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67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分类号: F721.2
页数: 4
页码: 183-18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大寺供销社的历史沿革、社员股金和经营情况。大寺供销社自1949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社员股金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初期以入社高潮为主,后期主要通过发动职工入股方式增加股金。经营情况方面,初期主要负责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购销业务,后增加了粮油购销和废品回收等业务。但随着市场个体商贩的增多,销售额逐年下降,供销社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承包责任制等措施来提高经济效益。1988年至1995年,销售额逐步增长,达到807.6万元。
关键词: 大寺镇 经济体制 供销合作社

内容

一、机构沿革
  1949年9月17日,建梨园头供销分社。负责人宋兆武。
  1951年4月,天津县供销合作总社王兰庄联村供销合作社(简称村联社,下同)在境内大任庄、芦北口、南里八口设分销处。
  1954年2月26日,西郊区供销社成立。同年8月,境内成立大任庄村联社,主任何秀田。设行政、财会、业务3个股,下辖大任庄、南里八口、芦北口、南八里台、大韩庄、大孙庄、新桥、北马集、后三合、继泰共10个基层门市部和1个废品收购站。
  1955年5月,供销社粮食业务移交给粮食部门负责,同年,建大任庄煤场、大任庄收购站和大寺门市部。
  1956年公私合营,张广智等9家私人代销店在大任庄成立联合商店。是年8月13日,西郊区所属4个村联社合并为1个大区社,并成立供应站,所有物资均由供应站统一采购、调拨。
  1958年下半年,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合并,同年,建北里八口、李庄子、张道口、青凝侯4个门市部。10月,撤销联合商店,原工作人员充实到供销社各门市部。
  1961年3月,恢复供销社。境内各门市部归卫南供销社管辖。
  1963年3月16日,卫南供销社合并为李七庄供销社。10月,建芦北口煤场。
  1965年12月,成立梨园头供销社。同年,增新生(二窑)、卫南(收容所)2个门市部,撤销芦北口煤场。是年,供销社所属单位12个,其中门市部10个、煤场1个、收购站1个。
  1966年,增卫星(粮种场)、红旗(红旗砖瓦厂)、红星(青泊洼农场)3个门市部,并在没有门市部的大队建立了代销点。
  1969年7月24日,粮商合并,撤销梨园头供销社,成立大寺供给服务站。下设6个粮店、13个基层门市部(含6个代销点)、1个煤场、1个收购站(大任庄)共21个单位,干部职工99人。其中粮食部门25人。
  1971年3月8日,粮商分设,大寺供给服务站更名大寺供销社,主任袁振玉。设财会、业务、行政3个股。是年建大寺煤场、大寺收购站、大寺生产资料门市部,撤红旗门市部。下属单位17个,干部职工110人。
  1980年,建大寺商场,撤卫星、红星2个门市部及6个代销点。
  1985年,建大寺批发部。
  1994年,撤新生、卫南2个门市部。
  1995年,大寺供销社下属单位15个,其中基层门市部8个、生产资料门市部1个、批发部1个、收购站2个、煤场2个、商场1个。干部、职工88人。主任刘潘瑞,副主任季会贤。
  二、社员股金
  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供销社或社)的资金,在建社初期主要来源于社员股金。1952年,境内掀起入社高潮,由各村推选社员代表,专门负责社员发展工作。社员入股按照自愿原则,以人为单位,每人认购一股或多股,每股金额1~2元不等。对资金有困难的户,可以20斤小米代为1股。社员入股后,发给社员证,凭证到供销社购买紧俏商品和农用物资。结至1952年底,境内社员发展到1137人,股金1644元。
  1953年至1957年,社员分红3次,共分红利4027.05元。
  1963年,社员股金发展到3517.5股、8781.10元。
  1964年至1982年,社员分红3次,红利10111.19元。
  1983年,大寺供销社发动本系统及乡办企业职工入股,共发展2251.5股,每股1~2元,共4343元。至此,供销社社员股金总额达到13124.10元。
  1984年至1995年,股金未增未减,亦未分红。
  三、经营情况
  建社初期,除粮油业务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购销业务均由供销社负责。
  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又增加了粮油购销业务。
  1954年,大任庄村联社营业额为110.8万元。
  1955年5月,区成立粮食局,境内粮油业务改由粮食部门负责。是年,供销社开始经营废品回收及肉、蛋购销业务。
  1969年开始,粮油业务又改由供销社经营。1973年再次归粮食部门负责。
  1977年1月,境内肉、蛋、奶购销业务交由区食品公司大寺食品收购站负责。
  1979年9月,供销社经营的石油业务移交给区石油公司。
  1980年以后,境内个体商贩逐年增多,冲击了供销社的供应市场,特别是烟、酒、副食和各类日用品的销售额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1982年,大寺供销社年销售额仅为212万元,比1980年下降了51.3%。
  1983年开始,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供销社引入竞争机制,先后对各门市部实行了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1984年销售额达到505万元。
  1988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大关。
  1995年,销售额达到807.6万元。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