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林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区年鉴2000》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2508
颗粒名称: 农牧林业
分类号: F327.21
页数: 9
页码: 141-149
摘要: 本文介绍了西青区农牧林业和乡镇企业的相关机构和部门,包括农业委员会、农林局、工农联盟农牧场、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和畜牧水产局等。同时,还介绍了乡镇企业经济委员会。
关键词: 西青区 农牧业 林业

内容

农业委员会
  【人员概况】
  农业委员会现有行政工作人员9人。
  主任 刘树明
  副主任 王伟华
  【经济发展】
  粮食生产因受持续干旱的影响,14.5万亩大秋作物减产幅度较大,夏粮生产与1998年持平,全年粮食总产1.2亿斤,完成市下达西青区1.3亿斤任务的92.3%;蔬菜总产6亿斤,完成市下达5亿斤任务的120%;植树51.6万株,新增造林面积6229亩,分别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29%和104%;鲜鱼总产7000万斤,完成市下达5200万斤任务的135%;生猪饲养量13.3万头,其中存栏4.2万头,出栏9.1万头,肉类总产2230公斤,完成市下达1400万斤任务的159%,禽蛋总产1330万斤,完成市下达900万斤任务的148%。1999年,全区完成农业增加值4.18亿元。
  【农业现代化】
  1999年,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起步年,一方面,全区各级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七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从全区实际出发,相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广泛征求街、镇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并邀请了国家农科院专家进行论证,研究和确定全区农业现代化实施方案。区政府第十六次常务会通过了《天津市西青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方案》。另一方面,全区各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精武集团有限公司、中北花卉批发交易市场等8个单位被列为市级农业现代化实验示范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抓节水工程建设。1999年严重干旱,按照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全区在节水工程建设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年新建防渗渠道64公里,暗管输水12公里,半固定喷灌1000亩,新增节水控制面积1.7万亩,是西青历史上节水工程建设规模最大、节水模式最多的一年。同时,启动了南河镇全镇节水和辛口镇浅井灌溉工程。
  更新改造排灌设施。对22座国营扬水站进行了维修和改造,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筹措资金,完成了鸭淀水库扬水站改造并启动了护坡工程。鸭淀水库是西青区春季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作为平原水库,长期以来设备老化,堤坝受损,直接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区政府多方筹资100余万元,完成了鸭淀水库扬水站高低压线路及土建工程的更新,同时,对堤坝进行砌石护坡及维护。全年新增护坡500米,修缮300米。
  高标准完成度汛工程。主汛期前完成了三条一级河道险工险段的维护,1999年6月份,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安排了独流减河左堤5.9公里重点堤防的“填塘固基”首期工程,区农委筹措资金1000万元,12天时间调运土方60万方,日出动各类车辆500台。完成了子牙河右堤迎水坡3.3公里铅丝笔干砌石护坡工程,独流减河14.5公里堤顶灌浆工程和3公里的填顶平整工程及陈台子泵站穿堤废弃涵管拆除复堤加固工程。
  【农业科技】
  列入国家级、市级科技项目大幅度增加。1999年全区共申报市级以上各类项目29项,批准列入国家、市级的26项,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5900万元,无偿资助197万元。
  名牌、专利意识不断增强。全区按照发展精品农业的思路,新创了水高庄冷食、精武肉鸭、中北晚香玉等6个市级名牌产品。1999年申请专利10项,买专利的企业15家。
  农业科技队伍进一步健全、完善和提高。1999年,区、镇两级对农业科技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组织队伍稳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超过90%,高于市里规定的80%的比例。
  农业科技基地充分发挥了示范功能。1999年,区、镇两级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项目超过100项,推广重点农业新技术20项。
  农业科技信息化传递达到新水平。启动了农业科技上网工程,6月份正式开通“西青区农业科技网”,在网上发布种植、养殖业最新品种和技术信息200多条。
  加大了引智和培训工作力度。1999年,聘请国家农科院和市科研院20多名农业专家为西青区农业科技工作顾问,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受训人数达4.9万人数。
  【落实农村政策】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各街、镇坚持以中央政策为依据,以承包期延长30年为核心,以大多数群众满意为标准,相对集中时间和精力,全面开展了土地延包工作,比较好地解决了土地延包工作中大量的认识问题、实际问题和操作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区基本落实土地延包政策的村已达129个,占有土地延包任务村数的94%。
  农林局
  【概况】
  西青区农林局设有六个行政科室、九个事业单位。
  六个行政科室为:办公室、财务科、生产科、林业科、蔬菜科和农村能源办公室。
  九个事业单位为:种子工作站、种子公司、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土肥站、蔬菜工作站、林业工作站、植检植保站、天津农业广播学校西青分校和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主要负责人:
  局长 张广才
  副局长 张守仁 闫德来 康因和
  【粮食生产】年初计划全年粮食总产1.3亿斤,实际完成1.197亿斤,比去年减产2680万斤,减产辐度18.3%。持续严重干旱,是造成全区各种粮食普遍减产的主要原因。19.5万亩粮食播种除5万亩小麦产量与去年持平外,14.5万亩大秋作物减产辐度较大,总产下降了8200万斤,下降辐度24.5%。
  去冬今春气候严重干旱,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但夏粮生产保持了种植面积和单产的稳定。原因是注重抓住了种植结构的调整、稳定和扩大了小麦种植面积,实施区域规模化种植、小麦作物良种化,推广应用生产管理技术,加强了服务,设点调查,确保高产结构的形式;在具体管理上,采取了促进苗情升级转化、耙麦保墒、浇好返青水,使小麦生产获得丰产。平均单产达到378公斤,总产、单产均与1998年持平。
  【蔬菜生产】
  全年计划蔬菜上市量25万吨。实际产量30万吨,超额5万吨。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40877亩,覆种指数2.03,比1998年增加了0.01。
  启动了双万亩小棚、遮阳网越夏生产、二代节能温室、南菜北引等项目,为结构调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保护地结构发生变化:保护地面积发展到45446亩,占现有菜田面积65.5%,比1998年增加724亩,在日光温室、大棚、中小棚面积比较上,温室增加985亩,大棚、中小棚减少,原因是二代节能温室虽一次性投资大,但效益高、回报快,寿命6—10年。
  塑料遮阳网越夏反季节覆盖生产。品种已达16个,其中南菜10余个,增加了附加值,占领了7、8、9月份的市场。全区累计用网量200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加40万平方米,增加产量4000万公斤。
  双万亩工程实施。推广以增加品种、实行套作栽培及综合防治措施,使双万亩小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小棚品种已达12个左右,除韭菜、茄子外、辣椒、甘兰、生笋、西葫、芹菜、南菜等品种面积不断增加,土地利用率增加25—30%。
  无公害蔬菜综合配套技术。在市局支持下,实行蔬菜、植保联合攻关,以当城为基点,实施300亩,韭菜占180亩。预计到2000年达1000亩。通过对8个品种实施水质、农药、肥料、栽培等综合措施,产品达国家质量标准,为辛口镇万亩无公害基地建设探索了经验。
  【林业生产】
  全年任务:造林6000亩,植树40万株。实际完成6229亩、植树51.6万余株。分别超额3.8%和29%,其中林网4600亩、经济林500亩、四旁植树1000亩、育苗300亩。
  植树造林工作在完成量化指标的过程中,注重绿化重点工程的实施。市级重点工程完成五项,总面积到4342亩,植树31.7万株。其中:农田林网区域化综合防治工程,造林和更新林网2720亩,植树226704株;防治荒漠化工程,涉及杨柳青镇、大柳滩等4个村,造林面积315.4亩,植树26285株;外环线绿化带续建工程,涉及中北镇、李七庄、大寺3街镇6个村。更新果园15亩,栽种果树6600株。建设林网190亩,植树15960株;生态风景林工程,绿化面积635.8亩,植树14000株,新建绿地50万平米;建设纪念林三块:建国五十周年献礼工程、青年林工程、友谊林工程,共栽植乔灌木45869株。
  【植物保护】
  植保工作任务繁重,从去冬今春便测报出1999年春夏病虫害将大面积严重发生,在短短的60天的可治时间内便集中开展了四大病虫防治工作。
  防治小麦蚜虫:全区5万余亩小麦蚜虫危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在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的基础上,及时地通报各街镇,加强对麦蚜的防治,使全区5万亩小麦全部防治一遍,保证了夏粮小麦的丰产丰收。
  飞机防蝗:由于春夏干旱,夏季蝗虫呈现出面积大、密度高的特点,蝗区32000亩土地密度达到30—80头/㎡2,高密度的占17000亩。根据统一布置,分别于6月15日、24日两次飞机灭蝗7个架次,防治面积2.5万亩。
  全面展开稻田“三虫”防治工作。科技人员现场调查发现,稻田主要病虫害稻水象甲、稻蝗和二化螟等病虫害普遍发生,局部地块发生较重,已经成为植保工作中的重点。先后防治稻瘟病1.5万亩次、二化螟防治1.6万亩次、稻蝗2.36万亩次、稻水象甲2.5万亩次。
  查治网幕毛虫工作发现早、除治快、效果好。虽然发生区域范围小,但发生时间早、危害严重,与往年相比受害面积在逐渐扩大。采取的防治措施有:加大资金投入,召开了两次街镇长、主管街镇长和林业站长工作会议,发动群众,加大宣传力度。全区共普查3次,动用车辆396车次,查治1310人次,调查面积35000亩,用药6.11吨,防治面积13980亩,共剪掉网幕3500余个,有效地控制了网幕毛虫的传播和蔓延,保护了绿化成果,使病虫监测率达到82%,发生率降到15%,防治率达到82%,检疫率达到100%。
  【种子工程】
  以种子公司为主渠道,大力引进和推广使用优良品种,不断提高农作物种子优良品种覆盖率。根据种子市场发展需要及市农林局关于积极推广种子包衣技术的要求,实施农作物种子包衣25.7万斤,其中:夏玉米1.2万斤、小麦25.3万斤、大豆0.2万斤,播种面积达1.3万亩。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1.2万亩的任务。
  加强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使用引进适合西青区种植的小麦、玉米优良品种2个,并确定为近几年内区粮食作物的主种产品。
  依法管理、加大种子市场督察力度。先后对全区55户种子经营户和4个驻区单位种子经营户进行检查,对辛口镇、杨柳青镇、王稳庄镇、中北镇等种子经营集中地区进行了4次联查,驱除了外地经营假、劣种子的商贩11人次,并对违法经营两杂种子的经营户给予了教育和取缔。
  【科技工作】
  农业科技人员培训规模大,办学层次不断延伸,培训目标明确具体。
  “现代乡村综合管理”专业的农村后备干部培训班,市校下达任务为70名,实际完成招生138名。
  “99年(农业推广)大专班”于11月6日正式开班,招生48名。学员大部分为农业科技干部,另有部分乡村级干部,现已正常上课。
  实用技术短期培训,由于采取播放录像带、田间地头实际教授、操作、演练和发放农民致富丛书等形式和手段,接受培训人员达3600人次,发放科技丛书2000册,规模之大、受益之广超过往年。
  完成了97级、98级《农村电气化》专业3个教学班、100名学生的培训教学任务。提高了农村电力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为农村电力事业规范化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农业信息】
  上半年,在农情、灾情、病虫等情报服务方面注重了以农业增产增收为核心,为街镇、村提供农业农情、灾情和病虫害防治情报20余期、400余份,保证了夏粮、蔬菜、林果等作物的丰产、丰收。年初在加强农业信息服务方面扩大了思路,把过去由偏重于农情、灾情统计式的业务工作转变为为政府及各街镇村、广大生产经营者提供生产、科技、市场、价格等全方位的服务上来,以提高领导机关指挥农业的决策能力和生产者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的适应能力。购置了微机,并与市局联网,以采集全国范围内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更好地为基层进行信息服务。
  【防雹工作】
  1999年防雹工作与往年相比呈现出成雹天气早、突发性强、作业及时、收效好等特点。时值小麦生长季节的4月19日便突发成雹天气,比往年提前一月有余。由于防雹上岗前准备工作充分,对高炮、弹药和通讯工具均做了严格的检查和维修,做到了及时作业、安全操作,先后化解了4月19日和麦收时节的三次降雹天气,发射炮弹230余发。3月16日、4月11日两次发放携带碘化银炮弹的气球,实施人工增雨,区内雨量明显增加。
  【农经工作】
  农村承包合同管理。完成了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的落实工作。全区九个街镇、142个有耕地的村中,已有103个村完成了土地延包任务,落实了党在农村的政策。到目前为止,有10个村正在进行土地延包工作,尚有29个村尚未开展。
  农民负担管理工作。相继完成了区1999年度农民负担、村提留乡统筹及劳动预算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部署,起草了《西青区关于开展减轻农民负担大检查的通知》,并对全区农民负担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调查结果西青区农民负担占人均年收入的1.4%,大大低于5%的规定。
  农村合作基金会工作。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做好放款手续的规范,提高资金运行的质量,加大不良放款催要力度。在指导各街镇清理同时,农林局承办的区联合会也做了彻底的清理,区联合会拥有总资产415.25万元,总负债306.89万元,净资产值108.26万元。这一比例居全区九个基金会前列,为顺利移交创造了条件。
  工农联盟农场
  【机构、人员概况】
  天津市工农联盟农牧场是个集农、工、商贸于一体的综合国有企业,隶属于天津农垦集团总公司,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区。农场设场办公室、计划财务审计科、劳资科、行政科、保卫科、安技科、计划生育办公室、工会等办公服务部门和农业公司、畜牧公司、水电工程服务公司、挤奶设备修配服务公司、漆布厂、畜牧机械厂、电器厂、百合文教用品厂、硕丰涂料涂装厂、汽车运输场等生产经营单位。有合资企业天津——小田蔬菜保鲜公司及职工子弟小学、农场职工医院。全场干部、工人945名。
  主要负责人:
  党委书记 李家和
  场长 贾德明
  副场长 马同生 叶崇熙 李德生
  魏跃鹏 张洪昌
  【农业生产】
  农业公司具体负责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生产方式为家庭承包,“二费”自理。在“交够农场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经营思想指导下,农业工人的劳动热情、生产积极性、以及对土地的投入、对科技的投入、对其它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普遍超过往年。生产条件的改善与提高,为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取得丰产丰收创造了条件。全年共生产粮食711吨、蔬菜、瓜果465吨,成鱼830吨,创造产值490万元。
  【牧业生产】
  牧业单位经过重组和两年的治理,基本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畜牧公司实行全面量化目标管理,大胆起用年轻新人,加强职工的素质教育、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尽管发生了几十年不遇的奶牛五号病,成母牛减少120多头,牛群的身体状态受到不良影响,但在奶业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泌乳牛日年产水平仍在全系统名列前茅,优质鲜奶率达70%以上,年末奶牛存栏1367头,牛奶产量5590吨,年营业收入1243.5万元,创利18.7万元,为上年度的6倍。
  【工业生产】
  工业单位根据各自的实际经营情况,有重点的进行改革和挖潜,百合文教用品厂按照不同季节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采取弹性工作制使产品成本同比下降20%。硕丰涂料涂装厂按例逼成本法组织生产,使粉沫和喷涂的生产成本分别降低15%和22%。漆布厂新上了一条塑胶纸生产线,从而使该厂的产品更合理,更具吸引力。畜牧机械厂改革分配制度,全部实行计件工资,大大提高了工时利用率,从而也提高了产品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人均创造的产品价值比上年增加30%。但由于企业包袱过重,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仍没走出经营亏损的行列,全年累计亏损额达165.5万元,只有畜牧机械厂一家盈利、利润为1.2万元。
  1999年,全场国民生产总值为1853万元,销售收入2885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5475元(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7649元),经营亏损373.8万元。
  农业机械管理局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农业机械管理局设有办公室、财务科、管理科。局下属单位有农业机械监理站、农业机械化技术服务推广站、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农业机械供应公司、农业机械修理厂。全区有九个街镇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现有干部职工8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名、具有中级职称的6名。
  主要负责人:
  副局长 曹全兴(兼总支书记)
  郝庆德 高逸民
  【农机管理】
  加大了农机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工作力度。对参加农机作业的3085台机具进行了安全、技术检查,对全区443名拖拉机驾驶员进行了安全技术、操作技能及交通法规的复训和年度审验,对581台拖拉机进行了安全设备、技术状态的年度总检,组织了4次为期20天的拖拉机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出动87人次,使56台无照拖拉机检修合格上了牌照,18名无证人员通过学习领取了驾驶证。
  为加强和规范农机市场管理,对全区农机维修网点进行了摸底调查,走访了15个维修网点,宣传《天津市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农业部对农机维修网点管理的规定等法规知识,对于个别维修质量和设备存在问题的网点,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技术、技能培训,全区没有发生因农机修理质量问题的纠纷和上访。
  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1.5万亩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任务,制定了《西青区农作物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与南河镇、张家窝镇、辛口镇和杨柳青镇政府签定了责任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这次任务。
  【农机引进、推广】
  蔬菜机械化,继续引进推广“二氧化碳增施肥技术”,覆盖了全区8个街镇,累计达224台,获得了区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进行了蔬菜保护地综合配套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先后从静海县、山东省潍坊市等6个厂家引进7种微型耕整机,在辛口镇水高庄“西青区园田科技示范基地”召开了西青区园田机械设施演示会,推动了区蔬菜机械化的发展,现已推广微耕机20台,卷帘机3套。
  加速淡水渔业机械化的推广力度,从宣传和服务上下功夫,除了实行产品质量“三包”服务外,利用冬闲季节,为用户免费维修、保养、培训,推动了养殖机械化的发展速度。1999年度又引进推广59台饵料机,890台增氧机。486台饵料投放机。
  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一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鼓励农民个人购机;二是帮助选型培训;三是提供良好的信息、业务服务。引进推广16台水稻联合收割机,全区水稻机收水平超过了30%。
  【社会化服务】
  春耕生产投入机具806台,机耕1620亩。“三夏”农机工作准备充分,提前召开了各街镇农机管理人员和局属各科室、各有关部门的“三夏”工作专题会,座谈会3个,组建了“三夏”农机工作领导小组,向全区各街镇农机管理部门下发了“关于做好三夏期间农机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区农机管理、服务人员和部门,必须在麦收前完成投入“三夏”作业的1272台套农机具的检修任务,及时将国家投入的15万元,购置了玉米免耕铁茬播种机5台,秸杆还田机10台,生重犁2台,投入“三夏”作业。
  为了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和质量,在“三夏”期间,农机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全力以赴投入“三夏”农机工作,组建了三个农机服务小分队。一是包乡工作小分队,负责小麦机收、秸杆还田、玉米播种、安全生产、调研、协调和技术服务;二是供应服务小分队,负责农机配件供应,“三包”和跟踪服务工作,取消公休、节、假日,实行24小时连续服务,保证质量;三是农机维修服务流动小分队,负责巡回流动、维修服务工作。加强了“三夏”农机组织、协调服务工作,为有机户和农民架起桥梁,为跨区异地作业的有机户提供良好服务,全区引进外地收割机80台来西青连续作业,5万多亩的小麦收割及播种夏玉米,一周多的时间就全部完成,全部实现机收、机播、而且没有发生任何火灾和各类事故,受到有关领导和广大农民的称赞。
  “三秋”农机工作,全区共投入拖拉机512台,犁114台,耙92台,旋耕机189台,水稻收割机22台,脱粒机78台,完成了5万多亩的玉米收获、小麦播种和水稻收获。
  加大了农机化宣传工作力度。配合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规划,结合西青区农机化实际,制定了全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机工作规划,利用广播、有线电视、报纸及各种会议,大力宣传农机化,印发了各种产品说明书500份,发行《农机化报》55份,《农机安全报》600份,农机管理、科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直到农民家中,宣传、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无偿帮助安装、调试和驾驶操作培训。全区农机投入280万元,新增机具186台套,农机总动力纯增8000千瓦。
  农机供销工作,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大胆改革,加强内部管理,深挖潜力,增收节支,销售额达900多万元,区农机公司被国家内贸部评为全国百强农机公司,配合区人才工程,农机局培训实用技术人材1120名,科技带头人160名,科技人员37名,为社会培训驾驶员197名。
  畜牧水产局
  【机构、人员概况】
  畜牧水产局下设办公室、畜牧科、水产渔政科、兽医站、畜牧水产良种站、水产技术推广站,有干部职工80人,其中行政编制7人,事业编69人,工人4人,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7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人,中级技术职称9人。
  主要负责人:
  局长 董景川
  副局长 王玉登 田秀书
  【畜牧生产】
  全区蛋鸡存栏51万只,鲜蛋产量6100吨,生猪饲养量12万头,其中生猪存栏3.7万头,出栏8.3万头;牛存栏0.098万头,牛奶产量1500吨;羊饲养量1.92万只,其中出栏0.94万只;肉鸭饲养量65万只;肉鸡饲养量76万只,全区肉类总产量9540吨,完成全年任务的136%,全年牧业产值1.6亿元。
  在畜牧生产上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建全自繁体系,实现产、加、销一体化模式
  小孙庄养猪场经过两年的发展,1999年完善了生产用猪主要依靠外购过渡到自繁自养过程,该猪场现有优质种母猪380头,每年可产优质育肥仔猪4300头,节省外购仔猪款21万元,并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生,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25.3万元。小南河养猪场几年来在坚持自繁自养基础上,1999年兴建了祖代种猪场,每年不仅向市场提供1.2万头优质商品肥猪,2000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种猪。小南河养鸭场经过几年的发展,科技含量不断增加。1999年其祖代种鸭场通过了市主管部门的验收,该场的樱桃谷种蛋和鸭雏供不应求,在商品鸭生产上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发展年存栏种鸭1.4万只,孵化鸭雏120万只,屠宰加工商品鸭65万只,向社会出售种蛋40万枚,出售鸭雏48万只。第六埠的肉兔饲养场、宏利鸵鸟养殖场、中北镇绿美特有限公司的童子鸡生产都为科学饲养和产加销一体化注入了人才和资金,使畜禽饲养场向科技化水平方向发展。
  2.加强疫病防治、强化执法力度
  强化对牲畜5号病的普查和控制,全区共组织了4次大的普查,普查偶蹄动物17.18万头次,接种5号病疫苗10.3万毫升,投入6.25吨火碱对10万平方米的圈舍、食糟进行了数次消毒。1999年5月,杨柳青农场个体奶牛场发生5号病,区政府及时发布封锁令对该场实行了严密封锁和严格消毒,对死亡的140头病牛实施深埋消毒,并捕杀病牛51头,及时扑灭了疫情,未造成蔓延和扩散,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3.落实《动物防疫法》实行动物免疫卡登记制度
  开展动物免疫卡登记制度,区政府下发了《批转畜牧水产局〈关于实行动物免疫卡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落实《动物防疫法》,严格对畜禽屠宰点、户的管理,强化执法力度。组织出动170人次进行行政执法检查,核发《动物防疫合格证》181份,纠正违章行为11起。检疫待宰生猪4.6万头,活禽652万只,处理不合格产品1.5万头(只),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和身体健康。
  【水产生产】
  全区淡水养殖面积71278亩,市计委下达西青区水产品指标26000吨,本区自定计划指标31000吨,实际完成35036吨,其中淡水养鱼34996吨,淡水捕捞40吨,养殖产量比1998年增加24吨,单产达到490公斤,名特优品种产量13372吨,占水产品产量的38%,1999年淡水渔业产值达1.78亿元。
  在水产生产上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以科技为先导,立足抗旱夺丰收
  首先是强化水质检测,1999年局化验室及有关街、镇水产化验室全方位运转,共验水质3000次,技术人员根据水质情况及时向养殖者提出相应技术方案,保证了全区淡水养殖生产的稳定。其次采取池塘增氧措施,针对大部池塘蓄水少,投放苗种密度大的潜在危险因素,要求养殖者备好增氧设备,根据天气、水质、鱼群的不同变化情况,增加增氧次数,延长增氧时间,对供电有问题的池塘,要配备发电机,确保鱼群安全。全区7万亩鱼池共使用增氧机1900台,配备小型发电机8台,由于设备到位措施得当,使渔业生产未发生较大的闪失。另外特别注重了饲料的质量和投饵时间,要求并监督养殖者必须保证饲料的质量,灵活掌握投饵的时间,做到不符合营养标准的饲料不喂,变质饲料不喂,水质不好时不喂,天气不好时不喂,从而增加社会效益1000万元。
  2.增加名特优品种,提高经济效益
  增加经济效益的切入点放在了增加名特优品种上。生产计划安排,明确调整鱼种投放的思路,适当增加投放密度和名特优鱼种的投放比例。在产品结构上以鲤鱼和良种鲫鱼为主,减少鲢鳙鱼的投放比例,配养鲂鱼、草鱼、梭鱼、罗非鱼、鲈鱼、鲶鱼、乌墨、白鲳、回鱼等,有条件的池塘套养河蟹及罗氏沼虾。全区71278亩养殖水面,投放鱼种7500万尾,比上年增加509万尾。全区亩平均投放鱼种1054尾,比上年增加74万尾,其投放结构为鲢鳙鱼占25%,鲤鱼占39%,名特优品种占36%。另外在2万亩的水面中套养河蟹200万只,使每亩纯增效益50元。小南河、小孙庄两村,引进罗氏沼虾10万尾,亩产达150斤,经济效益非常可观。1999年全区淡水养殖平均每亩的经济效益(除去价格因素)比上年增加200元。
  3.增强服务意识,注重服务质量
  一是利用技术培训和现场交流服务。深入村、镇举行了8期实用技术学习班,培训养殖能手、带头人400人次。召开了一次全区性的养鱼生产管理现场会,有110个村、场和个体304人参加,现场会采取各养殖者自带水样,自带活鱼,现场化验水质,现场解剖、现场制定技术方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进行讲解,提出整改措施。二是下乡指导跟踪服务,每天抽出2—3部车,3—4名专业技术人员巡回全区养鱼单位,帮助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三是充分利用水产化验室为基层化验水质,诊断鱼病,全年共化验水质3000例,诊断鱼病2000例。四是完善科技网络,帮助王稳庄镇、大寺镇、李七庄街、南河镇建起了水产养殖服务站和化验室,局水产技术人员每周到4个站轮流座诊,并与全区重点养鱼村、场、户建立联系网络,定期开展服务。五是强化产后服务,除加强生产服务外,增加了市场信息服务,除向渔农及时反馈市场价格外,还抽出专人到东北三省进行市场调研,结合市场情况制定成鱼出塘框架,并组织协调车辆。局水产技术推广站从1996年至1999年连续4年被区评为优秀服务单位和最佳服务单位。
  【机关建设】
  一是机关工作制度化,制定了相关制度,如廉政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岗位责任工作制度等。二是思想教育经常化,除每周政治学习外,重点开展了形势任务教育,爱国、爱岗教育,发扬艰苦奋斗的教育。如水产试验基地四个鱼苗池需要清淤,通过开展发扬艰苦奋斗的教育,使大家提高了认识。从4月份开始,基地的同志下穿衩,上穿雨衣,手端喷枪站在冰冷的水里,经过一个月的奋战,共清淤泥1.3万方,节省开支3万元。另外,全局干部职工在添加剂生产大忙季节放弃大多数节假日参加义务劳动。在冬季雪就是命令,每当降雪,不管是节假日,家距离基地多远都自觉的去基地扫雪,开展各项教育使全局形成一个艰苦创业的良好风气。
  【服务形式多样化】
  除搞好自己职能部门的工作以外,还积极做一些实在性的服务工作。配合区妇联开展双学双比活动,抽出10名专业技术人员与女能手结成“一帮一结对”,不定期地到一些养殖场户进行现场指导和咨询服务。为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

知识出处

西青区年鉴2000

《西青区年鉴2000》

本年鉴记述了1999年度天津西青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状况。设有区情要览、大事纪要、特载、专文、政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权、政法、军事、农业、乡镇企业、商业、综合经济管理、金融、城乡建设管理、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22个类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树明
相关人物
王伟华
相关人物
张广才
相关人物
张守仁
相关人物
闫德
相关人物
贾德明
相关人物
马同生
相关人物
叶崇熙
相关人物
李德生
相关人物
魏跃鹏
相关人物
张洪昌
相关人物
曹全兴
相关人物
郝庆德
相关人物
高逸民
相关人物
董景川
相关人物
王玉登
相关人物
田秀书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农业委员会
相关机构
农林局
相关机构
工农联盟农场
相关机构
农业机械管理局
相关机构
畜牧水产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