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产条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61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生产条件
分类号: F327.21
页数: 6
页码: 114-11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大寺镇的农业发展状况。劳动力指出境内劳力资源丰富,务农比例下降;畜力介绍了境内畜力使用历史和逐渐被机械化所代替的过程;农机具则详细描述了境内传统农具、机械化农具的使用历史和管理情况;肥料则介绍了境内农家肥和化肥的使用历史和变化。
关键词: 大寺镇 农业 生产条件

内容

第一节 劳动力
  境内劳力资源丰富,50~60年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劳力总数的90%以上。据全国人口普查提供的资料,1964年,境内在职人口6162人,其中农业5958人,占96.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劳力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1982年,境内在职人口14467人,其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有7855人,占54.3%,与1964年相比,务农比例下降了42.4%。1990年在职人口19108人,从事农业劳动的有8631人,占45.2%。90年代以来,乡政府注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1995年,境内劳力11625人,其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有3562人,占30.6%。
  第二节 畜力
  解放前,境内大牲畜主要集中在少数地主、富农手中,且数量少,一般农户则以人力耕作。解放初期到70年代,畜力仍是境内农业的主要动力。1949年境内共有大牲口288头。1958年,李庄子率先自繁自养大牲口,至1962年大任庄、芦北口等陆续建起了配种站。1976年,境内大牲口数量达到顶峰,共2336头,比1949年增加了7.1倍。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畜力逐渐被各种农业机械所代替。80年代以来境内大牲口数量逐年减少,至1995年仅有262头(匹)。
  第三节 农机具
  一、传统农具
  境内农业生产至今沿用的传统农具主要有:耠子、耧、砘子、耙、锄头、铁锨(平锨、沟锨)、镰刀、木锨、簸箕、四齿、三齿、扫帚、筛子、划拉子、铁杈、木杈、大马车、独轮车、小拉车等。
  1955年,境内引进推广捋稻机、脱粒机、步犁、手摇式喷雾器、气筒式喷雾器等半机械化农具,其中捋稻机、脱粒机沿用至今,其余很少使用。
  二、机械化农具
  1955年,境内农业合作社开始使用半机械化农具,靠畜力牵引,耕层浅,效率低。1967年4月,公社农机站购置了75型链式拖拉机一台,牵引双轮双铧犁、圆盘耙等农具,一机多用,担负8900亩土地的耕地任务。加深了耕层、提高了耕作效率。
  1970年4月,大任庄、青凝侯、北里八口、南里八口、张道口、倪黄庄各购一台工农-7型手扶拖拉机,使境内机械化作业面积推广到21000亩。
  1975年,公社农机修造厂成立攻关小组,研制75型拖拉机配套机组(前排缺口耙、中间旋耕机、后排播种机)获得成功,实现了小麦播种一条龙作业。是年又推出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8行小麦播种机,与20型拖拉机配套的12行小麦播种机和手扶105型收割机。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农机配比由原来的1:0.9发展到1:2.3。1976年,芦北口大队农机修造厂研制75型液压升降耕耙机组,攻克了在潮湿和多草地块不能正常作业的难题。是年公社农机修造厂研制生产出700型小麦脱粒机104台,在全区推广使用。
  1978年,境内引进玉米脱粒机20台。1979年引进903型小麦收割机86台。1980年引进1100型小麦脱粒机8台。
  进入80年代以来,境内农业机械化程度又有新提高,至1995年,全镇拥有各类农业机械4656台(部),其中耕作机械109部,收获机械699部,排灌机械3417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66部;运输机械370辆,其中汽车165辆;挖掘机9部。
  三、农机管理
  1967年4月,成立大寺公社农机站,有工作人员6名,站长孙巨祥。主要负责农机管理、技术培训、监理等。
  1983年,境内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机管理,更好地为农业服务,农机站在各村建立健全了农机管理组织。各村均有专人主管农机工作,做到坏了有人修,用后有处放,常保养、常维修,不误农时,确保农业生产。是年10月,农机站派员参加了天津市农机管理工作会议,介绍了大寺乡搞好农机管理,坚持四个统一(统一耕耙、统一排灌、统一制种、统一种植)的经验。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并被评为市级先进站。1995年,农机站共有工作人员4名,站长张忠喜。
  第四节 肥料
  一、农家肥
  解放前,境内施肥以农家肥为主,有粪肥、炕坯、炕灰等,多施在园田上。50年代开始少量使用饼肥,至70年代末,境内每年春夏均组织群众大搞积肥运动,堆沤肥、压绿肥、挖脏泥等,改善了土壤结构,为农业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80年代以来农家肥施用量逐年减少。
  二、化肥
  1942年,境内“长泰”农场开始使用化肥,每亩10公斤。解放初期,境内农户开始少量使用肥田粉,至1965年化肥种类主要有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尿素、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是年化肥施用量为863吨。
  70年代,境内化肥施用量进入高峰期,年平均施用量为3000吨,1976年达3938吨。进入80年代,化肥供求趋紧,施用量下降,1981年施用量为1620吨。1982年,境内搞土壤普查,发现多数耕地严重缺磷。为改善土壤结构,确保农业丰收,科技站积极组织力量宣传科学种田,耕地施磷很快得到推广。1983年,化肥施用量1421.3吨,其中磷肥127吨,占8.9%。1985年,化肥种类又增加了二元复合肥、三元复合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施用面积2.7万亩,并注重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硼、锌等)的使用,取得好的成效。1987年,境内化肥施用量增至2530吨,以后逐年下降。1995年,施用量仅1233.5吨。
  第五节 农药
  解放前,农民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采取“手促、火烧”等土办法。
  1952年,境内农户开始使用农药,种类和数量极少。60年代,农药种类增加,主要有六六六、DDT、赛力散、乐果、水银制剂等。
  70年代开始使用高效农药,主要有一六〇五、一〇五九、三九一一、氧化乐果、敌敌畏、甲铵磷、久效磷、呋喃丹、福美双、退菌特、福美砷等。年施用量30吨。1977年达42.5吨。80年代以来农药趋向高效低毒,主要品种有哒嗪菊脂、菊杀乳油、稻温静、甲霜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锰锌及植物调节抑制剂三十烷醇、乙稀利、2.4—D、奈乙酸、矮壮素、增产灵、九二〇等。
  农药的推广使用和更新换代,为境内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995年全镇农药施用量达36.9吨,除虫20余种。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