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611
颗粒名称: 第四篇 农业
分类号: F327.21
页数: 38
页码: 107-144
摘要: 本文内容是大寺镇的农业方面的介绍。具体包括了生产关系、生产条件、水利、小站稻、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等方面。
关键词: 西青区 大寺镇 农业

内容

第一章 生产关系
  第一节 封建社会
  1940年,境内共有耕地7.2万亩,其中占户数6.8%的地主、富农,占有土地5364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4.5%;占户数93.2%的贫雇农占有土地18360亩,占耕地总面积25.5%。其中日本侵略军在大任庄、北里八口强行霸占2700亩,先后建立“长泰、大和、增幸”军谷农场,只有“增幸”农场被迫给价3~5元/亩,其余均被无偿占用。
  一、剥削方式
  1949年以前,剥削方式主要有雇工、土地出租、放高利贷等。
  1、雇工
  地主雇工耕作。受雇者俗称扛活的,1年只给5~7石粮食或不给粮食仅管饭伙。工期长短分为长工(年工)、短工(月工、日工)两种。境内采取这种剥削方式的地主占多数。
  2、土地出租
  暂佃剥削 租期多为一年,初春订租约,按一年二季交租。上等地每亩4~5斗、下等地1~2斗。
  包佃转租 要经地主的管事(二地主)或地贩子从地主手中租出耕地后,再转手出租,属尖斗交租剥削,俗称上打租。
  放高利贷 佃户被地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地主通过买卖关系变更土地所有权。北里八口大地主刘同洲占有耕地990亩,本村绝大多数佃户受其永久剥削。
  二、减租减息运动
  1945年5月,境内贫雇农在中共津南县三区、七区区委领导下,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凡属出租土地,均减收租额的25%,这一做法被群众称为“二五”减租,同时取消杂租、小租、上打租和高利贷的经济剥削制度。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949年3月15日,境内开展40天运动,废租查漏,粗分土地3200亩。
  1951年11月27日,土地改革工作开始,五区组成4个土改工作组,东组阎瑞带队共9人。第一期11月27日至12月16日,重点村大芦北口,带动村有王村、王庄子、石庄子、李庄子。第二期12月19日至1952年1月5日,重点村门道口,带动村有张道口、倪黄庄、周庄子。第三期1952年1月10日至2月23日,重点村贾庄子,带动村有南里八口、北里八口、大任庄。
  从1949年3月至1952年2月,境内土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将41866.92亩土地分给了贫雇农,有2110户、10948人得到土地。
  1954年12月16日至1955年3月5日,西郊区委土改工作组在境内进行土地复查(土改补课),又将8个村地富占有的3266.08亩土地分给贫雇农。并颁发“土地所有证”,境内共发证2629户,户均拥有耕地25.4亩。
  第三节 生产合作
  一、互助组
  1950年春,境内长泰村在津南农场干部高文光、陈宗琦的帮助下,本着自愿结合的原则,组织了9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1年初,群众总结了1950年互助组的经验,一致认为大组比小组好,在积极分子的带动下,由9个小组合成3个大组。
  1951年3月,大任庄村成立了境内第一个渔业互助组。时境内共有4个互助组。
  1954年8月,境内共成立长年互助组48个、临时互助组23个。至年底,临时互助组增至176个。互助组实行等价两利、定期找平补齐、投股分红或确定人力、畜力互换标准的办法。此外还建有26个季节性互助组,农忙合,农闲散。实行按劳取酬、等价交换的互助形式。
  二、初级社
  1951年3月,境内长泰村(今属津南区)成立了长泰农业生产合作社,社主任孟凡起。全社共有37户、149人、劳力74人,耕地1228亩。其中水田1198亩。有国建水电站1座,临时泵点1个。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按劳分配,并在天津县和农垦局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制定了较完善的社章、会议制度、劳动纪律、分配原则和评记工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她的诞生,在天津郊区农业合作化道路上树起了一面旗帜。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翌年2月,境内成立了贾庄子、大芦北口、南里八口3个农业合作社。时全区共有农业合作社30个。至1955年7月,境内共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26个,共595户、2956人。9月,初级社增至41个,1383户、9130人,耕地32550亩。
  初级社体制实行畜力和大型农具折价归社,土地吃死租,其比例不尽相同,有“劳八地二、劳六地四、劳七地三、劳七五地二五”等。并建立了生产、劳动、财务管理制度,实行简单的生产责任制,形式有按件记工、定额管理、临时包工或常年包工、季节包工、包工包产等。
  三、高级社
  1955年11月,中共中央公布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12月,大寺乡所辖3个村成立新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新华社)。1956年1月,境内41个初级社合并为6个高级社。共2423户、12675人,占境内总人口的88.5%。地主富农的大型农具无偿归社所有,取消了土地入股分红,实行按劳分配。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收获物分配权归集体所有。经营管理实行民主理财,小段包工、超额有奖和包工包产、包开支等农业生产责任制,使生产力迅速发展,这种管理体制一直延续到1958年。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958年8月,西郊区建东风、红旗两个人民公社,境内津淄公路东14村属东风人民公社,并建立了东风人民公社第一、二、三联村生产大队;青凝侯属静海县团泊洼人民公社。
  1958年10月1日,遵照区委关于人民公社化的有关文件精神,境内开始实行粮食供给制和工资制。具体办法是按人发给伙食供应证,每月6元,同时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制,工资定为5级,即:甲、乙、丙、丁、戊。甲级每月6元,级差1元,以此类推,在工资总额中扣除20%作为奖励工资。人民公社社员出勤按每月30天计算,男出勤28天、公休2天;女出勤27天、公休3天(含例假1天)。社员公伤报销医药费。大力兴办产院、幸福院,妇女产期给假45天;年迈老人集中奉养,其生活水平比集体食堂略高。为发动妇女参加大跃进,本着自愿原则和互助结合的精神,建立各种托儿互助组,实行托儿化。学生学费由公社担负,每月5角,并可常年在食堂就餐。为提高食堂的工作效率,积极推广磨面机、和面机、饺子机、切菜机等。至1958年12月,境内“三化二院”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共建产院3处,幸福院4处,托儿所95个,幼儿园15个,集体食堂38个,缝纫厂2个。
  1960年4月,境内粮食趋紧,各生产大队的公共食堂大搞“两蒸一汤”增量法和各种代食品,以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
  1961年5月20日,和平区委派出调查组,对各生产大队的公共食堂进行调查摸底,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四种解决办法。一是停办,二是改为加工型食堂,三是改为经营型食堂,四是坚持办下去。是年11月,在上级领导的督促下,境内各生产大队的公共食堂陆续解散,恢复了一家一户地自炊自食。
  1962年2月3日,根据市农委《关于生产队规模的意见》,境内各大队缩小了生产队的规模,是年6月4日,西郊区委召开农村四级干部会议,传达了市委关于奖励粮食生产的8项政策,并宣布取消公共食堂和供给制。
  1963年1月,实行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1967年8月,区委组织境内公社、大队、小队干部100余人分期分批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学习。公社党委根据大寨模式扩大生产小队的规模。将83个队合并成61个,并向大队核算过渡。至1969年初,又恢复了生产小队核算体制。
  第五节 生产责任制
  早在50年代,境内已实行简单的生产责任制,有按件记工、定额管理、临时包工、常年包工、季节包工、包工包产等。
  1956年,实行小段包工,超额有奖,包工、包产、包开支等农业生产责任制。
  1958年以后,实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直至1978年。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生产关系出现了显著变化,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得到恢复和发展。
  1981年,境内将105个生产小队划分成143个生产小队,其中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141个,有5365户、劳力13239人;实行包产到户的2个,有25户,劳力74人。
  1982年,又将143个生产小队划分为278个生产小队,其中实行各种责任制的139个,有2714户,劳力6717人;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123个,有2723户,劳力5944人;实行包产到户的2个,有46户,劳力97人;实行口粮田责任制的14个,有321户,劳力677人。
  1983年2月,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将278个生产小队的土地固定到户,分散经营,农户有了经营自主权。是年出现各种专业户578个,其中种植业21户,养殖业94户,加工业48户,商饮服务29户,劳务运输386户。境内粮田村所产粮食按规定完成粮食征购任务;菜田村所产蔬菜按规定品种、产量交售给国家。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村委会为种田农户提供低偿服务。境内农业已初步形成“家庭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双层服务体系,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1984年以后,在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各村先后进行地块调整(由原来的“插花”田规划为方块田),便于机械化作业,对农户实行耕耙、浇水、脱粒三统一。
  1986年,服务项目和质量不断提高,逐步扩大到产前种子、化肥供应,产中病虫害防治,产后信息咨询系列化全程服务。并根据自然条件划分作物区,统一品种、统一机械作业,实行区域化种植。
  1995年,推广先进增产技术,是年首先从水稻开始,共推广高产、稳产稻8000亩。
  第二章 生产条件
  第一节 劳动力
  境内劳力资源丰富,50~60年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劳力总数的90%以上。据全国人口普查提供的资料,1964年,境内在职人口6162人,其中农业5958人,占96.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劳力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1982年,境内在职人口14467人,其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有7855人,占54.3%,与1964年相比,务农比例下降了42.4%。1990年在职人口19108人,从事农业劳动的有8631人,占45.2%。90年代以来,乡政府注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1995年,境内劳力11625人,其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有3562人,占30.6%。
  第二节 畜力
  解放前,境内大牲畜主要集中在少数地主、富农手中,且数量少,一般农户则以人力耕作。解放初期到70年代,畜力仍是境内农业的主要动力。1949年境内共有大牲口288头。1958年,李庄子率先自繁自养大牲口,至1962年大任庄、芦北口等陆续建起了配种站。1976年,境内大牲口数量达到顶峰,共2336头,比1949年增加了7.1倍。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畜力逐渐被各种农业机械所代替。80年代以来境内大牲口数量逐年减少,至1995年仅有262头(匹)。
  第三节 农机具
  一、传统农具
  境内农业生产至今沿用的传统农具主要有:耠子、耧、砘子、耙、锄头、铁锨(平锨、沟锨)、镰刀、木锨、簸箕、四齿、三齿、扫帚、筛子、划拉子、铁杈、木杈、大马车、独轮车、小拉车等。
  1955年,境内引进推广捋稻机、脱粒机、步犁、手摇式喷雾器、气筒式喷雾器等半机械化农具,其中捋稻机、脱粒机沿用至今,其余很少使用。
  二、机械化农具
  1955年,境内农业合作社开始使用半机械化农具,靠畜力牵引,耕层浅,效率低。1967年4月,公社农机站购置了75型链式拖拉机一台,牵引双轮双铧犁、圆盘耙等农具,一机多用,担负8900亩土地的耕地任务。加深了耕层、提高了耕作效率。
  1970年4月,大任庄、青凝侯、北里八口、南里八口、张道口、倪黄庄各购一台工农-7型手扶拖拉机,使境内机械化作业面积推广到21000亩。
  1975年,公社农机修造厂成立攻关小组,研制75型拖拉机配套机组(前排缺口耙、中间旋耕机、后排播种机)获得成功,实现了小麦播种一条龙作业。是年又推出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8行小麦播种机,与20型拖拉机配套的12行小麦播种机和手扶105型收割机。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农机配比由原来的1:0.9发展到1:2.3。1976年,芦北口大队农机修造厂研制75型液压升降耕耙机组,攻克了在潮湿和多草地块不能正常作业的难题。是年公社农机修造厂研制生产出700型小麦脱粒机104台,在全区推广使用。
  1978年,境内引进玉米脱粒机20台。1979年引进903型小麦收割机86台。1980年引进1100型小麦脱粒机8台。
  进入80年代以来,境内农业机械化程度又有新提高,至1995年,全镇拥有各类农业机械4656台(部),其中耕作机械109部,收获机械699部,排灌机械3417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66部;运输机械370辆,其中汽车165辆;挖掘机9部。
  三、农机管理
  1967年4月,成立大寺公社农机站,有工作人员6名,站长孙巨祥。主要负责农机管理、技术培训、监理等。
  1983年,境内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机管理,更好地为农业服务,农机站在各村建立健全了农机管理组织。各村均有专人主管农机工作,做到坏了有人修,用后有处放,常保养、常维修,不误农时,确保农业生产。是年10月,农机站派员参加了天津市农机管理工作会议,介绍了大寺乡搞好农机管理,坚持四个统一(统一耕耙、统一排灌、统一制种、统一种植)的经验。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并被评为市级先进站。1995年,农机站共有工作人员4名,站长张忠喜。
  第四节 肥料
  一、农家肥
  解放前,境内施肥以农家肥为主,有粪肥、炕坯、炕灰等,多施在园田上。50年代开始少量使用饼肥,至70年代末,境内每年春夏均组织群众大搞积肥运动,堆沤肥、压绿肥、挖脏泥等,改善了土壤结构,为农业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80年代以来农家肥施用量逐年减少。
  二、化肥
  1942年,境内“长泰”农场开始使用化肥,每亩10公斤。解放初期,境内农户开始少量使用肥田粉,至1965年化肥种类主要有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尿素、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是年化肥施用量为863吨。
  70年代,境内化肥施用量进入高峰期,年平均施用量为3000吨,1976年达3938吨。进入80年代,化肥供求趋紧,施用量下降,1981年施用量为1620吨。1982年,境内搞土壤普查,发现多数耕地严重缺磷。为改善土壤结构,确保农业丰收,科技站积极组织力量宣传科学种田,耕地施磷很快得到推广。1983年,化肥施用量1421.3吨,其中磷肥127吨,占8.9%。1985年,化肥种类又增加了二元复合肥、三元复合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施用面积2.7万亩,并注重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硼、锌等)的使用,取得好的成效。1987年,境内化肥施用量增至2530吨,以后逐年下降。1995年,施用量仅1233.5吨。
  第五节 农药
  解放前,农民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采取“手促、火烧”等土办法。
  1952年,境内农户开始使用农药,种类和数量极少。60年代,农药种类增加,主要有六六六、DDT、赛力散、乐果、水银制剂等。
  70年代开始使用高效农药,主要有一六〇五、一〇五九、三九一一、氧化乐果、敌敌畏、甲铵磷、久效磷、呋喃丹、福美双、退菌特、福美砷等。年施用量30吨。1977年达42.5吨。80年代以来农药趋向高效低毒,主要品种有哒嗪菊脂、菊杀乳油、稻温静、甲霜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锰锌及植物调节抑制剂三十烷醇、乙稀利、2.4—D、奈乙酸、矮壮素、增产灵、九二〇等。
  农药的推广使用和更新换代,为境内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995年全镇农药施用量达36.9吨,除虫20余种。
  第三章 水利
  第一节 水利工程
  一、沟渠
  境内地势低洼,1949年共有盐碱地2.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37.5%。
  1955年始,开展大规模改土治碱工程,其中洼改种稻537亩,其余采取淡水洗碱压盐法进行治理,共挖毛渠1871条,支渠810条,干渠163条。
  60年代,对原有渠道进行疏浚调整,形成排蓄渠道及田间道路并行的灌排网络。
  70年代,实施深渠河网化,取消大水漫灌,使9800亩盐碱地逐步得到改良。1995年境内有轻盐碱地1100亩,已改良利用830亩,挖沟渠累计完成土方127.3万立方米。
  二、河道
  解放前,赤龙河、卫津河为境内主要农田灌溉河道,沿河岸有少数水浇田,境内大面积耕地均为旱田。
  1959年9月,开挖津港运河。
  1965年5月,开挖南大排河,投入劳力1117人,动土20.8万立方米,使6000亩稻田受益。
  1965年12月,赤龙河拓宽加深工程竣工,投入劳力1021人,动土15.2万立方米,使两岸2000亩菜田受益。
  1969年,卫津河清淤,投入劳力4059人,动土19.6万立方米。
  1975年11月10日,境内南引河、北引河同时开工,1976年4月竣工。共投入劳力6100人,动土74万立方米。
  1977年,境内中引河全线贯通,共投入劳力3500人,动土30万立方米。
  三、涵闸
  1963年,境内新建及修复函闸37处。1978年增至53处。1995达到128处。
  四、扬水站
  1965年,区水利局在境内夹道洼、门道口兴建三、四、五、七、九场泵站及跑水洼扬水站。至1977年境内已有大中型扬水站10座,其中乡属4座,分别为门道口六台泵扬水站、南里八口扬水站、跑水洼扬水站和南引河扬水站。
  1995年,境内扬水站发展到43座,其中单排站19座,排灌两用站24座,装机容量3193千瓦,流量41.44立米/秒。另设非固定排灌点62处,总功率1501马力。
  第二节 农田灌溉
  一、提水灌漑
  解放前,境内农田灌溉靠人力和畜力,使用泼斗、斗杆、龙骨水车、辘轳等。
  解放后,对原始提水工具进行了改革,出现了铁盘齿轮水车和人力手摇水车。1956年普遍使用柴油机带动分离式抽水机,有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等。1957年,境内北部大任庄等村开始使用电力抽水机。
  60年代中期,境内开始兴建大中型水电站,电动抽水机、浅水泵广为使用,结束了靠传统工具提水灌溉的历史。
  二、污水灌溉
  1957年开始,境内大任庄等村引入污水浇灌水稻。1962年,境内污水灌溉面积23300亩,占播种面积的85%。使用污水灌溉,农民总结出6大好处:“补充肥源、节约劳力、调剂水源、节省运输、提高产量、增加收入”。1976年,污水灌溉面积17800亩。1978年采用污水与甜水混灌粮田13200亩。
  1984年,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结束了境内农田污灌的历史。
  三、机井灌溉
  1970年,成立大寺公社打井队,是年打农用机井9眼,至1973年7月,共打井27眼,成井率为90%,灌溉面积3300亩。1975年,境内农用机井共51眼,灌溉面积扩大到6233.3亩。1976年地震以后,损坏机井18眼,灌溉面积减少到3800亩。
  1995年,境内大部分机井报废,仅存3眼,灌溉面积90亩。
  第三节 水利管理
  一、机构
  1975年10月,成立大寺公社水利组。
  1984年1月,水利组改称大寺乡水利站,站长赵斌(兼)。
  1995年,水利站共有专职干部3人,站长李国发。
  二、管理
  1、河道管理
  1950年始,对赤龙河实行按村分段管理。1975年10月,公社水利组成立以后,境内大小河道均由水利组主管,并制定了管理办法。
  1981年5月21日,大寺公社管委会制定了《关于对河道、河堤及建筑物的管理办法》,不准在河内打坝下箔、爆破,不准在河堤取土、埋坟、烧窑、挖窖。使境内河道畅通无阻,保证了农田排灌及汛期排涝。
  2、涵闸管理
  1963年始,境内函闸由各公社设专人维修养护。1975年始,大型涵闸由水利组统一管理,并根据排灌需要统一启闭。各扬水站进出水涵闸由受益单位进行管理。距涵闸200米内禁止爆破、取土。保证了涵闸安全。
  3、泵站管理
  1975年,公社水利组制定了扬水站工作人员操作规程,并对各站实行考核制度,制定了考核标准,即设备完好率、能源单耗、排灌定额、成本、单位功率效益。是年各扬水站均配备了具有电工知识的专职人员。每逢春季对机电设备进行起动试验,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保证排灌及汛期排涝正常运行。
  近年来,各扬水站岗位责任制日趋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第四章 小站稻
  第一节 概况
  大寺镇东与津南区接壤,津港公路开通后,距小站镇仅17公里。境内古河道“赤龙河、卫津河”流经津南区双港、白塘口、何家圈等小站稻产区。自明清以来,沿河两岸先民凭借充足的水资源,屯田种稻。
  境内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据《当代天津农村》(1990年第一版)载:
  “明万历年间(1573—1619),汪应蛟驻兵天津,创导屯田。募农垦田五千亩。水田占四成,亩收四、五石。田利大兴,开成十围,设闸穿渠,水稻生产扩展到何家圈、白塘口、双港、辛庄、羊码头、大任庄、咸水沽等处。”
  清雍正五年(1727),“循照沟围旧迹开筑营田八十三倾十六亩。民间自营田二十三倾四十亩,围南有大任庄询据老民当时屯田,御史及屯田、道厅等官兵驻扎开荒洗碱种稻。”(见《重修天津府志》)。
  清光绪二十年(1894),“开垦大任庄水田、延河旧迹犹存,可作水田甚多,荒废不久开之甚易,一亩农工一两其挑浚旧河力不多,只须挑浚数尺,翌年万石之粮可必也。”(见《重修天津府志》)。
  1940年春,日本侵略者在大任庄建“长泰”农场,垦荒种稻700亩;在北里八口村东建“大和”农场,改旱种稻1500亩;在北里八口村南建“增幸”农场,种水稻7000亩(其中北里八口500亩,今津南区6500亩)。
  1947年,国民党第20兵团196师在长泰农场四周又新垦水田498亩,后因战乱而荒废。
  1949年,境内种水稻1198亩。1958年至1961年稻改旱。
  1962年恢复种稻。1972年至1973年稻改旱。翌年又旱改稻,播种水稻87亩。此后,水稻面积逐年扩大。1995年境内水稻面积15940亩。
  第二节 品种
  清末由安徽引进早熟稻种:大小红芒、大小白芒、齐头白等。
  1940年始,陆续引进日本和朝鲜的陆羽132、水源52、水源58、水源300粒、金钢稻、中生银坊等品种。
  1957年,种植品种主要有:野地黄金、野地白金、幸实等。1968年,引进推广杂交品种红旗1~4号。1985年始批量引进京引33、中单2号、中作180号。
  1988年至今,大量引进中作321、中单8215、津稻1187、中花10、中作93、中作8923等品种。
  第三节 栽培
  一、育秧
  50年代采用旱育秧,3月底播种,秧苗3片叶后每隔5~7天浇水1次,秧龄50天左右,5月中旬即可插秧。
  60年代末,采用湿润育秧,在畦埂四周开沟灌水,并加盖腐熟细肥保温,秧龄45天左右。
  80年代始,推广薄膜保温育秧,二叶一心揭膜,再浇水追肥,秧龄35天左右。至1995年境内仍采用薄膜育秧。
  二、栽培
  1949年,境内长泰村(今属津南区)栽种水稻1198亩,亩产278斤。
  1956年,境内种水稻4351亩,平均亩产456斤。
  1968年始,推广杂交水稻,是年播种面积3317亩,亩产537斤。1980年,推广亩产千斤栽培法,要求耕地松软、平坦、适时早栽、合理密植。并在不同生长期追施化肥,及时防治病虫害,达到高产目的。是年播种水稻5378亩,平均亩产900斤。1986年推广“V”字型施肥法,即适量追施返青肥,重施分蘖肥,巧施穗肥,酌情施粒肥。是年平均亩产930斤。
  近年来,加强了水稻中后期管理,做到“三防、二增”,(即防病虫害、防倒伏、防早衰;增粒数、增粒重),使水稻平均亩产逐年提高。1994年至1995年,水稻平均亩产超过1000斤。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虫害
  病害有稻瘟病、干尖线虫病等。虫害有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蝗等。
  二、防治措施
  稻瘟病主要在孕期和抽穗期大量发生。在发病前期用三环唑或用40%超微多菌灵600倍液防治,要逐年选育抗病品种。干尖线虫病的防治措施是在播种前用种衣剂或菌虫清拌种,防治效果达95%。用生石灰与水5:100浸种72小时均可防治。
  第五章 种植业
  第一节 耕地面积
  1940年,境内有耕地7.2万亩。1995年耕地面积3.3万亩,55年间耕地减少了近4万亩,造成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有国家占地、区划调整、企业占地、住宅及公共设施占地、渔业占地等。
  一、外部因素
  50~70年代,国家占地是境内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境内北部双林农场;西南部青泊洼农场、天津市收容所;西部河西部队;南部假山;鸭淀水库北部沿线均属本镇境域范围,其中仅青泊洼农场、天津市收容所、鸭淀水库就占用耕地13400亩。
  二、内在因素
  进入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企业占地逐年增加;住宅占地居高不下,特别是养鱼面积的不断扩大,使耕地大量减少。以养鱼为例,1980年,境内养殖水面734亩,而1995年猛增到13575亩,15年间使耕地减少了12841亩。1992年,西青经济开发区的建立,又使境内减少耕地3500亩。
  第二节 粮食作物
  一、种类
  境内粮食作物品种主要有麦类、玉米、高粱、谷子等。
  1、冬小麦
  农家品种有大红皮、葫芦头、长芒。70年代引进工农3号、科遗21、北京1号。80年代引进农大311、139、北京10号、东方红3号。
  2、春小麦
  农家品种一直延用到60年代末。70年代引进津春5号。
  3、大麦
  农家品种有长芒大麦、米大麦。70年代引进六石淮、葫芦头。
  4、玉米
  农家品种有金皇后、白马牙、灯笼红。70年代引进双跃3号、郑单7号、中单2号、白单4号、丹玉6号。80年代引进鲁原单4号、8号。90年代以种植津唐1号、津玉103号、津鲜1号为主。
  5、高粱
  农家品种有大红散码、大白散码、瞎尾巴粘。50年代有小红散码、小白散码。60年代引进多穗、千斤红、鹿邑歪头。70年代引进遗杂7号、原红10号、津杂4号、津杂9号
  6、谷子
  农家品种有大黄、绳头、金钱子、铁头碰等品种。
  二、栽培
  1、小麦
  解放前种植农家品种。为大垄、平播、稀植。多不浇水。50年代,有小面积水浇麦。1958年出现高密度种植,亩播量50斤以上,有的竟高达400斤,造成大面积减产。1967年采用“四密一稀”法,节省种子5%,比大垄平播提高产量15%。1975年推广“六密一稀法,”重座底肥,保全苗、促分蘖、成穗,并适时施拔节起身肥,巧施穗粒肥,注重保叶面系数,而后浇好冬前水,早春轧田保墒。
  2、玉米
  50年代以春播为主。70年代始有夏播,注重平整土地,选用良种。3至4片叶间苗,5至6片叶定棵。适时施拔节肥、孕穗肥、促根肥、壮秆肥。使其增加粒数、籽粒饱满。
  3、高粱
  50~60年代种植粗放。70年代始通过精耕细作,使耕地松暄细碎、地面平整。每亩施农家肥5000至8000斤,拌过磷酸钙20斤,尿素4斤与种子隔离施入。3至4片叶间苗,6至8片叶蹲苗,中耕培土,破土保墒,并适时施拔节肥,孕穗肥。
  4、谷子
  50~70年代,春谷冬耕春耙,夏谷浅耕耙耢、适时早播。施足底肥,追施叶龄肥,谷收四壮(壮苗、壮根、壮杆、壮穗)。
  第三节 经济作物
  一、品种
  境内经济作物品种主要有豆类、麻类、棉花、花生、芝麻、向日葵、蓖麻、药材等。
  1、豆类
  农家品种有大青豆、小金元。90年代初引进诱变33。杂豆有红小豆、绿豆、豇豆、黑豆。
  2、棉花
  解放前至60年代种植农家品种,1970年以后无种植。
  3、花生
  有大花生、小花生、伏花生。
  4、芝麻
  主要品种有霸王鞭、大八杈、小八杈。
  5、向日葵
  主要品种有黑籽、白籽,以独头伏向日葵为主。
  6、蓖麻
  以青茎刺果品种为主,60年代以后种植红茎光皮果。
  7、麻类
  主要有青麻、红麻、黄麻等。
  8、药材
  主要有红花、牛滕、枸杞、甘草、连翘、金银花、牛蒡子、板兰根等。
  二、种植
  境内种植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以豆类为主,多与粮食作物轮作、套种。蓖麻、葵花籽多种于沟边、河堤或闭散地块。
  50年代,所产油料作物除留足种子外其余全部由国家收购。1962年,国家实行交售油料作物奖售食油政策,芝麻、花生等作物面积一度略有增加。
  1968年,经济作物面积1900亩,豆类占98%以上。
  70年代,各红医站陆续建立药材基地,1970年药材种植面积40余亩。1980年以后退药还粮。
  90年代以来,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及种类逐年减产,至1995年,境内经济作物只有豆类、蓖麻籽、葵花籽等。
  第四节 蔬菜
  一、品种
  1、韭菜
  农家品种有窄叶青韭、宽叶犀薄韭、马兰韭、弯钩。50年代引进大黄苗、大青苗。80年代引进汉中冬韭。
  2、大白菜
  农家品种有小核桃纹、中核桃纹青麻叶。1980年引进新河中纹。1983年引进新立村中纹。1990年引进津青9号。
  3、芹菜
  50年代种植农家品种,70年代引进双庙白芹。1983年引进津南实芹。
  4、青萝卜
  50年代种植当地农家品种,天津土里鳖、青圆脆。60年代引进卫青、葛沽圆、沙窝萝卜。
  5、番茄
  50年代有北京早红、大黄。70年代引进强丰、中蔬4、中蔬5。1986年引进丰白果、东农704。
  6、黄瓜
  50年代种植农家种油条、秋七寸。70年代引进长春密刺、津研2、津研4。80年代引进津杂4、津春4。
  零星种植的其他品种有葱、辣椒、茄子、菜豆、茴香、芫荽、菠菜、甘蓝、芥菜、胡萝卜、南瓜、冬瓜、丝瓜、菜瓜、甜瓜、紫菜头、蚕豆、油菜、豌豆、白麻叶等。
  二、栽培
  1、韭菜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境内园田有小面积露地种植。50年代,以风障栽培为主,垫塄加单层苫子。同时出现小面积“扣盆”生产黄韭。1954年,在张道口、大任庄、南里八口3个乡发展阳畦温室韭菜。1964年,大任庄韭菜生产基地栽培技术不断提高,栽种面积达482.3亩,总产361.7吨。
  1972年推广中、小拱棚保护地种植,栽种面积达1136亩,总产1675吨。
  80年代末,境内韭菜产区主要分布在大任庄、贾庄子、青凝侯。
  1995年,保护地韭菜2560亩,总产5337.5吨。主要分布在青凝侯、贾庄子。
  2、大白菜
  50年代境内普遍种植半结球变种直筒型青麻叶,以直播为主,生长期90天左右。1964年,种植小纹青麻叶,立秋前2天或立秋后3天直播,定棵后6至7片叶蹲苗,以后适时浇水,立冬前收获。
  1982年,种植叶球紧、叶片较薄的优良品种7578亩,总产8615吨。90年代以来,境内重视种植商品细菜,大白菜种植逐年减少,1995年仅种植550亩,总产1785吨。
  3、芹菜
  60年代初,境内普遍种植露地秋芹菜,7月上、中旬播种,9月上旬定棵,11月下旬收获。
  1988年始,以李庄子为基地,大面积发展中、小拱棚保护地种植芹菜,是年种植面积1530亩,总产8968.8吨。1995年种植面积缩小,仅栽培800亩,总产4000吨。
  4、青萝卜
  50年代以前零星种植。8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收获。70年代末,因外贸畅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2年种植面积1059亩,总产5030.2吨。
  1995年种植面积1021亩,总产3063吨。境内青萝卜产区以李庄子为主,其品味可与“沙窝萝卜”相媲美。
  5、番茄(西红柿)
  50年代始,风障露地春季种植,面积很小。1972年大面积利用塑料地膜进行覆盖种植,可比露地定植提前5至6天,收获期提前10天左右。1975年,推广大棚保护地栽培。是年种植面积1380亩,总产593.5吨。
  进入80年代,推广大棚保温栽培技术,利用地膜进行地面覆盖,棚内吊一层“天膜”,四周立单苫,同时出现小面积棚内生火加温种植。1990年种植面积1355亩,总产4300吨。
  6、洋葱
  清宣统二年(1910),境内已普遍种植。40年代,以门道口村为主种植天津荸荠扁,除畅销京、津及东北等地外,还远销日本等国。至50年代,洋葱一直是境内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并出口香港。60年代,洋葱种植面积不断缩小,至70年代绝种。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
  一、病虫害
  1、病害
  有锈病、黑穗病、斑病、白粉病、稻瘟病、炭疽病、枯萎病、疫病、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
  2、虫害
  有蝗虫、螟虫、粘虫、蚜虫、棉蛉虫、红蜘蛛、蛴螬、蝼蛄等。
  二、防治措施
  解放初期以除虫为主,一般都是手捉、土埋、火烧等。1952年7月24日,天津县政府举办防治病虫害训练班。月底各村成立了病虫害防治委员会。开始对玉米钻心虫及水稻百穗病进行除治。
  60年代初,由单纯的除虫发展到综合防治。农药也由原始的无机药物发展到有机杀虫杀菌剂。通过广泛使用手摇喷粉器和气桶式喷雾器防治病虫害效果更为明显。70年代以后,开始使用背式喷雾器,并已使用高效农药。
  80年代,农药发展到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先进水平。
  1990年除治大白菜蚜虫5000亩,除治大白菜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780亩。1995年除治病虫害20余种,每年可增收蔬菜63吨。
  第六章 养殖业
  第一节 机构
  1978年以前,养殖业由农业组设专人主管。1979年6月,成立多种经营办公室,设2人主管养殖业。1988年7月,撤销多种经营办公室,成立养殖站,设工作人员3名,站长许新田。1995年,养殖站共有工作人员2名,站长王家友。
  第二节 畜牧业
  一、家畜
  1、马
  以内蒙马居多,其次为伊犁马。1958年,李庄子、南里八口从河北省坝上地区引进8匹张北种马,自繁自养。1971年又从察北牧场引进苏高血种马10匹。1949年,境内有马51匹,1976年饲养量高达1049匹。1995年降至102匹。
  2、骡
  分驴骡和马骡。抗逆性强、役用性好,易饲养。其耐力与使用寿命均高于马。1949年境内有骡46匹,1984年饲养量达904匹,1995年仅83匹。
  3、驴
  为本地灰毛驴,饲养粗放,很少精料喂养。1949年境内有驴67头,1978年增至478头,1995年仅77头。
  4、牛
  为本地黄牛,系蒙古、山东黄牛杂交后裔,饲养粗放,体大力强,行走缓慢。1966年至1972年为饲养高峰期,1970年饲养量高达520头。1985年以后出现了奶牛专业户,役用牛逐年减少。1995年饲养量170头,均为奶牛,是年产奶256.5吨。
  5、猪
  解放初期为本地土种猪。50年代后期引进巴克夏、北京黑等。60年代中期引进长白猪,以圈养为主,食泔水、糠、野菜等。1964年,王村办起了集体猪场,开始自繁自养。1970年贯彻“队繁户养、以户为主”的方针,大力发展养猪事业,各村均办起了养猪场,饲养量逐年增加,1976年生猪饲养达10985头,出栏5012头。1988年引进瘦型猪2300头。是年大寺村5户农民利用地热水暖棚养猪176头。90年代以来,饲养方法除圈养、棚养外,还出现了垃圾土放养专业户。1995年,全镇生猪饲养量达到14400头,出栏9910头。创历史最高记录。
  6、羊
  以绵羊为主,主要种类为小尾寒羊。70年代半细毛羊发展较快。山羊为本地山羊,个头小、产肉量低,但适应性强。近年来由于无大洼草场,数量逐年减少。1980年以后,出现了养羊专业户,以放养为主。1984年饲养量为5200只,1995年730只。
  7、兔
  50~60年代,饲养短毛灰、白兔,青草为料,食用为主。70年代开始先后引进西德长毛兔、青紫兰、比利时、大耳白等品种,以剪毛销售为主,1982年饲养量3171只。1988年以后,由于兔毛市场疲软,价格波动,23个专业户和零散养兔户陆续倒闭。
  二、家禽
  1、鸡
  50~70年代,以农户散养为主,产蛋量低。品种有柴鸡、九斤黄、太和鸡、芦花鸡等。80年代中期,出现了养鸡专业户,改散养为阶梯式笼养或网养,产蛋量大幅度提高。品种有京白11—111系、星杂288系、星杂579系。1985年末,境内蛋鸡存栏72270只,产蛋434吨,1995年底存栏67500只,产蛋530吨。
  2、鸭
  50~70年代,饲养麻鸭。80年代中期专业户饲养康贝尔、高邮鸭。1984年至1991年,饲养量均超过万只。1985年境内养鸭13200只,产蛋72.6吨。1992年以后饲养量下降。1995年6321只,产蛋34.7吨。
  3、鹅
  解放初期,为苏联花鹅和本地白鹅,以散养为主。1985年,境内存栏1827只,产蛋10.1吨。1995年存栏1357只,产蛋7.8吨。
  三、疫病防治
  解放前,畜禽疫病经常流行,民间兽医屈指可数,且医术低下,以猪、马、牛、驴阉割为主,也用中草药方治疗常见病,但效果不佳,畜禽死亡时有发生。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加强了防治工作,使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1964年4月,对大牲口“口蹄疫”进行了预防注射。1969年10月,大寺公社兽医站正式成立,并在各大队培养了专职兽医,形成了防治网络,有效控制了疫情,促进了农业生产。
  1、炭疽病
  60年代发病率较高,死亡大牲口80多个。70年代初已根治。
  2、传染性贫血病
  又称3号病,该病对马匹危害最大,属不治之症。1960年患病13匹,全部捕杀深埋。是年对大牲口普遍进行疫苗注射,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3、马鼻疽病
  偶有发生。1972年彻底根治。
  4、猪瘟、猪丹毒、猪肺疫
  1957年,三大传染病在境内大面积流行,是年死亡1300头。翌年春秋两季,对所有猪只进行防疫注射,1984年免疫密度达95%以上。
  5、口蹄疫
  又称5号病,为人畜共患之传染病。发病快,传播迅速。1960年偶有发生。1970年至1980年在境内蔓延,生猪发病180头,死亡125头。1980年以后由于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85年得到有效控制。
  6、鸡新城疫
  又称鸡瘟,对雏鸡、成鸡危害极大。1979年发病最为严重,达13000只,死亡8700只。1980年开始进行防疫注射,今已彻底根除。
  7、禽霍乱
  6070年代疫情严重,每年8月份呈区域性流行。1982年鸡死亡率为28%,鸭、鹅死亡率为31%。1983年对家禽普遍进行防疫注射,死亡率下降到0.2%以下。
  第三节 特禽特畜
  一、大任庄鹿场
  1992年5月,大任庄建养鹿场,占地面积55亩,养鹿96只。1995发展到120只,其中成鹿30只,年产鹿角5公斤,出口韩国。
  二、王村特禽场
  1994年2月,王村建特种禽养殖场,占地面积300亩,至1995年底繁养鸽子0.2万只,鹧鸪0.2万只,火鸡1.2万只,山鸡2.5万只,鸵鸟98只。成为天津市重点特禽养殖基地。
  第四节水产业
  一、自然水产
  境内水源十分充足,盛产河鱼、河虾、河蟹、鳖等。尤以鱼类品种繁多,有鲤鱼、鲫鱼、鲇鱼、黑鱼、梭鱼、草鱼、泥鳅、鳝鱼、麦穗等。
  丰富的水产资源,使境内淡水捕捞业得到发展。早在明代,先民就以捕鱼为业,积累了丰富的治鱼经验,发明了多种治鱼方法流传至今。解放前夕,境内共有大小鱼船770只,渔民810户。治鱼工具主要有张网、抢网、搬网、打网、挂网、拉网、捞网、扒网、赶网、鱼钗、箔等。直至1955年仍有渔民30户,渔船38只。
  1968年,境内农田大面积污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鱼类大减,虾蟹绝迹。
  二、淡水养殖
  1951年,大任庄成立鱼业互助组,利用窑坑进行成鱼粗养,养殖面积163亩,投放鲫、鲤鱼苗,不喂食物,任其生长,春放秋捕,产量极低。
  1965年,大任庄建成环道工人孵化池,是年孵化链鳙鱼苗15100万尾,实现了鱼苗自给。
  1980年,青凝侯利用地热水养殖罗非鱼获得成功。是年境内养鱼水面扩大到734亩。1982年开始大规模开发鱼池,并加大养殖密度,投肥投铒,调节水质,提高了亩产量。1985年,市财政在境内投资建设商品鱼基地2454亩。至1988年,境内养鱼水面发展到17184亩,在养殖技术上采用投放大规格鱼苗、多种维生素饲料、人工增氧等方法,单位产量由1984年的200.8斤/亩,提高到398.4斤/亩。
  90年代以来,采用多层精养法(即上层鲢鳙鱼、中层草鱼、鲂鱼、底层鲫鱼、鲤鱼),并实行鱼禽结合、鱼牧结合、鱼苇结合,发展鱼业生产的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95年,境内养殖水面13575亩,总产5600吨,单位产量达到825斤/亩,比1988年增加了435.6斤。
  三、鱼病防治
  1、主要病害
  境内鱼类常见病有出血病、白皮病、坚鳞病、烂鳃病、肠炎、球虫、车轮虫、九江头槽绦虫病、中华鳋、锚头鳋、小三锚金鳋、跑马病、鱼怪病、赤皮病、水霉病、气泡病、中毒病等,犹以肠炎、氨氮中毒、小三锚金鳋病危害最大。
  2、防治措施
  80年代初,各种鱼病时有发生。1985年以后,注重防治结合,以防为主,一是采取老塘清坑法,二是在疫病流行前进行药物防治,三是选购抗病力强的品种。
  药物防治有挂篓挂袋(漂白粉)、浸洗法(高锰酸钾)、涂抹法(磺胺胍)、口服法(土霉素、金霉素)、遍洒法(敌百虫、硫酸铜、漂白粉)。全池泼洒泥浆是治愈小三锚金鳋病的最佳方法,有效率达85%以上。
  第七章 林业
  第一节 机构
  1969年7月,林业工作由农业组负责。
  1991年3月,成立林业站,有工作人员4名,站长张家行。
  1995年,有工作人员2名,站长李盛海。
  第二节 果木园林
  一、种类
  解放初期,果树种类主要有枣树、毛桃、木梨等。70年代以后种类增多,梨有巴梨、十二世纪、雪花梨、早酥梨等。桃有六月鲜、久保、春雷、津艳、白风、天津水密等。葡萄有玫瑰香、龙眼。近年来批量引进巨峰、红富士、黑奥林等。80年代以后大量引进苹果树种,有美国富士系和短枝红星系,有红、黄元帅、国光、红玉、印度、白龙、王林、乔纳金等品种。
  二、果树栽培
  1、集体果园
  解放初期,境内果树稀少,只在房前屋后栽有零星果树,枣树居多。
  60年代初期,大任庄曾建有果木园,面积十余亩,以梨树为主,肉质酸硬,俗称木梨。至60年代末全部砍伐。
  1970年,青凝侯建成果木园,面积41.5亩。1974年,因品种极差砍伐38.5亩。
  1977年开始,境内林果业逐渐发展起来,是年芦北口建起集体园林队,果园面积843亩,栽果树2.4万株。至1988年,李庄子、南里八口、大寺、大任庄先后建起了集体果园。
  1995年,集体果园面积发展到1904亩,成果面积1585亩,总产量834吨。
  2、专业户果园
  1987年,境内果树专业户41户,承包果园515亩,其中门道口57亩,张道口259亩,倪黄庄150亩,周庄子49亩。
  1995年,成果面积515亩,其中桃211亩,葡萄304亩,果品总产量161吨。
  第三节 植树造林
  一、育苗
  1970年,各大队科技组织均兼育造林用苗。1991年以来,育苗面积不断扩大,王村在村南建成苗圃场,育苗面积50亩,年提供3年生大苗20万株。大芦北口在村北建成20亩苗圃场,年提供3年生大苗1万株。1992年,各村建成苗圃地块136.5亩。至1995年全镇已有苗圃206.5亩,每年成苗出圃40万株。主要品种有柳树、椿树、槐树、榆树等。
  二、造林
  1950年,境内树木零散量少,1965年在毛主席“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下,境内组织干部群众3000人次,义务植树7.3万株。1970年至1980年,每年参加义务植树1.8万人次,共义务植树494万株。1982年3月12日,天津市政府确定全民义务植树节以后,公社农业组对应尽义务公民登记造册,规定每人每年植树3至5棵,是年境内2万人次义务植树51.8万株,成活率78%。
  1985年开始对乡村公路和重点渠坝绿化,并推广“三大一深”(大坑、大水、大苗、深栽),绿化长度19.8公里、3.6万株,成活率在8成以上。1990年境内植树重点以农田林网为主,植树4.2万株,总长度达63公里。
  1995年,全镇已有农田林网221.8公里;四旁植树(路旁、宅旁、渠旁、村旁)94万株,其中火炬树、黄杨、龙爪槐、木本花草等10余种类7.2万株。并向优质、常绿树种发展。全镇林地面积已达5573亩,覆盖率为6.7%。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虫害
  病害有猝倒、立枯、霜霉、白粉、腐烂、溃疡、根腐病等。
  主要虫害有榆兰金花虫、天牛、透翅蛾、蚜虫、潜叶蛾、地老虎、蛴螬、梨小食心虫、红蜘蛛、大青叶蝉等。
  二、防治措施
  境内林果病虫害药物防治始于1955年,用气筒式雾器喷洒杀虫剂或杀菌剂。
  1985年6月,境内榆树金花虫大量繁殖,每平方米金花虫成虫3000头,使用有机磷农药喷洒,防治效果差,至今未得到全面控制。有效办法是更换栽植品种。
  1987年3月,大任庄果园开始使用机动高压喷雾器防治果树病虫害。
  1990年以来,各园林队每年除治病虫2至3遍,效果达90%以上。由于采取“防重于治、防治并举”的方针,使境内林果病虫害逐年减轻。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