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在迪化过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一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294
颗粒名称: 解放前在迪化过年
分类号: K892.315
页数: 9
页码: 199-207
摘要: 本文讲述解放前在迪化过年的风俗习惯,其中包括腊月的种种习俗、过小年吃年糕、倒贴福字的由来、互赠贺年片、自己动手备年货、全家围炉吃团圆饭、传统文化色彩鲜明等。
关键词: 解放前 迪化 过年

内容

腊月的种种习俗
  腊月。在解放前,一进腊月门,住在迪化(今乌鲁木齐)的杨柳青人家家户户都开始筹办年货,诸如吃的、穿的、玩的、用的等等。年画、窗花、对联、灯笼等喜庆用品更是缺一不可。
  腊祭。早年居民家中有“家谱联”,就是把祖辈各代的名字按次序书写在专门印制的家谱联上,悬挂在堂屋正中,以示怀念。民间把腊月也称尊老爱幼月,给老人小孩做新衣服,给老人压腰钱,给小孩压岁钱。
  腊鼓。自古以来腊月有击鼓的风俗,早年乌鲁木齐大十字(现解放南北路一带)周围的商贾老字号,到晚上都在院子里击鼓,表示迎新年。天津帮敲太平鼓,陕西人和甘肃人也敲起欢乐的锣鼓点,使人感觉新年就要来了。
  备“万年粮”。从腊月中旬开始,家家户户要备够吃十多天的“万年粮”,意思是保证年年有余粮。根据传统习俗,要包冻饺子(现在不用包,商店里随时可以买),蒸花卷、馍馍、包子,制作年糕、炸油果、炖肉、合碗子(条子肉)等等。
  过小年吃年糕早年的乌鲁木齐老杨柳青人,每到农历的腊月二十三这天,有过小年的习俗,家家要用糯米面蒸年糕,谓之“腊月二十三年糕黏”。当然这也是从家乡带来的习俗。年糕是圆形,直径约5厘米、厚约3厘米,里面包有馅,有豆沙馅,白糖馅和大红枣馅等,除自家吃外,还馈赠亲友。年糕有年丰寿高、吉祥之意,也是一种人人都爱吃的美味食品。年糕做得多,还要冷冻起来吃到春节,到时蒸热吃或油煎吃都可以,别有一番风味。
  相传年糕的来历与伍子胥有关。春秋战国时,楚国大夫伍奢之子,为替父报仇,投奔吴国借兵伐楚。吴王不允,伍子胥就杀了他,率兵伐楚成功,吴立新帝即位,伍子胥也受封申地。为了防备侵略,他带人修起了著名的阖闾城。这时,伍子胥深感自己与不少士大夫贵族结怨,惟恐遇害后给当地百姓带来灾难,便对知已说:“我死后国家若遇难,人民受饥饿,你们可在城门下挖土三尺,可见到食物。”不久,伍子胥果真遭陷害而悲愤自杀。越国乘机伐吴,战争连年不断,申地饿殍遍野。正在这危难之际,有人想起伍子胥生前嘱咐,于是大家暗中拆城墙挖地,掘出了用糯米做的砖基石。人们得救了,为纪念为国为民的伍子胥,从那以后每逢过小年大年,家家户户都吃年糕,形成了传统的风俗。
  倒贴福字的由来
  倒贴“福”字,居住在边城的市民们,每到新春佳节的前五天,家家户户喜欢在大门上和居室中贴几副对联或几张书写在大红纸上的“福”字,以寄托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有些人家还故意将福字倒贴。
  “福”字倒贴风俗的由来,传说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有一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人欢心,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一个仆人因目不识丁,竟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即王爷夫人)十分气恼。幸好大管家能言善辩,慌忙跪倒,陈述:“奴才常听人说,大人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恭亲王一听,觉得也合情理,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于是,他高高兴兴地赏给管家和那仆人各50两银子。后来倒贴“福”竟成为一种好事,由达官贵人传入巷陌之家,就沿袭下来了。
  互赠贺年片
  边城乌鲁木齐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不管是哪省人经营的商店,在春节期间都有互赠贺年片的习俗,以祝贺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并有加强往来、互相关照之意。当时贺年片的制作并不复杂,用红绿纸折成长约25厘米、宽约10厘米的长方纸,上面盖上字号的印章即可。
  各商店春节期间都要停业过年,一般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关门,初六开始营业。有的商店要过了正月十五才开门营业。互相赠送贺年片的活动是在正月初五以前,赠送的方法是由店员携带贺年片挨家送。当时商店都是老式插板门,从门缝里捅进去就行了。
  当时以乌鲁木齐大十字为中心的东西南北街(即现在的解放北路和中山路)是商业繁华地区,这一带的老字号特别重视赠送贺年片这一礼节。接受贺年片的也特别注重一些著名字号。如津门“老八大家”的永裕德、同盛和、复泉涌等,以及有影响的永盛西、德生堂、广聚合、同泰兴;陕甘帮的凝德堂、元泰堂大药店;山西帮的集义生、永盛生。还有鸿春园、玉清池、新盛泉等,因为这些老字号是边城老工商界的象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目前一些收藏家对这些古老的贺年片非常重视,认为很有收藏价值,它反映了我国传统的文明经商的内涵。
  自己动手备年货
  旧社会过年同现在大不一样。吃的面食和穿的衣服全是自家做,多数年货都是自己动手,不像如今吃、穿、用全是花钱买。
  解放前,经济不发达,乌鲁木齐生产能力差、物资奇缺、供不应求,有许多生活日用品和部分食品都从关内运来,有的是从苏联运过来。市面上总有带“洋”字的商品,如洋糖、洋面、洋碗、洋缸子、洋布等。为了省钱,也是为了吃用自己熟悉的东西,老百姓过年多是在家里自己制作年货。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家家都要“祭灶”。灶王爷到了天宫后于初一半夜才回来。有个迷信说法是从正月初一到初五,一般人家都不动锅灶,不动烟火,只吃现成的。所以在年前,家家户户都要多准备些年货。
  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家家户户彻底大扫除,搞卫生。那时人们都住的是土平房,常年烟熏火燎的,屋内熏得很脏,也很黑。人们便在过年前把家中乱七八糟的东西搬到院子,用长杆条帚打扫屋内顶棚上的吊灰,扫墙上的灰尘。若墙太脏了,就用白石灰刷净。若顶棚脏了,就得请裱糊匠人来糊顶棚。顶棚全是纸的。刷完墙后,接着就在院子里擦洗旧家具、洗衣服、洗被褥。因天冷,人也冻,手也冻,晾在院子的衣服和被单都冻得硬邦邦的。这一天下来人累得够呛,但总算是干完了一件大事情,到处清洁了,心中也高兴。
  接着就是准备年货。鱼和肉、水果从街上买。水果只有冻苹果和黑冻梨。再买些白菜、粉条、韭黄、菠菜、萝卜、洋芋等。面食全是自家做,主要有蒸、炸、烙、烤、煮五样。
  做面食时家人少了忙不过来,要请隔壁邻居家亲朋好友大婶大娘来帮忙,自己家做完了,又要去别人家帮忙,一做好几天。蒸主要是蒸馒头、蒸花卷、蒸蒸饼。当时家家户户都有大笼蒸,有二屉的、有三屉的,一般每家都要蒸两三笼。蒸熟的馒头要用红曲点上红点,还有馒头里放有红枣。蒸花卷前,把面揉好擀开后,在面上要抹上红曲、姜黄、香豆粉等,黄、红、绿三色卷起来,蒸出的花卷既好看又好吃。据老人讲,红曲、姜黄、香豆粉人吃了既助消化,又健胃治病,对人有好处。炸主要是炸油果、炸小麻花、炸油饼等,一炸就是好几大缸,存着慢慢吃。炸食有放糖的甜油果,也有不放糖的。炸油果时我们小孩也帮忙,把一长方形面块,用刀在中间拉一道,把两头翻过来,就放到油锅中去炸,炸时大人要在锅边上捏个面人,说防止油锅着火。烙主要是烙锅盔。烤是烤些洋芋、红薯,随时吃。煮主要是煮些大肉、牛肉等,凉拌上吃。
  全家围炉吃团圆饭
  大年三十的团圆饭非常重要,全家人都要聚齐。
  这过年的第一餐吃什么?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省大部分人吃饺子,有的与面条同煮,叫“金丝穿元宝”、“银线吊葫芦”。天津、北京等地的大部分人吃打卤面,寓意“年年长久”。湖北人喝汤,象征“清泰平安”。主要劳动生产者要吃鸡爪子,这意味着“新的一年能抓钱”。有希望的后生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湖南人吃年糕,意即“一年比一年高”。浙江人、上海人喜欢吃芹菜、韭菜、青萝卜做的春卷,寓意“勤劳长久”。
  载入史册的是围炉吃团圆饭的传统习俗。所谓“围炉”是指在年三十全家人围坐餐桌,桌中央摆放一盆火锅。锅内的汤是鸡鸭汤或排骨汤,里面有半成品的油炸丸子、鱼丸子、油炸夹沙肉、卤肉块、卤鸡块、海味、面筋、豆腐、粉条、白菜、芹菜、韭菜、葱蒜等。火锅荤素原料摆得颇有规矩,讲究“前飞后走,左鱼右虾,四周轻撒菜花。
  另一种火锅叫“涮锅子”,用鸡鸭汤或排骨汤,火锅旁摆满了切好的羊肉片、羊腰花、羊肝片及各种菜丝。待火锅内的汤滚开,即下羊肉片等物,煮熟后蘸着调料吃。盘内有油炸辣椒面、油炸蒜泥、胡椒面、芝麻酱、酱油、醋等调料,可按自己口味调配。
  老乌鲁木齐人对传统的除夕围炉习俗很看重,远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再忙也要回家团圆,倘若家里人不得已因事外出未归,餐桌上要留出席位,摆上碗筷,有的椅子上还放着亲人的衣物,酒杯里斟上酒,表示全家无缺。
  传统文化色彩鲜明
  “赶大营”是天津杨柳青人的创举,它是一页尘封多年的历史。杨柳青人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开铺子经商后,建起一批商号,商号云集繁华的大十字,有人称之为小杨柳青。大十字有个杨柳青人的居住区,多是小巧精致的宅院,那里过年的形式丰富多彩。我家是小商户,开的店铺叫茂林宏杂货铺,我家住在三角地——现人民广场东南角处。
  腊月的初八是过年的开始,吃了腊八粥,人们就开始筹办年货。年货包括:灯笼、烟花爆竹、脸谱、年画、对联以及过年的食品、用品等,那时的年货真是货真价实。
  腊八粥的习俗和成分各地略有不同。我家做腊八粥的用料是八种:糯米、大米、小米、花豆、绿豆、红豆、黄豆、扁豆。此外,还要加放红枣、杏干、葡萄干、桃干、花生仁、核桃仁等。老话说,腊八粥吃不光,是好兆头,年年有余。民谚说,“小孩儿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月二十三,有过小年的习俗,俗称“腊月廿三年糕黏。”糕同高,有家人年丰寿高吉祥之意。先盛一碗,敬奉佛祖神位、灶神,俗称“灶王”、“灶王爷”。迷信传说是管一家烟火的神。每年阴历十二月廿三日要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的善恶情况。把灶王像贴在灶上,不能说“买”,要说请。对联是“上天言好事,回府泽吉祥。”灶王的供品有年糕和灶糖、糖瓜、芝麻棍糖。我和弟弟常趁大人们不注意时,各抓一把就跑,和小伙伴们换着吃。
  腊月二十四,是扫房的日了,是卫生大扫除,所用的扫帚、簸箕都得换新的。男人们剃头、洗澡、换新衣、除旧布新。
  到了腊月三十晚上,全家人更忙,要请人写春联、剪窗花、贴年画、放鞭炮、穿新衣服、包饺子、准备拌凉菜、吃年夜饭、玩纸牌、守岁。年饭分两顿:先是4个菜,大肉炒芹菜、炖肉、熬鱼、氽丸子。鱼,取“年年有余”的吉利。丸子是团团圆圆之意。还要举行祭祖仪式:堂屋正面墙上贴三代宗亲,设供桌,摆放香炉、腊扦儿、供品。全家人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其乐融融。
  小辈跪拜磕头,长辈坐在椅子上受礼,平辈是拱手作揖说吉利话。大家都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这时吃团圆饭,然后,全家围在一起包饺子。饺子有吉祥寓意,一喻辞旧迎新;二取其形,因饺子酷似元宝,喻招财进宝。小孩子争抢着把洗净的小红钱包进去。长辈们说:谁吃上它,一年能挣钱,有钱花。天津人有句俗话:好吃不过饺子。
  除夕之夜,通宵达旦,一夜不睡觉。大人们在家玩,而孩子们则跑出跑进地在外面玩,因夜太黑,许多小朋友还提上自家做的纸灯笼串来串去地玩。玩出了情趣,玩出了快乐,玩出了过年的热闹气氛。玩到半夜时,孩子们都跑回家去,进屋跪在地上,给爸爸妈妈磕头、拜年,等大人给压岁钱。
  除夕或正月初一长辈给子女钱,称压岁钱,据说:是为了压住新的一岁,叫小孩子安全度过。也有说“压岁”就是“压崇”的意思。
  初一早晨,人们都早早起来把房子收拾干净,吃过早餐后,把好吃的年货,自己做的油果、麻花、花卷等分别用盘子装满,摆在桌子上,再摆些瓜子、花生糖,把茶烧好,就等客人来拜年。客人来后,就让坐敬茶、吃油果等,若是亲戚还得上做好的凉菜,摆出散酒招待。
  过一阵人来少了,大人就领上小孩先去长辈、爷爷奶奶家拜年,小孩一进门首先跪在地上给长辈磕头、拜年,而长辈们哈哈笑着扶起小孩,再给点压岁钱,让着叫吃这吃那,又和大人们聊天。
  初二再到姥姥家去拜年,初三、初四到亲朋好友家转转。接下来各亲戚朋友全来我家,来前家里都准备好了各种菜,客人进了门就得吃喝、划拳。
  过春节时,街道上有老人们给孩子们架的木架子秋千。那几天,大人小孩都去玩,人多时还要排队玩。大家玩得很开心,有人荡得高,有人还不敢玩。
  另外,街道上也组织有秧歌队、旱船、高跷队、社火等活动。他们沿街到处转,大人娃娃围上一大堆,看热闹。他们扭来扭去,扭着各种花样和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正月里听大戏、逛寺庙,烧香拜佛。我和伙伴们结伴而行,到附近的寺庙,听钟鼓齐鸣,看香火缭绕。这些庙有城隍庙、老君庙、关帝庙、龙王庙、文庙和定湘王庙,它们大部分在今天乌鲁木齐中山路附近。
  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十字街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真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伙子秧歌过来了”。人们翘首以待,终于如愿以偿。陕西帮的高抬,凌空舒袖,飘飘欲仙;山西帮的花鼓,衣着花哨,节奏鲜明;东北人的秧歌,翩翩起舞,欢快活泼;河北人的少林会,真刀真枪,各显其能;甘肃人的跑旱船,惟妙惟肖,以假乱真;天津帮的踩高跷,更是干净利落,百看不厌。还有小西门外菜园子,河北菜农的龙灯,舞者身强力壮,身手不凡。四川帮的狮子滚绣球,引逗嬉戏,妙趣横生,而耍狮子更是惊险奇特,扣人心弦,在七八张方桌上举止蹒跚,近乎杂技表演。各帮头面人物都争强好胜,意欲技压群芳,独占鳌头。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参加演出者表演得尽兴,观众也看得过瘾。
  小时候在迪化过年,传统文化的色彩鲜明,至今难忘。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一册

《西青文史第十一册》

本书分西域商旅图、杨柳青骄子、百业竞身手、文化大融合、寻访赶大营踪迹、寻访赶大营后裔栏目,收录了《赶大营的天津人 》、《已故诗囚王子钝》、《高万发的甜蜜事业》、《礼门公所的性质》、《赶大营的兴衰》、《新疆杨柳青后裔有多少》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乐仁
责任者
高健飞
责任者
张德珍
责任者
李富泉
责任者
伍子胥
相关人物
伍奢
相关人物
吴立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乌鲁木齐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