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西地区沦陷经过及日军的五次强化治安运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七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088
颗粒名称: 津西地区沦陷经过及日军的五次强化治安运动
分类号: K265
页数: 4
页码: 91-94
摘要: 本文描述了日本侵略军占领天津后,津西地区成为抗日前线,独立第26旅在李致远旅长的指挥下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同时,也提到了医生邵灵洲夫妇为伤病员提供治疗的事情。随后,日本侵略者对津西地区进行了残酷统治,实施了奴化教育、搜刮民脂民膏等措施。
关键词: 七七事变 奴化教育 抗日斗争 日伪统治 日本投降

内容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天津。津西大地成了抗日前线。29军38师副师长李文田调独立第26旅旅长李致远率部队驻守杨柳青以东各村,严阵以待。7月27日奉军长宋哲元“自卫守土”指示,李致远旅长立即召集旅团级军官会议,决定于7月28日凌晨2时,对海光寺、北站、东站和东局子等日军驻所发起总攻。经过整日战斗,给了日军沉重的打击,穷凶极恶的日军以百倍疯狂进行反扑。为保存抗战实力,7月29日李致远奉命率部队退出天津市到良王庄、独流等地设防。
  独立第26旅的抗日行动,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当时杨柳青镇灵洲医院邵灵洲夫妇主动收容伤病员义务治疗。当部队撤退到静海县、沧县和济南等地时,邵灵洲夫妇随军前往。在他们精心治疗护理下,许多伤病员恢复健康,重返杀敌战场。到达济南时,只有四位重伤员未愈,邵灵洲夫妇托付济南教会医院继续治疗,夫妇二人从青岛乘轮船返津。
  当29军撤退之后,日本侵略者肆无忌惮地疯狂扫荡,1937年8月14日,日军一小分队来杨柳青扰民,临行时掠走过路学生二人。8月20日,大批日军于杨柳青过境,从此津西成了沦陷区,广大人民落入苦难深渊。
  日本侵略军为推行殖民统治,搜刮民脂民膏,于1937年10月在杨柳青成立了“维持会”。1938年1月,天津县伪政府成立,李少微充当伪县长。杨柳青改设镇公所,取代“维持会”。镇公所下设保,保下设甲,形成一套完整的统治机构。日本选派失去民族气节的中国人充当各级机构的头子。他们在日本人的指挥下,对民众进行苛敛摊派,搜刮民财,无恶不做,成了汉奸走狗。
  日军占领津西,极力推行奴化教育,学校中一律使用为日伪服务的新民印书馆出版的课本,强迫学生学习日语。在学校中开展尊孔祭孔活动,教室里悬挂孔子像。宣称中、日是一家。以此掩盖其侵华的罪恶。并在学生中进行支持“大东亚战争”,实现“王道乐土”的反共灭共宣传。
  广大师生对日伪实施奴化教育的险恶用心无比愤恨,竭力反抗。当时木厂小学有位张莹亮老师,他坚决不教日伪教材,以古文取代新民印书馆出版的国文。也不教不唱日本歌曲,而以苏武牧羊等歌曲作为音乐课教材。他在课堂上公开宣传全国抗战的形势,诱导学生树立抗日救亡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他的教导下,学生们反抗日伪和拒学日语的情绪不断高涨,从消极应付到公开对抗。因此,惹怒了任日语课的翻译官。他动手殴打学生,被打学生进行报复,把翻译官的自行车胎扎破,气得翻译官发疯,对学生要下毒手。张莹亮老师出谋,叫学生家长出钱打点,才使学生免遭塌天之祸。
  日伪不仅推行奴化教育,而且还利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机体。1942年,他们从蒙古贩运大量鸦片,使杨柳青一带吸食瘾士明显增多,土膏店吸食烟客天天暴满。日伪当局为获取暴利,于1943年3月假借“励行禁毒”为名,办理烟民登记。因此,烟商、烟民纷纷抢购烟土,以致烟价猛涨,从每两18元涨到每两80元。
  日伪为了制造杀人武器,于1940年4月开展第一次强迫献铜运动,效忠其主子的保甲长带领打手挨户搜索,撬走居民家具上的铜饰件,掠走铜锅铜炉。1943年又搞第二次献铜活动。镇公所、警察所等成立了强制献铜委员会,由保甲长及其爪牙再次闯入各户进行洗劫。
  日伪统治的年代,津西人民受尽了欺压凌辱。天灾人祸接连不断:1937年夏秋之交,淫雨连绵,津浦路两侧及津西洼地一片汪洋。1939年夏季,华北地区连降暴雨,洪水压境。8月7日,日伪炸毁桑园与马庄的运河堤岸,洪水泛滥浸流入津。使津西及天津城厢南部顿成泽国,处处浮尸漂荡,惨不忍睹。1940年春,又是久旱不雨,严重影响春播。1941年更遭大旱酷暑袭击。频繁的旱涝酷暑使粮食减产,甚至籽粒不收,加上日伪盘剥,促使粮价猛涨,成倍翻番。饥民们无钱购粮,终年在死亡线上挣扎,常以糠菜豆饼之类充饥。灾荒年如此,好一点的年景也如此。日伪为了满足战场军需粮草,把百姓仅有的一点粮食搜尽抢光。1943年,日伪当局成立了天津市米谷统制委员会,宣布所有稻米一律做为军用。不准任何人贩运,私藏和食用,违者殴打、没收。严重者处死。
  百姓们弄到少许准备年节食用的大米也在违法之列。每逢年节,汉奸带着打手挨户搜查。有一年除夕,杨柳青郑奶奶拿出仅存的五斤大米刚要下锅,搜查者已临近院门,她惊慌地把米投入污水桶内,才免遭大祸。
  不甘心受压迫的人民,反日情绪日益高涨,饥民们抢粮事件屡有发生。由于地下党的抗日活动,使日伪统治者慌恐不安,于是就丧心病狂地大搞“强化治安运动”。
  1941年1月,日伪宣布每月11日为“灭共日”。同年3月30日至4月3日,实施第一次“强化治安运动”。其任务是:进行户口大检查,大搜捕。又规定每月1日和15日为“自肃自励运动日”。
  1941年7月7日至9月7日,实施第二次“强化治安运动”。其任务是:对市民居住证进行大检查。并成立“灭共班”等组织。
  1941年11月1日至12月15日,实施第三次“强化治安运动”。其任务是:成立经济调查班,调查各处现存各种物资的详细数目,添设检查哨所。
  1942年3月30日至6月15日,实施第四次“强化治安运动”。他们把华北地区划为“治安区”、“准治安区”和“未治安区”。天津市及其附近地区划为“治安区”。其任务是:“东亚解放”,“剿共自卫”,“勤俭增产”。伪华北政务委员会于当年4月17日通令各级学校和文化教育机关,协力“强化治安运动”。要求学校利用朝会向学生们宣传“大东亚战争”。
  1942年10月8日至12月15日,实施第五次“强化治安运动”。其任务是:“剿共灭匪”,“肃清思想”,“完成大东亚圣战”。
  “强化治安运动”一个接一个,一次比一次时间长,一次比一次残酷,各种暴政通过镇公所、保、甲机构的层层传递,最后都无情地落到黎民百姓的头上,折腾得百姓昼夜不得安宁。饥饿的困扰,霍乱、鼠疫等传染病的蔓延,检查搜捕的威协,压得百姓喘不过气,终年在若海中挣扎,过着度日如年的岁月。
  压迫越残酷,反抗劲头越大。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津西人民时刻没停止对日伪反动统治者的斗争。
  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加之国际力量的配合,给日本帝国主义以致命打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嚣张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遭到可耻的失败,沦陷区的广大人民结束了日伪残酷统治的艰难岁月。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七册

《西青文史第七册》

本书收入抗日战争相关史料40余篇,包括活跃在西青地区的一支抗日武装、津城地下手枪队、巧截敌车、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津西地区的开辟与发展、通过上层统战开辟津郊水高庄村、十间房惨案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茂之
责任者
李文田
相关人物
李致远
相关人物
宋哲元
相关人物
邵灵洲
相关人物
张莹亮
相关人物
苏武
相关人物
李少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良王庄乡
相关地名
静海县
相关地名
沧县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
青岛市
相关地名
中国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