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画师“潘美人”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5776
颗粒名称: 民间画师“潘美人”轶事
分类号: K825.6
页数: 3
页码: 177-17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杨柳青年画艺术传人潘忠义先生的故事。潘先生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立志学画,并因改动画面而受到困难和打击。他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画画,为了赚钱养家。后来,他在东北谋生并目睹了日本侵略中华的悲惨情景,对国家的痛苦和愤怒促使他选择才艺发展的道路。潘先生拒绝了宣扬中日亲善而出卖国家利益的工作机会,坚守着自己的意志。最终,他经历了艰难的回乡之路,回到了天津古佛寺。潘先生的故事展示了他的坚定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关键词: 潘忠义 杨柳青 艺术

内容

(一)
  一九零一年十月十六日古镇杨柳青南六公里的古佛寺村,诞生了杨柳青年画艺术的传人——人称“潘美人”的潘忠义先生。(潘先生擅画仕女,故称潘美人)。
  潘忠义先生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七岁时母亲患精神病,父亲务农好赌,每年所得几乎全部输光。就是在这样的家庭境况下,潘先生为了给母亲治病,养家,从八岁起立志学画。在邻居街坊的帮助下终于成了远近知名的丹青好手。由于从他懂事起就常听母亲讲述人间的不平,亲眼目睹他父亲打骂母亲,尤其母亲挨打时,因脚小跑不动而一次一次的跌倒在地的情景。使他对封建礼教恨之入骨。就在他十三岁那年,父亲从画作坊领回一批仕女画坯他看到画面上缠足的妇女,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气之下,将所有画面的小脚妇女都改画成了大脚女人。父亲看到后,很生气地说:“你这个逆子,为么怎把人家的画面改啦,这是多少年留下的规矩,哪有女人不缠脚的”。潘先生理直气壮地说:“为么怎女人就得缠脚,我妈要不是缠脚还挨不了你那么多打呢?女人也是人啊。”一句话问的他父亲无言以对。但此一举,却给潘先生一家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苦难。
  由于潘先生改动了画面,画庄老板,气急败坏的大闹起来,“你潘家吃我、喝我,到头来还毁我,从今以后,你潘家甭进我的门。”不仅如此,这批画不但不给加工费,还得赔偿损失。从此潘先生一家断了生活之路,为此潘先生还挨了父亲一顿毒打。但他并未消沉·他在严峻的事实面前更坚定了生活信念。
  在寒风凛冽的严冬季节,年仅十三岁的潘先生身穿单衣走出家门,东奔西跑,终于又找到了一个画庄,老板看到了这个十三岁的孩子画工不浅,当即给了一些画坯。为了赔偿原画庄的损失,为了养活父母。潘先生白天除去画画,还得做饭,侍候母亲,到夜晚,仍然一手端油灯,一手拿画笔,一直画到天亮,就这样没白天黑夜拚命地画……。
  但他无论给哪个画庄画,都有一条,凡是缠足的妇女一律拒画。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反映当时历史的风貌,潘先生又开了戒。
  (二)
  一九三八年的盛夏由于妻子出走不满周岁的孩子夭亡。潘先生一气之下只身闯关东到奉天(即沈阳)谋生。
  当潘先生目睹东北父老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过着非人生活的悲惨情景时,悔恨和气愤之情一起涌上心头,悔恨自己不该离家出走,跳入火海,气愤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华国土。
  由于潘先生的杨柳青年画绘画技法高超,到沈阳后,就得到几个画庄的聘请,在应聘中,潘先生有一个首要条件,凡宣扬中日亲善以出卖祖国利益而赚钱的画庄,万金不应。
  为此,几经选择,最后招聘到一个钱给的少,又没有住宿条件的小画庄。
  虽然每天所得只能糊口,但潘先生感到很满足,心里很踏实。因为他觉得自己既摆脱了家庭的纠缠,更主要的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了。
  一九三九年正值隆冬时节,潘先生所呆的这个小画庄由于没有印制宣扬中日亲着之类的年画,而责令停业,潘先生失业了。其它画庄的老板闻讯赶来,用重金聘请,都被他一一拒绝。他曾对同仁说过:“我宁愿饿死,也决不干违背自己意志的事情。他毅然地背起行里回归故里。
  回老家谈何容易,从沈阳到天津七百多公里,潘先生手无盘川,身无棉衣,严冬时节,进关途中,潘先生一路乞讨。有时一天遇不上人家就用积雪充饥,夜晚露宿林中,出入卡口还要挨日本军人的打骂,就这样他走了四十多天,最后终于到了自己的家乡——天津西郊古佛寺。
  潘先生为了不给日本人干事,历尽千辛万苦,受尽人间磨难,但他以苦为乐,他感到高兴的是自己没有丧失民族气节。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三册

《西青文史第三册》

本书记述的内容包括毛主席视察王顶堤、谢觉哉视察杨柳青、郑子江战场抢救陈老总、回忆政协委员梁振清的几点往事、地道的神威、奔袭杨柳青、天津前线指挥部的地下工事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邢富贵
责任者
潘忠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