放水缸,摆佛案。东西屋为里间屋,盘土炕,做为卧室。一般公婆住靠大门口一侧的屋子、儿子儿媳住另一侧的屋子。
窗户,一般农户多用百格窗。贴粉连纸(即白纸),少数富裕户窗的上部装有独扇或四扇窗扇,外罩窗纱,下半部为三块玻璃,俗称“三块瓦”。
宅舍不论连三间或连四间,均坐北朝南,北房为正房,东西配房为东西厢房。东西配房和南房及门楼均要矮于正房。
解放后,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境内北部村庄的部分农户从50年代就开始改建砖瓦房,80年代普遍改建为砖瓦房,并且打破了连三间的格局,大兴砖木混凝土结构的转圈式,即正房与一面偏房及南房相通,群众称之为“转圈房”,建房一般为七檩进深。青年人都扒掉土炕,代之以新式床铺。煤气灶普遍进入农民家庭,部分农户增设了暖气设备。门窗宽大明亮,部分农户已改为铝合金门窗。地面由原来的土脚地发展为水泥、水磨石地面,近几年来普遍改为瓷砖地面。室内外装饰讲究,家家正房前檐安装了防雨罩,大门口的上端用瓷板镶嵌出4个横幅大字,大门的两侧拼出竖幅的花卉画或山水画。80年代后期首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建起住宅楼,其造型甚为讲究,美观、舒适、宽畅、明亮。
3、家具陈设
解放前,一般农户陈设简陋。常用家具有桌(连三桌、连二桌、炕桌)、椅、凳(长板凳、春凳、小凳)、蒲墩、蒲坛、碗厨、碗架、箱子、坐柜、大柜、八仙桌等。富户还有缸套、条案、被阁、梳妆台等。一般农户屋内陈设有茶壶、茶碗、蜡台、香炉、油灯、大镜、手镜、抬头镜等,少数富户增有硬木大漆佛龛、瓷花瓶、帽筒、成套茶具、硬木框大镜、硬木框对联、条山轴画、八扇轴画及座钟、挂钟等。解放后,佛龛、蜡台、香炉等迷信陈设已撤除。至70年代大立柜、大被阁、角柜、酒柜、缝纫机兴起。80年代沙发、组合家具、折叠椅,、软床、床头柜、写字台等新式家具逐渐取代了旧式家具。吸顶灯、壁灯、石英钟、工艺美术制品,挂历等也成为一般农户中的陈设。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电热炉等家用电器也成为千家万户的日常用品。
四、出行
解放前,境内农民世代以步行为主。如运送粮草货物多为身背肩挑,或用牲畜驮运。少数户拥有的大车也都是木轮铁皮大车。遇雨涝灾之年使用木船,冬季封冻,以拖床冰挽代步。能使用自行车的户极少。
解放初期,胶皮大车逐渐取代了铁皮大车,其他无多大改变。60年代铁驴自行车兴起,成为农民出行和运载的便利交通工具。1983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各式自行车剧增,每户数辆,青少年多骑价值六七百元的各式轻便车,农民下地干活或到市区卖菜多骑大铁驴自行车。下地干活、收拾庄稼常用牲畜拉的小拉车或胶皮大车运载。80年代中期摩托车、农用三轮车及其他机动车兴起,取代了自行车、牲畜小拉车及胶皮大车的驮运。随着柏油路通到各村,人们乘公共汽车和私人出租汽车出行甚为方便,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
第二节 时岁习俗
腊八节,腊月初八,家家煮腊八粥(也称八宝粥,八宝饭),泡腊八醋。腊八粥是以多种粮食(玉米面、豆类、或大米、小米)和果食(枣、核桃仁、花生仁、栗子仁)煮成,象征来年五谷丰登。腊八醋是以醋泡蒜,到春节正好食用。旧时腊八节一过,家家推碾子推磨,准备过春节的米面,从此拉开了春节系列活动的序幕。
祭灶,“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这天人们熬糖瓜儿,蒸粘糕祭灶王。传说灶王是上天派下来的家神,每年这天他要到天廷汇报。所以人们在这天揭下旧灶王神像,换上新的,并以糖瓜或粘糕粘其嘴,以防他上天后说东道西,给家庭带来灾祸。祭灶时要把旧神像和事先剪好的纸马一起烧掉,边烧边祷告:“糖瓜祭灶,新年来到,灶王爷上天别学舌,见玉皇,说好的。给你草,给你料,喂得马儿呱呱叫。”还要给新神像贴对联,两边为“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横联为“一家之主”。
“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天或这天前,人们要将房屋打扫干净,家具一律清洗,不让尘土带到下年。
“二十五,窟窿堵”,其意一为换窗户纸,一为还清旧债,并把年内所借家什一律归还。
“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意为备好鸡鸭鱼肉,开始整治过春节的佳肴。
“二十八,白面发”,这天家家发面,准备转天蒸馒头。
“二十九,贴道酉”这天家家都贴春联、窗花、年画。在这天之前妇女们要把针线活做完,正月里不许动针线。有舅父的人必须理发,俗传正月理发死舅舅。这天蒸出馒头后摆供。
三十(除夕)上午,男人们到祖坟烧纸钱,上供祭祖,燃放鞭炮。下午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饭。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次家宴,男女老幼都要上桌,都要喝自己喜欢喝的酒。三十晚上全家人一起包素馅饺子,并炒好花生、向日葵籽。以便转天招待来拜年的人。前半夜都不许睡觉,谓之“守岁”。夜间每个房间都得有灯火,而且通宵不灭。妇女不准出门见星星。传说这天全神下界,怕冒犯了游神给自家带来灾祸。凌晨发大纸(烧掉全神像),送全神归天。此时是春节最隆重的时刻,家家燃放长挂鞭炮,放彩花。然后用素饺子给神位换供,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素饺
子,谓之“咬岁”。老人还要喝上几口酒,谓之“登岁酒”。神像桌前铺上高粱穗子,这时家庭内的晚辈给长辈拜年,谓之“踩岁”。
解放后,大多数人家将烧香上供的习俗废止了,中央及地方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晚会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和笑声。
春节,正月初一为春节的正日子。早饭后大人孩子换新衣新帽,晚辈成群结队地去给长辈拜年。长辈对登门来拜者都以烟、糖、水果、花生、瓜籽招待,有的还给压岁钱。妇女等中午撤了供方可出去拜年。拜年的贺词大都是“恭喜发财”、“见面发财”或问侯“过年过得好”等。
解放后一段时期兴团拜,现在团拜少了。但春节期间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及慰问烈军属的活动一直为人们所重视。
正月初二,早晨敬财神,放鞭炮。此日家家争相早起,往家里搬柴禾、挑水,谓之“进财进水”。这天是女婿来丈人家拜年的日子,俗称“会姑爷”。解放后,此风越来越盛,有人称这天为“女婿节”。
初三、初四是男人出村访友的日子。
节后的饮馔是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初五包饺子,剁馅子称“剁小人嘴”,包饺子称“捏小人嘴”。初五之后便是“合子加八(初八),越过越发”、“合子加九(初九)越过越有”。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灯节,上元节和元夕节,也称小年。早晨燃放鞭炮,晚上家家吃煮元宵,举行放灯、观灯、猜迷、唱戏等活动。
烤百病,正月十六日晚,在村内或村外燃起一堆火,众人围火而烤,且口中念念有词,如“烤烤鞋,不长疥,烤烤腚,三年不生病,烤烤手,三年不冻手,烤烤脚,三年不发烧”等等,至此,春节期间的系列活动才算结束。
填仓,农历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节。前日晚农民在院内用草木灰撒成好多圆圈,内放小麦、玉米、谷、豆等杂粮和钱币,谓之“打囤”。翌日早晨端簸箕绕灰囤一圈,谓之“收囤”。以此祈求一年生产顺利,粮钱满仓。
立春,立春之日家家吃春饼(春卷儿)及青萝卜等食品,谓之“咬春”。
龙抬头,相传农历二月二日为龙抬头日,这天家家煮元宵,俗称“二月二吃龙蛋儿”,吃煎焖子,谓之“啃龙鳞”,吃饺子,谓之“咬龙子”。这一切都是让懒龙出窝,普降甘雨,盼望当年有个好收成。这日之前不准涮缸,当日不得进水,否则缸内会卧下懒龙,会“咝咝”地叫上一年。此日不得动刀动剪,以防伤了龙体。过了二月二日,正月里不准理发的禁忌可得到解除。此日有的村有“二月二,敲炕沿儿,蝎子蜈蚣不见面”、“二月二,敲炕头儿,金子银子往家流”等习俗。
清明节,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二日禁止动火,吃冷食,以此缅怀先人。清明节是全族男人到祖茔填坟之日。解放后,青少年、学生、干部、烈士家属在这天到烈士陵园扫墓,以缅怀先烈、激励后人。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这天家家吃粽子,吃鸡蛋。吃粽子以纪念屈原,吃鸡蛋以强壮身体。为趋吉避凶,驱逐五毒,不染杂症,家家采艾蒿插于大门上坎,并用红布剪一药葫芦拴在艾蒿上;用红纸剪一个剪刀剪蝎子的图案贴于门侧;于幼童双肩上缝缀两个用黄布做的布老虎,或穿上绣有五毒的马褂;有的村还兴早晨到野地里采些中药,如小蓟、车前子等,以备今后应用。
乞巧节,相传农历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相会之日。此日常有小雨淅沥,是牛郎织女相会时伤心而泣掉下来的眼泪。此日晚上,妇女们更衣设案于庭院,布瓜果为供品,进行穿针竞赛,以提高其技艺水平。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也称鬼节、盂兰盆节和青苗节。这天民妇多在村边大道烧纸钱以祭祖先和远方死去的亲人。若遇上好年景,此时正是丰收在望之际,村上的老年人便集资做会,烧香上供,吃吃喝喝,有祈祷丰收之意。晚上由民间吹打班子吹吹打打,到河边或坑塘,把准备好的的油纸碗灯点燃后放于水中,无数碗灯或顺流而下,或被微风散开,其景有趣。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又称下元节和丰收节。这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大节。这天晚辈给长辈送月饼、酒、果品等礼物,家家烙糖饼,有些户还用雕出图案的模具扣糖饼,扣好后或蒸或烙。少数富户晚上吃酒吃肉。夜晚全家人坐于堂前赏月庆团圆,庆丰收。
境内的传统节日还有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现已被国家定为老人节。每逢此节各级党政机关干部、群众团体都争相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
解放后法定的公历节日有:元旦(1月1日)、国际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届时有关单位召开纪念大会、座谈会、茶话会、表演文艺节目等,其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第三节 婚嫁习俗
解放前,婚嫁习俗较繁琐,主要过程为:
提亲和订亲提亲一般多由男方家长托媒,媒人讲清男女双方年龄、长相、及家庭情况,若女方同意,便将女方的生辰八字写成贴子送到男方家,这叫“过小贴气男方接贴后便请星相士合婚问卜。若男女属相相克,则不能成婚。
若男方认为可成亲时,男女双方各以“龙凤呈祥”字样的红柬,分别书写男女生辰、年岁和文约,男方将男帖放入木匣,外裹红布,连同彩礼,由媒人送往女家。女方收帖后将女帖放入匣中,由媒人带回男家,这叫“订亲”,又称“下订礼”、“过大帖
送聘礼过嫁妆订亲后,男方要给女方一定的财物,多是粮食、衣物等。一般穷户事先讲好给几石玉米、几石高粱或多少钱。结婚前,女方将陪嫁品送到男方(也有迎娶时一块带来的),俗称“过嫁妆”。过嫁妆时一般都抬着去,有两抬的,四抬的,最多有十二抬的。若正月结婚必须在腊月送到,送嫁妆的车不许套驴,俗传驴属鬼性,不吉祥。
做被褥送日子结婚前,男方找公婆健在、儿女双全的全科中年妇女2人或4人为新郎新娘做被褥,被角上放些枣和栗子,意为早立子。婚前两三个月内男方要将择定的婚期写成鸾书,由媒人送到女方,俗称“送日子”。女方认定后就不准更改了。俗传改了婚期死婆婆。
其他婚前习俗若新娘父亡、母亡,或父母双亡,出嫁前新娘须到坟前烧纸钱禀告。新娘的衣物须用大红包袱裹好。裹时不得系扣儿,而以针别住。包袱皮若是借他人的,还时在里面装4个苹果,8块糖和脚钱,以图吉利。新娘出嫁的前一天以酒宴招待近族和有贺礼的亲朋好友。婚仪前男女双方都在大门两旁贴大“喜”字,男方贴双“喜”字,女方贴单“喜”字。男方的双喜字在大门上方贴4个,洞房门上方贴4个。多数人家将喜字倒贴,取“道喜”和“喜到”之意。新娘上轿之前扎大红腰带,带子两头各装四元钱压腰,取四平八稳之意。新娘出门时身体不得挨炕沿和门框,如挨了则穷娘家。上轿前喝一口稀饭,咽下半口儿,剩下半口吐在炕席底下,然后嘴里含块糖再上轿。上轿时用红布盖头,并鼓励新娘大声痛哭,意为把金豆子掉在家里。
接亲 接亲时男方要带一提匣,内装“四彩礼”,四彩礼为哪些东西,各村大同小异。
1、“剃骨肉”,即用四根相连的筋骨及肉。取母女分离如肉之离骨之意。
2、“宽心面”,即自擀的宽面条儿,取让女方母亲放宽心,女儿嫁后不会受气受罪之意。
3、4个苹果,取四平八稳,万事遂心之意。
4、麦麸少许,意为有福享。
有的村不放剔骨肉,而放4斤肉,叫做离娘肉,不放麦麸,而放40个馒头,取“发家致富”之意。
接亲时男方请一对夫妇(一般是兄嫂或叔婶)为娶门亲,女方也由一对夫妇为送门亲。
迎亲 接新娘的轿或车入村后,男方出门迎接,新娘到婆家门前,男方有人把大门插上,隔着门缝问新娘是大脚还是小脚,女方有人答是小脚后方给开门,此举谓之“拦门”。新娘跨进大门后,有人把一块糖填入新娘口中,谓之“甜头儿”。女方一干人入室,男送客可在洞房稍坐,并把娘家灯点着,此灯一亮,不准熄灭,直到次日清晨为止。女送客及新娘绝对禁止入洞房。拜堂之前,一般闲杂人员尤其是不全科的人禁止入洞房,以防晦气冲散了喜气。
背桶子、挂门帘 女方送客中有位10岁左右的男童,给新娘背尿桶子。凡新娘陪嫁之物,下车时都要由男方接过来,尤其这背尿桶子的更不可慢待。如若不接或接得迟了,背桶子的男童就有权掀开锅盖,把桶子放在吃饭锅里,给男方造成很大的难堪。挂门帘者多由新娘的妹或侄女担任,进门后,将新娘带来的门帘挂于洞房门口。背桶子的,挂门帘的都会得到新郎及新郎父母的赏钱。
拜堂 转天按择定的时辰拜堂。拜堂时桌上供天地神像,摆弓、箭、斗及果、酒、香、烛等。旁边贴大双喜字,新娘的腰中揣上铜镜。新郎新娘以跪叩礼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礼毕,引新娘入洞房,新郎用秤钩将新娘的红盖头布钩下来。忙活人端上4个煮熟的饺子,让新娘吃掉4个饺子的尖儿,然后由新郎把4个饺子全部吃掉。此时有人问新郎是生是熟,新郎必须答“生”,取“早生贵子”之意。若答错了,就会引起一场笑话。
闹洞房 洞房花烛夜入寝前,有闹洞房逗媳妇的习俗。有的村分大小,即不许长辈逗,有的村3天不分大小。入寝前由嫂子们给焐被,从进门到结束处处念喜歌,说逗笑的话。如进门时说“一撩门帘把头抬,天上的凤凰飞进来”,或说“连生贵子跟进来”、“屋里坐着个狗尿台”。扫炕时说“新笤帚,扫新炕,两口子睡觉别尿炕”或“问问新娘犟不犟”。还有“头上摆碗水儿,两口子睡觉嘴对嘴”、“奶奶拿个墩儿,明年抱个孙儿”、“姑姑拿个盆儿,明年抱个侄儿”、“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儿”、“铺得厚,盖得厚,小两口儿睡觉肉挨肉”。焐完被子后,叫一两个小男孩在床上滚一滚,谓之“滚炕席儿”,取“生男孩”的吉利。
坐三天 新娘到男方家后,要盘腿坐3天。3天内不许出门,不许上厕所大便,所以新娘婚前在娘家多吃些鸡蛋之类的营养品,到婆家只喝点水,不吃饭,以便闯过这一关。
婚后的习俗 拜堂的第二天全家人吃合子,第三天吃喜面,新娘先到祖茔拜祖,后到本族各家拜认长辈。第四天回四(有的回六,回九情况不一),即新郎新娘到女方家拜见长辈。返回时不得等到日落,俗传“日落回家,婆婆眼瞎”。婚后第二天,女方一干人来男方家认亲,男方设宴款待。婚后第三天,娘家来送瓶梳头油或香油。一个月后许可住娘家,一般是娘家来人接。头趟家准住10天,二趟家准住9天。俗称“十加九,越过越有”。住头一趟家见娘家长辈要问好,回到婆家时见长辈也要问好。住娘家期间,新娘要为公婆等家里人多做些鞋袜。新婚后第一个清明节,新娘须到外人家躲一天,除了娘家之外在什么亲戚家都行。
其他婚俗 解放前还有娃娃亲、童养媳和指腹为婚的。民国以前还有冲喜亲和鬼作亲的。冲喜亲是指男方在病中迎妻过门,以驱“邪气”,拜堂时由病人的妹妹代替,婚后多以男亡女寡告终。鬼作亲是指订婚后男方死亡,女方被迫与其鬼结婚。拜堂时有的新娘怀抱着公鸡、有的怀抱着木扁担。婚后女终生守寡。鬼作亲的另一种情况是:张家死儿,李家死女,双方同意,将男女尸体合葬,结为所谓的阴间夫妻,因此也叫做“结阴亲”。
传统婚姻也有男到女家的,谓之“招养老女婿”,有的男方改姓,有的不改姓。情况不一。
历史上男方丧妻后可以再娶,不受社会舆论责备,女方丧夫后则不得改嫁。民国时期对此有所宽容,但寡妇改嫁时,进门前必先搂搂树,然后有人用布带子牵着走进门,进门要迈火。带来的孩子不能从门口进院子,要从墙头上爬过去。
解放后,公布了《婚姻法》,废除了封建包办婚姻,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提倡男女自由恋爱结婚。但封建包办婚姻和一些旧婚俗时有抬头。多年来境内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和婚事简办。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对此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各单位建立了红事组织,订立了奖罚制度,使婚俗为之一新。
60年代以来,订婚不要彩礼,拍订婚照或举行小型订婚宴者居多,结婚仪式逐渐趋于简单化和多样化。婚仪不讲排场,一天之内就将婚礼及认亲活动全部结束。旅游结婚则更为简便,青年男女领取结婚证后到别处玩一天,回家后自家吃顿喜面就完事了。此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常在节日期间为成批的青年男女举行集体婚礼。至于冲喜亲、鬼作亲、娃娃亲和童养媳早已绝迹,历史上一些歧视妇女的旧婚俗也荡然无存。
附:旧县志所载烈女
天津新县志载
邢氏:孙克显,大任庄,嘉庆年间二十一,夫亡守节五十余年。
刘氏:张茂林,门道口,光绪年间二十五,夫亡守节。
李氏:张宝希,门道口,光绪年间二十六,夫亡守节。
吴氏:郭文德,门道口,光绪年间二十六,夫亡守节。
中华民国十八年静海县志载:
青凝侯牛星三妻牛张氏,二十五,夫亡守节。
第四节 丧葬习俗
解放前,丧事繁琐,讲究封建礼仪,主要过程为:
倒头 死者绝气谓之“倒头”,绝气前,晚辈要守候在身旁,谓之“送终”。此时要禁止儿女哭喊,以免老人不忍离去而延长“倒气”之苦。
上床板 死者在弥留之际,由儿、女、媳辈为其擦浴净身,剃须发,然后为其脱下旧衣,更换寿衣。在绝气前搭到停尸床板上。尸首停在床板上,一般讲究“下铺金,上盖银”,还要蒙上蒙脸布,将头枕、脚枕摆放停当。最忌讳的是让病人死在炕。上床板前还要在死者身下摆“七星钱”,即把7个铜钱分为头一、双肩二、后心一、双胯二、腿间一摆好。上床板后,死者一手持铜钱(买路钱),一手持打狗饼子,再将1枚铜钱放在死者胸部,1枚铜钱放入死者口中,这噙口钱要在入敛时取出。死者绝气后,其长子持一饭勺,在门框上敲3下,口呼“爸爸(妈妈),上西天大路拣好道走!”如此重复3遍,众子女方可痛哭。
报丧 人死后,床板前放上桌子,点着长明灯,上香,摆上米饭、糕点等供品,立即派人到亲友家关信,谓之“报丧”。给未婚夫(妻)家送信儿,一般把“白孝”置于门口或窗台上,再报出姓名、地点。
殃榜 殃榜也称“桌前纸”,用灰或白纸剪成。每张纸斜分4段相连,其张数与死者年龄相等(一般都虚几张)。将殃榜挂于大门口,男挂左侧,女挂右侧,直至入殓时取下。
奔丧、吊纸 长辈死后,其子女不管身处何方,得信后火速回家,奔丧的至亲一进村即放声大哭。人死后乡邻亲友携纸钱前往吊唁。入棺前吊唁者多为女性,由儿媳、女儿等陪灵。转天入殓后男性亲友吊唁,由男性遗属陪灵。
孝服 孝服能告诉人们着孝者的身份。死者的嫡系子孙披麻戴孝,旁系子孙只戴孝不披麻,长子、长孙的孝帽上有结儿,孙子的孝帽上有一个红叶儿,曾孙的孝帽上有两个红叶儿,外孙子则挂蓝叶儿。凡未婚之亲着孝服均以红作标志,如未婚儿媳是顶红、白箍子条儿,着红、白孝褂子。未婚夫着红、白孝服,顶红白孝帽,扎红、白腰带。着孝讲究很多,古今有异,各地也不尽相同,不赘述。
报庙 长子手捧面罗,内装高粱、麦麸、酒和黄纸钱,其他亲人随长子后痛哭前行,到本村土地庙祭祀。如此一日三报,直到入棺为止。报庙的参加者都要脱掉一只鞋,如父母都已亡故要脱掉两只鞋。报庙回来的路上见到长辈要跪下磕一个头,意为替死者谢罪(免罪),所谓“孝子头、遍地流”即指此事。
入殓 人死后第二天中午或下午进行大殓入棺,谓之“入殓”或“成殓”。入殓前用红布铺棺里儿,由众人架起苇席遮住阳光,由长子抱头最小的儿子抱脚,其他儿子按位分别抱其他部分,将死者搭到庭院,仰面放入棺内,塞上七个垫尸灰包,在死者衣袖内放两个打狗饼子。盖馆前长女持铜钱蘸香油擦拭死者的五官,边擦试边念颂词,如“开眼光,亮堂堂。开鼻光,闻着香”等,开光时禁哭声。开光后盖棺,撒去遮光席。接着从儿子开始依次由儿女们用锒头钉盖钉,此时哭声达到高潮,围观者莫不泪下。
入殓前一般都在院内搭建灵棚,在灵棚正面挂灰棉(布制为帘状,成灵棚之门)。灰棉上贴有挽联,一般横批为“福寿全归”或“硕德流芳”、“魂游阆苑”等。两边的上下联因男女有别,不尽相同。丧男者如“万里云天归落日,一门雨泪洒麻衣”,丧女者如“女星沉宝姿,仙驾返瑶池”等,各村挽联很多,不赘述。
送路 入殓后的晚上,由忙活人拖着点燃的苇把子照明带路,死者的亲属一行人每人手持一根点燃的香,按选定的路线往村西为死者“送路”。行走时吹吹打打或奏哀乐,在选定的地点
烧纸轿、纸车、纸马等迷信祭品。回家时不走回头路,不许回头看。归来后,亲属均在灵前行跪拜礼,称之为“行家礼”。约在夜间11点左右,在户外选定的地点烧纸糊的纸褡裢,纸搭裢内装有纸钱。
出殡 死后第三天早晨或上午,将棺木抬出庭院,放于选定地点,由司仪按所排礼单顺序进行拜灵。不在礼单的最后自行抢拜。然后由长子或长孙在材前摔孝盆,扛引魂幡,长媳抱罐,其他亲属相随,起程到墓地。灵柩一般为四人抬或八人抬。一路上抛撒纸钱,每逢过桥或拐弯处放鞭炮。有身孕的妇女不能到墓地。
下葬 到墓地后孝子们先给祖上各坟头烧纸钱。如果已先死去一位老人,亲属们还要哭一场方能破土挖穴。穴成之后,众亲属把从家里带来的“腰揣馒头”咬一口后扔进坟坑,还扔些硬币,然后落棺入穴。如果是两位老人合葬,棺材头要摆齐。俗传男棺蹿前发儿子,女棺蹿前发女儿,男女棺齐了是子女一起发。入穴后还要用一条红布搭在两棺之上,俗称“搭桥带”。埋土时孝子和其他亲属各抓一把土埋上,后由忙活人埋成坟形。此时才叫“入土为安”。葬后,儿媳们均抢一把坟土,俗称“抢财土”,俗传谁先跑回家谁发财。进家门时要迈火吃糖。
“圆坟”和“烧七” 死者埋葬第三天,男女亲属到坟前祭祀,用高粱秆七根,横三竖四插在坟头,名曰为死者“插房子”。坟头重新添土。谓之“圆坟”。从死的那天算起,每七天一祭,直到七七为止。每七的祭祀活动均由女人去做。一七烧1个纸钱包,二七烧2个,三七烧3个,四期不烧,五期最隆重,人员要齐,烧5个用红纸包成的纸钱包。同时还烧些纸扎糊的陪葬品。
棺木 各户棺木的大小好差不等,富户所用棺木多以松柏为料,讲究“十三段”(即用十三块整木)。一般户多以杂木为料且小。贫困户也有用苇席裹尸埋葬的。在材头题柩必须用扁字题写死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及死亡年代等,常见的词是:“公元一九××年先考×太公寿终享年××岁之灵柩”。男性称“先考”、“太公”,女性称“先妣”、“太君”。夫妻亡一人,柩的字数为单数,夫妻全亡,字数为双数。若在材上直接书写,须由孝子在旁跪陪,直至写完为止。另在材头书“寿”字若干,材的两侧描龙画凤,材尾画莲花。
坟图 坟图分“大昭穆”和“小昭穆”两种。大昭穆是祖坟前设明堂,祖坟下,明堂东侧葬子,西侧葬孙。子孙均按年龄依次从内向外排列,再住下,孙下葬曾孙,子下葬玄孙,依此类推。俗称“怀揣子,脚蹬孙”。小昭穆是一排之内,明堂两侧是同辈人,按大哥东、二哥西、三哥东、四哥西,从明堂向外排列。境内多数家庭使用的是小昭穆。
按境内习俗,孤坟不准进坟地。
解放后,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旧丧俗严重地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极为不利。因此各级政府大力提倡移风易俗,提倡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境内从1973年1月开始实行火化。1983年7月乡政府就殡葬管理问题重新作出规定,规定境内居民死亡一律火化。对不听劝阻者实行经济处罚。1993年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刹三风”(刹赌博风、婚丧事大操大办风和封建迷信风)教育活动,乡政府及各村厂均订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了红白理事会组织,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广大农民群众免除了因婚丧事大操大办而造成的损失,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
第五节 生育、诞辰、寿庆习俗
一、生育习俗
祈子和催生 婚后一直不开怀,就去峰山庙娘娘殿求子,烧香、叩头、许愿后,取回一泥娃,夜里睡觉放进被窝里。有的丈夫偷南瓜给妻子吃,取生男娃之意。产期已到而孕妇迟迟不生,娘家便送一箍筷子来,取“快生子”之意。有的用刀剁驴缰绳或剁篱笆。还有的回娘家吃一顿捞面,谓之“过刀面”,以切断“子恋母胎”之情。
分娩 分娩时在场的人须在门外,分娩后可以进屋子。分娩时未在现场的人6天之内不准进产房,其意是为了避免产妇患“四六风”。因此产妇居室挂上红门帘,以提醒人慎入。婴儿落生后吃第一口奶叫“开嘴儿”,来开嘴的人有两个条件。1、若自家生的是男孩,必须由生女孩的母亲来开嘴,若自家生的是女孩,必须找生男孩的母亲。2、选人性好、奶水好、日子过得好的妇女来开嘴儿。婴儿降生后,产妇必须吃小米粥煮鸡蛋,谓之“定心汤”。婴儿的胎盘一般埋在产妇所住房子的窗根下,俗传埋得越近孩子越密。
枕前程 婴儿降生后第一次挨枕头时,枕下须垫些与前程有关的东西。俗传此举将对孩子的前程有重要作用。所以都垫些书本、钱币等,以祈盼孩子长大成人后前程远大。
送喜儿和洗三 孩子出生后,丈夫给丈人家送喜信儿,以便“洗三”时娘家人带礼品参加“洗三”仪式。“洗三”完毕,岳母要留下扶侍产妇。婴儿降生3天,以艾叶煮水(或直接用温水)洗浴婴儿全身,以清除污垢、胎毒。如婴儿极弱或天气寒冷不宜洗浴,则采取“干洗”之法,即在无水盆内象征性地比划几下了之。洗三时婴儿的家长及至近亲友掏钱扔在盆里,多为双数,名曰“添盆”,实是对接生婆的酬谢,完事钱归接生婆所有。
合骨缝、认干娘 产后第7天给产妇包饺子吃,相传7天产妇合骨缝,包饺子叫“捏骨缝”。如婴儿生后极弱,看上去不易成活,常采取认干娘的方式力求补救。一般多认性情温和、贤慧和关系不错的人。有的因婴儿极圣还认狗做干娘,因狗之子下贱而不引人注目,故不会被索命鬼看中缉拿。
十二晌和过百岁 婴儿出生第12天叫“十二晌”,在十二晌或婴儿满月时全家和亲友吃喜面庆贺。婴儿满月后回娘家,叫“挪臊窝儿”。婴儿降生第100天,谓之“百岁”。此时给婴儿戴“百岁锁”,穿百家衣。“百家衣”是用村里百家的碎布缝制而成,取“百家之子”之意。此外还讲究穿姑的鞋,姨的袜,姥姥的马褂,舅母的围哈拉(即围嘴)。姥姥家还要送来100个糖枣馅面桃和1个“佛手”,送来后多与邻居分食,取“百岁百桃”之意,且“百桃——百逃”,有避难逃灾和逢凶化吉之意。
抓前程 婴儿“百岁”时,将其坐于或趴于炕上,身旁堆放杂物,看其第一把抓什么。其所抓之物将预示他后来所从事的职业或性格等。此举家长们是很用心的,结果也是很逗人的。
起乳名 给孩子起名也是生育后的一件重要事情。因在民国时期及其以前小孩的成活率太低,所以人们多起些希望孩子长命的名字,如“拴住”、“锅扣”、“金锁”、“四辈儿”等。有的孩子过圣,就给孩子起难听的名字,如“老八王”、“狗嫌”等。有的给孩子起发财的名字,如“财旺”、“银发”等。有的按孩子的属相起名,如“小虎子”、“大牛”、“小羊”等。解放后,人们多以新生事
物给小孩起名,解放天津时出生的孩子有叫“大军”、“大炮”、“胜利”、“和平”的,以后随着不同的年代有叫“新民”、“水田”、“洋井”、“文革”、“爱党”的。80年代以后给孩子起名多为一字重迭式,女孩如“媛媛”、“莉莉”、“菲菲”、“瑶瑶”等,男孩如“军军”、“冬冬”、“欢欢”、“发发”等。
二、诞辰习俗
婴儿满周岁,前一天吃饺子,谓之“催生”。生日这天吃面条,谓之“长寿面”(以后逐年如此)。亲朋馈赠饰品、衣物及其贺礼。近十年来过生日兴食生日蛋糕,唱祝生日快乐之歌。
年届60岁为整寿,谓之“六十大寿”,一般都要隆重祝贺。全族晚辈都来拜寿,亲朋贺礼也多。年届66岁,兴女儿给买肉。年届80岁做“八十大寿”。
第六节 劣俗
一、封建迷信
旧时农民在封建统治者的愚弄之下,普遍认为“事由天定,不可人算”,凡旱、涝、风、雹、虫灾及人的穷与富,生与死均属天意。所以他们信天地,敬鬼神。想下雨求龙王,想发财求财神,想不闹蝗灾求蚂蚱神,想祛灾治病求狐(狐狸)、黄(黄鼠狼)、白(刺猬)、柳(蛇)、灰(鼠),或找巫婆神汉、会道门的坛主看看火,求仙药、讨圣水。遇疑心之事就算命问卜。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力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农民群众的迷信之风已被刹住,但至今尚未根除,仍需深入宣传彻底清除。
二、赌博
解放前赌博之风盛行,其方式有斗纸牌、掷骰子、推牌九、抽签、押宝等。尤以春节和冬闲时为盛。有些人拆房子卖地,弄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解放后,政府在禁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近年来赌风又有抬头,查赌禁赌工作仍在继续进行。
三、缠足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以妇女缠足为美。所以那时的妇女从六、七岁就开始缠足,裹得脚趾骨折变形,成为尖足,终生不能恢复,实为中国妇女的一大劫难。辛亥革命后曾下令妇女放足,但进展缓慢。1947年10月13日,国民党天津县政府仍训令妇女解除缠足,但36岁以上者可继续缠。自新中国成立后附习俗禁忌才彻底解除了妇女的缠足之苦。
四、禁忌
旧时境内禁忌很多,有些禁忌一直流传至今,若有触犯则引起矛盾纠纷,因此现仍有流行的禁忌。
1、丧葬
忌戴“孝”者进非亲族家。
吊唁时主家给的“白孝”,要在回家的路上将线拆掉,不能原样不动地带回家中。
忌死者之伴侣随车进墓地。如果男人死了,其妻决意不改嫁可随灵车进墓地不受限制,但今生不能改嫁。
不过五七,孝子不能到别人家串门。
忌孕妇进墓地,如进墓地腰里须揣个小镜子。妇女生孩子没满月不许出门,进了谁家的门要给人家一锅红高粱。
忌出殡来回走同一条路。
2、婚嫁
禁同族通婚
议婚忌男女属相相克。俗传“金鸡怕玉犬,鸡猴不到头,白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锉,龙兔泪交流。”
姓魏的忌与朱、马、杨、郎、毛、苟姓结亲,以上诸姓忌与郭姓结亲,其意均为怕被吃掉。
成婚之前忌男方向女方送梨。
忌姑女还家。
忌正月提亲。俗传正月提亲死媒人。
忌孕妇迎、送亲。迎、送亲的人必须成双数。孕妇迎送就多出一人,成了单数。
忌一年内一出(嫁)一进(娶)。
忌娘家跟来的人到别的亲戚家去。谓之”走亲不望亲
忌迎亲送亲姑迎姨送。俗称“姑不接,姨不送,姥姥、舅舅送场病”。
忌新婚妇女之间百日内相见。如今搞集体婚礼,此俗已废。
3、生育
忌孕妇在娘家生产。
忌未满月之产妇串门;忌孕妇坐“月子炕”,怕把产妇的奶水带走;忌夜晚看“月子人”怕带来邪气。
忌婴儿与婴儿百日内相见。今大部分妇女都去医院分娩,此俗已废。
忌孕妇进产房。
忌别人家借尿布或偷尿布,因本地人称尿布为稳子,“褯”与“借”同音。“借子”是绝对不行的。
忌有眼疾者进产房,否则对患者不利。
4、节日
除夕至正月初五期间忌说不吉利的话,包饺子忌说“包完了”、“没了”等。
忌正月初五出门串亲,认为这样会给双方带来晦气。
忌自家之物在别人家过年。
忌出嫁的女儿在娘家过春节、正月十五和腊八节。
忌于正月初二到别人家借水和秤钩子,怕自家的财气被别人借去钩去。
忌正月里剃头、推磨、做针线活。有的村只忌初九、十九、二十九,其他时间可做针线活。
5、饮食
孩子生天花,生疹子时忌烙饼。
出殡后3天内忌吃面条。忌待客上单数菜。
忌主动将中药锅送归主人家。
忌两人分吃一个梨。
忌中药锅上“三台”(锅台、炕台、窗台)。
吃饭时忌用嘴叼筷子或用筷子敲打碗盆,否则会造成食欲低和受穷。
6、建造和搬迁
忌新房低于或高于两邻。
忌院门对着房山、烟囱。
忌炕过中檩。
接房忌接西房。俗传“接东不接西,接西死前妻”。
忌后檐下走急水。
建房时不准妇女特别是寡妇进宅。
忌单月迁入新居。
新居安锅灶须在夜间,不许外人看见。
7、礼仪
忌用镰刀扒灰,忌用火筷子敲打灶火门,忌将粪便等不洁之物扔进灶堂。否则就认为得罪灶王,会带来灾祸。
忌将剪掉的头发烧掉,否则被视为对父母的不敬。
忌妇女迈生意人的扁担,因“迈”与“卖”谐音。
对他人忌说“死”字,须说时选用其他适当的词。
斟水时忌将壶嘴对着客人,否则客人会认为是对自己的不敬。
有客人在忌扫地,否则客人会认为主人在逐客。
第二章 宗教
第一节 天主教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境内南里八口村和李庄子村修建了天主教堂,均为砖木结构,三间房,两架柁。南里八口村有张凤桐等几户教徒。大泊村的张克超兄妹,也常来参加瞻礼。李庄子村入教的较多。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天主教受到冲击。
第二节 佛教
据清道光丙午年(1846)新镌《津门保甲图》记载,时境内津淄公路东14村有庙宇15座,僧人3名,道人4名。至民国后期,除峰山药王庙外已无僧人和道人。
峰山药王庙的前身是娘娘庙,始建于唐代,后改建为药王庙,内供药王、药圣。后经多次扩建和重建,所供诸神越来越多,已成为佛、道综合庙宇。历来住持,现无考。清光绪年间通果为住持,民国初年,二和尚悟化圆寂后由弟子悟开继任。悟开是个不守道规、不守戒律的人。此庙历来经济来源博大,一年所得现金非常可观。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悟开进行了遵规守法及爱国教育。1953年此庙被拆除,1957年又拆除了悟开住处,此后境内僧人绝迹。
附 会道门
境内会道门较多,成立于明代。尤其在清朝和民国时期非常盛行。其中有太上门、天地门、如意门、达摩门等。各村会道门一般都配有一套吹打乐器,经常为村民吹丧。1966年始,以上会道门被视为封建落后会道门,因而诵经念佛停止。80年代以来,经说服教育各村原会道门成员自发地将吹打演奏班子恢复起来,成立了民间吹奏组织,成为男性老年人娱乐活动的项目之一。有些村唱新词,奏新曲儿,很有声色。
解放前境内有一贯道和圣贤道。一贯道,又称贾谷道,发起于1943年1月,由外地人杨绍荣、窦云祥到境内石庄子讲道,后与该村傅宝生在境内设立石花坛、心善坛等,并在大寺、贾庄子、王村、大芦北口、李庄子都立了坛,发展信徒250余人。他们还在境外的大泊、小孙庄、董庄窠、东琉城等地也立了坛,发展信徒50人。一贯道在各坛设有坛主、副坛主、三才(天才、地才、人才)和讲师。
倪黄庄的圣贤道,发起于1947年。圣贤道又称“秘密还乡道”、“圣人道”、“大乘门”。该道设有丈士(会首)、法士和明眼等,明眼又称“明先生”或“明人”。该道门大肆宣扬明人能看妖,可以“超拔亡灵”和祛灾治病,所以有很多农民上当受骗,加入此道门。道徒入教要传真言,发誓愿。如开斋破戒泄露真言,凡身不过百日化为脓血。以上2个会道门均于解放后被人民政府明令取缔。
第三章 姓氏
第一节 姓氏录
1994年8月1日至8日,乡志办公室对境内各姓氏的人口进行了普查,总人口为30148人,236姓。
第二节 主要姓氏分布
张氏 总人口4688人,遍及境内。其中:青凝侯794人、芦北口729人、门道口636人、张道口485人、周庄子386人、王村338人,合计3368人,占张氏总人口的71%。
王氏 总人口2593人,遍及境内。其中:南里八口499人、李庄子366人、青凝侯329人、 芦北口271人、大任庄266人,合计1731人,占66.8%。
李氏 总人口2554人,遍及境内。其中:李庄子953人、南里八口373人、北里八口177 人、大任庄164人、芦北口167人、倪黄庄159人、门道口120人,合计2113人,占82.7%。
孙氏 总人口1784人,遍及境内。其中:王庄子359人、青凝侯325人、芦北口260人、大任庄237人,倪黄庄111人,合计1292人,占72.4%。
刘氏 总人口1570人,遍及境内。其中:青凝侯343人、大任庄314人、芦北口161人、李庄子145人、大寺村121人,合计1084人,占69%。
郭氏 总人口1374人,遍及境内。其中:北里八口 513人、倪黄庄303人、南里八口 267 人,合计1083人,占78.8%。
杨氏 总人口1219人,遍及境内。其中:周庄子270人、芦北口258人、北里八口 215人、 贾庄子113人,合计856人,占70.2%。
宋氏 总人口1147人,遍及境内。其中:大任庄716人、大寺201人,合计917人,占80%。
韩氏 总人口1050人,遍及境内。其中:南里八口 335人、贾庄子331人,合计666人,占 63.4%。
于氏 总人口890人,遍及境内。其中:王村359人、芦北口259人,合计618人,占 69.4%。
周氏 总人口788人,遍及境内。其中:青凝侯530人、大寺村88人,合计618,占78.4%。
范氏 总人口637人,其中:大任庄490人、北里八口86人,合计576人,占90.4%。
高氏 总人口573人,遍及境内。其中:倪黄庄340人,占59.3%。
吴氏 总人口547人,其中大任庄333人、张道口77人,合计410人,占75%。
魏氏 总人口534人,遍及境内。其中:南里八口168人、大寺村110人、青凝侯101人,合计379人,占80%。
尚氏 总人口485人,其中:芦北口 359人,占74%。
赵氏 总人口441人,遍及境内。其中:青凝侯131人、周庄子63人、芦北口46人,合计240人,占54.4%。
陈氏 总人口386人,遍及境内。其中:青凝侯114人、贾庄子60人、芦北口61人,合计235人,占61%。
石氏 总人口352人,其中:石庄子268人,占76.1%。
冯氏 总人口343人,其中:北里八口134人、张道口101人,共235人,占68.5%。
柳氏 总人口329人,其中,大任庄276人,占83.9%。
郑氏 总人口314人,其中,芦北口 246人,占78.3%。
董氏 总人口262人,其中,青凝侯83人、大任庄64人,芦北口55人,合计202人,占 77.1%。
马氏 总人口257人,遍及境内,其中,大寺村56人、芦北口48人、张道口39人、青凝侯31人,共174人,占67.7%。
岳氏 总人口245人,其中,李庄子151人、芦北口52人,共203人,占83%。
黄氏 总人口242人,其中,北里八口129人,占53.3%。
田氏 总人口225人,遍及境内。其中:王村130人,占58%。
谢氏 总人口203人,其中:大芦北口160人,占78.8%。
傅氏 总人口200人,其中:石庄子95人、青凝侯50人,共145人,占72.5%。第三节 部分姓氏流源
一、范氏
《唐世系表》云:“范本自陶唐氏之后,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其后杜伯之孙士为晋司空,生士会,食采于范,为范氏”。《荒史》云:“禹收天下金铜,使巧工成光抟土为范,后即以为姓”。《广韵》云:“隋会为晋大夫,食采于范,其后氏焉。《姓篡》云:“敦煌有范氏。”《水经注》云:“南夷扶南有范氏,世为王”。
境内范氏有两大家,一在大任庄,一在北里八口。
1、大任庄范氏
祖籍江苏,后迁至山东黄县,于明建文二年(1400)经山西洪洞迁至境内,初祖范良胜。
2、北里八口范氏
祖籍不详,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迁至境内,初祖范奎。
二、柳氏
《广韵》云:“本自鲁孝公子展之后,以王父字为展氏,至展禽食采于柳,因为氏。鲁为楚灭,柳氏入楚,楚为秦灭,乃迁晋之解县,秦置河东郡,故为河东解县人”。《河东郡君柳氏墓铭》云:“柳氏起黄帝。”《淮南子》注:“展禽之家树柳行惠德,因号柳下惠,一曰邑名,当从以邑为氏之说。汉本初时,孝廉柳倣,碑以柳为出于二十八舍柳宿之精,不典之说也。”
大任庄柳氏于明建文二年(1400)由山东登州经山西洪洞迁至境内,初祖柳殿。
三、吴氏
《广韵》云:“秦伯之后始封于吴,因以命氏,后季扎避国居于鲁卫之间。”《史记索隐》云:“舜后封虞,虞音近吴,故舜后亦有吴氏可证。吴姓不止秦伯之裔,又柳州蛮有吴姓,唐之吴君解是也”。
大任庄吴氏于明永氏二年(1404)由山东无棣县(原河北省海丰县)吴家码头经山西洪洞迁至境内,初祖吴鸾。
四、宋氏
《唐世系表》云:“宋氏出子姓。殷王帝乙长子启,周武王封之于宋。三十六世至君偃,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广韵》云:“宋微子之所封,遂为氏。出西河、广平、敦煌、河南、抚凤五望。”
境内宋氏,大户有三,一在大任庄、一在大寺、一在贾庄子。
1、大任庄宋氏其初祖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东经山西洪洞落于天津灰堆。六世祖宋登选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扛活至大任庄,后于王氏女儿成秦晋之好,繁衍至今。
2、大寺宋氏
初祖宋风鸣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由王稳庄乡大侯庄迁至境内。
3、贾庄子宋氏
初祖宋良作,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由山西洪洞迁至境内。
五、周氏
《急就篇》云:“周大夫周恒公宰周公,周公忌父继守官邑,故有周氏”。《汉书》云:“周燕自少卿,其先出自周平王之后。”《广韵》云:“出汝南、庐江、寻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八望”。《河图运路法》云:“黄帝将有周昌、周书,商大史有周任,是周姓远矣。”
境内周氏,大户有二,一在青凝侯,一在大寺。
1、青凝侯周氏
其初祖周雷、周雨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原汝南郡经山西洪洞迁至境内。
2、大寺周氏
其初祖周为正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迁至境内周庄子,后移居大寺。
六、张氏
《广韵》云:“出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三望,本自轩辕第五子挥始定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风俗通》云:“张姓乃黄帝赐姓也。”《唐世系表》云:“张姓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赐姓张氏。”
境内张氏,大户有芦北口、张道口、门道口、周庄子、青凝侯、大寺、王村。多数家谱失传,其源无考。
1、周庄子张氏
初祖张帮君,于明万历七年(1579),由河北省南皮县迁至境内。
2、张道□张氏
初祖张衡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东经山西洪洞迁至境内。
3、青凝侯张氏
初祖张一龙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由静海县管辅头迁至境内。
七、于氏
《广韵》云:“周武王第三子邘叔,子孙以国为氏。其后去邑单为于氏。”
境内于氏,王村为大户,芦北口于氏出自王村。明永乐二年(1404)于氏初祖于江、于海由山东济南青城县随父经山西洪洞迁至境内。
八、郭氏
《括地图》云:“夏禹御郭哀”。《抱朴子》云:“禹乘二龙,郭支为御。”《白虎通》云:“武王师郭叔。一说其子号郭叔。此郭姓之始。”《急就篇》云:“齐地有郭氏之虚。盖古国齐灭之,后亦为郭氏。齐有郭荣,或称郭公。一云郭为曹灭,公子配奔周。遂为郭氏。”
境内郭氏,大户有二,一在北里八口、一在南里八口。
1、北里八口郭氏
初祖郭应时,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迁至境内。2、南里八口郭氏
初祖郭祖,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由山东经山西洪洞至境内。
九、朱氏
《黄帝本行记》云:“朱氏,黄帝之后”。《唐世系表》云:“朱出自曹姓,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安之裔于邾,为楚所灭,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广韵》云:“朱姓出沛国、义阳、吴郡、河南四望。”《姓书》云:“邾,春秋后八世灭为朱氏。又舜臣有朱虎,则朱姓远矣。当从白帝朱宣为氏也。”
境内朱氏,芦北口为大户,其初祖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迁至境内,初居南里八口,二世祖朱宏于明成化四年(1468)移居芦北口。
十、杨氏
《广韵》云:“出宏农、天水二望。本自周宣王少子尚文,幽王邑诸杨,号曰杨候,后并于晋,因为氏”。
境内杨氏,大户有三,一在芦北口、一在周庄子、一在北里八口。
1、芦北口杨氏
初祖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迁至境内胡楼(王村的村中之村),后其祖杨东楼于明成化四年(1468)移居芦北口。
2、周庄子杨氏
初祖杨文树、文枝、文叶哥仨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由河北省刚阳县迁至境内。
3、北里八口杨氏
初祖杨自本,于明景泰二年(1451),由山西洪洞迁至境内。
十一、刘氏
《姓氏寻源》澍按:“帝尧娶敬宜氏之女,女皇生长子监明先死,监明之子式封于刘,其后有刘累。”《唐世系表》云:“陶唐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
境内刘氏,大户有青凝侯、大任庄、芦北口、大寺、李庄子,今仅存有青凝侯刘氏家谱。
青凝侯刘氏,初祖刘尚武,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迁至境内。
十二、魏氏
《史记》云:“魏之先毕公高之后,高封于毕,为毕姓,苗裔毕万,晋封之魏,为大夫,从其国姓,为魏氏。”《广韵》云:“出钜鹿、任城二望。又〓姓为魏姓者,秦之穰侯魏冉是也。”
境内魏氏,大户有青凝侯、大寺、南里八口,今仅存有青凝侯魏氏家谱。
青凝侯魏氏,初祖魏朝海,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河南卫辉府滑县瓦碴庄迁至(东丽区)赤土村,而后部分人员来境内。
十三、王氏
《广韵》云:“王出太原琅邪,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北海、陈留,齐王田和之后。东海出自姬姓,
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高平、京兆,魏信陵君之后。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者,殷王子比干为纣所害,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等共二十一望”。
境内王氏,大户有南里八口、李庄子、青凝侯、芦北口、大任庄。今仅存李庄子王氏家谱。
李庄子王氏,其初祖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咸水沽,后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王宗冉携家口迁至境内。今芦北口有王氏与宗冉同宗。
十四、李氏
《风俗通》云:“李氏伯阳之后”。魏李仲璇修孔子碑云:“其先帝高阳之苗裔,柱史之胤,左车之緜绪。”《唐世系表》云:“李出自赢姓,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生益,益生恩城。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时,理徵字得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为李氏”。
境内李氏,大户有李庄子、南里八口、北里八口、大任庄、芦北口、倪黄庄。今存有李庄子、北里八口李氏家谱。
1、李庄子李氏
初祖李富德,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迁至境内。
2、北里八口李氏
初祖李豪、李英兄弟二人于明万历七年(1579)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境内。
十五、黄氏
《姓苑》云:“望出江夏”。《姓篡》云:“栎阳、安定、房陵、汉东、上谷、焦郡皆黄氏望”。《广黄帝本行纪》云:“黄氏,黄帝之后”。《黄溪记》云:“大冥之川有土田。始黄神为人时,居其地。传者黄神王姓,莽后。”
境内黄氏,以北里八口为多,其初祖黄福利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由浙江绍兴迁至境内。
十六、石氏
《广韵》云:“望出武威、渤海”。《春秋公子谱》云:“石骀仲之后。”《急就篇》云:“郑有石癸、石楚、石制皆为石氏,周有石速,齐有石之纷如,其后亦以命族。”
境内石氏,以石庄子为首户,其初祖石太来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由山东石家林迁至境内。
十七、傅氏
《广韵》云:“傅氏本自傅说,出傅岩。以为氏。”《唐氏系表》云:“出姬姓。黄帝裔孙犬由封于傅邑,因以为氏。”《书疏》云:“汉晋世北地灵州傅姓最盛。西羌有傅姓,王莽时之傅幡是也。”
境内傅姓,以石庄子为最,家谱已失落。境内芦北口、青凝侯傅姓者皆源于石庄子。
十八、韩氏
《姓氏寻源》澍按:“韩氏宜出于昌意之子韩流,故尧时有仙人韩终。而姓书皆云周武王之子封于韩,其后为晋所灭,因称韩氏”。《广韵》云:“出唐叔虞之后,曲沃桓叔之子万食邑于韩,因以为氏。”
境内韩氏,大户有二,一在南里八口,一在贾庄子。
1、南里八口韩氏
初祖韩亭毓,于明正德十年(1515)由静海县大丰堆迁至陈塘庄,后定居境内。
2、贾庄子韩氏
初祖韩信,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由山东盐山博古流村迁至境内。
十九、陈氏
《广韵》云:“舜后胡公妫满之后,公子完奔齐为陈氏。今宛立地,出颍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河南六望。”
境内陈氏,大户有二,一在青凝侯、一在贾庄子。今存有贾庄子陈氏家谱。
贾庄子陈氏:初祖陈义谋,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由江苏陈家疙瘩迁至境内。
二十、高氏
《广韵》云:“高,齐太公之后,食采于高,因氏焉。有高傒又惠公孙灶,子疆亦为高氏。出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五望”。益州太守高颐碑云:“其先出自颛顼之苗胄,裔子逢伯陵,殷汤受命,陵有功,食采齐之(缺)乐邑,世为正卿,氏采建姓。”
境内高氏,倪黄庄为首户,其初祖高成龙、成凤、成祥兄弟三人于明万历七年(1579)由山东芽芽庄迁至境内。
二十一、谢氏
《广韵》云:“出陈郡、会稽二望”。《世本》云:“谢,任姓,黄帝之后。”《姓谱》云:“周宣王后父姜申伯作邑于谢,后为氏。”
境内谢氏,芦北口为最,其初祖谢承栓,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由北平迁居境内。
二十二、其他姓氏
1、孙氏
王庄子为首户,其初祖孙应举于明成化四十年(1504)由山东迁至境内。至三世主孙士进在朝为官,买地百顷,将王氏家族驱至李庄子。
2、霍氏
张道口居多,初祖霍旺山,于清乾隆四年(1739)由山东迁至境内。
3、焦氏
居大寺、南里八口二村。今存有南里八口焦氏家谱,其初祖焦纯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由山东逃荒境内落户至今。
4、施氏
清凝侯为首户,初祖施耀如于清道光五年(1825)由张家窝迁至境内。
第四章 农民生活
第一节 解放前
境内从明朝初年至清朝雍正九年(1731)均隶属静海县。
明朝静海进士陈耀作“穷民叹”一首曰:“破屋葺蓬茅,麻衫鬓发焦,到门惟有水,顾地绝无苗,野菜和根食,生柴带叶烧,已看贫到骨,何计避征徭。”这是当时境内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民国时期《续天津县志》载:“天津城南,地卑汗,杂树不植,百草枯。每逢淫雨聚行,潦汪洋巨浸成江湖。人谓近海,地广斥,荒秽不治。”境内农民则称:“春旱秋涝雹子砸,最后蚂蚱来扫茬。”由此可见,境内农民生活同明清时期相比没有变化。
据解放后中共天津县委的抽样调查,解放前夕天津县境内(含本镇)占总户数6%的地主、富农,占有70%的土地,占总户数94%的农民无地或少地。有些村,如倪黄庄、门道口等,几百年来被大地主买过来,卖过去。广大农民只有靠当佃户、当长工、打短工和做小买卖维持生计。一般农户好年景是糠菜半年粮,在灾年只能以野菜充饥或离乡背井外出谋生。俗传:“卫南洼,三种宝,黄蓿、地梨、败洋草”。每年都有很多农民靠这3种野草度命。此外,兵匪的掠夺也给农民造成很大的灾难。仅以青凝侯村为例,该村在解放前有83户,从1939至1949年,外出逃荒要饭的共25户,被迫抓去当劳工的13人,在天津做苦工的45人,一度结伴到文安洼挖地梨的70多人,外出户被迫卖掉的儿女4个,纯因冻饿而死的成年人18人,被兵匪打死的17人,打伤造成终身残废的8人。至于婴幼儿则是生的多,活的少,野地里经常见到婴幼儿的遗骸。
第二节 解放后
1949年至195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四十天运动”,土地改革和土改镇反补课,广大贫苦农民获得了土地、房屋及部分生产资料,并走向互助合作化道路,农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再加上农民政治地位的提高,人们普遍感到比旧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当时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是相当低的。1958年广大农民在“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三面红旗的指引下,战天斗地拔穷根,但由于“共产风”、“瞎指挥风”、“浮夸风”盛行,造成1960年农民吃粮“低指标、瓜菜代”。人均口粮最低时每人每天6两。因此当时人们又不得不以野菜充饥,不少人患了浮肿病,少数人流入东北。
1962至1965年,由于国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农村经济好转,农民生
活有了提高。是年年人均吃粮331.5斤。1966年人均收入140.12元。1964年开始打机井,结束了祖祖辈辈喝苦咸水、吃水虱子的状况,收音机、自行车、手表等进入一般农民家庭。农村的砖瓦房逐年增多。1966年起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农民生活水平没有提高。1975年境内年人均吃粮432斤,人均年收入152.05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境内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林、牧、渔及第三产业也有了很大发展,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农民的个人收入也逐年增加。1993年全乡人均收入达到2197.40元,比1975年增长了13.5倍。1994年全乡人均收入2868元,居全市乡镇排行榜第8位。1995年,全镇15个村均达到小康水平,其中有4个村达到明星小康水平。全境人均收入达到3103元。农民的衣食住行及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农民购买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耐用品的拥有量有大幅度的增长。近十几年来,农民商品购买的投入,逐步由实用型向减轻家务负担和丰富文化生活方面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