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566
颗粒名称: 第二篇 自然环境
分类号: P942.21
页数: 16
页码: 69-84
摘要: 本文内容是大寺镇的自然环境方面的介绍。具体包括了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和自然灾害等方面。每个方面都分别介绍了其不同特点和相关情况,但没有提供具体的地理位置或镇的名称。
关键词: 西青区 大寺镇 自然环境

内容

第一章 地质地貌
  第一节 地质
  一、地质构造
  境内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系构造体系,位于华北沉降带中,沧县隆起北端有近平行的构造断裂与北东向的凹陷;白塘口断裂、白塘口西断裂,这2个断裂带升降运动控制着境内岩顶板水平构造形态,白塘口凹陷则控制着上履第三系、第四系沉积物的厚度和地热异常区的发育。
  二、地层分布
  基底岩层以石炭迭系和奥陶系为主,其次是寒武系。基岩之上分布为新生界第四纪地层。
  1、下更新统(Q1)
  埋深在370米至400米以下到610米至620米以上范围内。是河流相为主的陆相沉积物地层,岩性为棕红、灰绿色粘土,并夹有细砂层和少量中砂层。
  2、中更新统(Q2)
  埋深在170米至200米以下到370米至400米以上范围内。是河湖相沉积物地层,根据沉积的条件不同,以埋深280米至300米为界。分为中更新统下段(Q12)和中更新统上段(Q22)。中更新统下段岩性为棕黄、红褐、灰绿、灰色等粘土和细砂互层。中新统上段岩性为灰绿、棕黄、灰褐色粘土和细砂互层。
  3、上更新统(Q3)
  埋深在20米至45米以下至170米至200米以上范围内,是以河湖相沉积物为主的地层,其上部有海相沉积物,根据沉积条件不同,以埋深70米至130米为界,分为上更新统下段(Q13)和上更新统上段(Q23)。上更新统下段岩性为灰白、灰绿、灰黄、浅黄等色的砂层,粘土和亚粘土互层,上更新统上段岩性为灰、灰黄、浅黄等色粘土为主,夹有三、四层粉砂,并有淤于层。
  4、全新统(Q4)
  埋深在20米至45米以上到地表,是海陆相沉积物地层,岩性为灰白、灰黑淤泥、粘砂和细砂互层。
  第二节 地貌
  境内地域处于河流冲积和海积平原交错地带,平均海拨3米,地面坡度小,在平坦的平原上也存在着高地间有低地、或低地间有局部高地现象,使地表呈波状起伏和形态多样的微地貌类型。又境内河流众多,自然河道、人工河道、排灌渠道经纬交织密如珠网,再之路沟、路基、房基、鱼塘、窖地等,在平坦的平原上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工地貌。
  第二章 气候
  第一节 四季特征
  境内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东临渤海,受渤海湾作用,海洋影响不大,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节环流控制,主要特点为冷暖干湿季节差异显著,四季分明。自然四季平均4月8日进入春季,6月13日进入夏季,9月6日进入秋季,10月24日进入冬季。春季长66天,夏季长88天,秋季长48天,冬季长163天。
  春季,受变性冷高压影响,睛天日数多,光照充足,气温回升快,南北气流激荡,大风日数多,干旱严重,冷空气活动频繁,冷暖多变,气温日平均稳定通过大于10℃至小于20℃。
  夏季,为大陆低压所盘据,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高温多雨,雨季早晚和形态变动大,旱涝均可发生,气温稳定通过大于等于22℃,昼长夜短。
  秋季,受蒙古高压控制,气温迅速下降,冷暖宜人,天高气爽,昼暖夜寒,气温稳定通过大于7℃至小于20℃。
  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日均气温小于等于10℃。昼短夜长。
  第二节 温度湿度
  一、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1.6。极端最高气温40℃(1972年6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一24.2℃;(1962年2月22日)。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6℃,最热旬为7月下旬,平均气温26.2℃
  ;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一5.1℃,最冷旬为1月中旬,平均气温一5.3℃
  气温年较差31.3℃,极端年较差64.2℃春季日较差最大,夏季最小。春季升温快,尤以4月份最为突出,日均升温0.27℃,秋季降温较快,11月降温最快,日均降温0.29℃。
  二、积温
  多年界限温度间隔日数以5至10℃和0至5℃最短,平均16-17天,最短只有3~4天,因此,早春、晚秋可能出现冻害。
  三、地温冻土
  多年0〜20厘米,逐层地温年平均值为14.6℃,最热月为30.9℃至26.5℃,最冷月为一5.5至〜19℃,春季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5”℃的日期为4月20日,80%保证率为4月28日,可作为喜温作物播种日期指标。
  多年平均冻土日数为102.9日,最大冻土深度为56厘米(1972年),平均初冻日期为11月14日,解冻日期为3月15日。
  四、无霜期
  多年平均初霜冻为10月18日,最早10月9日(1974年),最晚11月3日(1965年),终霜冻为4月17日,最早4月5日(1974年),最晚5月4日(1976年)。无霜期184天,最长203天(1975年),最短167天(1972年)。
  五、相对湿度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5%,7、8月份最大为88%和81%,4月份最小为53%。
  第三节 日照 辐射
  境内日照时数多年平均为2961小时,5月份最多为304.9小时;12月份最少为184.6小时,年日照分率63.4%,全年睛天多于阴天,光照条件好,低于西北,高于西南地区。
  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8.1千卡/平方厘米。5月份最多为16.5千卡/平方厘米;12月份最少为5.7千卡/平方厘米。
  第四节 降水
  一、降水量
  多年降水量平均值为590毫米,降水日为69.2天,最多年份是1977年,降水779.2毫米;最少年份是1968年,降水147毫米。降水年际变化幅度之大是形成旱涝的主要原因。
  二、四季降水
  春季: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2.7毫米,占全年降水的9%,易形成春旱。
  夏季:降水高度集中,是出现洪涝季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43.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5%,7~8月份降水量为378.4毫米,占整个夏季总降水量的85%,并有径流产生。雨季最早始于6月上旬,最晚于9月下旬结束。
  秋季: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6.5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3%,略多于春季。
  冬季: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6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3%,是四季中降水量最少的季节。
  第五节 风
  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导型,冬季多刮西北风,春秋两季以西南风为主。全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3〜5月平均风速最大,为3.9〜4. 4米/秒,7〜9月最小,平均风速2.2〜2.5米/秒,年均≥17米/秒的大风日数为50.5天,最多89天(1971年)最少8天(1964年),多年最大风速21米/秒。
  第三章 土壤
  境内土壤大体归为潮土类和普通潮土亚类、中壤质潮土类和重壤质潮土。
  第一节 物理状况
  一、质地
  境内土壤因直接发育在海积和冲积母质上,又因地势低洼,水流缓慢,基本为静水沉积,沉积物多为粘粒,使土壤质地粘重,耕性差,适耕期短,湿时产生泥条,干时形成坷垃,作物出苗困难,孔隙度小,通气性不良,不耐涝也不耐旱,但保肥力强,有机质分解缓慢,以致出现“发大棵,不发小苗”的情况。
  二、结构
  境内土壤从耕层看,施有机肥较多的菜园土多为团粒结构或团块结构;有机肥少的地块多为碎屑状或棱块状。从心底土和底土看,其结构主要为块状和大棱块状,块与块之间形成大缝隙,不利保水。
  第二节 化学性质
  一、耕层土壤养分
  土壤养分的含量受人为和自然条件综合影响,也因土壤质地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异。
  1、有机质
  境内耕地含量大于2%的占11.45%,含量为1.5~2%的占26.3%,含量为1~1.5%的占55.74%,含量小于1%的占6.51%。
  2、氮
  含量大于0.1%的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4.1%,含量为0.08~0.1%的占19.67%,含量为0.06~0.08%的占13.12%,含量小于0.06%的占13.11%。
  3、磷
  境内耕层土壤,含量大于20PPM的占全部耕地面积的16.39%,含量为15~20PPM的占19.67%,含量为10~15PPM的占24.59%,含量小于10PPM的占39.35%。
  4、钾
  境内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100PPM的占34.43%,含量为75~100PPM的占19.67%,含量为40~75PPM的占37.71%,含量小于40PPM的占8.19%。
  二、耕层其他成份
  境内耕层土壤全盐含量为0.5~3.5‰,氯根(CL-)含量为0.2009~1.794‰,碳酸氢根(HCO3)含量为0.2659~0.8418‰,碳酸根含量为0.01308~0.0786‰,PH值为7.72~8.8。
  第三节 耕层评议
  Ⅱ甲:门道口至大任庄、大寺一带为中壤质轻度盐化潮土。
  Ⅱ乙:青凝侯至芦北口、南里八口一带为中壤质。重壤质潮土和中壤质潮土均有轻度盐化。
  第四章 水文
  第一节 地表水
  一、河流
  境内一级河道为独流减河,二级河道有卫津河、津港运河、大排污河。镇属河道有中引河、南引河、北引河、总排河等。
  1、独流减河
  西起第六埠村,东至岐口入海。由南河镇入境,流经青凝侯村入王稳庄乡界。境内河道长5公里,宽1公里,1953年挖成,为排洪河道。
  2、卫津河
  北起市区八里台,由大任庄入境,流至北里八口出境,东南流入洪泥河。境内河道长5公里,宽28米,深3.6米,清光绪十六年(1890)挖成。
  3、津港运河
  北起海河复兴门闸,由门道口村入境,流经大寺、芦北口出境,南流入马厂减河。境内河道长6.7公里,宽30米,深4.2米,1959年挖成。
  4、大沽排污河
  北起咸阳路、纪庄子污水泵站,由梨园头污水泵站入境,流经青凝侯、芦北口、王庄子、石庄子、李庄子出境,东南流入渤海。境内河道长6公里,宽35米,深1.5米,属地上河,1958年挖成。
  5、北引河
  西起大沽排污河,东至卫津河。流经门道口、张道口、倪黄庄、周庄子、大任庄。河道全长7公里,宽19米,深3.3米,1976年挖成。
  6、中引河
  西起大沽排污河,东至卫津河。流经王村、贾庄子、南里八口、北里八口。河道全长7.7公里,宽20米,深3.2米,1977年挖成。
  7、南引河
  西起大沽排污河,东至第九扬水场。流经芦北口、王庄子、石庄子、李庄子。河道长4.4公里,宽19米,深3.2米,1976年挖成。
  8、总排河
  北起卫津河,南至大沽排污河。流经大任庄、贾庄子、南里八口、石庄子、王庄子、李庄子。全长7.4公里,宽23米,深3.5米,1978年挖成。
  二、水库
  鸭淀水库位于境内南部与王稳庄乡交界处,1976年兴建,翌年竣工。库深3米,水深2.5米,总面积20000亩,水面15000亩,设计库容315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40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农田70000亩,多年平均可供镇内农田用水和养殖用水约1000万立方米。
  三、坑塘
  境内坑塘216个,总面积13575亩,总蓄水量166万立方米,按60%折算,灌溉可用量100万立方米,现均为渔池。
  第二节 地下水
  一、分布
  境内地下水质分为咸水和淡水两大类,表层为咸水区。底界面埋藏深度70~140米浅层淡水,均不能满足成井条件,利用价值不高。有开采价值的地下水分布为:
  1、底界面埋深在150~180米之间,即第Ⅱ含水组,砂层利用厚度为30~40米,涌水量30~40吨/小时。王村至芦北口、北里八口一线为成井条件中等地区。
  2、底界面埋深在240~275米之间,即第Ⅲ含水组,砂层利用厚度为30~40米,涌水量30~40吨/小时。贾庄子至青凝侯一线以南地区为成井条件中等区。
  3、底界面埋深在320~350米或340~370米之间,即第Ⅳ含水组,砂层利用厚度为30~40米以上,涌水量20~30吨/小时。大任庄至青凝侯以南地区为成井条件较好地区。
  4、底界面埋深在400~430米之间,即第V含水组,砂层利用厚度40米以上,涌水量30~40吨/小时。大寺至大任庄一线为成井条件中等地区。
  二、水质
  境内表层水矿化度高,不宜农业和生产开发利用,深层淡水为碳酸—氯化物—钠型水,矿化度0.5~1克/升,平均碱度5.6~7.69毫克当量/升,为弱碱水,灌溉系数小于6,不适用于灌溉用水。含氟量较高,为2.5~4.9毫克/升,饮用时需进行除氟处理。
  第三节 地热水
  境内张道口至大寺、青凝侯一带处于王兰庄地热异常区,为深层中低温基岩岩溶裂隙热水,埋深在1000米以下,梯度为6.2C/百米,水温58~84C,水头高,水量大,能自流,涌水量为40吨/小时,有一定腐蚀性,可用于集中供暖,现境内已有“震四孔”、大寺村西、村北、青凝侯4井,总矿化度0.8~1.8毫克/升。
  第五章 生物
  第一节 植物
  一、野生植被
  在有积水的洼地或浅沟地带分布的水生植物主要有:狸藻、金鱼藻、狐尾藻、大茨藻、黑藻、水萍草、苦草(水带草)、水绵(蛤蟆被)、芦苇、香薄、扁杆鹿草(地梨草)、稗草等。湿生植物主要有稗草、芦草、水蓼(水蓬菜)等。
  在河堤、沟埂较高地带分布的主要植物有节节草、打碗花(杨苗菜)、牵牛花(喇叭花)、鹅绒藤(老奶子脚)、马唐(鸡爪草)、马兰、狗毛草(兔羔草或野谷草)、画眉草(麦风草)、杨沟菜、牛筋草(好汉子拨)、虎尾草(三棱草)、茵陈蒿、青蒿、黄花蒿(白蒿)、野菊花、白茅(狼尾草)、芦草、猪毛菜(扎蓬菜)、刺藜、荆条、仓耳、背麻、曼陀罗(药狗)等。
  在平坦地带分布的主要植物有:扁蓄(株株草)、两栖蓼(酸大溜)、巴天酸模(牛舌棵)、问荆、滨藜(燕子菜)、轴藜、地肤(扫帚菜)、灰绿藜(油灰菜)、小藜(长叶灰菜)、大藜(园叶灰菜)、反枝觅(人星菜)、凹头苋(小叶人星菜)、刺菟(紫色人星菜)、马齿免(马牙菜)、独行菜(小辣蒜)、朝天委陵菜(老公金)、草木樨、荷麻、野西瓜、蛇床(花花秸)、罗布麻(茶叶棵)、打碗花、夏至草(大秃喇叭花)、龙葵(野葡萄)、酸浆、曼陀罗、车前(猪耳朵菜)、刺儿菜、飞廉(刺儿菜母)、大刺儿菜、泥胡菜、蒲公英、苣英菜(大曲曲菜)、苦菜(曲曲菜)、芦草、益母草、旋复花(野转莲)。
  在低平或稍洼地带分布的主要植被有:两栖蓼、车前、巴天酸模、灰绿藜、朝天委陵、苦菜、罗布麻、草木樨、苣荚菜、短苗碱茅、虱子草、碱蓬、盐地碱蓬(黄蓿菜)、马鞭草、稗草等。
  二、人工植被
  分布于路旁、河堤、村落等地的主要乔木有:小叶苓、榆、柳、国槐、洋槐、塔松、泡桐等。灌木主要有紫穗槐等。花卉主要有:月季、黄杨、美人蕉、草茉莉、大丽花、菊花、鸡冠子花、草坪、吊兰、天门冬、早伞草、天葵、仙人球、仙人掌、龟背竹、令箭荷花、君子兰、扶桑、旱荷、玉树。
  分布于田间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韭菜、大白菜、茄子、青椒、黄瓜、茴香、油菜、卷心菜、芫荽、西红柿、马铃薯、葱、菜瓜、香瓜等。
  第二节 动物
  一、哺乳类
  1、野生动物
  主要有:獾、狐狸、黄鼬、刺猥、野兔、野狸子、仓鼠、田鼠、蝙蝠等,其中獾、狐狸、野狸子现很难见到。
  2、人工养殖动物
  主要有:猪、羊、牛、马、骡、驴、猫、兔等。
  二、鸟类
  1、野生鸟类
  主要有:麻雀、乌鸦、喜鹊、啄木鸟、猫头鹰、野鸭、水鸡、鱼鹰、大麻雀、麻鹌鹑、黄鸟、白鸟、黄胸鹀、三道眉、柳莺、雀鹰、燕子等。除麻雀、麻鹌鹑、喜鹊外,大多数为侯鸟。天鹅、鹳、大雁现很难见到。
  2、人工养殖鸟类
  主要有:鸡、鸭、鹅、鸽等。
  三、鱼类
  1、野生鱼类
  主要有:鲤鱼、鲫鱼、梭鱼、桂鱼、白条、鲢鱼、苹果鱼、麦穗儿、针鱼、鮆脑、草根、布鱼、海鲶逛、嘎鱼、黑鱼、黄鳝、泥鳅、甲鱼、河蟹、河虾、草虾、蚌、螺等,除鲫鱼、麦穗、布鱼、草根鱼、黄鳝、泥鳅等,近些年来,由于河水污染,多数鱼种已绝迹。
  2、人工养殖鱼类
  主要有:鲤鱼、草鱼、团头鲂、鲢鳙、罗非鱼等。
  四、两栖、爬行类
  主要有青蛙、蟾蜍、壁虎、蛇等。
  五、昆虫类
  主要有蚊、蝇、牛虻、蜘蛛、蚰蜒、蝉、马蜂、蝈蝈、蟋蟀、蜻蜒、蚂蚁、螳螂、蝗虫、金龟子、瓢虫、稻飞虱、春橡、地老虎、玉米螟、二化螟、棉龄虫、蝼蛄、韭蛆、潜叶蝇、菜青虫、榆树金花虫、白腊鸡丁虫、毒刺毛早、蚂蟥、水蛭、蚯蚓、蜗牛等。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旱灾
  从明成化六年(1470)至1995年共有119个旱年,平均不足5年一遇(一般发生在3至5月份),其中旱情较重的有9年。
  明崇祯十三年至十四年(1640~1641)连旱,“春旱人相食,尸骸遍野”。
  清乾隆八年(1743)夏,“大旱酷热,土石皆焦,人多热死”。同治六年(1867),“大旱,赤地千里”。
  1920年“大旱,河干涸,村民绝生路”。
  1941年至1942年连年春旱,农作物无法播种。
  1972年春旱严重,河水干涸,稻田改为旱田。
  1989年全年降水量仅245.95毫米,旱情严重,由于调拨库水、外来水,水稻受灾面积仅为4522亩,其中减产8成以上的为2250亩。
  第二节 水灾
  从明永乐二年(1404)至1995年,有记载的水灾共75次,相当于8年一遇(一般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其中灾害严重的有13年。
  明万历二十年(1592)南北运河决堤,境内皆为洪流,平地成川,农田化为湖泊。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连续两个月降雨不停,平地积水深近丈,村民饿死无数。
  明天启二年(1622)“众水交聚,河流内潦,四望壑,真称泽国”。
  清顺治十年至十一年(1653~1654),农田行舟,积水深6尺以上。雍正三年(1725)积水深3尺以上,“薪尽苫为炊”。乾隆元年(1736)降雨持续40余日,积水深丈余,村落、农田均被淹,一片汪洋。道光二十七年(1847)大雨数日,四野水溢,田园皆被淹。
  1927年,大水,农田被淹。1939年,积水深达3米以上,一片汪洋,农田皆成湖泊。
  1949年、1950年,连续降暴雨数日,农田被淹,数十间房屋倒塌。1977年数日暴雨不停,河水暴涨,19680亩农田减产3~4成。
  第三节 震灾
  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至1995年,造成不同程度损坏的地震11次。
  明万历四十三年三月,“地震有声”。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地震声如雷”。明天启元年(1621),“京师地震,天津三卫连震数十次,倒压死伤更惨”。
  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1679年9月2日)三河、马坊等地发生8级地震。雍正八年(1730)八月十九日,北京西北发生地震,“塌房伤人”。光绪十四年五月四日(1888年6月13日)渤海湾发生7.5级地震。
  1966年3月18日,邢台、隆尧地区发生6.8级地震。3月22日,宁津县发生7.2级地震,1967年3月27日,河间、大城发生6级地震。1969年7月17日,渤海湾发生7.4级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唐山、丰南地区发生7.8级地震,波及境内,损失严重,795亩耕地冒沙冒水,18眼深井严重损坏,倒塌房屋1029间,壁山掉檐8876间,淤堵河道3公里,亡1人,死牲畜6头。
  第四节 虫灾
  一、蝗灾
  从明万历十九年(1591)至1995年,有记载的蝗灾共50次,其中灾情严重的有9次。
  明万历十九年,蝗虫遮天盖地,农作物几乎全部吃光。崇祯十二年(1639)“蝗飞蔽天,禾苗殆尽”。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雍正十三年(1735)蝗虫把麦子全部吃光。
  1928年、1931年,发生飞蝗,将禾苗一扫而光,村民四处逃荒。
  1949年至1951年,连年蝗虫遮天。密度每平方米400~700只。
  二、其他虫灾
  1972年大田玉米、谷子、豆类等作物,普遍发生地老虎、金针虫、钻心虫等虫害。翌年,玉米螟虫害蔓延,农作物大面积受灾。1991年9月,稻飞虱自东南北里八口、南里八口2村向西北迅速蔓延,境内水稻绝收400亩,重灾3200亩,减产260万斤。
  第五节 风雹
  境内冰雹路径有2条,一是由宽河、陈台子入境,经青凝侯出境。二是由市区陈塘庄入境,经大任庄、贾庄子、李庄子一带出境,冰雹主要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发生时间多在下午至午夜,持续时间多则半小时,少则几分钟,并多与雷雨大风相伴随,危害极大,常见雹粒如蚕豆或卫生球大小。
  1953年7月,大任庄东南一带20个村发生风雹灾害。
  1964年夏,大任庄一带受冰雹袭击,826亩粮田减产5~8成。
  1982年6月22日,冰雹袭击了芦北口、王庄子、李庄子、青凝侯、大任庄,受灾面积7200亩,其中粮田6200亩,果园1000亩。粮田减产94万斤,果品损失2万余斤。
  1985年8月2日,境内遇到狂风暴雨夹冰雹袭击,倒塌车间1030平方米、民房20间、围墙410米、河闸1座、折断电线杆215根、损瓦1276.6万块;刮倒玉米5285亩、水稻1100亩。
  1990年6月21日,境内风夹雹,受灾面积2000亩,其中1400亩绝收,经济损失300万元。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