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觉哉视察杨柳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5750
颗粒名称: 谢觉哉视察杨柳青
分类号: K827
页数: 3
页码: 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谢觉哉同志在一九五九年一月视察杨柳青镇时的情景。他视察了莲花淀、灌溉渠道、幼儿园、敬老院、蔬菜暖室和杨柳青年画社,并与村民、幼儿、老人、农民合作社成员等进行了亲切交流。谢觉哉以诗歌表达了对杨柳青的赞赏和希望,同时鼓励植树造林,希望杨柳青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 谢觉哉 视察杨 柳青

内容

无复垂杨趁晓风,
  虚名传诵到如今。
  重来应是春三月,
  柳絮如绵线似金。
  这是三十年前谢觉哉同志视察杨柳青镇后写的一首诗。
  一九五九年一月二十二日上午九时,谢老轻车简从,从天津来到杨柳青,稍事休息,即由杨柳青镇委副书记戴建林陪同,驱车前往东淀视察新建的工农联盟扬水站和灌溉渠道。在去参观莲花淀和当城大队的途中,谢老不时示意停车,视察水利渠道及麦田。
  莲花淀位于杨柳青西部,过去是十年九涝的低洼地。近年修了排水工程,使多年积水的洼地成为良田。莲花淀中间是稻田,淀边高地种麦子,靠近西河堤的土方坑和顺堤的洼地水面种菱角,淀中最洼处种藕,长年有水的地方养鱼。谢老看了,在途中即兴做诗一首:
  洼底朝天水旱无,
  新建工农商学俱。
  从今不让胜芳独,
  千里荷花千里鱼。(注)
  谢老赞扬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高度评价了洼地改造的成果。
  同时,殷切地希望人民群众把家乡建成象有“百里荷花百里鱼”之称的胜芳那样的鱼米之乡。
  到当城大队后,谢老视察了幼儿园和敬老院。当他走进幼儿园时,孩子们亲热地喊“爷爷”,谢老亲切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问道:“你们吃的,玩的,好吗?”孩子们齐声回答:“很好”。到敬老院时,有几位老人正在下象棋,谢老坐下来问:“生活怎样?”老人们异口同声地说:“吃的好,穿的暧。”谢老说:“我们年轻时辛辛苦苦地把他们(指青壮年)养大了,现在应该叫他们养我们了。休息好,吃好点,这是应该的。”
  谢老又到十四街大队蔬菜暧室,看了黄瓜、西红柿、茄子等作物生长情况,询问了蔬菜品种、产量及上市情况。十四街大队赠送谢老两盆盆栽茴香。接着谢老又去杨柳青年画社,饶有兴味地观看了制画的过程。画社送谢老十几幅画做纪念。回津后,谢老只留下一幅,余均退回。
  春节将至。回到镇机关后,谢老还询问了春节物资供应准备情况,并说:“人们辛辛苦苦地干了一年,一定让人们过好春节,保证都能吃上肉饺子,这在北方很重要!”
  谢老以八旬高龄,在杨柳青整整视察了一天,直到黄昏才返回天津。
  杨柳青位于天津西郊,距市区十五公里,古名柳口镇。镇中南运河穿流而过,两岸杨柳飘曳,河上舟船不断;运河盛产红色鲤鱼,味道鲜美;杨柳青年画历史悠久,制作精致,驰名中外;镇内的古建筑也颇具特色,慕名而来的游人络绎不绝。但后遭日本侵略军的蹂躏和国民党伪军的破坏,尤其是解放前夕,蒋军修筑工事时,把沿河两岸的柳树砍伐殆尽。解放后,虽然每年植树,但成效不大,风景已不似往年。
  所以,谢老回津后于一月二十四日来信,又赋诗一首,对他所看到的杨柳青已“无复垂柳趁晓风”,只是“虚名传诵到如今”,颇感失望。他鼓励我们要抓植树造林,多栽些杨柳,“重来应是春三月”,“柳絮如绵线似金”,寄予了他对杨柳青美好未来的期望。
  注:谢老回津后对此诗作了修改。修改后的诗为:
  洼底朝天水旱无,
  农工林牧副渔俱;
  从今不羡胜芳独,
  千里荷花千里鱼。
  (本文撰写时曾参考了戴建林同志的回忆材料)1989.7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三册

《西青文史第三册》

本书记述的内容包括毛主席视察王顶堤、谢觉哉视察杨柳青、郑子江战场抢救陈老总、回忆政协委员梁振清的几点往事、地道的神威、奔袭杨柳青、天津前线指挥部的地下工事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石泽年
责任者
谢觉哉
相关人物
戴建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