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汉奸赵大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七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118
颗粒名称: 土匪汉奸赵大欠
分类号: K265
页数: 3
页码: 148-150
摘要: 本文介绍了赵大欠(原名赵福堂)的生平事迹。
关键词: 土匪汉奸 赵大欠

内容

赵大欠本名赵福堂,字德谦,属虎,因谐音,德谦被人喊为“大欠”,后居然叫响,流传至今,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赵大欠出生在直隶静海县(现天津西青区南河镇)孙庄子村的一个佃户家。赵家祖辈务农,一直租种着大户的土地,仅在村庄的南下坡有两间土坯房,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艰难生活。
  赵大欠长大成人后,不甘忍受只靠扒拉土坷垃求食的生活方式,遂跟人学着做生意。初时贩卖鸡鸭,因此业赚钱不多,他便与人合伙偷鸡。虽然是无本生意获利较前剧增,但要两人平分。赵大欠仍嫌不解渴,便改成单枪匹马,夜入民宅端鸡笼。越干越胆大,之后干脆偷牲口。
  因赵大欠的偷盗活动闹得民不聊生,静海县府命本地民团拘拿贼犯。赵大欠惊慌失措,有家不敢归,终日钻青纱帐。恰值当时直奉交战,奉军败北,溃军路过此地,被赵大欠捡到两支枪,赵索性从此正式干上了土匪,劫道,绑票、砸明火,无所不为。
  之后,赵大欠又拉人入伙。有本村的孙小眼和孙桂通(外号大老花子),邻村吴庄子的张金生(外号睡不醒)。他们在各村安插探子,只要得知谁家有进项,当晚便如数抢出。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侵华战争。天津沦陷,国民党南逃,静海县府官员也溜之大吉,本地民团团总早已踪影不见。他立即扯起大旗把各村用来对付他的三百多支枪全部收缴来,拉起了队伍。
  日军占领天津以后为了日本利益,也曾出兵清剿过近郊土匪,但强龙难压地头蛇,几次出兵,均未奏效。后来,日本军便用招安的办法,把赵大欠收买去当汉奸。在日军的支持下,骚扰地方,残害百姓,积极配合日军侵略行动,成为日军指挥的“皇协军”。赵大欠投降日本后,被封为日本华北自治联军司令,下属四个大队,共一千多人。
  1939年,赵大欠奉日军之命,率部南下扫荡八路军根据地,结果大败而归。老搭当张金生又拉出部分人马去当满洲铁路局护路司令,更使赵的队伍所剩无几,在日本主子的支持下,重招人马,成立了伪自卫团,自任团长。
  1942年,八路军派手枪队,进入津南开辟工作,宣传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发展基层革命力量。手枪队神出鬼没,除暴安良,镇压罪大恶极的铁杆汉奸,使得敌伪人员闻风丧胆,惶惶不可终日。赵大欠慑于八路军的威力和日本鬼子压力,曾一度明剿共,暗中对我军活动又予以方便。据当时的手枪队长邵九如同志回忆说:“赵大欠因为怵八路,常向日本人打马虎眼,应付差使。我们若是缺子弹,找他要200发,他不敢给199。”津郊武工队长冯景全同志也说:“赵大欠真正与八路军作对,是在日本投降以后。”
  日本投降以后,天津近郊区的八路军津南支队及武工队,声势浩大又深得民心。赵大欠眼见主子战败,没了依靠,唯恐被八路军消灭,便很快投降了八路军。
  1945年9月1日,冀中军区发表的综合作战公报上说:……在我军攻势威胁下,伪军投降者三次,计驻沧县崔尔庄之张洪烈部六百余,驻津南老君堂之伪自卫团长赵福堂(改为八路军先遣军)、李书田(即李帽头)部四百余,现已正式受我军之编遣,并协助我军作战。
  赵大欠归顺八路军不久,却突然变卦,又投靠国民党去了。
  全国解放以后,公安局曾下过通辑令,辑拿匪首赵德谦。赵大欠自知罪大恶极,难逃法网,为掩人耳目,苟且偷生,用香火把脸熏烫出很多大黑麻子,在武清县游乡串村,靠做小生意为生。
  1950年,在修杨村飞机场时,家乡民工在集市上认出了他,立即报告公安局,将他抓获。
  赵大欠被解送到天津市公安局第八分局,押入看守所待审。第二天开门一看,他已死去。这个罪恶累累的汉奸、匪首知道人民不会宽恕他,身藏毒药,畏罪自杀,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七册

《西青文史第七册》

本书收入抗日战争相关史料40余篇,包括活跃在西青地区的一支抗日武装、津城地下手枪队、巧截敌车、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津西地区的开辟与发展、通过上层统战开辟津郊水高庄村、十间房惨案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晨曲
责任者
赵大欠
相关人物
赵福堂
相关人物
德谦
相关人物
孙小眼
相关人物
孙桂通
相关人物
吴庄子
相关人物
张金生
相关人物
本利益
相关人物
邵九如
相关人物
冯景全
相关人物
张洪烈
相关人物
李书田
相关人物
李帽头
相关人物
赵德谦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
南河镇
相关地名
孙庄子村
相关地名
静海县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沧县
相关地名
崔尔庄镇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游乡串村
相关地名
河北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