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四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536
颗粒名称: 人物春秋
分类号: K82
页数: 29
页码: 211-2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西青区人物春秋的情况。其中包括海派画家钱慧安、年画画师张克森、中国蜡像大师尔宝瑞、国际武术裁判苏长来、于台武术队台柱子冯玉生、邓店的八极拳研究会、西营门街的天津群英武学社等。
关键词: 西青区 人物春秋

内容

海派画家钱慧安
  晨曲
  钱慧安(1833—1911)是著名海派画家。钱慧安来到杨柳青后,就住在松竹斋南纸店,先为齐健隆和爱竹斋两画店出画稿,开始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杨柳青年画题材创作。
  海派画家钱慧安的到来为杨柳青年画带来一股海派清风。钱慧安一直师法于唐寅、陈洪绶,但不受所缚,倾心追求自己的独特风格。钱慧安善工笔画,尤以人物仕女为专长,间作花卉山水。其风格笔法遒劲,意境娴雅,既有民间村野淳朴味,又有宫廷高雅富贵气。面对当时西方绘画理念的涌入,钱慧安既不全盘接受,也不一概排斥,而是旁参吸纳,丰富自己。他到杨柳青,先后创作了百余种画样,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古人诗句等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麻姑献寿》《钟馗嫁妹》《竹林七贤》《风尘三侠》《东山丝竹》《桃源问津》《南村访友》《春风得意》《皆大欢喜》等,还有脍炙人口的《刘姥姥醉卧怡红院》《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史湘云偶填柳絮词》等红楼梦故事。
  杨柳青“庆祥号画庄”庄主、画家王宝铭先生收藏着一本“钱慧安年画作品画册”,上有钱慧安的23幅作品。当然,这只是他年画作品的一部分。按创作时间顺序编排可知,钱慧安从清光绪元年(1875)开始在杨柳青作画,到《东山丝竹》落款清光绪十七年,这位海派画家在杨柳青作画的时间至少是17年。
  正处绘画艺术鼎盛期的钱慧安来到杨柳青后,其画艺又有明显变化,以线条勾画后略加淡墨渲染,面容的立体感和质感出神入化。钱慧安在不违背杨柳青年画的基本规律,不破除其艺术特征的前提下,将文人画的神韵,院体画的精髓成功扩展到杨柳青年画中。在他的影响下,杨柳青年画打破了长期的对称式构图方式,主要色调风格也由浓艳转向淡雅,突出了文人画的诸多因素,令人耳目一新。
  看钱慧安在年画画作上的题词和落款诗句可知,他在杨柳青作画的生活是很清苦的。“一灯一搨楼,孤身只影画”,这是怎样的一种孤独情怀!“折梅逢驿使,赠与垄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可见他的老伴已先他而去,他的晚年生活情无所寄。“焚香告天”“寒占梅花同不睡,问寻鹦鹉说无聊”“惆怅后庭风味别,自锄明月种梅花”“万物已随秋风改,一樽聊为晚凉开”“百岁老人谈旧事,一窗新绿试新茶。眼前清福须消受,又报篱边放菊花。”都深深寄予着这位画家的寂寥心情。
  然而,钱慧安却将奔放的热情集聚笔端,流淌在画作上,他那《春风得意》《皆大欢喜》的构图是那么喜庆和热烈,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他画的《南村访友》《桃源问津》,更是将浓浓的人情味溢于纸上。所有这些画都深受大众喜爱,一直畅销不衰。
  钱慧安成就了杨柳青年画的再发展,杨柳青年画也成就了钱慧安艺术生涯的新高峰。由于他的画作被大量印行并广泛传播,他成为大半个中国人人皆知的著名画家。在杨柳青年画火爆走红成为中国年画之首的同时,他在画坛的声望也如日中天,一发而不可收。
  年画画师张克森
  孙红
  古镇悠久的历史激荡起他无限的聪颖和智慧,大运河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神赋予了他无限的灵气与才情,淳朴敦厚的民风孕育了他的质朴与热情……他就是杨柳青年画著名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张克森。
  张克森的艺术人生
  1941年,张克森出生在杨柳青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自18岁进入杨柳青年画社起,他就师从著名的民间画师潘忠义先生学习绘画。他天资聪慧,自幼爱好美术,加上勤奋、刻苦、悟性高,很快便掌握了彩绘技艺。由于在彩绘方面表现十分出色,他逐渐显露出对色彩和美术技法的敏锐感觉与绘画才能,得到领导的密切关注。
  1964年,年画社成立创作组,张克森成为首选人才。张克森进入创作组后,热情非常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到年画的创作中。1972年,他与天津部分老画家一起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天津厅绘制大型作品。这期间,张克森虚心向老画家学习国画技法,为今后的年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4年,他又去天津美术学院年画班任教一年。1982年,张克森同画家邵文锦一行去敦煌、麦积山、西安等地参观学习,饱览了祖国的文化遗产,开拓了艺术视野,更坚定了他在艺术之路上不断超越自我的信心。
  经过多年努力,张克森的年画作品开始登上大雅之堂,《大江歌罢掉头东》参加了天津美展,并被天津觉悟社旧址纪念馆收藏,还入选了天津建卫600周年画展。《山集春来早》参加了第三届全国美展并获第三届全国美展年画评奖三等奖。2004年元月,即甲申正月初八,张克森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访谈民间年画传统与发展的节目录制。
  在此期间,张克森的年画作品不仅被多家出版社出版,而且被天津艺术博物馆等处收藏。他曾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等多部典籍。
  走近画师说年画
  在骄人的成绩面前,古稀之年的张克森说:“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是我一直追求的人生信条。搞年画创作要坚持深入生活,我的灵感和动力就是来自身边的人们。”
  他创作的年画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如《山集春来早》,就是在农村采风时留下的深刻印象。张克森回忆说:“当年采风,创作组成员要在一个小村子里住上好久。大家不仅参加农村的生产劳作,而且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大家与乡亲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老乡们积极为创作组的成员提供便利的创作条件,宁可放下手里的农活,也要帮助创作组的成员搞创作。大家的创作激情被老乡们的热情所激发。于是,一幅幅、一组组反映农村现实生活、讴歌农民崭新风貌的作品诞生了。”
  很多人要问,杨柳青年画为什么稳居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呢?张克森说:“最主要的原因是,杨柳青年画制作工艺复杂。其他地方的年画只是印制,印完就算完成了,而杨柳青年画经过刻版印刷后,还有更复杂的彩绘工序,仅脸部的彩绘工序从上薄脸、染脸、勾脸,到烘脸、罩脸、开眼、打水鬓等就有十几道。脸部彩绘十分要求技巧,要把握好‘度’,注意颜色与水均匀调开,做到含蓄、统一、均衡、呼应,使画面‘活’起来,达到生动的效果。”杨柳青年画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是因为刻工精美,手绘细腻,画面饱满,色彩艳丽,使杨柳青年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才使杨柳青年画扬名中外。
  年画的生命:传承和创新
  杨柳青年画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伟大瑰宝。2006年5月,杨柳青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能够历尽沧桑、代代相传、重获新生的原因,就是因为年画的“魂”深深扎在民心之中。它承载了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热爱之情。杨柳青年画的伟大生命力和独特魅力正是基于此。
  在四百余年的历史涤荡中,无数能工巧匠为杨柳青年画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张克森说:“我们要特别感谢那些在解放初期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挽救杨柳青年画这一民间艺术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们。原天津文化局局长张映雪同志、原天津美术出版社社长郭钧同志,还有那些将几代人珍藏的画版奉献出来的民间艺人,如韩春荣、霍玉堂、王顺安、尹庆山等,以及那些为整理、继承、创作工作奉献了毕生精力的文艺工作者,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杨柳青年画能有今天,是与他们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有密切关系。”
  其实,杨柳青年画的传承创新发展其功劳也有张克森的份儿,他是为此奉献了毕生才华与精力的。
  采访即将结束时,张克森深情地说。“希望家乡有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能积极地关注并投身年画事业,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兴、传承和创新去贡献力量。让我们为子孙后代保留好杨柳青年画这张独特而珍贵的‘魅力名片’!”
  一个人把年画作为事业和爱好为之奉献了一辈子,这是多么难得啊!张克森与杨柳青年画的情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热爱了一辈子,耕耘了一辈子,更坚守了一辈子。让我们祝福年画画师张克森永远幸福安康,也祝愿杨柳青年画这一艺术奇葩能更好地展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巨大魅力!(2011年《西青报》采访稿)
  中国蜡像大师尔宝瑞
  张天伦
  尔宝瑞,祖籍西青区杨柳青镇,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伟人蜡像馆首席蜡像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为“国际艺术大师”,是世界蜡像界唯一获得此称号的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尔宝瑞创作的《重生·永恒》蜡像,奇迹般地让百年奥运的八位奥运会主席欢聚一堂,在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上亮相,受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和罗格的高度赞扬。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从奥运艺术大会上万件艺术品中唯一收藏的就是这组蜡像,这组蜡像会永久保留在瑞士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中。
  西方《圣经》中记载,上帝亲手用泥土捏就了人形,吹一口仙气于其中,人便有了生命。在世界的东方,有这样一个人,用平凡的双手临摹上帝的杰作,竭尽心血来换取作品的永恒。他就是“中国蜡像大师”——尔宝瑞。
  艺术之路从这里起程
  瘦高的个子,额头上有些许皱纹,年近花甲的他却仍有一张孩子般俊朗的脸容,因年纪大了的关系,却显得清癯了起来,这是尔宝瑞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采访是在他大寺开发区的蜡像工作室里进行的,谈笑间,尔宝瑞似乎已经成了记者关系笃密的老友。
  “尔氏家族出过一些艺术人才,香港导演尔冬升全家有20多人在电影界,香港电影界的人称尔冬升为‘小宝’,另一个在大陆的是上海的尔冬强,著名摄影家、记者。”尔宝瑞的父亲早年间曾任新疆伊犁、喀什、阿克苏、塔城、库车等地外贸公司经理,和俄国人做生意。少年的尔宝瑞辗转于兰州、西安、天津等地,这使尔宝瑞幼年时就比同龄人的视野开阔得多。“父亲常常邀请俄罗斯朋友到家里唱歌跳舞,变换各种乐器为他们伴奏,神极了。”尔宝瑞的哥哥酷爱模型制作,总能把捡来的废旧塑料变成一艘艘精美的舰模。跟着哥哥一起做模型,尔宝瑞学会了如何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如何创造心中所想。这些都为尔宝瑞日后从事蜡像艺术打下了基础。
  尔宝瑞自幼酷爱画画,三岁时经常在离家近的马路边地上画汽车、警察之类。一次被父亲的朋友看到,送了他一本哈定的《怎样画铅笔画》,这是尔宝瑞的第一本“专业书”。那时候这类通俗美术教材相当少,他看了以后,爱不释手,每天就照着书练。画着画着就画到了学校的黑板报上,同学、老师都知道他是小画家。在天津草厂庵小学上学的时候,老师画教学挂图都要找尔宝瑞。语文老师为了更形象地教学,甚至让尔宝瑞把课本中的故事绘成连环画,作为全年级语文教学的挂图。10岁时,尔宝瑞师从庞靖宇先生,开始接受严格的写实艺术训练,从此踏上了漫长而曲折的艺术道路。
  回忆起年幼时家庭的艺术氛围,尔宝瑞认为这与杨柳青的地域文化气质是一脉相承的。“在我看来,杨柳青虽地处北方,却有着南方的地域特质。依河而建,漕运发达,物产丰富,这是艺术能够发展的基础。另外,老百姓生活富裕、安宁,人的性格就容易比较踏实、细致,比较能够静下心来深入地研究某些东西,我始终认为这是我的家乡给予我的最为宝贵的品格。”
  毕业于“农村美术学院”
  很多人要问,蜡像艺术起源于西方,当时的中国艺术家根本无人能将蜡像做像,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尔宝瑞创作的蜡像得以超越西方同行?尔宝瑞的回答充满自信:“过了技术这道门槛儿之后,就意识到自己能够把蜡像做到一个旁人难以到达的高度。”
  “技术门槛”即蜡像的制作工艺。1992年,为了开发旅游业,河北省清东陵文物处打算制作一系列清代人物的蜡像,经人介绍,他们找到了做过雕塑的尔宝瑞。当时中国的蜡像界还是一片空白,尔宝瑞在对西方蜡像制作工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埋首在工作室,将雕塑的创作流程凝固到蜡像上:做泥稿、翻模、浇蜡、上色、刻画毛孔和皱纹、安毛发……不曾想,凭着拼命的韧劲儿和那股天生的灵巧,他研究出的这套制作技法,竟超越了欧洲同行们。“欧洲人原来根本不给蜡像做毛孔,皮肤都是光亮的,只能远看。”尔宝瑞独创的蜡像工艺技术,使蜡像在表现皮肤的质感、人物的生命感上超越了英国蜡像维持了200年的标准。
  “过了技术这关,我才发现,蜡像的秘密原来在蜡外。要想把蜡像做得逼真,就必须有深厚的超写实美术功底和极强的造型能力。没有艺术的形的准确,休谈气质。”尔宝瑞认为自己扎实的基本功是在“农村美术学院”打下的。
  尔宝瑞回忆说:“16岁时到内蒙古通辽县一个公社插队,那里到处是茫茫的沙海。村民们都很穷,照不起相,我就给老乡们画像。
  我这种画肖像的能力是正规美术学院很难培养的——因为围观者总在开玩笑逗弄被画者,一个人总得画上好几幅,几年间我竟然画了上万幅肖像。我的素描和速写基本功就是那时练就的。”
  命运也许总是会公平的。尔宝瑞以农村为课堂,以活生生的喜怒哀乐的农民为模特儿。他们不会总呆着,不像画院里的模特儿那样直挺挺地一动不动,表情生硬麻木。而正是从这些有着丰富表情和深刻生命内涵的农牧民身上,他锻炼并掌握了惊人的瞬间建模功夫和捕捉人物内心世界的技法。就像射手一样,用固定的枪打固定的靶子,即使再准也不是好射手,只有持枪在飞奔的骏马上击中飞鸟的才算是真正的好射手。
  “我在从事蜡像创作时,就是把这种捕捉人物情感世界的艺术能力运用进去,体现在人物的眼神中。有人说我的蜡像看上去特别吓人,这是因为他们感受到活人的精神世界。如果没有这种创造力,即使工艺水平再高,也难与世界水平抗衡。”
  让伟人定格在美好瞬间
  真正的艺术家并不在乎获得过多少奖项,真正在乎的是他的作品能得到人民的首肯。尔宝瑞塑造的蜡像绝大部分是人民爱戴和熟悉的伟人、名人。“他们在世的时候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去世了,人民怀念他,希望能再看到他。就是这种朴素的感情赋予了他使命。”
  1997年2月初,尔宝瑞应中国伟人蜡像馆的委托,为邓小平等一系列伟人塑蜡像。十天后,邓小平去世的噩耗传到尔宝瑞的耳朵里。“我突然意识到,应该加快创作步伐,用自己的双手,将他的音容笑貌留存下来。”但人们对小平同志的音容笑貌太熟了,这次的创作被他视为自己雕塑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挑战”。
  40天夜以继日的工作之后,小平同志终于“复活”了:身穿灰色中山装,双手垂直摆放,精神矍铄,面带慈祥,神情平和而自信,对中国的前景充满了信心。尔宝瑞说,这尊蜡像是自己最喜欢的,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似乎能感受到小平同志的呼吸,仿佛他是真实存在的。于是,累了、遇到困难了,他总喜欢走到“小平同志”跟前,轻声和“他”说上几句话,“小平同志”浅浅的微笑,总能让他重新获得力量。
  “哪怕坐着轮椅,也要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这是小平同志的心愿。为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2007年6月28日,在“恭迎小平蜡像莅港暨红旗检阅车展出”的大型展览会上,当“小平同志”现身维多利亚港时,全场人都惊呆了。小平同志的家人,也特意表达了对尔宝瑞的感谢:“太像了,神韵特别好,内心世界刻画得好,是所有邓小平伟人像创作当中最好的。”
  不仅仅是邓小平的蜡像,从毛泽东到周恩来,从鲁迅到齐白石,从金日成到萨马兰奇,尔宝瑞将这群伟人定格在了他们最辉煌的时刻。
  对家乡年轻人有话说
  谈起今后的打算,尔宝瑞有些激动,眼神中充满了对艺术和未来的希望。“我能看到这门艺术的潜力,它应该有更大的发展!西方油画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真实。而蜡像就是多角度的、立体的、细微的真实,更能够震撼人心!”尔宝瑞接着说道:“现在中国会创作蜡像的人很少,作品也少,一出现就被博物馆垄断了。我打算以后在高校里办一个蜡像专业,把自己的成果教给学生,让中国的蜡像艺术流传下去。”
  与大师的交流接近尾声,尔宝瑞回首年轻时奋斗的历程,希望记者能够传达自己对于家乡年轻人的一点期望:
  “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杨柳青自古就是一片宝地,改革开放以后,西青各项事业发展如此之快,也是基于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一种踏踏实实做事的品格。西青没出现过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有很多能做成事的人。年轻人要继承这种可贵的地域特质,放开眼界,踏踏实实地去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知识,刻苦钻研,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009年《西青报》采访稿)
  国际武术裁判苏长来
  郭非
  苏长来是杨柳青人,现任天津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中国大学生跆拳道协会秘书长,中国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协会、柔道协会副主席,国际武术联合会教官,国际级武术裁判。
  能取得现在的成绩,除了自身的努力,还源于父辈的影响。苏长来是土生土长的西青杨柳青人,出生在武术世家,父亲苏延泽曾任西青武术馆馆长,也是西青区杨柳青盛兴风云老会的第四代代表人物。苏长来6岁开始随父亲和风云老会中的师傅们学习武术,练练套路,也跟着风云老会参加出会活动。
  上初中后,他担任了学校武术队的队长,平常负责组织队员活动,偶尔也教授队员们一些简单的武术套路,可见当时已现领导风范。当时区里、学校里组织的运动会他和队员们都是积极参加,也应邀到周边农场、苗圃进行表演,对当时武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广作用。
  1977年第一届高考恢复后,他考取了天津市体育学院,当时的录取比例远没有现在大,只有百分之三的学生能考上大学,在苏长来的努力下,武术和田径专业都向他投来了橄榄枝,他最终选择了从小学习的武术。不久,他就加入了校队,更成为其中的骨干队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天津大学任教,之后成立的武术队多次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现在苏长来任天津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在他的努力下,天津理工大学武术队在全国高校运动会中拥有响当当的名头,已然成为全国高校武术项目的排头兵。多年来,武术队参加国际、国内各项重大比赛共夺得金牌145枚,为学校、为天津、为国家增光添彩。在刚刚结束的第26届大学生运动会中,天津理工大学的学生更是再创佳绩,共夺得3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
  他带领的武术队应邀出访了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和韩国等国家,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促进国际、校际、学科之间的交流,架起了与这些国家友谊和文化的桥梁。在全国武术、跆拳道、柔道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中,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多次受国际武联指派,到澳大利亚、加拿大、澳门、印尼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武术培训班讲学,培训教练员和裁判员,受到欢迎。多次受国际武联、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门聘请担任国际、国内重大比赛的裁判长、总裁判长,出色完成每一次任务。用自己的优势为社会服务,为体育事业的发展、传承中国文化做出了应有贡献。
  由于在各方面工作的突出表现,他多年来荣膺多项奖项。曾获2005年至2009年全国武术“十佳裁判员”称号,天津市“八五”“十五”立功奖章;2009年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天津市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名师称号;2010年“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2012年《西青报》采访稿)
  于台武术队台柱子冯玉生
  晨曲 程海琴
  于台村有个武术队,远近闻名。武术队的台柱子叫冯玉生,今年(2011年采访时)已88岁。冯家是武术世家,冯家的武术在100年前的清末民初就已经很有名。
  冯家最初的习武人叫冯宗义。冯宗义本姓肖,因招女婿入赘于台冯家,改姓冯。冯宗义老实,正直善良,怕受人欺,发奋习武,为的是使自己有自卫之能。冯家与小南河霍家有姻戚关系,冯宗义有意与霍家常来常往,天长日久学到了一些东西。
  霍元甲在天津怀庆药栈做事时,经常回家。那时没有交通工具,都是步行。霍元甲在回家时要路过于台村,便总是在冯宗义家歇脚打尖,切磋技艺。这使冯宗义更熟练地掌握了霍家迷踪拳。
  后来,冯宗义将迷踪拳传授给儿子冯兆祥和冯兆庆。冯兆祥因武术之名被袁世凯招募,成为在小站练兵的武术教师。冯兆祥手下弟子众多,不但遍布小站兵营,民间也有不少。他的弟子有不少人参加过义和团,为英勇抗击八国联军做出过牺牲。
  冯兆庆一直在于台居住,他将迷踪拳传授给了后代冯玉生。冯玉生虽已88岁高龄,仍每天坚持练武,身体还很结实。冯玉生六、七岁就跟长辈冯兆庆学武。他清楚地记得,1935年,霍元甲的次子霍东阁从南洋创办精武体育会胜利归来,很想在家乡天津也成立精武会,于是,在天津三义庄开了个“东阁药房”,以为立身之本,然后在劝业场附近租下场地表演武术,宣传精武精神。冯玉生随长辈冯兆庆常去三义庄霍东阁处,向他学习技艺,有时也去表演场地去帮场表演武术,宣传精武精神。在那近一年的时间里,冯兆庆与冯玉生从霍东阁那里学到了迷踪二路至五路拳。
  冯玉生习武很快成材。1953年,被选拔参加全国武术表演赛获广泛好评;1958年,被聘为北京军区武术队教练,并在当年的各大军区武术比赛中获总分第一名,因此被提升为八一武术队总教练。之后又多次参加表演赛并获奖。后来,冯玉生又将迷踪拳传授给了三个儿子,即长子冯良友;次子冯良俊;三子冯良才。现在,他们冯家父子都还在坚持练功,尤其精通迷踪拳。88岁的冯玉生还被霍元甲文武学校聘为“霍氏迷踪艺”武术顾问。
  如今,于台村的武术队依然十分活跃,现有队员30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十几岁。在武术队的影响下,于台村民习武历史悠久,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村民们从小就喜爱武术,练习武术。几十年时间里多次参加市、区举办的武术表演,在周边村庄乃至天津市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
  2007年,于台村民搬进了楼房新村后,于台村党支部为弘扬这一传统武术活动,给予武术队大力支持,不仅添置了服装、器械,还为他们配备了一块塑胶操场,使他们更有利于锻炼。因此,村民们练武积极性更加高涨,队伍不断壮大。
  数年来,于台武术队不光是训练乡亲们习武健身,也经常参加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冯玉生老师傅曾经带领几代武术队员多次参加市、区举办的武术表演。1987年,在冯玉生的带领下,于台武术队在西青区武术选拔赛中大获全胜,男女队员共8人,男子获得三个项目第一,两个项目第二,一个项目第三;女子获得两个项目第一,三个项目第二、三个项目第三,并获得了当年6月举行的天津市农民运动会参赛资格。因成绩突出,1983年冯玉生被评为“全国千名武术辅导员”,从1984年起,连续四届被聘为西青区政协委员。1985年,冯玉生在天津市武术观摩交流比赛中获得老年组一等奖;1986年,在江苏徐州举办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获得“三献纪念”金牌;1990年,年近七旬的他又应邀在上海精武国际武术邀请赛中表演了迷踪拳、刀里夹鞭,获得一致好评。
  如今,已是耄耋老人的冯玉生在武术队中主要做技术指导,日常教练工作大多落在长子冯良友的身上。今年已经68岁的冯良友从小得父亲真传,擅长迷踪拳、枪、鞭、刀里夹鞭,功力深厚,他代父教徒,一丝不苟地指导队员们练习拳法。
  2007年5月,中央电视台在山东郓城召开“武林论坛”大会,天下各路英雄豪杰齐聚郓城。“霍元甲与迷踪艺”做为一个重要拳种应邀参加武林大会,冯玉生长子冯良友做为迷踪艺传人参加了这次武林大会,并登台演练了迷踪拳,获得台下一片掌声。演练完毕,少林拳名师梁以全和全国其他拳种的武师纷纷上台与冯良友合影留念。
  如今,冯良友老当益壮,继续在武术队发挥着重大作用。武术队的学员越来越多,不光是于台的,西青的,天津的,还有一些外地人慕名而来的。
  于台的武术传统已经传承了百年,相信会更好地传承下去,传到很远的未来。(2011年《西青报》记者采访稿)
  邓店的八极拳研究会
  晨曲 程海琴
  李七庄街邓店村有个八极拳研究会。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该会有正式挂牌的办公地点,还有非常宽敞的活动场地,为八极拳师徒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大显身手,将这一武术拳种在邓店这块风水宝地上发扬光大。
  邓店村距武术大师霍元甲的家乡小南河仅两公里,尚武之风自古就有。自上世纪三十年代,村中开始有人练习八极拳,那是一位叫陈洪勋的壮汉,有机缘接触八极拳且十分喜好,从此刻苦锻炼,终成一名八极拳高手,并逐渐在家乡掀起习武健身热潮。说起八极拳,就要简单说一下此拳的来历和历史根基。八极拳传到今天已有十世。相传八极拳创始人是一位云游高僧,在明末清初时创办此拳种,意在召集人马积聚力量准备反清复明,因此,八极拳的特点是攻击性强,属硬功。所以有人总结说,“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云游高僧因为秘密组织反清复明活动,所以要隐姓埋名,只向外称自己是赖爷。赖爷晚年,不再适合满天下游走,便定居在弟子吴钟家里,直至仙逝。
  吴钟是山东庆云北斜科村人,至今吴氏有家谱,有祖坟,有八极拳传人。
  至此可知,创立八极拳的始祖是云游高僧赖爷,传承八极拳的一世祖是吴钟。
  将八极拳传入天津的是樊青云。樊青云生于1884年,逝于1967年,享年83岁。樊青云祖籍河北省沧县王官屯,属八极拳七世。青年时代的樊青云挟八极拳技艺离开家乡闯荡江湖,先是在天津走场子卖艺,后来又只身闯关东。终因天下不稳,民不聊生,走江湖卖艺难以糊口,又返回天津,在土城落脚。樊青云在漫长的岁月里什么都干过,打把式卖艺,招徒授技,为富人看家护院,替地主收租,经历十分广泛丰富。樊师傅在天津土城数十年,传授弟子无数,至今徒子徒孙满天下,无以数计。
  邓店的陈洪勋便是樊师傅的高徒,属八极拳第八世。陈洪勋1912年生,1994年去世,享年84岁。陈洪勋小师傅樊青云28岁,师徒结缘纯属偶然。有一段时间樊师傅替土城大地主孙家收租。邓店村有孙家土地,这样樊师傅便因此机缘常光顾邓店。一来二去,樊师傅与邓店的陈洪勋之父相熟,并应邀家中小坐,居然就碰见陈洪勋在习武。那时,陈洪勋在天津一商铺学徒,每日向少东家学形意拳,回家后仍刻苦演练。樊师傅见陈洪勋后很喜爱,陈洪勋更是有相见恨晚之感,由此,他们很快成为师徒。
  陈洪勋刻苦习武数年,终成八极拳高手。为了能带动家乡人习武健身,他从不保守,有求学者便教。他曾明确表示,只要根正没有劣迹,想学我就教,为家乡尽义务,不收费。为此,他教出的徒弟很多,不光是本村青年,还有十里八乡以及外地慕名而来的武术爱好者。
  文革期间,陈洪勋师傅遭受极左冲击,被带上“二地主”的高帽上台挨整,其因来自樊青云樊师傅。樊师傅替土城大地主孙家收地租,邓店有孙家不少土地,孙家的祖坟也在这里,樊师傅便为陈洪勋谋了一个差事,替孙家看坟。就为这,文革时陈洪勋被扣上“二地主”的帽子。
  虽然经受过打击,陈师傅并没从此消沉,仍然希望在有生之年为乡民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走向正轨,天津的八极拳组织恢复活动。1985年,陈洪勋被任命为“八极拳第十二武术社社长。”已是73岁高龄的陈师傅喜迎盛世,兴奋之下广收弟子,义务授徒,停止多年的尚武之风又在邓店兴起。
  至今,陈洪勋师傅的徒子徒孙早已桃李满天下,并且捷报频传,成绩斐然,佼佼者更有建树。2008年11月16日,在八极拳第八世弟子陈子明、崔士兴、王占领、徐振洪、张子链、张金友等一批精英人物的倡导下,成立了“天津市西青区邓店开门八极拳研究会”。陈洪勋之子陈子明被推举为研究会顾问,崔士兴为会长,王占领、张金友、张子健为副会长,徐振洪为秘书长。
  邓店八极拳研究会成立后,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会务搞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数年来,八极拳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除了开展广泛深入的民间学拳健身活动外,还经常组织骨干力量参加各种比赛表演活动。
  陈子明在“全国民间武术精英邀请赛”上,荣获八极拳第一名;在“天津市首届民间传统武术大赛”上,获老年组二等奖。张金友在中年组“空架子”项目中获得了第一名。徐振洪在中年组“三路小驾”项目中获得第三名。他们还派代表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北科杯”截拳道比赛,陈子明在比赛中获得了武祖棍和八极三十路拳两个项目的第一。如今,邓店的八极拳研究会已经名声在外,经常接到外省市以及香港的邀请函,盼望他们去表演比赛交流。
  邓店八极拳不保守,不光自己走出去,还主动邀请各地民间武术组织来村中表演切磋,以便共同发展。相信,邓店的八极拳研究会会越办越红火。(2011年《西青报》记者采访稿)
  西营门街的天津群英武学社
  郭非 李焕丽 田丽
  天津群英武学社成立于民国初年(1904年),现活动于天津市西青区西营门街赵庄,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在经历了不同社会变迁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体育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民间组织。社团坚持传统的弓箭、大刀、石锁、石墩等健身活动,百年来在众多民间技艺中独具特色。社团在现任(第四任)社长顾宝地的带领下,在社员共同努力下,赢得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天津群英武学社的第一任社长名为郑玉春,当时正值四十多岁,特别喜爱健身运动。在那个年代南市地界比较乱,便组织一群人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在南市一个煤厂(南厂子)内活动。刚开始成员大多是附近卖水果、杂货的小贩,社团还只是个雏形,一切都很简陋。就这样一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郑玉春便与谭鹤霖、郭金友、薛士虎、王连弟等人创办了“五义社”,后改为武学社。
  不久,郑玉春因故离世,社内成员谭鹤霖接任,成为第二任社长。谭鹤霖当年在南市首善街开办一水铺,也正值中年,喜爱体育健身,不仅将武学社迁到水铺旁自家一处平房内,并以此为活动场地,而且置办桌椅板凳,购买健身设备,深受大家敬重。因其在家中排行第八,大家尊称他为“八爷”或“谭八爷”。
  从此,全体社员在谭鹤霖的带领下,健身热情高涨,业余时间坚持弓、刀、石锻炼,其中尤以大刀举重更为人所爱,日渐成为刀石锻炼之首。大刀为铁制,似关羽所用大刀,重量不等。社员们在长期操练中日渐掌握了大刀举重的基本规律和技巧,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创出了许多新花样,由单纯的单人单刀举重,创新为单人单刀花样举重、双人双刀举重、多人多刀举重、群人群刀叠罗举重等,动作协调又优美,将体育与艺术完美的结合了起来,既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又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加之弓、石技艺的创新和提高,不断推动了群英武学社的日渐兴盛。
  然而,20世纪70年代初,谭鹤霖因年迈而与世长辞。临行前,他将社长一职传给了早期社员谢宝春。谢宝春曾获全国举重冠军,绰号“谢一吨”。虽然成为第三任社长时已年过半百,但谢宝春不负众望,率领社员勤学苦练,不断攀登。特别是大刀举重方面,更是钻研出顶、舞、弓、砸等高技巧、高难度的动作。随着名声的越来越大,社团不断被邀请到各地参加演出和比赛,八九十年代,曾先后参加了天津、北京、华北地区和全国民间体艺大赛,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和物质奖。同时还被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邀去表演,无不赢得人们称赞。
  2001年武学社再次受中央电视台邀请,一行十五人,携带80余斤至240余斤重量不等的十五口大刀和重约400余斤的两盘石磨。当时已76岁的谢宝春也登台表演了“胸负千斤”,老人仰天倒地,众人将两盘400余斤重的石磨压在胸前,石磨上再站上两人,各举一把百余斤重的大刀,总重量达千斤,现场观众喝彩声不绝于耳。
  与此同时,谢宝春还注重发展和培养新社员。其中社员孙金桐之女,20岁的孙冰,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不仅练就了舞刀技能,还创出了独特的“蹬四件”绝活,不仅造型优美,更反映了深厚的功底和技巧。
  2002年8月噩耗降临,谢宝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全体社员悲痛万分,无不为失去这样一位好老师、好社长而痛心。
  在心痛之余还是要为武学社选出新的组织领导者,继而推出了同是早年社员的顾宝地为第四任社长。
  顾宝地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就喜欢武术,而且常跟着父辈锻炼,这也为日后拜师学艺打下了基础。16岁时,顾宝地拜大刀界的名宿武景新为师父,加入了天津群英武学社,开始学习大刀,至今已经50年了。
  拜师以后,顾宝地一有时间就往师父家里跑,从刚开始的练基本功,腰腿功夫、劲道等,到后来配合气功的练习,可是吃尽了苦头,练习顶刀在头上磨的茧子到现在还能摸得出来。这50年来,从未间断过,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四旧”,没法练大刀,他还找老乡借农具代替大刀继续练习。
  全体社员在顾宝地的带领下,继续攀登,不断改革创新,相继推出了《群刀飞舞》《单刀缠身》《四刀并举》以及不断开拓完善“弓箭”、“抱石”等新创举,更为群众喜闻乐见,深受群众欢迎。
  近年,在不断参加市区展演和各种赛事的同时,武学社还频繁被各有关单位邀请演出。2001年顾宝地被天津民间艺术联谊会授予天津民间艺术家称号,进而,天津群英武学社在他的带领下更加活跃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创出了社会公认的小有名气的“天津大刀会”。“天津大刀会”成为了天津群英武学社的一种标志,一种特殊品牌,享誉津城。
  随着武学社的发展,名声的不断壮大,顾宝地经常能接到其他省市打过来的想要拜师的电话,现在,他的徒弟分布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已有三四十人。顾宝地的儿子从小深受父亲“真传”,也练就了一身功夫。经常随父亲和师兄弟们一起到全国各地演出。他的大刀、硬气功表演也已很有造诣。最让顾宝地欣慰的是,自己的孙子也很喜欢学武,小家伙身体底子不错,也开始跟着爷爷练起功来。这些绝活可以说是后继有人了。
  天津群英武学社在顾宝地的带领下,在社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将再接再厉、继承传统、开拓创举、弘扬民族文化,创出更多的成绩,更上一层楼!(2011年《西青报》记者采访稿)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四册

《西青文史第十四册》

本书分地方文化、名胜古迹、风物掌故、寻根成果、风物掌故、历史研究、人物春秋等栏目,收录了杨柳青年画起源管窥、杨柳青年画起源·年代·鼎盛时期的研究、杨柳青年画里的款题、杨柳青年画的构图造型和色彩、杨柳青年画与年俗漫谈、解放后年画的传承与创新、杨柳青年画作为年画之首原因何在、民俗谐趣寓意长、年画的教化功能、年画制作工艺绝活多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