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寺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83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寺庙
分类号: K878.3
页数: 1
页码: 3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根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版《津门保甲图说》的记载,该地区(不包括青凝侯)共有10座庙宇和5座土地庙。然而,这些庙宇大多数在解放初期被拆除,只有少数在解放前被洪水冲毁。其中包括大寺、娘娘庙、三官庙、菩萨庙、火神庙、关帝庙、文昌庙和土地庙等。
关键词: 寺庙 遗址 文物

内容

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版《津门保甲图说》记载,境内(不包括青凝侯)共有庙宇10座,土地庙5座。这些庙宇除少数于解放前被洪水冲垮外,其余均毁于解放初期。
  “大寺” 据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修天津府志》记载:“大寺在城南蜂儿窝,旧名观音奄,明代建”。该庙有前、后两层大殿,内供观音及5位娘娘。1953年前殿拆除,1978年全部拆除,今庙地闲置,无建筑。
  娘娘庙2座 大任庄、门道口各1座。大任庄娘娘庙,旧名龙王庙,清末重修以后更名娘娘庙。该庙为1层大殿,配有东西厢房,内供观音及5位娘娘。解放初期曾用作学校,后改为大队部、红医站。1970年全部拆除。今庙台建筑为幼儿园。门道口娘娘庙始建于清代,于解放初期拆除。
  三官庙2座 北里八口、青凝侯各1座。庙内供“尧、舜、禹”塑像。1939年均被洪水冲垮。1941年,青凝侯村又重修此庙,于1966年拆除。
  菩萨庙2座王石庄、芦北口各1座,均建于清代。其中芦北口的菩萨庙曾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修,2层大殿,内供观音及5位娘娘。另有壁画2幅,前殿为“尧、舜、禹”,后殿为“三皇姑出家十二节”。于1963年拆除。
  火神庙 在南里八口村,建于清代,2层殿,内供火神爷。于解放初期拆除。
  关帝庙 在芦北口村北,建于清代,1层殿,内供关公,另有壁画1幅——“桃园三结义”。1939年被洪水冲垮。
  文昌庙 在李庄子,建于清代,于解放初期拆除。
  土地庙5座 座落于王石庄(王庄子、石庄子的合称)、张道口、周庄子、贾庄子、大寺。均于解放初期拆除。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