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预防保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85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预防保健
分类号: R197.62
页数: 5
页码: 393-397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寺镇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成就,包括疫苗接种、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妇幼保健等方面的工作。自清末以来,大寺镇就开始进行疫苗接种工作,至今从未间断。在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方面,大寺镇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卫生条件、普及卫生知识等,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妇幼保健方面,大寺镇推行新法接生,培训接生员,建立了接生站,开展了产前检查等工作,提高了妇幼保健水平。
关键词: 预防保健 大寺镇 医疗卫生

内容

一、接种
  清末,境内已开始接种“牛痘”。
  民国至解放前夕,境外的张宝行、冯其忠在境内流动接种,每粒收大麦3升。
  解放后,人民政府把预防和根治各种疾病纳入卫生工作的重点。1950年始,普遍进行了霍乱疫苗注射。1952年,开展了鼠疫、乙脑、四联疫苗注射。1953年始,实行免费接种牛痘,至1954年,天花、鼠疫、霍乱等严重疾病已得到有效控制。
  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境内疫苗注射工作从50年代至今从未间断。1954年霍乱疫苗注射2633人,1955年3857人。1956年伤寒疫苗注射12272人。1964年霍乱疫苗注射6250人;伤寒疫苗注射2500人。1965年开始接种麻疹疫苗。1966年进行“白百破”疫苗注射。1988年始,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注射。1995年,境内卡介苗等7种疫苗注射人数达9112人次。
  二、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
  解放前,境内经常流行的传染病主要有霍乱、天花、鼠疫、伤寒、痢疾、麻疹等,死亡率甚高。
  解放后,开展了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了防疫工作,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天花、霍乱等严重疫病已不多见,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麻疹、伤寒、痢疾、脑炎、肝炎、肺结核等。
  1、麻疹
  俗称“生疹子”。解放前发病率为99%以上,死亡率高达40—50%,在个别家庭达70%以上。解放后,对麻疹病人采取了医疗措施,死亡率逐年下降。
  1955年1月,境内普遍发生麻疹,各诊所医务人员日夜巡回出诊,对病人采取了治疗措施。1957年,境内麻疹发病77例,无死亡。1958年再次暴发流行,全年发病13737人,市内各医院紧急抽调医务人员下乡,对并发症病人进行护理和治疗,治愈13721人。1963年,境内仅芦北口乡就发病70例,死亡1例。1965年开始,境内使用抗菌素并注射麻疹疫苗,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70年以后趋于稳定,偶有1~2例,亦无死亡。
  2、伤寒
  1954年,境内发现伤寒3例,1957年2例,均采取了治疗措施。1964年7月发病5例,卫生部门立即采取隔离及治疗措施,无1人死亡。是年8月对境内男女老幼进行疫苗注射和加强剂注射,至8月中旬共注射13322人,占总人口的70%,控制了疫情。1970年以后,由于饮水条件的改善,伤寒病已基本绝迹。
  3、乙脑
  1952年,境内北里八口村发现乙脑1例,天津县政府接到疫情,立即组织医务人员奔赴现场,对病人进行治疗,并在该村接种乙脑疫苗150人。
  1957年,乙脑再次流行,主要分布在大任庄、张道口。发病3例,经治疗无1人死亡。
  1966年发病1例,死亡。
  1978年至1980年,每年发病1例,无死亡。
  1981年至今未见发病。
  4、流脑
  50~60年代初,年发病率为0.1%。病人重者死亡,轻则留有后遗症。
  1965年,流脑大面积流行,发病41例,死亡3人。主要分布在南里八口、北里八口一带。
  1968年开始,对0—12岁儿童进行疫苗接种,是年共注射5120人。
  1978年发病1例。未亡。
  1979年以后,发病者无。
  5、痢疾
  痢疾是境内比较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1950年至1965年,年平均发病率为0.45%。
  1950年发病124例,占总人口的0.99%,是发病率最高的一年。为控制痢疾蔓延,卫生部门采取了“防重于治”的方针。每年搞1次以防治肠道传染病为中心的夏季爱国卫生运动。大搞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饮水消毒,发病率逐年下降。1953年发病87例,较1950年下降了30%。1957年发病59例,占总人口的0.4%,无一人死亡。
  1970年,痢疾再次流行,发病20例,主要分部在南里八口、大任庄一带,死2人。
  近年来,由于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卫生知识得到普及,痢疾已不多见,偶有发病,亦无死亡。
  6、肝炎
  俗称“黄病”。1960年以前,因无肝功化验,即有死者,亦不知其因。
  1963年,发现肝炎患者43例,经治疗后,于1964年根据天津市对6种疾病的防治要求,对上述病人进行了复查,已治愈38人。
  1964至1977年,年平均发病率为0.29%,1978至1986年,年平均发病率下降了0.2%。
  1988年始,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了疫苗接种,是年共接种396人,至1995年累计接种3234人。
  7、肺结核
  俗称“痨病”。解放前患此病者即为绝症,死者无数。解放后,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特效药品不断推出,此病已被列为常见病。1978年发病6例,1981年发病3例,均已治愈。
  8、其他疾病
  解放后,医学事业飞速发展,各种诊断仪器相继问世,对过去不为人知的癌症、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病有了新的认识,并重预防。但至今仍无彻底根治的良药,成为威协境内人生命的主要疾病。
  三、妇幼保健
  1953年开始,对境内28名老娘婆进行了培训,推行新法接生。
  1955年,境内6个乡都建立了接生站,并开展了产前检查。是年培训青年接生员18名。
  1956年,境内新法接生率达90%以上。
  1958年,境内建产院3处(大任庄、张道口、大寺),有新法接生员16名,幼儿园15处,托儿所95处,入托、入园儿童3802人。
  1972年,境内开展了全民健康检查,其中,妇女儿童19051人,占总人口的64.7%。
  1978年,境内实行了儿童四苗计划免疫,建立了卡片。
  1983年开始,各小学设专(兼)职卫生教师,每年对学生进行1次身体检查,2次视力检查。
  1988年开始,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注射,并在全乡育龄妇女中开展了“五期”教育活动。是年,受教育人数2019人,占育龄妇女总数的80.7%。大任庄村对在职女工每年1次妇科检查,费用由各厂负担。
  1989年开始,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对境内已婚至49周岁育龄妇女每年2次健康检查。
  1994年,由乡妇联牵头,完成了对境内60岁以上老人的身体检查,并查出妇科及心脏病、高血压患者57人,均得到有效治疗。
  1995年,境内有幼儿园12所,幼儿教师22人,入园儿童400人,入园率为100%,早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对孕妇一律实行产前检查,孕期查体6~7次,产后访视3~4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年共有接生员15人,均经过考核持证上岗,保证了孕妇及婴儿的安全和身体健康,无一意外事故发生。
  四、医疗制度
  1、公费医疗
  1952年8月开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发医疗证,到指定医院就诊,医药费报销。
  1958年10月至1961年12月,人民公社化时期,境内各阶层一律实行公费医疗。
  1962年11月始,对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行公费医疗包干负责制,医药费由各单位自行掌管,超支不补。
  1969年8月,恢复实报实销。
  1993年12月,乡党委、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机关公费医疗管理的意见》,自1994年起实行医药费包干。每人每年以360元为基数,根据工龄划分报销比例,即工龄在30年以上的报销90%;20年以上不满30年的报85%;10年以上不满20年的报80%;不满10年的报70%。离休干部及二等乙级残废军人全年1500元包干,超出部分自费。退休干部全年1200元包干,超出部分自费。对癌症、公伤等特殊情况,医药费报销实行扣除基数,其余自费15%后全部报销。对干部家属每年给予一次性医药补助费150元。
  2、合作医疗
  1970年4月始,各大队实行合作医疗,由大队、个人共同投资,比例由各大队自定,享受者每年交基金1~5元不等,就诊时最低享受半费,个别大队因经济状况较好,公费比例达70~80%。
  1975年1月,实行社队联办合作医疗,由公社、大队和个人三级投资,享受者100元以下的公社负担30%、大队负担40%、个人负担30%。100元以上的由公社管委会研究决定。
  1980年至1983年间,各村合作医疗陆续取消。卫生所归个人承包。
  1985年1月,乡村联办合作医疗解体。
  1991年,各村重新制定医药费报销制度,对象主要是困难户和重病号。报销比例则根据各村经济状况而定,一般掌握在30~50%之间,疑难病报销比例适当增加。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宝行
相关人物
冯其忠
相关人物
张道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