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天津市西青区委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4593
颗粒名称: 在中国共产党天津市西青区委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其他题名: 2012年12月29日
分类号: D22
页数: 8
页码: 11-18
摘要: 本文是2012年12月29日周家彪在中国共产党天津市西青区委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文稿。
关键词: 西青区 工作报告 周家彪

内容

2012年,区委常委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七届六中、七中全会及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区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落实市委对西青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围绕转型发展、富民强区的奋斗目标,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将区委常委会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推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今年是新一届区委履职的第一年。一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新挑战,区委常委会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一是树立新理念。不断强化执政为民意识,牢固树立“富民强区”理念,把“惠民生”摆上了更高位置,自觉做到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从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出发,把改善民计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年第一天第一次区委常委会就专题研究了民计民生工作,确定了今年的十项民心工程,显示了新一届区委领导班子以实际行动利民惠民为民,在更大范围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鲜明态度。二是完善新思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市、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刻领会中央和市委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对西青工作提出的“走在前列、再上新台阶”的重要要求和产业发展功能定位,系统总结历届区级领导班子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针对形势发展变化,把推进转型发展、富民强区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抓手,明确了发展方向。三是打造新形象。大力倡导求真务实,苦干实干巧干,提出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歇不得的责任感”竭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积极践行“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大干1825天”的庄严承诺;大力倡导团结协作,上下一心,注重维护区级班子团结和全区上下的团结,形成了同心同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虚心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组织党政代表团赴兄弟区县学习典型经验,继续开展了互学互比互看活动,激发了各级干部比学先进、竞相发展的干劲
  二、坚持转型发展,全力推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区委常委会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按照市委“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快”的总要求,把握主题主线主攻方向,全力以赴抓发展、抓民生、抓稳定,经济社会实现了新的发展。预计2012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2亿元,同比增长22.2%;区级财政收入100.86亿元,同比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763亿元,同比增长19.9%;内资到位额375亿元,同比增长30.2%;外资到位额10.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77元,同比增长15.5%。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走在了全市区县的前列。
  深入开展“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在全区广泛开展了“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制定出台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20条措施,区级领导和各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帮助项目单位和企业解决了一大批重点难点问题。10个区级服务工作组走访重点企业111家、重点项目103个,梳理出资金筹措、劳动用工、土地规划等方面的问题254个,已解决251个,问题解决率达98.8%;10个街镇维稳工作组走访基层帮扶对象627个,梳理出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方面的问题47个,已全部得到解决。通过活动开展,不仅解决了一大批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且在实践中锻炼提升了各级干部综合协调、攻坚克难的能力。
  加快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区委常委会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积蓄发展后劲的有力支撑。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新竣工项目194个,总投资208亿元;新开工项目345个,总投资682亿元,新签约项目382个,总投资1277亿元。总投资885亿元的九批96个区县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586.4亿元。二是强化项目引进储备。年初专门召开了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会议,要求全区动员、全民动手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广泛开展招商推介对接活动,主要领导亲自抓项目、谈项目,新引进了中环电子信息产业园、拉夏贝尔华北总部、国家北斗卫星文化商务应用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同时筛选出120个储备项目,进一步充实了重点项目库。三是打造项目建设亮点。新建成或开工了尤妮佳生活用品产业基地、天安数码城、中北永旺购物中心、张家窝休闲产业园等产业项目,在增加经济总量的同时对全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获得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兄弟区县的一致好评。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发展思路,打造高端高质高新化产业体系。一是现代农业得到新提升。狠抓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新建成新型节能日光温室2000亩,改造提升种植业设施6000亩,建成放心菜基地1.1万亩,10个农业园区新增投资4亿多元,累计建成智能温室18万平方米、日光温室2.3万亩,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0.4万亩。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新建了蔬菜种苗中心,引进试种新品种200个,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技术,促进了农业增效。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5家,国家级和市级合作社发展到11家,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到159家,90%%以上农户进入产业化体系。二是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张,预计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69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10家,10亿元以上的达到30家。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实现产值1040亿元;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51%。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投入资金60亿元实施技改项目100个,135个项目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8家,京万红成功创建我区首个市级工程中心,大桥焊材集团、捷威动力获批组建市级重点实验室;专利试点企业达到92家,中北汽车示范园成为全市首批专利试点园区,全区专利申请量达到3000件;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308家,科技“小巨人”达到221家,提前三年完成市下达的五年任务。我区成功列入市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三是服务业达到新水平。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全力做大服务业规模,服务业限上企业达到1000家。支持发展楼宇经济,加快23个楼宇经济聚集区规划建设,兑现了扶持政策,天物化轻大厦等6座投入运营楼宇入驻企业达到380家,实现税收2.5亿元。加快发展创意产业,启动了社会山温泉文化创意区建设,推动凌奥三期等创意产业园的招商工作,引进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提升商贸物流业水平,引进了嘉民物流、日立物流、传化物流等知名物流企业项目,中北汽贸街、梅江灯饰城等专业市场顺利推进,永旺购物中心、名众假日广场建成开业。到年底,预计全区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1330亿元,实现增加值262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比重达到43%。
  加快园区开发建设。积极推进西青开发区龙头带动,市级示范工业园、街镇工业园和专业产业园错位联动发展,促进园区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园区转型,提高了项目承载力和投入产出率。一是西青开发区龙头带动作用突出。以开展纪念西青开发区建区20周年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广泛开展组团式招商,新设立日本招商办事处,拓宽了招商渠道,全年新引进及增资项目达到168个,计划投资总额达到89亿元。二是示范工业园区建设效果明显。三个市级示范工业园区建成起步区16.2平方公里,启动了汽车示范园6.85平方公里拓展区建设;各园区都建立了专门的招商机构和专业招商队伍,共引进了总投资890亿元的168个项目,预计到年底三个示范园区完成销售收入390亿元、税收11.2亿元。三是街镇工业园区提升改造步伐加快。按照示范工业园标准,继续推动大寺工业园、天祥工业园等老园区提升改造,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了产业的调整升级。四是专业产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扎实推进“园中园”建设,金龙电子产业园、四新高科技产业园加快建设,赛达新兴产业园、天安数码城、深福保创意产业园初具规模,十个专业园区累计引进企业400家,投资总额达到87亿元,促进了产业集聚和资源集约利用。
  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按照以民俗文化为龙头,崇文和尚武为两翼,五大旅游板块为主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加快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一是加强景区景点建设,新建成中华武林园精武馆、希乐城儿童职业探索乐园,提升改造了曹庄花卉市场和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全区3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11个。二是加大宣传推介和营销力度,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第三届京津冀旅行社媒体看西青和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完成西青旅游宣传口号和形象标识征集工作,参加国内外重点旅游交易会和博览会,扩大了西青旅游品牌知名度。三是优化旅游线路,着力打造了5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下力量开拓了一日游及两日游市场。预计全年接待游客10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7亿元,分别增长20.4%和18.1%。
  壮大民营经济规模。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设施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建设。建成了非公经济组织服务中心,优化了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按照“政府指导、企业自主”原则,成立了西青企业家俱乐部,形成了民营企业联动互促发展的新局面。加强对民营经济服务管理,不断扩大民营经济规模,全区民营企业达到7716家,总注册资本288.55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50.7%。推动改革创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推进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建立了高效审批服务通道,现场审批率达到95%以上。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坚持招商成果与招商人员待遇挂钩,完善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有力促进了人才和项目的流入。完善投融资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了金融办、城投公司等平台的融资功能,加强对资金“借、用、管、还”环节的管理,创新融资方式,防范各种风险,有力支持了全区基础设施和示范小城镇建设。积极开展“三改一化”工作,中北镇纳入全市第二批“三改一化”试点。
  三、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推进生态宜居城区建设
  充分发挥规划先导作用。深化提升了《西青区总体规划》,全区“一控规两导则”编制完成率达到94%。整合了西青新城城市设计,提升了西青新城综合交通规划,明确了“二环七横七纵”的交通骨架。提升了南运河城市设计,编制完成了南运河城市设计导则和赛达大道城市设计导则。注重发挥城市保障功能,完成了杨柳青新华道体育场改造和西青区“三馆合一”项目控规调整方案。编制完成了西青区消防规划、西青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郊野公园35.7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天津境内大运河保护与发展以及杨柳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等,进一步完善了全区规划体系。
  高标准推进城镇建设。以统筹“三区”联动发展为抓手,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龙头,加快农村居住社区建设。全面启动了6个示范小城镇试点建设,预计到年底全区累计开工628.8万平方米,竣工247万平方米,可实现17个村、4.88万人还迁入住,全区城市化率达到78%。开展了全市第五批示范小城镇建设试点和第三批全国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申报工作。重点推进了李家园、小稍口、大卞庄等8个城中村改造及安置房建设工作。加强路网建设,投资5.98亿元新建和改造了大寺镇仁厚路、杨柳青镇青静路等11条城镇道路。积极配合市重点工程建设,确保了地铁3号线、5号线,陈塘庄热电厂搬迁等工程的顺利进行。
  积极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完成巩固“奋战9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任务,整治道路21条、106.7公里,新建和提升绿化186万平方米,整修立面36万平方米。开展了农村清洁试点工作,完成了8个街镇69个村的环卫基础设施配置工作,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组织开展了7次市容环境专项治理活动,集中整治了私搭乱盖、卫生脏乱死角等问题,提升了环境质量。辛口镇和李七庄街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王稳庄镇、精武镇和西营门街通过市级卫生镇复审,新创建4个市级卫生村,市级卫生村总数达到136个,比例达到91.3%,位居全市前列。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认真落实《2011-2013年天津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和《2011-2013年西青区生态区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编制了《天津市西青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提升了生态区建设水平。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780吨、氨氮216吨、二氧化硫583吨、氮氧化物116吨,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有效监测天数比为85%以上。实施大绿工程建设,完成造林面积8300亩、栽植乔灌木共计102万株,文明生态村累计达到51个。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大力实施清水工程,实施河道治理28公里,新铺设雨污管道103公里,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
  四、坚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力推进文化强区建设
  加大舆论宣传引导力度。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开展了“送理论、送法律、送科技下基层”宣讲活动、“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主题教育活动和纪念建党91周年宣传活动。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深入宣传报道了全区重大决策部署、项目建设新成效、惠民新举措和发展新成果,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组织了广泛深入的学习贯彻活动,使十八大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了西青的影响力。
  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织开展了第三届“感动西青”十佳人物评选、“天津精神”宣讲和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加强了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建设。高度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推进了“快乐营地”创建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深化了“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以及“文明村‘十个一’、文明小区‘八个一’”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了全区文明程度。组织参加了2012年“天津美丽乡村”大型电视评选活动,王兰庄村、王村和水高庄村分别荣获“天津美丽乡村”和“天津特色村”称号。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举办了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文艺大舞台欢乐西青行等特色品牌活动,组织了戏曲曲艺艺术节和文化大繁荣交流展示活动,实施了“2131”电影放映工程,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新建成5个街镇文体中心,新建4个体育健身公园,充实了149个农家书屋。实施了群文社团建设提升和“群文大课堂”培训工程,组建起100支群众艺术团队,培训文艺骨干8万余人次。发挥区文联和各社团组织作用,推动了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杨柳青风筝等4个项目申报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杨柳青等5个街镇被命名为“天津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治理,净化了社会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推进深福保创意产业园、中华武林园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建立了文化产业项目库,中北镇运河商业文化中心等5个项目被确定为市级重点项目。加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选拔评定了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荐7家企业参加国家级、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加大对文化企业服务力度,建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咨询专家库,聘请50名专家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强对年画文化的挖掘、开发和利用,成功举办了新年画创作大赛,组织参加了深圳文博会等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征集了年画衍生品创意方案,增强了杨柳青年画的品牌影响力。
  五、坚持富民强区,全力改善民计民生
  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新建和改扩建23所幼儿园,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完善工程,提升了8所中小学软硬件水平,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验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考本科上线率创历史最好成绩。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新建西青职专实训车间。实施了干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累计培训干部教师2710人次。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建设了校园视频监控联网平台,开展了师生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增强了学校安全防范能力。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西青医院投入使用,推动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儿保健中心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建成20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由每万人30万元增加至35万元;开展了23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加强了对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完成了《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2008-2012年)》工作任务;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推进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了医疗卫生行业“规范管理年”等活动,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实施项目拉动就业、招聘对接就业、培训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吸纳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等有效措施,新增就业2.6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7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保持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非农产业,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全面落实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广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协商企业1859户,覆盖职工14.6万人,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高标准完成了总投资36亿元的十项民心工程,让全区群众享受到了更多改革发展成果;落实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补贴政策,提高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标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完善分类救助政策,提高了农村低保、五保供养、优抚补助和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助学金标准;及时开展慈善助困活动和冬夏令救济工作,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开展虚拟养老院服务工程,建成10个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和10个老年食堂,我区荣获“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称号。继续为残疾人办了10件实事。积极推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普、人防、档案、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六、坚持创新社会管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制定了《西青区“十二五”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规划纲要》,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大基层公共服务力度,提高了中北镇等街镇综合性服务中心的建设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新建25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并开展了星级社区达标活动。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重点地区、网络虚拟社会以及“两新”组织的管理服务,建立了区非公经济组织服务中心和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夯实了社会管理基础。在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连续五年取得了排名第一的成绩。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有效化解了一批社会不稳定因素。完成了党的十八大、市第十次党代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全国大运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活动的维稳安保工作。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包案和接访、下访制度,畅通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源头治理,用好维稳专项资金,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扎实推进了“法治西青”和“平安西青”建设。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工作,建立健全网络巡查机构和队伍,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置网络不良信息。加强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斗争,巩固和发展了政治安定的大好局面。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了全区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实施“放心餐馆”等系列工程,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了食品药品安全。加大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特种设备、道路交通等领域安全监管力度,强化学校、幼儿园和公共场所安全防范。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组织和“户籍化”档案,实施了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完善突发事件和各类灾害应急管理机制,胜利完成抗御重大汛情险情任务。
  七、坚持民主与团结,全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营造民主团结的政治氛围。按照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巩固和发展了全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支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障了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支持区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加强统战、对台、工商联等工作,完善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党群共建,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广泛开展了“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活动,第三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稳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居务公开,全区已成立工会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建制率达到100%,进一步扩大了基层民主。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全面推进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强化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督和考核,各级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在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基础上,落实了执法、司法公开和监督制度。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重点,不断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促进了政法干警公正廉洁执法。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积极开展了“法律六进”活动,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加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提高了司法惠民服务水平。
  八、坚持以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重点,全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上下的首要政治任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三问三看三争做”主题活动。扎实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狠抓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健全了个人自学、集体研讨等学习制度,举办了一系列高质量的专题报告会,开展了“党组织书记讲党课”等学习培训活动,形成了一批“转型发展、富民强区”的优秀理论成果。
  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重品行、重基层、重能力、重业绩的用人导向,注重在干中培养、锻炼、考察、选拔干部。围绕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举办了处级领导干部、新进街镇领导班子成员、中青年干部、招商干部等专题培训班,全年共培训干部7360余人次。加大领导班子充实调整和干部交流力度,先后调整交流66名处级干部,优化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选派105人次参与全区重点工程、重点工作,7名干部到区内外挂职锻炼,逐步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选拔链。注重抓好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切实做好对离退休老干部的服务保障工作。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制定了《关于选任调研员、副调研员工作的意见》,面向任职时间较长、年龄偏大干部进行竞争性选拔;针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拿出5个副处级领导职位面向全市公开选拔,引进了4名博士和1名硕士全日制学历的高层次急需人才;探索实行差额遴选正处级领导干部的办法。以纪念《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实施10周年为契机,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出台了《西青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检查评价暂行规定(试行)》等文件,从制度上防止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推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和人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区级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和优秀人才等制度。认真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了人才工作考核办法。加快推进人才资源统计信息库建设,初步建立了人才服务信息系统。加快实施人才重大工程,实行了人才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确定了30个人才重点项目。抓好人才引进工作,围绕全区人才需求,积极推广“人才+项目”引才模式,全年共引进本科以上各类人才1981人。全面落实人才政策,开展了高层次人才评审,落实51个人才资助项目,兑现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奖励。加快对高层次人才的推荐和培养,推荐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121人,举办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EMBA高级研修班。
  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探索建立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我区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区县党委。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推进了品牌工程、示范工程和先锋工程。高标准完成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实现了“八升两降一确保”目标,一大批双高双强型村干部充实到村级班子。开展了3期新任村干部任职资格培训和两期村妇女干部培训。加强制度建设,编订了《西青区农村工作制度汇编》,指导各街镇村形成了制度体系。成立了区非公经济组织工委、社会组织工委和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开展“城乡手牵手、干群心连心”主题实践活动和党员干部“为民行动”,下派了120名驻村联络员,扩大了结对帮扶效果。
  加大作风建设力度。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把全部心思用在攻坚克难、加快发展上,把全部精力用在落实“转型发展、富民强区”奋斗目标上,在全区营造了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不断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深化党员干部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工作,开展了大规模的领导干部走访慰问活动,全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与462户困难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深入开展了“三风建设强化年”活动,提高了各机关单位和党员干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了文风会风。
  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狠抓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重点工作,推进了惩防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大力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促进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全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出台了《西青区关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狠抓工程建设、公务用车、公款旅游、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化农村反腐倡廉建设,规范了“六步决策法”等民主决策制度,加强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加大了查办案件工作力度。
  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区委常委会发挥区委领导核心作用,定期举行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全年开展集中学习20次,发表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16篇。坚持眼睛向下看、脚步往下走、重心向下移,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和项目现场推动工作,坚持每月听取各街镇及开发区经济工作汇报。积极践行执政为民的宗旨,完善了常委会成员联系群众和接访、下访制度。召开了36次常委会对重要工作议题进行了研究决策,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了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集体研究、集体决定。召开了保持党的纯洁性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积极修订完善了28项区委内部制度,形成了职权清晰、决策科学、程序规范、监督有力的制度框架体系和权力运行机制。带头践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真正做到了为民、务实、清廉。
  2012年成绩来之十分不易,须倍加珍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在历届领导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全区人民攻坚克难、拼搏进取的结果。我们体会,要巩固和发展西青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不辜负市委重托和人民群众期望,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发展的正确方向;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吃透上情、熟悉区情、掌握民情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完善全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必须始终坚持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向以创新驱动、科技依托、内涵增长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转变;必须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摆上突出位置,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把惠民利民的事情办好办实,让全区各个层面更多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勇于在攻坚克难中把工作推向前进;必须始终坚持团结协作,真正做到全区上下一个方向一股劲,一个目标一条心,在干事创业中形成强大合力;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为全区推进转型发展、实现富民强区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在成绩面前,我们也看到当前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经济结构还不够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转型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发展的软硬环境水平还不够优,资源利用水平还不够高,招商引资的优势还未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在不断加大,一些弱势群体的生活仍然困难;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面临很大压力,社会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个别干部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服务水平、办事效率较低。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居安思危,攻坚克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好地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2013年,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肩负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对西青的一系列重要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不断开创转型发展、富民强区的新局面。

知识出处

西青年鉴2013

《西青年鉴2013》

本书重点记述了2012年天津市西青区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最新变化,内容包括区情概览、特载、西青区人民政府、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军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家彪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