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问题研究专家王芸生及其杨柳青遇险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七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116
颗粒名称: 日本问题研究专家王芸生及其杨柳青遇险记
分类号: K265
页数: 5
页码: 140-1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日本问题研究专家王芸生及其杨柳青遇险记情况。
关键词: 日本 研究专家 遇险

内容

王芸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学家,日本问题研究专家。生前曾在《大公报》报馆工作40余年,解放后曾任《大公报》总编辑、社长,从六十年代兼任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历任全国政协一、二、三、四、五届常务委员,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这位大名鼎鼎的无党派人士,新闻界泰斗,是杨柳青镇小梁庄世代贫农冯家的姑爷。
  王芸生先生是静海县人,1901年9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幼年生活困难,父亲曾在天津芥园庙给和尚烧菜做饭,王芸生弟兄3人,行三,他幼年时勉强念了几年私塾。13岁那年,为了生活,家中把他送到天津一家小茶叶店学徒。王芸生刻苦好学,最爱看报上的副版,一些影射时弊的文章引起了他的共鸣,他开始练写稿,他的第一篇稿子投给天津“益世报”副刊,题目是“过新新年送旧新年”,内容是讽刺当时大总统徐世昌,结果没过3天,报上就登了出来。不仅是副刊头条,而且加了花边。第一次投稿成功,增强了自信,但他为了〓口,不得不继续在私营商店做事,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英文,在美商洋行货栈谋得一职。
  在“五卅”运动反帝爱国怒潮中,年仅24岁的王芸生和洋行的青年职工共同组织了“天津洋务华员工会”,并被选为工会的宣传部长和工会周刊的编辑,这是王芸生办报的开始。
  由于他主办的报纸经常发表一些工运文章,被反动军阀勒令停刊,王先生逃往上海,在那里王芸生更靠近了中国共产党,他曾和几位共产党人,一起办过“亦是”“短棒”“猛进”等几种周刊及“和平日报”。
  1926年王芸生先生回到天津,在天津省委宣传部工作,具体任务是给“华北新闻”写社论,当时天津《大公报》正在风行,《大公报》编辑张季鸾先生的评论文章非常有名,两家报纸的社论和评论文章虽然不署名,但总有点竞争的劲头,经常因看法不一致而发生笔战,张季鸾先生和王芸生就是由笔战而相识,进而成为至交。当王芸生与“华北新闻”商报因观点不合而离职时,张季鸾先生便亲自登门把打笔仗的年轻对手接到《大公报》工作,张季鸾老先生不愧是一位伯乐,此事当时在报界中传为佳话。
  1929年8月,王芸生先生入《大公报》就职,开始他在地方版当编辑,由于编排生动,文字严谨,并且遇事有自己的见地,特别是来稿取舍,以文而不以名,很快受到同仁及读者的推崇和信赖。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大公报》同仁同仇敌忾,当时敌军压境,大好河山沦于敌国。愤于自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亡我之心,日甚一日,于是因亟纂辑中日通商以后之重要史实,载诸报端,以使广大读者抚今追昔、慨然生救国雪耻之决心。这便是“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专栏文章的开始,这次编辑重任,当时就落在年仅30岁的王芸生肩上。从1931年9月事变起,逐日连载到1934年4月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这部七卷近200万言的巨著,这对于刚满而立之年,仅有几年私塾浅历的芸生先生来说,其人其志可以想见了。
  正因为王芸生在上述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才使得这位年轻的报馆工作者,成为名副其实的中日关系史和日本问题的专家。这部著作也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特别是中外关系的重要参考资料。1932年刚出版问世,即被誉为堪与清末名人黄遵宪的“日本国志”相媲美,比日本国志还丰富。因此王芸生在国内新闻界崭露头角,名声大振。
  芦沟桥事变后,天津沦陷,王芸生先生随大公报迁往上海,又迁汉口。1938年10月再迁重庆。
  1941年张季鸾先生逝世,该报组成“社评委员会”,由王芸生先生任主任,并由他执笔撰写“看重庆,念中原”。因抨击了重庆苟安生活的糜烂,揭露了河南灾民的惨状,该报被勒令停刊三天。
  抗战胜利后,1946年《大公报》由重庆迁回上海,这时王芸生先生看到祖国大好河山虽已光复,但国民党却热衷于内战,把人民重新投入水深火热之中。
  王芸生先生在主持《大公报》工作的同时,一直在思考着继续完成他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这部巨著。
  六十年是指从1871年中日始订“修好条规”到1931年“九·一八”止。原来只写到1919年“五四”运动,从那时到“九·一八”的14年还未完成,这14年间,风云变幻,中日两国人民都经历着极为严峻的考验。周恩来总理也一直非常关心这项未了的工作,曾对王芸生先生殷殷嘱托。从1957年起,王先生一方面搜集新的史料、一方面对旧著作中某些部分做了必要的修改和增订。到文化大革命前修订了一、二两卷,尽管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遭到非难,在十年动乱中受到迫害,但王老对完成专著的决心一点没有动摇。70多岁的老人心中惦念的只是一点——完成周总理的嘱托,拨乱反正后,年近八旬的老人欣喜莫名,他深知去日无多,愿最后为中日友好新篇章竭尽所能,为此曾两度去访日本,下决心完成这部呕心沥血惨淡经营50年的专著。
  在和生命争夺时间的斗争中,王老终于在病床上完成了七卷本后五卷的修订工作,并对增补的第八卷,做了细致的安排和设想,后由他的助手完成,至此50年心血终告成功。并由三联书店出版发行。可以说,为了历史科学,为中日友好,王芸生老先生战斗到了〓 〓最后一息。
  王芸生先生于1980年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其主要著作有“六十年来的中国与日本”“芸生文集”“台湾史话”。
  冯玉文女士是王芸生老先生的夫人,她是杨柳青镇小梁庄人,提起他们的婚姻结合,还有一段传奇性的故事。
  她父亲冯连贵,种着几亩薄田,做些小生意,沿南运河两岸串乡入村卖杂面为生、冯女士在家除针线活外,帮助邻居种园田、摘黄瓜、豆角等,过着贫苦的生活。
  “九·一八”事变,她自己在家,突然听得门响,而且敲声很急,开门一看,原来是位不相识的青年,身着西服革履,仪表堂堂,面带惊慌之色,说:“大姐快救救我,后边日本人追我逮我。”冯女士未及考虑避嫌,马上放进青年,将大门关上藏好。不大功夫,日本兵来了,叫开门找王芸生,冯女士说:“没有人来。”把日本兵哄走了。
  日本为什么要逮王芸生呢?那时王芸生正在《大公报》工作,编写了一套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书,即“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揭露了日本侵华的罪行,因此引起日本天津驻屯军的嫉恨,把王芸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所以跟踪追击。
  那天,王芸生到郊区采访农村经济及农民生活,在大觉庵村往西走,发现后面远处有日本兵追他,于是顺着运河北岸小路逃到杨柳青小梁庄。
  冯玉文女士开门收纳藏好了王芸生,骗走了日本兵,简直是救了王芸生一条命,他感激不尽,在冯家挽留下又躲避了两天,等风平浪静才回市内报馆。
  冯玉文向父母禀明了救人经过,父母亲见王芸生是个识文断字有文化有血性,而且一表人才的青年,有意将女儿许配于他。王芸生钦佩冯女士大胆、机智、多情,更有救命之恩,感激无尽,就这样缔结了美好的姻缘。
  这桩婚事颇有戏剧性、传奇性,真和京剧“柜中缘”,岳雷逃难招亲的情节差不多。
  婚后移居市内长春道大公报宿舍,夫妻相敬如宾,互相体贴,互相帮助,冯女士不识字,王芸生手把手的教识字写字,冯女士对丈夫照顾得无微不至,日子虽然较紧,但生活畅欢,不尽的乐趣。
  在平静的生活中,王家却不安静,在津的一些日本流氓浪人,在驻屯军指使下,报复王芸生写抗日文章,不时地进行迫害,肆意地骚扰,有次藉口找王芸生,王不在,趁机把家中一切打了个底朝天,在那敌人横行的日子里,他们曾被迫多次迁居。冯家惦记女儿女婿,寝食不安、担惊受怕,不时去津探望,并接济生活。
  “七·七”事变后,天津沦陷。冯女士以家属随同《大公报》南迁上海、汉口、重庆。携儿带女,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
  抗战胜利后,又随同王芸生去香港办《大公报》,在香港居住了一段时间,于1949年建国前夕,回到北京定居。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七册

《西青文史第七册》

本书收入抗日战争相关史料40余篇,包括活跃在西青地区的一支抗日武装、津城地下手枪队、巧截敌车、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津西地区的开辟与发展、通过上层统战开辟津郊水高庄村、十间房惨案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许伯年
责任者
王芸生
相关人物
徐世昌
相关人物
王先生
相关人物
张季鸾
相关人物
黄遵宪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冯玉文
相关人物
冯连贵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静海县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中国
相关地名
汉口
相关地名
重庆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大觉庵村
相关地名
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