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视察王顶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5748
颗粒名称: 毛主席视察王顶堤
分类号: F321.2
页数: 3
页码: 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西郊区西营门乡王顶堤村的情况。在解放前,王顶堤村地势低洼盐碱,遭受旱涝灾害和敌人的压迫。1949年天津解放后,村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响应合作化号召,先后建立了互助组、初级社,并于1956年建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1月12日,毛主席视察了王顶堤村,并与村民进行了交流。毛主席的视察激励了全村人民,坚定了走合作化道路的信心。王顶堤村的高级社成立后,干部思想坚定,社员收入逐年增加,实现了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 毛主席 视察 王顶堤

内容

天津市西郊区西营门乡王顶堤村,位于市郊西南,与南开区交界,背靠津西大洼。全村933户,3683人,耕地1566亩,其中:菜田530亩,稻田1036亩,养鱼水面3700亩,是一个为城市服务的副食品生产基地。
  解放前,这里地势低洼盐碱,非旱则涝、灾害连年。当时流传一首民谣说:“卫南洼,不当家,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这个村还是敌人的据点,经常驻扎着一个排的兵力,他们和村里的地主互相勾结,横征暴敛,农民受尽盘剥,生活极端困苦。1949年1月,天津解放,王顶堤村的人民获得了新生。在村党支部和村公所的领导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定不移地走合作化道路,先后建立了互助组、初级社。1955年秋季,王顶堤村根据上级党委的要求,积极筹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条件接近成熟的时刻,1956年1月12日,毛主席视察了王顶堤村。
  1956年1月12日上午十时,毛主席由中共天津市委书记黄火青、西郊区委书记高翼飞等陪同,乘汽车来到王顶堤村。同来的中央和省的领导同志有罗瑞卿、邓子恢、林铁、周小舟等,还有天津市南郊区的李吉顺同志。
  毛主席下车后,黄火青将邓秀俭介绍给毛主席,说:“这是王顶堤村支部书记。”毛主席热情地同邓秀俭握手,同时说:“我们来看看。”毛主席边走边问邓秀俭:“村里有多少户,多
  少地”?邓秀俭——做了回答。毛主席问:“你多大了”?邓秀俭答:“25岁”。毛主席又问:“搞合作社有困难吗?”邓秀俭答:“没有困难,就是富裕中农不愿入社。”毛主席听后笑了。
  来到村公所办公室的里屋,邓秀俭请毛主席坐下。这时毛主席拿出烟来让大家吸烟。当时被召见的还有李吉顺、徐茂起(村长)、陈玉来(村团支部书记)。毛主席说:“我来看看合作社,你们有什么困难。”邓秀俭回答:“贫下中农都愿入社,现在产量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群众生活好了,就是富裕中农不愿入社。”毛主席问:“为什么”?邓秀俭说:“他们的土地好,劳力多,农具齐全,入了社怕吃亏。”这时,村妇女主任徐茂芬进来了,邓秀俭向毛主席做了介绍,毛主席同她握手。毛主席风趣地问:“你领导老太婆行吗?”(当时徐茂芬只二十多岁),徐茂芬说:“能行”。毛主席又问:“识字吗?能看报吗?”徐茂芬说:“刚上识字班,可以看报。”毛主席又指着站在门边的杨起发问:“你领导什么”?杨起发说:“我管生产”。毛主席同他握握手。又指身旁的徐茂起说:“他负责什么?”邓秀俭介绍说:“他是村长,他旁边的陈玉来是村团支部书记。”毛主席说:“好!你们这是农村五大领袖”。
  之后,南郊区白塘口村支部书记李吉顺向毛主席汇报了他们那合作社的情况。
  毛主席走时,邓秀俭把毛主席的帽子送过去,毛主席说:“谢谢你”。毛主席走在村中,看到路两旁的摊贩,还询问了他们卖的什么。毛主席上车前,群众围在外面,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几次招手示意。而后离去。
  毛主席的视察,给王顶堤村的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以极大鼓舞和力量,坚定了全村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信心。当天,家家户户吃喜面,以示庆祝。当晚,全村召开了群众大会,党、团员,贫下中农纷纷表示办大社的决心。17户不愿入社的富裕中农
  也全部报名入社。1956年1月15日,王顶堤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正式宣告成立,天津市歌舞团、曲艺团到会演出,庆祝活动持续数天。
  高级社的建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干部思想坚定,社员情绪稳定,生产年年发展,社员收入逐年增加,全社形成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三册

《西青文史第三册》

本书记述的内容包括毛主席视察王顶堤、谢觉哉视察杨柳青、郑子江战场抢救陈老总、回忆政协委员梁振清的几点往事、地道的神威、奔袭杨柳青、天津前线指挥部的地下工事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广泰
责任者
边均兴
责任者
邓秀俭
相关人物
罗瑞卿
相关人物
邓子恢
相关人物
林铁
相关人物
周小舟
相关人物
李吉顺
相关人物
徐茂起
相关人物
陈玉来
相关人物
黄火青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王顶堤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