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古地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 第十三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460
颗粒名称: 卷一 古地史
分类号: K922.1
页数: 7
页码: 190-196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古当城的地貌和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以及隶属情况。古当城位于天津西青区上辛口乡,靠近子牙河畔,历史上是重要的产粮区。本文还详细描述了古当城的隶属历史,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地,汉朝时期的东平舒县以及后续不同朝代和地区的管理归属。
关键词: 天津市 当城 历史沿革

内容

(一)古当城地貌及自然
  天津市西青区上辛口乡当城村,位于津西子牙河畔,距津四十华里,西邻霸县界八华里,东距静海县界六华里。子牙河为滹沱河下游。春秋战国之前,该河上游称白水,下游没有名称,故称白水下游,包括当城一段(当城人称西河,或因当城位于河东岸,然而清末大臣曾国藩也称西河,或因该河位于津之西边)。北宋时期,称北河,宋庆历八年,即公元1048年,黄河决商胡(今河南濮阳东北),泛滥于大名、恩(今河北清河)、冀(今冀县)等地,其后分为两支,北流于次年形成,合于永济渠,至乾宁军(今河北清河)、冀(今河北冀县)在天津以南入海;东流形成于嘉佑五年,即公元1060年。北流进御河、北运河进海河入海,马厂、独流减河也曾是自然洼地,并连接海边,也是黄河泛洪水的泄洪通道。洪水一是黄泛,二是山西、河北界之太行山洪水,两处洪期常引起涝灾。平时,黄河北流改道经独流二河归一,过当城西河为主河道。黄河改道北流,位北边之一段,宋时称北河。当城附近之西河,为黄河夺河西,并入海河。北河大方向虽然向北,但进入西河段之前,有约几华里是向着正北方向流,然后转向东进入海河。
  关于当城古地史年代,河西为几万亩野芦苇,这些野芦苇年复一年,生生息息,沉积地下,形成了六十厘米至一米厚的草炭,草炭是一种因草泥而形成煤的前身。地表是一层含有腐殖质的可垦荒地。(当城今已有其中的一万多亩已垦为耕地。)因位于白洋淀的东边,故而当城河西称东淀。古时候,河东是长满野莲花的湖淀,后称莲花淀(当城今已占有其中的六千余亩土地)。在东淀、莲花淀中,百虫、草、鱼、鸟、兽生息于期间,成天然生物链。春季几十万只大雁落东淀歇脚觅食。西汉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关东十六郡、国大水,渤海水大溢,饥荒,有的地方人相食。」——《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渤海水溢,东汉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六州大水,渤海海溢」——《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再溢,古当城于泽国之中,历有几百年。后黄河洪泛和太行山洪泛之淡水(主要是后者作用时间长)推海水后退,将几百年海水之盐积冲刷,才形成后来的可垦荒地,又恢复了渤海水溢前的地貌,古当城重新又有了生机。地势较高的古当城及周边地区,较早于天津中、东部地区露出了水面。在唐朝时期,当城已经是唐朝重要的产粮区,为最北部边沿之内。此时,当城西河河水并不深,两岸河堤也不高,这是因为,洪水来时(年年有洪水),漫地平涌入海,因之,既冲刷了盐碱地,又减少了对河床冲刷的力度,河水不可能很深。直至唐朝末年,据《静海县志》记载,子牙河底还高于右岸约二至三尺,易患决口。因为为保护耕地,后来才筑堤建坝,但此时河堤仍不高。据老人们讲,民国时期,河堤也只有五尺高。《静海县志》记载:“西河两岸厥田。唯中上。其色白。其味淡。其质壤植之间。宜蔬菜及麦”。
  当城人在此块土地上生活了二千七百余年,第一期,为春秋战国和两汉的红土岗时期;第二期,南北朝隋唐五代的古当城遗址时期;第三期,北宋当城砦老村基时期。五代之前可称古当城,北宋时期可称当城砦,元朝以后可称当城村,民国时期,曾称过当城镇。「砦」即是寨,当城砦为北宋时期的抗辽军事城寨。
  (二)古当城历史上的隶属
  作为一个村庄的隶属,只能是随着当时所属县、州、府、军,而隶属何朝何代或诸侯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当城就已经有了人家居住,如红土岗时期,并从事着农耕,这时期,古当城隶属燕地。据《录旧燕世家》载:「齐桓公伐山戎还。燕君送出境,桓公割燕君所至地。予以燕。括地至云燕故城在沧州长芦县北。长芦古之静海也。据此则在春秋时为燕地」(出自《静海县志》)。这就是说:燕君有感于齐桓公助燕伐山戎(山戎地辖今山海关一带,齐桓公伐山戎路经长芦县),燕君非常感谢,事成后,燕君为齐桓公送行,送到什么地方,齐桓公就将什么地方以北,送给了燕君,即:齐桓公将长芦县及其以北的地方,送给了燕君,长芦就是现在的静海,古当城当时隶属长芦县,当城自然随之归燕地。《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记载:「齐桓公二十三年,攻山戎以救燕」。此记载证实,长芦县存在(当城地属之),是公元前663年。此时的古当城遗址,是现在当城河西老城西南附近处的红土岗遗址,红土岗遗址距今已有近两千七百年了。据公元1956年《考古》第二期载,古当城红土岗遗址的文化层有半米至一米厚,这应是两千多年洪水冲刷后所剩,面积还只有约1200平米。红土岗上曾出土了大量古砖块、红陶瓦片、红陶生活用品等物。红土岗及其这些文物,证明了古当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村庄及村民居住了。
  古当城在汉朝时期,归东平舒县管辖。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定名为东平舒县。古当城红土岗地时,隶属东平舒县,红土岗是今人所起名称,当时叫什么名称尚且不知。据《中国历史大事表》记载:「公元前四十八年,汉元帝初元元年,渤海水大溢,饥荒,有的地方人相食」。汉永康元年(又隔119年后),渤海又一次大溢。韩嘉谷先生著文称:「从西汉晚期,天津平原遭受海水侵袭,到东汉时,有的县裁撤」。其中就包括东平舒县,县城由西钓台迁到大城。(大城当时叫平舒县,因西钓台位于平舒县的东边。因此,汉高祖五年置西钓台为「东」平舒县,西钓台在今静海县南二十八里处)。因为「东」平舒县被海水侵袭,裁撤后并入平舒县。古《静海县志》也记载:「衣食之源在大地。富贵不忘着故乡。静邑当宋元以前。不过渤海东隅一泽国耳。自海水东渐。沧海变为桑田。先民筚毕路蓝褛。画土分疆。惨淡经营,历有年。所今则田禾遍野。鸡犬相闻。人事天时利害与共」。古当城亦在此沧海桑田巨变之中,海水所淹没之古当城,为今之红土岗遗址。当城人传说:当城村为退海之地,然于此时。汉元帝初元元年之后,经三国(古当城属魏)、晋、南北朝(古当城属北魏、北齐),历经600年在海水之中。对天津平原(古静海地、当城及周边地区均在海水之中),查《汉书》唐颜师古注:「弓高系滹沱河之别河。首受滹沱河。东至平舒入海」,此处言及滹沱河(当城今西河之上游)流至平舒县(今之大城县)就入海了,说明东平舒县(古之静海地),在此时期仍在海水之中,海水尚未东渐。何以说静邑(包括当城)为海水淹没近六百年,至静邑辖地不整而归它属,有实「地」为证。在公元1961年前,地表尚存一层灰白色盐碱,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当时渤海水大溢之势,将这处高地都淹没了;二是如此厚厚的盐碱,历经两千多年,沥雨冲刷还存有白花花的一层盐碱,没有相当长海水的沉积,是形不成如此程度之盐碱的:三是,海水对这片高地淹没甚深,而后来洪水(淡水)从没有淹没过此处高地,致使此处盐碱一直保留至近代。此足以说明海水淹没期为几百年,甚是。至于此处高地,在海水淹没前为何用,尚且不知。据说此处高地增挖出银镯,后来成为高家老坟。
  古当城在隋、唐、五代时期。此时天津西部已经脱离开海水,成为陆地,其中,包括了当城及周边地区,而今杨柳青以东至东丽区的天津中部地域,尚为沽水与地面相间,沽水面大于陆地面,今天津的东丽区以东沿海陆地尚在海水之中。古当城隶属的东平舒县,历史上,虽曾单独置县,但历史上曾因海水大溢尚未东渐,致使地域不整,在以后,仍隶属或平舒(今大城)、或章武(今青县)、或永安、乾符、鲁城等(均今青县地)。民国二十三年《静海县志》记载:「宋以前。或为国。或为郡。或为州。或为军。与青县一而二。二而一。不能定其主名」。这一段记载说明了,在宋以前,春秋战国、秦、汉、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今静海这片地方,除汉朝时期曾置东平舒县外,长期不能独立置县定名,均是隶属他县、州、府、军、郡、诸侯国(「军」的行政区划,始于宋以前的后唐时期,后晋、后汉、后周随之。当城曾在五代时期,隶属乾宁军,为今河北青县地,辖区比今青县大,曾辖至今天津宁河县)。
  当城在宋朝时期。《宋史》记载:「清州。乾宁军。芦台地置永安县。属沧州管辖。乾宁县。砦六。钓台。独流北。独流东。当城。沙沃。百万」。白话《二十四史》中的《宋史》记载:「清州,本乾宁军。幽州芦台军之地,晋陷契丹。周平三关置永安县,属沧州。太平兴国七年置军,改县曰乾宁隶焉。大观二年升为州。政和三年赐名目乾宁。崇宁户六千六百二十九,口一万二千七十八,贡绢,县一:乾宁。砦六(钓台、独流北、独流东、当城、沙沃、百万」,「晋陷契丹」是指后晋「皇帝」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地,包括了清州(今青县)地。「周平三关置永安县,属沧州」,是指后周显德六年(公元九五九年)四月,周世宗领军从沧州出发,收复了益津关(今河北霸州)、瓦桥关(今河北雄县)、莫州(今河北任丘)三地后,在今青县地置永安县,永安县隶属沧州。「太平兴国七年置军,改县曰乾宁隶焉」,是指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九八二年),在今青县地置乾宁军,并将永安县改为乾宁县(今青县),隶属乾宁军管辖(乾宁军地域大于乾宁县)。此时,清州尚未设置,而是在北宋太平兴国七年以后的「大观二年升为州」的,即公元一一0七年。因而,当城在北宋太平兴国七年时,属乾宁县,乾宁县隶属乾宁军(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因为,不久当城就建砦了)。此时,乾宁军与沧州在行政上是平级,同属河北东路,还同直属北宋中央管辖,这说明了北宋太平兴国七年之前,北宋仍继续了后周所置永安县,隶属沧州的行政设置。北宋建立的二十二年后,才改置乾宁军、乾宁县。
  前边所述,当城隶属乾宁县,乾宁县隶属乾宁军。那么,又与河间府是什么关系呢?《宋史》载:「河间府。上。河间郡。瀛州军节度。至道三年(公元九九七年)。以高阳隶顺安军。旧名南关。以太平兴国七年(公元九八二年)。改名高阳关。庆历八年(公元一四八年)。始置高阳关路安抚使。统瀛(指河间府)。莫。雄。贝。冀。沧。永。静。保定。乾宁(指乾宁军)。信安一十州军」。上述记载中,河间府与乾宁军也是行政同一级别,北宋为府、县两级管理,为加强中央统治,府上设路为路、州(府、军、监)、县三级行政建制,州、府、军、监为同一行政级别,但乾宁军与河间府在军事战略上,属同一个战区(即以高阳关为中心的河北东路战区)。河间本叫「关南」,即高阳关(今河北高阳地)的南边,「太平兴国七年(公元九八二年),改名高阳关」,就是说,这一年废原来之高阳关,将河间「改名高阳关了」。或者说是将原来北边之高阳关南撤至河间,以河间为高阳关了。这是因为原高阳关西北和东北地区,宋军战争失利,作为重要关隘的高阳关不得不南撤。当城砦地属高阳关东北地区。
  当城在金元时期。北方辽(契丹)始终没有以战争占领过当城砦。然而,金灭辽以后,金则占领了黄河以北大片土地,包括黄河河套地区,并通过战争与谈判争要高阳关(河间)。后来,河间失守,当城不战自然成了金的后方。在金占领时,置靖海县(即今之静海县,从此与青县分置)。当城开始隶属靖海县。古《静海县志》载:「金史地理志。清州条下。靖海注。明昌四年(公元一一九三年)。以清州窝子口置。按此为青州所统三县之一」。据此,现在的静海县城之地,在金时期(或之前)曾叫窝子口,金将窝子口置为靖海县。当城隶属之。
  元朝之前,认可续置靖海县。上述置靖海县,在《金史》、《元史》中均有记载。元朝时,当城仍隶属靖海县。
  当城在明之后的隶属情况。据《明史》记载,洪武初,更「靖海」为「静海」。此为明太祖朱元璋之意,因在明朝都城南京附近,已经有个靖海县,为避免重名,才将北方靖海改为静海。从此,当城有相当长历史中,隶属静海管辖,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公元1960年,才又脱离开静海县首归南开区,后归西郊区(今西青区)。
  综述本卷,当城在历史上的行政隶属,说明了当城有三期古遗址,第一期为红土岗,是从春秋战国至东汉之前,至今已有两千七百年的历史;第二期为河西古老当城遗址(称老城),或者包括现在在当城老址下还覆盖着一个古老当城遗址,是从海水退去后,隋唐时期至五代时期。至今也应有1200年至1400年的历史了;第三期为现在河东的当城老址,为北宋时期形成,至今已有1109年的历史。而第三期遗址地下是否还有北宋之前的古老遗址文化层,也就是北宋时期,是否在当城砦之下还有个老城遗址,建当城砦,这很有可能。如果是,那么第三期下还压着第二期,当城这个名称还有可能向前提,也就是当城这个名称在北宋之前,就早已有之。在五代时期(后唐),乾宁军辖地界从今河北青县至宁河芦台,五代(后唐)和北宋均置有乾宁军,辖区域相同。乾宁军的军队是正规军,一有军情,这支军队就要到辖区的各个地方参战或弹压兵变。而当城正是居于青县和芦台的正当中,军队居当中,随时可以向南或向北,以解军情。此时的驻军虽然不是乾宁军的全部,也应有乾宁军的一部分军队驻扎,驻扎就应有驻地,此驻地亦可称为当中的城,因此,叫当城,当中的城是连接辖区的要地,所以,现当城老址地下还有一个比北宋更早的城址是很可能的,这个老址与河西老城为同一时期。因此,当城就是青县与芦台之间当中的城,叫当城。说明在北宋建当城砦时,原巳有当城的名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与齐国的边界,也是在这一地带驻防军队,齐桓公助燕伐山戎,后来燕攻齐的战争,都是通过这一地区。所以,北宋时期的当城砦,是指在当城建砦,而不是建砦后新起个名称。北宋时期所谓「挡风城」,是指河西的九华里的土长城,守城官兵可在城东侧避西北风,也意为挡辽骑兵南侵之「风」。当城老址第三期下还有第二期,则需要实地考证,如采取「洛阳铲」的考古方法。考证若如此,而史实亦应如上述所说。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十三册

《西青文史 第十三册》

本书分寻根成果、风物掌故、传说故事、当城砦考栏目,收录了《津西民间文化调查》、《田连元习武杨柳青》、《杨柳青老平房结构中的“天沟”》、《杨柳青插柳驱联军》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