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创始缘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 第九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18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创始缘由
分类号: K250.621
页数: 5
页码: 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关于左宗棠西征、杨柳青饥荒以及安文忠的故事。左宗棠的西征为杨柳青人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随军经商。杨柳青镇因连年饥荒而迁徙,安文忠作为先导,发现了随军经商的机会。他跟随清军进入新疆,成为“赶大营”的先驱。这一现象渐渐蔓延开来,杨柳青人纷纷涌向新疆,参与经商活动。
关键词: 杨柳青 赶大营 创始缘由

内容

一、左宗棠西征
  左宗棠西征,为“赶大营”提供了条件和机遇。清代同治、光绪年间,钦差大臣、陕甘总督左宗棠在西北征战,使“赶大营”随之兴起。“赶大营”是紧密依附清军征战过程和进军路线进行的。
  同治三年(1864),在陕甘一带已爆发的回民起义影响下,相继引发了新疆的变乱,纷纷发动反清斗争,戕官毁衙,势成燎原。
  同年,太平天国覆灭,余部汇合“捻军”继续斗争。同治五年(1866)捻军在河南中牟分兵,张宗禹率“西捻”入陕,与早已爆发的回民起义呼应相援,形成“捻回合势”,使清王朝在陕甘及山西一带连失数十城池,清廷在新疆的统治大部分被推翻,但起义军的领导权最终落到封建教主手中,又形成拥兵割据,互相攻杀的乱局。
  同治四年(1865),清王朝完全失去对新疆的统治能力,在西北“塞防”崩溃的情况下,位于中亚的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军事头目阿古柏,在英国殖民主义分子支持下,乘机入侵我国新疆,盘据南疆喀什噶尔(今喀什市)等城。继于同治六年(1867)侵占了阿克苏城,悍然宣布建立所谓“哲德沙尔”(七城之意)汗国,自封为“毕条勒特汗”(意为幸福之王),同治九年(1870)阿古柏向北攻占了乌鲁木齐,又及北疆大部地区,消灭或降服了割据势力,把早已残败的少数清朝守军,迫退到北疆边境的狭小地带,新疆大部地区陷入阿古柏的野蛮掠夺和残暴统治之中。同治十年(1871)沙俄帝国乘机出兵侵占了新疆北部的伊犁。英、俄、阿古柏三个侵略者同时对我国的新疆进行疯狂的掠夺,天山南北的大好河山陷入严重的肢解危机之中,新疆的形势已不再是抗清斗争的性质,而是英、俄帝国主义争夺对阿古柏的控制权,妄图瓜分新疆。
  清廷面对日益恶化的局势,从原来只求平定陕甘,闭守中原的局限,进而发展到出兵西北规复新疆。同治五年(1866)调用一贯主张坚守西北“塞防”的左宗棠,由浙闽总督迁任陕甘总督(新疆隶属陕甘),同治六年(1867)加授钦差大臣,奉命督办陕甘军务。左同年进驻临潼,旋又转驰山西、直隶、山东,督剿回援“东捻”的张宗禹所部“西捻”。
  同治七年(1868)杨柳青人安文忠初次跟随清军做肩挑生意,在西捻刚刚覆灭之后,左宗棠由坐镇保定、回师西安之际,清军分三路进剿陕甘回民起义军,攻夺城池,安文忠趁机往复随军贩售,时称“跑西北”。为以后由此诱发的“赶大营”传播了信息,寻找到途径。
  左宗棠入陕初期,并无出兵新疆之意,只为“先灭西捻,再攻陕回”,俟打通“河西走廊”之后,固守陕甘,以防新疆之乱。奈新疆局势日益恶化,左才于同治十三年(1874)奏筹西征阿古柏,认为“关外(指新疆)—撤藩篱,虽欲闭关自守,势有未能”。光绪元年(1875),左宗棠复又奉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拉开了进军新疆的帷幕,从此杨柳青人由“跑西北”衍变为“赶大营”,趋者日众。
  二、杨柳青饥荒
  社会动荡,战乱影响,灾害频发,导致了连年饥荒,是诱发杨柳青人“赶大营”的根本原因。自明代以来,杨柳青镇本是水陆码头、商贾云集、货来八方的富庶之地。鸦片战争以后,兵连祸接,地处京师门户的天津屡遭列强侵犯,近在咫尺的杨柳青多受战乱影响,民不聊生。
  自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以来,到达杨柳青一带的太平天国北伐军、捻军等人民起义武装,多次兵临京畿、进逼津门,严重威胁大清王朝的统治,帝国主义侵略军屡犯津沽大地,地处京津要冲的杨柳青,紧扼南北要道和内省关琐,遂成军家设防重镇,每受战局所累,铺户萧条,百业受阻,五行八作,半荒半废,一洗乾隆以来的繁华,社会不再升平。
  夹流杨柳青的大清、子牙及南运诸河,也因战乱,失于修治,每有洪涝、非决即漫,农不可耕,舟不可航、镇民赖此为业者,恒难温饱。向以船业发达的杨柳青镇,自咸丰以来渐兴“火轮”海运,卫河废堤,趋于断漕,船户逐年递减,船工失业累增,至同治初年,船民不足百户,仅可短途杂运,或营“集船”(为赶集市的人提供客货运输)。偶有远载,又冒匪盗剪径之险,抑或被官府强抓“官差”。关卡杂税和厘捐时有加征,致使船业几于仃废,破产的船户和失业的船工,多浮于市。因之南粮不复北售,加剧了饥荒。
  同治初年,尤多旱涝,间有蝗灾,十之八九,少见丰岁,镇上饥民骤增,被迫四散谋生。近则流入津门,以待来年。青少年齿,则投亲靠友,入访学徒,中青年壮丁可充脚行、杂佣,走投无路者便浪籍街头,市人谓之“灾民”。远则流徙东三省,以乞讨、垦荒、渔猎或“跑单帮”为生,称为“闯关东”。
  同治六年(1867)大旱,“秋无薪,冬大饥”,时值左宗棠所率清军在直隶一带追剿“西捻”,翌春,在白沟与保定之间征调船只,装载清军战备物资转运入陕,杨柳青的饥民多充船工、纤夫应招。获悉陕甘一带生活什物匮乏,军民皆需,随船夹运星许,均可获利,军方并未严限,信息渐传乡里,乡人便三五结伴,以肩挑小篓寻迹陕甘,岁末携利还乡,年复一年,逐渐把饥民从流浪天津和“闯关东”,分流引向“跑西北”。
  三、安文忠先导
  安文忠“跑西北”,发现了随军经商的途径,成为“赶大营”的先导。
  同治七年(1868),左宗棠在保定立大营,调集各路兵马围剿“西捻”,张宗禹兵败徒骇河,“西捻”覆灭。清军战后物资急待启运入陕,沿河征用大船、召雇船工。安文忠(时年17岁)适从杨柳青“拉短纤”来到白沟,因战事初仃,附地人不愿冒险受雇。军方约期两个月,加倍付酬,安文忠欣然应募。
  安至西安兵站,闻知西北前线因战事激烈,交通受阻,勿论军民,日用品奇缺,可随军队后边贩售,能赚大钱,遂以结算的工资为薄本,又按当地习俗购置一付肩挑小篓,就地采购针头线脑、手巾、胰子(肥皂)、烟茶、小药之类的日用商品,沿途边售边赶军队,陆续到达鄜州(富县)、洛水、董志原、庆阳府一带前线,果然商品出手很快,获利较丰。辗转贩售三年,远至青铜峡、定边。每次都需负重百十来斤的货物,随售随减。因战事激烈,军队忽东忽西,安也有惊有险,有时途经二十多村不见一人,饮食无定,甚至夜宿荒原,常见鲜血染地,横尸断路,安为贪利求财,均把惊险置之度外。
  同治十年(1871),安文忠离家已届三载,顿发思乡之念,遂携带赚来的三百两银子,仍旧挑着小篓返回故乡,邻里皆传安文忠发财还家,轰动了杨柳青镇。本年又是大灾之年,引起镇上穷苦人家的羡慕。
  安回乡做了一年多的小本生意,时因歉年荒岁,人们手头很紧,无利可图。
  同治十二年(1873),直隶、天津一带洪涝成灾,薪如桂、粮如珠,杨柳青复发饥荒,安趁机结伙雇船远途贩粮,不意竟遭倾覆,把三年跑西北的积蓄付之东流,悔恨之余,重往大西北。沿途仍旧做肩挑买卖,盘旋年余才到兰州,获悉清军大营驻在肃州(今酒泉),前队已向新疆开跋,往征阿古柏。安文忠毅然肩挑小篓,日夜兼程,历时四十天,跋涉一千五百里,终于赶上清军大营,到达清军前线将领刘锦棠的驻地肃州城,决意跟随清军进入新疆。俟后,乡人步其后尘,随军涌向新疆,时称“赶大营”。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九册

《西青文史 第九册》

出版者:天津市西青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本书发表了两篇重要史料:《赶大营》和《杨柳青年画》。《赶大营》是一篇以保卫祖国和艰苦创业为主题的史料,展现了中国边疆历史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而《杨柳青年画》则展现了西青人民的伟大创业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成就,具有文化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谢玉明
责任者
左宗棠
相关人物
安文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