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国后杨柳青邮政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六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5954
颗粒名称: 三、建国后杨柳青邮政状况
分类号: F61
页数: 7
页码: 58-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建国后杨柳青邮政状况的情况。其中包括邮政机构的变化、杨柳青邮政业务的发展等。
关键词: 杨柳青镇 建国后 邮政

内容

(一)邮政机构的变化
  1948年12月20日杨柳青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杨柳青军事管制委员会临时接管了杨柳青邮局。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在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交通管理处的统一领导下,组成由军代表刘长垣任组长的77人邮政接管组,于当日分两路进住河北邮政管理局,和当时邮局地下党胜利会师,接管了天津市内16个支局,12个邮亭,共1378人。以及东至塘沽北塘,南至唐官屯,西至杨柳青,北至杨村的16处内地邮局共130人。1月16日,邮政接管组遵照“原职、原薪、原制度”的政策和接管与复业并进的方针,正式接管了杨柳青三等甲级邮局。其中,邮务员1人,邮务佐1人,信差5人,邮差1人,听差1人,共8人,并恢复了邮政业务。8月1日实行整编,新编制为局长、把邮务员和邮务佐改称副局长。1950年2月26日,根据邮政总局通令,改变原中华邮政各级人员称谓,把信差改称邮递员,邮差改称邮运员,听差改称邮助员,机匠改称机务员,司机改称驾驶员,当时邮政、电话为一体。1952年1月1日,杨柳青邮电局划归河北省邮电管理局领导。1954年9月1日,李七庄邮电局开业,直属天津邮局领导。1956年,天津市邮电管理局成立。天津市邮局隶属天津市邮电管理局领导。1958年4月1日,河北省邮电管理局迁津办公,天津市邮电管理局与河北省邮电管理局合并,天津市邮局隶属河北省邮电管理局领导。1960年2月1日,原河北省静海县邮电局所属杨柳邮电局划归天津市邮局领导。同年3月1日,天津市邮电管理局成立。天津市邮局属天津市邮电管理局领导。5月25日按市管局通知,天津市邮局郊区工程队与杨柳青长途线路工程队合并成立天津市邮电管理局线路工程队。1961年9月1日,杨柳青邮电局、李七庄邮电局、中北斜邮电局,均属西郊区邮电局,划归天津市邮电管理局领导。1963年8月9日,天津至新镇汽车邮路,因受大清河及子牙河洪水影响被阻断发往文安、新镇、胜芳等地的邮件,自8月10日起临时组班用汽车运至杨柳青堤岸,利用防讯木船、汽车船联运和委办汽船托运等方法运输邮件。8月20日,邮局职工为防汛大军服务上堤。在小卞庄、万家码头和杨柳青设立三个临时服务点,开辟九个投递段,累计全长270公里,安装信籍十二个,延长邮路一条20里,增加邮路一条三十里。
  1964年1月1日天津市邮电管理局撤销,杨柳青邮电局划归市邮局直接领导。
  1965年1月1日,将市邮局领导的杨柳青邮局的电话部分划归市属地方国营,成立郊区电话管理处,由天津市电信局代管。
  同年4月5日,中北斜邮电局迁往黄河道红旗路口新址办公,定名为“黄河道邮电支局”仍属西郊区邮电局领导。1966年3月,编为43支局改属市邮局领导。
  1973年10月1日天津市邮电管理局复成立。杨柳青邮局又属市管局领导。
  1979年9月21日,杨柳青邮电局的邮电、电话两部分分别划归天津市邮局和天津市话局撤销西郊区邮电局,分别成立杨柳青邮电支局和杨柳青电话分局。
  杨柳青邮电支局设正、付局长和党支部书记两名,下设办公室、会计室、营业组、投递组、发行组、电信组和机要组,全局职工47人。
  1984年9月1日,市邮局对现行的邮电支局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原杨柳青邮电支局改为西郊区邮电局,当时全局职工75人。
  1986年4月20日,西郊区邮电局迁至新华路二经路口新址办公。同年六月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1991年1月1日,又更名为“西青区邮电局”,直属市邮局领导。
  1992年1月1日,市邮局又成立市东、市西、市南、市北、市中五个区局,西青区邮电局又属市西区邮局领导。
  新中国成立以来,杨柳青邮局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虽隶属关系和领导机构几次变化,但在市邮局党政领导和西青区委、区政府关怀下,杨柳青邮局成功地走过了稳步发展的道路,各项业务发展迅速,较好地完成了历年通信任务。自79年以来曾十次被评为先进单位,并涌现出象李学智那样的全国邮政优秀投递员、市劳动模范、全国邮电劳动模范。为振兴西青经济,满足各行业通信联系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杨柳青邮政业务的发展。
  1949年10月1日邮电部成立。杨柳青邮政局按照邮电部确定的:“为配合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邮电部、邮政总局的领导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发展邮政业务,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效能,增加收入,为达到邮政经济逐步自给自足而奋斗”的经营方针,逐步恢复办理了函件、包裹、汇兑、报刊发行、机要、储蓄、集邮等业务。邮路不断增加,邮电业务总量和邮电业务收入日益增长。1992年,杨柳青局邮政业务总量年完成130多万元。邮电业务收入完成120多万元。是解放初期的十倍。
  1.函件
  解放前,只办理平信及单、双挂号业务,数量甚微。
  解放后,1950年杨柳青局年出口函件已超过一万件。1953年,又增设了估依街邮电所、驻青部队内三个邮电所。办理国内、国际信函.国内挂号、保价业务和装钞保价信函业务。1958年开办了保价印刷品业务。1960年开办了特种挂号业务,1961年停办了装钞保价业务,1966年停办了双挂号函件业务。1980年恢复了挂号回执业务,增办了代收货价、代发广告业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飞跃发展,各行业重视信息交流和反馈,函件交寄量明显增加,1988年我局又增加了邮政快件和特快专递业务,1992年杨柳青局年出口函件达72.1万件,是解放初期的70倍。
  2.包裹
  解放前,包裹交寄量年仅千件,建国以来,包裹交寄量不断增加,根据邮电部对寄递包裹执行限寄、禁寄、鉴封检查处理规定,1951年停办了代收货价包裹业务。1978年对企事业单位交寄的大宗商品包裹实行自购封装专用邮袋交寄的办法,1979年又恢复了代收货价包裹业务。1981年,增办了乙类保价包裹业务。1985年,对交寄大宗商品包裹用户实行签订免验交寄合同书制度,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1992年出口包裹达23337件,是解放前的20倍。
  3.汇兑
  1950年,杨柳青邮局只限办理小额汇款业务,最高限额为100元,因汇款业务极少,被称为兑超局。
  1953年,部规定“邮政汇款以个人汇兑为发展方向”的原则后,最高限额为300元。1959年,票汇改成信汇,把普通汇款额提高为1000元。1966年,增办了电报汇款业务。1981年增办了高额汇款业务,最高限额为5000元,邮电公事汇款不限。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1990年,杨柳青邮局已成为汇超局,汇出款大大增加,1992年,全年开发出口汇票24307张。
  4.报刊发行
  1950年6月实行“邮发合一”办理报刊发行业务。杨柳青邮电局主要发行《天津日报》、《河北日报》、《人民日报》、《新晚报》和天津《支部生活》、《宣传手册》等十几种报刊。以机关、工厂、学校、部队订阅为主,农村订阅甚少,故发行数量不多。自六十年代,报刊种类不断增加,达到800多种。界内的企事业单位、驻青部队、商业、学校、工厂、乡村大队均订阅报刊,订阅数量逐年增加,到1980年,全区农业人口订阅《天津日报》、和《天津日报农村版》数万份,平均8人一份报纸。1982年杨柳青邮电局增设了报刊零售亭3个。1985年《天津日报》自办发行,我区内出现了少量的个体零售报刊摊点。全区报刊发行零售种类达两千种以上。1992年,杨柳青局报刊订阅年度期发份数达3397520份。
  5.机要通信
  机要通信原称“军邮”,解放初,军邮属天津军分区司令部和天津地委双重领导。负责传递天津地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的机要文件,设机要通信员40名。1956年天津地委将机要业务及所属人员交杨柳青邮局直属,负责邮运接发转发和投递机要文件业务,并按规定收取资费。1958年,改设机要组,由2名机要员负责收发本局界内的县团级以上(包括驻军)单位的机要文件业务。并实行由局长(党员)和机要员双人眼同封发,开拆勾挑验收制度和回局复检制度较好地落实了保密安全、迅速、准确”八字方针,确保了机要质量。1992年本区机要文件进出口交换量达8516件。
  6.集邮业务
  1982年6月天津市邮票公司在杨柳青邮电局设兼职集邮台,主要出售纪念邮票、特种邮票、小型张邮票和小全张邮票。为贯彻“为集邮者服务,对集邮者负责,为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的方针,1990年改设专职集邮台。先后增添了集邮册、放大镜、镊子等集邮工具。业务范围业务量逐年增加,到1992年年售票20万枚。
  7.邮政储蓄
  1986年6月杨柳青邮局正式开办储蓄业务种类分: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活期存取、活期异地存取、定额定期市内通取、定额定期有奖储蓄、零存整取有奖储蓄、中小学生储蓄、储汇互转、代发工资转储蓄等十种储蓄业务。1989年局内成立了储蓄组,1992年底邮政储蓄余额达1740万元。
  8.邮路
  1950年至1959年,杨柳青邮电局进出口邮件靠委办汽车、铁路邮车。镇内和乡村投递靠自行车。全局共有自行车投递道段八条。东由马庄村至南赵庄村50公里;西由桑园村至东碾嘴村51公里;北由火车站至线河村55公里;南由电业所至曹庄班道17公里。机要投递33公里,镇内一、二、三、十五、十六街为一段15公里。四街至八街为一段14公里:九街至十四街15公里。合计邮路为250公里。
  1960年天津市邮政局自办天津——霸县汽车邮运。杨柳青邮电局结束了委办汽车和火车邮运历史。1969年至1973年,杨柳青邮局用摩托车到天津东站邮局自取《天津自报》《人民日报》等报刊,送出口邮件,使用户既能见到当天报纸,又能及时收到邮件,加快了报刊邮件的传递速度。1974年乡村投递和机要通信全部改用摩托车投递。1982年为解决投递员负重量过大问题,又增划投递道段,共有道路22条。1985年《天津日报》自办发行后,邮局又压缩邮路五条。1992年4月,因传统业务滑坡,又压缩邮路三条,现有邮路14条。邮路全长560公里。
  9.电报
  解放前,局内办理公众电报业务,因民用电报费用昂贵,一般群众很少使用,电报量甚微。解放初期,局内设电信营业台办理电报业务。电报传递采用人工译电,使用人工手发报机,通过专用线路发送“莫尔斯”讯号。1949年去报量仅数百份。1966年增办电报汇款业务。1971年换装《55》型电传机,单功能收发电报。年去报量超万份。是年局内电报室增设人防无线与“7011”台联络。翌年撤消,划归西青区政府管理,设区人防办公室。1988年开办礼仪电报。1991年改装翰林《JK》系列智能型终端全电子微机传递明码汉字电报。1992年去报量43288份。
  10.电话
  解放前,局内办理民用电话业务,业务量极少。
  解放后,公众电话业务量由年仅百张增到年千张以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全区由磁石交换机改装纵横交换机,目前(1993年)又改装程控交换机。公众办理公用电话和长途电话业务逐年增长。1992年公用电话548次,长途电话2567张。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正沿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前进。杨柳青邮电局全体干部职工以振兴西青经济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为动力,加速邮电经营机制的改革,启动内部活力,为西青经济的腾飞做出更大贡献。我相信邮政职工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在振兴西青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能改变邮政落后面貌,实现自给自足的目标。(1993.9.18)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六册

《西青文史第六册》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西青史料的情况。其中包括史海钩沉、艰难岁月、红旗招展、乡土百说、工商旧貌、故里采风、人物述林、民俗民风、文物古迹、武林轶事、掌故传说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娄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