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沧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二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350
颗粒名称: 古塔沧桑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7
页码: 90-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柳青曾经拥有两座道士塔,如今全国仅存三座道士塔之一的天泉法师墓塔和普亮宝塔。普亮宝塔是杨柳青的精神象征,修缮工作由民间自发进行。
关键词: 杨柳青镇 名胜古迹 古塔

内容

2007年10月,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到河南洛阳考察下清宫道士塔时曾经讲过,全国目前仅存3座道士塔。然而,在杨柳青,我们曾经拥有过两处,共三座道士塔!
  其中一处是位于玉皇庙东南侧下坡的天泉法师墓塔。玉皇庙是明代末崇祯年间由天泉法师所建,供奉玉皇大帝。天泉法师是此庙的第一任主持。清顺治十七年(1661)年天泉法师坐化,葬于庙东南侧下坡,人们建两座墓塔纪念。《津门保甲图说》中标明了该塔,但其标示的塔的形状数量皆有误。据杨柳青的老人回忆,塔为青砖垒砌六角形阁楼式实心塔,通体两层,高约8米,解放初时,通往南乡的公路从两塔中间穿行而过。1957年修建营建路时塔被拆除。
  天泉法师塔被拆,杨柳青就只有一处道士塔了,即普亮宝塔。普亮宝塔位于杨柳青镇东南,运河之畔。该塔坐北朝南,为密檐式加覆钵式结构。塔高约12.5米,由基座、塔肚、塔身三部分组成。基座为八角形,每边长1.075米,束腰式,高1.03米;塔肚为覆钵形,高2.1米;塔身高9.37米,为七层密檐式,每层边檐有带寿字圆形瓦当。塔肚南面正中有一长方形匾额,书“普亮宝塔”四字。匾额右书“大清嘉庆岁次癸亥年”,左书“甲寅月壬寅日丙午时圆寂”。匾额下及每层塔身皆有一假门。据有关专家讲,这种密檐式加覆钵式结构的塔极为罕见,有极高的建筑美学意义。
  普亮宝塔的主人叫于成功,因排行在五,被尊称为于五爷。他是一位在家道士,同时又是西大乘教,即民间所谓皇姑门的重要传人。据民间传说,于五爷在三十岁左右时去北京宛平县(今北京南部)拜师求法,得道皇姑门下,师吕皇圣祖(南海观世音化身),师赐法号普亮,得到了真传,学会了上乘武功,证得六种神通。此后为百姓治病做好事,并用武功和神通护佑杨柳青地方,得到广大群众的尊敬。也是由于于五爷生前行善积德,他去世后普亮宝塔逐渐成为代表着杨柳青人乡情和向善心理的一个精神寄托。
  或许有人说,普亮宝塔的精神寄托作用是由于皇姑门的宗教作用吧?其实并非如此。此前,我曾做民间文化调查,对皇姑门与普亮宝塔的关系做了一定研究。据了解,于五爷去世后只有一位于二奶奶继承了皇姑门的传承。此后,皇姑门的传承断绝。直到解放初期,炒米店村的鞋匠侯师傅和杨柳青的鞋匠张师傅又在杨柳青收了三个徒弟,分别是李大先生、吴恩宏、张桂新。而这三人也没有搞传承,所以,随着这三人的离世,皇姑门在杨柳青也就销声匿迹,再无踪影可寻了。如今经常去普亮宝塔拜祭的人群主要是一般群众和部分佛教居士。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于五爷的生前功德使得普亮宝塔成为杨柳青人心目中的一种向善的精神象征,二是杨柳青没有正规的宗教活动场所,满足不了目前还存在于很多群众中的寻求宗教上的心灵慰藉的需求,于是普亮宝塔就成为了一个杨柳青人的心灵港湾。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周泓在她研究杨柳青的专著《群团与圈层》中曾专门写到普亮宝塔,她认为,于五爷已经成为杨柳青人心目中的乡神,普亮宝塔则起到凝聚地方人心的作用。也就是说,普亮宝塔已经成为杨柳青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的一个精神支柱了。
  或许,也正是普亮宝塔这种不可替代的作用,才使得它历经沧桑仍屹立不倒。
  据说,在日本人占领期间,侵略者害怕普亮宝塔凝聚地方人心的作用,形成对殖民文化的对抗,于是派一小队日本兵去拆塔。他们找了一个当地的人做向导。但向导带着他们转了整整一天,就在塔的附近打转却怎么也找不到塔,乃至日本人也认为这是于五爷显灵,打消了拆塔的想法,并向于五爷忏悔。其实,不管是真找不到也罢,是向导为保塔故意带错路也罢,这个传说充分说明了普亮宝塔在杨柳青人心目中的地位。
  文革中,一帮不知天高地厚的红卫兵为破“四旧”要拆普亮宝塔和附近的文昌阁。十六街的老人们奋起保护,要与他们拼命。普亮宝塔又一次被保护住了。
  20世纪80年代初,历经风雨的普亮宝塔已经开始朽坏。塔座的青砖有的朽烂,有的被掏空,宝塔岌岌可危。
  1986年,由杨柳青十六街居民发起,群众自愿捐款、捐工对普亮宝塔进行修缮,并在墓、塔周围建起花墙,在院内植树。在维修过程中,区文化局主管文物修缮工作的戴敬勋同志多次到现场指导施工。一天,施工现场正在搭建脚手架,十六街的一位年轻义工站在6米多高的脚手架上接下面传上来的铁管时,不慎碰到了普亮宝塔上方的高压线。现场施工人员和围观群众立刻看到一个火球腾空而起,随即听到一声巨响,高压线瞬间被烧断了。蹊跷的是,在上面手持铁管的年轻人不仅毫发无损,并且丝毫没有异常感觉。直到大家把他叫下来,年轻人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大家再看那根铁管,其中触碰到高压线的一端已经被烧糊了一截。因高压线被烧断,大家感觉出了大事,遂由戴敬勋向文化局汇报,请文化局领导出面与电业局协商解决此事。当文化局有关负责人到达现场时,电业局人员也赶来了。经现场查看,电业局人员首先问道:“人在哪里?”大家把年轻人喊过来,电业局人员惊奇不已,连问:“是你吗?是你吗?”年轻人回答:“没错,就是我!”电业局人员立即说:“那绝不可能!按常规,手持金属物触及高压线的人非死即伤。你怎么却一点事都没有?”当被现场群众一致证实确实无人受伤后,电业局人员立即请示领导,决定对现场施工人员和十六街发起修缮的群众不做任何处罚,且以最快的速度修复了高压线。区文化局领导对此也很受感动,在经费十分紧张的状况下,挤出一个月的办公经费,支持十六街居民修缮普亮宝塔。这件事被百姓越传越神,人们都说,是于五爷显灵保佑。
  2000年,杨柳青的群众为普亮宝塔立碑,魏树今老先生撰写碑文,记录了1986年的这次修塔活动。碑文是这样写的:“普亮塔:是古镇杨柳青景观之一,建于清嘉庆九年,即一八零四年,距今已有近两百年,塔自建成后,从未进行过大的维修,解放后列为保护文物,一九八六年区文化局拨款和群众自筹,又有梁恩玉、曹连发、于树彬等众承办修复,特立此碑,供后人纪迹。”
  此次修缮后,普亮宝塔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一直处于民间自发状态。
  2013年夏天,墓塔院中的大树由于枝叶太茂密,以至于大风吹来竟扫掉了普亮宝塔的很多瓦当。西青公路局义务出工给修剪了树枝。但扫掉的瓦当怎么办?宝塔是杨柳青人们心中的一宝,是重要的文物,如果不及时修理,恐怕损坏会更严重。于是,由在那里做义工的郭女士牵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老百姓自己动手开始了修缮。
  但修缮伊始便遇到难题,宝塔上的瓦当难配。郭女士找遍了杨柳青的大院区、杨柳青博物馆,都没有一样的瓦当。有内行告诉她,这是明代瓦当的样式,现在很难找到啊!于是,郭女士又四处寻访,好在苍天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在大悲院找到了相同样式的瓦当。
  配瓦,刷浆,涂色,普亮宝塔得到了很好的修缮。但老百姓们并没有满意。那里的围墙也已经修建将近30年了,多有破损,于是大家又开始修围墙。
  做义工的王师傅说,这围墙就是自己当年在这里建起来的,现在又来修理,希望它能永远完好。我们干活不要工钱,完全是义务,就是希望能把杨柳青的宝贝保护好,我们对这里有感情啊!
  他指着旁边一位师傅说,他家里有7个大棚,一听说这里修缮放下地里的活儿就跑这里帮忙来了。
  整个修缮工程下来总共花了1万多元。老百姓没要政府一分钱,是大家凑的份子。用王师傅的话说,这是杨柳青老百姓的一份感情啊!
  杨柳青的古塔历尽沧桑,这背后隐藏着杨柳青民间的精神寄托和向心力……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二册

《西青文史第十二册》

本书分历史研究、名胜古迹、地方文化、人物春秋栏目,收录了《古镇杨柳青的民间禁毒历史与传说》、《杨柳青药王庙的戏楼》、《杨柳青年画<霸王出世>图考》、《杨柳青年画师与中国近代大事件》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冯立
责任者
罗哲文
相关人物
于成功
相关人物
吴恩宏
相关人物
张桂新
相关人物
周泓
相关人物
戴敬勋
相关人物
魏树今
相关人物
梁恩玉
相关人物
曹连发
相关人物
于树彬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