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龙河上盂蓝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四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518
颗粒名称: 赤龙河上盂蓝会
分类号: K892.1
页数: 2
页码: 142-1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过去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赤龙河沿线举办盂蓝会,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放荷花灯,荷花灯在河上漂流,成为美丽的景观。盂蓝会是以村为单位,村民自发筹备,展现了团结精神。
关键词: 杨柳青镇 盂蓝会 赤龙河

内容

盂蓝会是过去赤龙河面上的一大盛事。
  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元节”,也称鬼节。当然,这是人们祭祀祖先的节日。人们除了到故去的父母和先祖坟茔去拜祭和焚化纸钱等祭奠活动外,还要以村为单位搞集体祭祀活动。就是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盂蓝会,解放以后破除迷信,这类活动淡化了。解放前这类活动十分普遍。特别是赤龙河沿线村庄,盂蓝会办得有声有色,成了这一带村庄的一大风景。
  那时的盂蓝会,最精彩的当是放荷花灯,就是用彩纸做成荷叶与荷花组成的荷花灯。那荷花灯做得很精巧,底下的荷叶翠绿,做成船型,一朵粉红色的荷花盛开,花蕊上插一支蜡烛,完全像一件工艺品。点燃蜡烛,就是一盏灯,放在赤龙河的河面上,让其随水流飘走,寄托人们的哀思。那荷花灯放下去,一盏接着一盏,排成荷花灯的长队,顺流而下,煞是好看,那真是赤龙河面上一道瑰丽的风景。当然,盂蓝会不仅仅放荷花灯这一项内容,还有很热闹的活动伴随这个节日。那时附近这十几个村盂蓝会的发起村是邓店村,是日白天,先派人知会赤龙河沿线村庄。晚饭后发起村架起两艘大些的木船,载上民间乐队和提前做好的荷花灯若干,先在本村热闹一番放过荷花灯后,一路吹吹打打,沿赤龙河向东进发,每到一村,村里有人接站,村里的民间乐队出来与船上的乐队会合,一起吹吹打打,一起放荷花灯。放罢,村上也派船,载上乐队,加入盂蓝会的行列,一起向东进发。这样,过一个村,加上一两只船,加上一路乐队,直到梨园头村,船队已增加到十几只,队也增加到了十几支。这时满河的灯火船只,满河的民间音乐齐奏,简直就是一次自发的民间音乐大汇演。再看那满河筒子里的荷花灯,自上游往下游漂流,烛火萤萤闪烁,连成一气,装点得赤龙河面的夜景风光无限,真正是美不胜收。这是赤龙河上一年一度的盛景,日常是根本见不到的。
  那时办盂蓝会,没有集体资金,全村人来凑份子。大户人家消财免灾,都有一个村子的团体观念。村上有会头,会头都是村里的长者,或是村里有头有脸有影响的公众人物。会头在村里一知会,大家有钱的出钱,钱多的多出,钱少的少出,没钱的出人出力,没有人攀比,都是自觉自愿的。一年一度举办盂蓝会,把村人都聚集在一起,平常互相之间有些不愉快的事,此时一办会,凑在一起就捐弃了前嫌,熙熙而乐。虽说“中元节”办盂蓝会,是做“鬼节”,有迷信的色彩笼罩,但多村自发联合起来展演民间音乐,却是很有意义的文化现象。村人为办会自觉团结得紧密起来,怎么说也是一个很好的传统。所以,老辈人对那时赤龙河上的盂蓝会记忆颇深,念念不忘。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四册

《西青文史第十四册》

本书分地方文化、名胜古迹、风物掌故、寻根成果、风物掌故、历史研究、人物春秋等栏目,收录了杨柳青年画起源管窥、杨柳青年画起源·年代·鼎盛时期的研究、杨柳青年画里的款题、杨柳青年画的构图造型和色彩、杨柳青年画与年俗漫谈、解放后年画的传承与创新、杨柳青年画作为年画之首原因何在、民俗谐趣寓意长、年画的教化功能、年画制作工艺绝活多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宝卿
责任者
陈子茹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