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438
颗粒名称: 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简介
分类号: K292.1
页数: 8
页码: 69-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在东北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争取全国的解放,起了重大作用。
关键词: 西青区 平津战役 解放战争

内容

座落在津西古镇杨柳青十一街药王庙东大街的《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是一九八二年修复并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宣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一处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革命遗址。当人们走进这所具有清末建筑风格的民间四合院大门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由海军司令肖劲光大将亲笔提写的一块金字黑底儿的匾额。上面书写着“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
  南屋连三间是陈列室。这里的专题陈列,共分四部分。通过大量实物、照片和文献资料再现了我东北野战军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领导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鏖战津门的光辉历程。
  第一部分:集中优势兵力,包围天津。
  天津战役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一次重要的、大规模的攻坚战,是促使北平和平解放和解放全华北的关键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鏖战正酣之际,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及时发动了平津战役。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年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手稿。《解放军反攻形势图》和当年《太行新华日报》用铅字印刷的“号外”刊载的“沈阳解放”!“淮海战役取很重大胜利”的消息和天津战役敌我兵力对比表。那时,孤立于华北的傅作义部队,因慑于被歼命运,赶忙收缩兵力,集结于平、津、张、塘摆成一字长蛇阵,准备南逃或西窜绥远。
  十一月二十二日,我东北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不待休整,以主力军十个纵队,昼夜兼程,分三路神速入关。进入蓟县、宝坻、兴隆地区,随即以六个军的兵力,构成了对天津、塘沽诸敌的包围。通过大量珍贵照片,可以看到当时东北野战军长驱入关向平津战役地区进发的情景和东北、华北两大野战军在北京八大岭会师后,在平绥一线积极行动的雄伟场面。
  十二月二十日、二十四日我军先后解放了新保安、张家口,截断了敌人西窜绥远的通道。这样,平津守敌向西突围已没有可能,但经塘沽从海上逃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我军原定首先解放塘沽,以控制海口,堵住敌人南逃的去路。但因塘沽附近地面开阔,河流、洼淀、盐田密布,而且冬不结冰,不利我军歼敌作战。根据这一情况,中央车委改变了原定计划,断然决定首先攻击歼灭天津之敌。命令一下,我解放大军的五个军二十二个师,立即向天津四郊集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合围天津守敌形势图》东北野战军特司炮兵部队向天津前线运送大炮的情景和天津地区人民热烈欢迎开往天津前线的东北野战军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当我军以强大的兵力扫清外围据点后,针对天津敌人城防、火力、设施情况立即进行紧张的战前练兵。通过照片,可以看到当时驻在杨柳青的某部指战员在南运河上的攻城战术演习的情景和攻城前“旱桥英雄”刘瑞林同志向连队党支部递交《请战书》的照片和手稿及当时用过的铅笔。还有攻城部队部分指战员用过的刺刀、子弹、地雷、炸药包等实物。
  第二部分:天津战役指挥部的建立。
  杨柳青地处京津要冲,是我军解放天津的主攻方向,当时三十八军、三十九军集结在古镇周围。一九四九年元旦,天津战役前线指挥部就设在此地。在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杨柳青和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的古容旧貌及当年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林彪、罗荣桓给天津警备司令长官陈长捷写的亲笔信,以及陈长捷对部下制定的阵地战时手律和敌军强迫民工修筑工事的历史文献照片。
  天津周围是易守难攻的水网地带,而且敌人早在一九四七年就征调大批物资,强迫民工构筑了一整套城防工事,天津守敌司令官还惨无人道地下令焚毁了城郊五里之内的村庄,造成一片空阔的无人区,妄图依仗所谓“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负隅顽抗。当时蒋介石的打算,是要求固守天津,将天津的兵力海运南逃支援他的“长城防线”。
  为了粉碎敌人的南逃计计,我军根据天津市区南北长,东西窄的地理特点,制定了“东西对进,栏腰斩断,先分割,后围歼,先吃肉,后啃骨头”的作战方针。从我军的《兵力部署图》可清楚地看到:三十八、三十九军从和平门、西营门一线突破,由西向东推进,四十四、四十五军从民权门、民族门一线突破,由东向西推进。两个方面军的主攻部队在金汤桥会师,然后,扩大战果分割围歼敌人,为了保障主攻部队和顺利行动,还部署了一个军和一个师的兵力由南向北助攻,另外还部署了三个师的兵力,分别由宜兴埠、崔家码头等地转向市内进行佯攻。
  第三部分:发动群众,大力支前。
  当天津战役的战斗号角吹响后,我解放区各阶层人民全力支前。中共冀中区党委、冀中行署、冀中军区,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联合发布总动员令。冀中人民随即组织两万辆小推车浩浩荡荡地支前运输队长途跋涉,将大批粮草、弹药送到天津前线。大清河流域的人民在天津战役中,冒着严寒破冰行船,从而保证了将上百万斤的军需物资及时运往前线。这里陈列着当年运粮小舢板(照片)。为了在攻城时,顺利地渡过守敌挖掘的护城河,我军指战员,在四郊人民群众的大力协助下,制造了大批的渡河器材。为了保证部队胜利前进,冀东人民不分昼夜抢修滦河大桥。当蒋介石亲自下令要陈长捷等将天津的金银及主要工厂的设备,学校的贵重仪器运往江南时,为了打破敌人南迁计划,天津的工人、学生在天津地下党的领导下,展开了护厂、护校反南迁斗争。这幅珍贵照片,就是南开大学的师生,将贵重的财物集中起来,加以保护。这里陈列的南开大学安全委员会印发的护校壁报和天津中纺二厂工人纠察队当时佩戴的红袖章,天津地下党还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敌人的军事情报,使我军对敌人的兵力部署,火力配备,军事设施等了如指掌的实物和照片,都生动展示了人民战争的历史景观。
  第四部分;我军发动总攻,一举解放天津。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四日,我军在敌人拒绝放下武器的情况下,天津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刘亚楼同志在前线指挥部下达总攻令。刹时间,万炮齐发,威震敌胆,天津城防土崩瓦解。通过照片,我们将看到当年我军战士与敌前沿阵地的残敌拼杀的情景及我军东西的主攻部队迅速突破民权门,荣获“杀开民权门”奖旗与西面主攻部队在金汤桥胜利会师的照片。当天津守敌被我拦腰斩断,阵地被分割,通讯被切断,陷于极度混乱之际,十五日拂晓,我军乘胜猛攻,一鼓作气杀到了敌天津警备司令部。昔日不可一世的天津守敌司令长官陈长捷被我活捉。守敌失去有组织的抵抗,前后经过二十九个小时的激战,我军全歼守敌十三万余人,解放了天津。我军战地摄影记者,冒着枪林弹雨拍摄的上述珍贵历史镜头和天津人民欢欣鼓舞热烈庆祝天津解放的动人情景的照片都均有陈列。天津战役歼敌统计;俘敌将级军官二十九名;校级军官四百一十一名;活捉官兵十一万六千九百六十九名;毙伤官兵一万一千二百七十名;投诚官兵二千七百七十二名。当时太行《新华日报》印发的号外刊登了“我军解放天津,守敌全部被歼,活捉匪首陈长捷”的胜利消息。当年《军管天津炼钢厂接管清册》《天津市政接管处接管工作方针和步骤》。我军攻城部队奖给部分基层连队的“巷战模范”“勇猛迅速”“天津英雄”等战斗锦旗和战斗英雄勋章,还有西面主攻部队红旗手王玉龙同志插在天津城头上的第一面红旗,都可以在陈列室看到。
  复原室。北屋在一连四间是复员室。当年天津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刘亚楼同志正是在这间房子指挥天津战役,下达总攻令的。在这里,可以看到当年刘司令员和他的秘书在作战指挥室里指挥作战的大型照片及八仙桌上铺放的平津战役地型图,黑色牛皮壳步兵电话机,《天津市现行区域图》和我华北地下武工队攻城前,向前线指挥部呈送的《天津敌碉堡栅栏城防图》。同时还有刘司令员用过的牛皮革文件箱、文件夹,他的随从警卫员的通信背包,以及行军床、马搭子、毛毯等生活用具。通过这些革命文物、文献再现了天津前线指挥部的真实情景,使人联想到当年刘司令员率领三军,鏖战津门的战斗生活。攻城前,在这里东北野战军师以上的干部,曾紧张地召开了党的会议和各种军事会议。指挥员们在会议上认真地研究着,争论着,对敌情、我情、地形作了详细的分析,会上刘司令员布置了关于天津战役的作战方针。为了弄清敌人的情况,在发起总攻的头两天夜里,刘司令员带着几个警卫员亲临西营门外视察地形,深入到真空地带,站在一个坟包上观察敌情,正在这时,敌人一个搜索队,突然出现,他们用手电筒四处照射,余光触到刘司令员身上,敌人大声发问:“什么人……”刘司令员立即让警卫员用驳壳枪回答了他们。为了打破敌人护城河放水的计划,刘司令员亲临独流减河,弄清了护城河水的来龙去脉,决定对南运河上游的马厂把九宣闸门打开,使南运河水流入减河,切断了天津护城河水源,解决了攻击天津时的水患问题。刘司令员说:“陈长捷不如傅作义将军那样开明”。直到我们发出最后通牒的前几天,他还在那里耍花招。为了解我主攻方向和前线指挥部所在地,他们以谈判为幌子,派出一个工商联合代表团来摸底,我军早就掌握了敌人的企图。那天,当敌方代表一行四人,打着白旗,乘吉普车来到杨柳青我前线指挥部时,刘司令员就将计就计,有意让秘书通知他们:刘司令员正在路上,请稍等,大约半小时才能赶到。”快到半个小时了,刘司令员穿好军衣,佩带好短枪,从指挥部过道屋门出去,坐上中吉普,开往子牙河方向,到了河边,而后又乘车返回指挥部。刘司令下车后,风尘朴朴,一进门就向代表们“道歉”说:“路太远,未能按时赶到。后来查明陈长捷确实听信了这个代表团带回的情报,误认为我主攻方向在天津北面,就急忙把他的主力一五一师从城市中心区调到市区北面。
  刘亚楼司令员虽然与世长辞已经二十二年了,但我们天津人民将会永远深切怀念这位毕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战士,久经沙场有勇有谋的优秀指挥员。
  英烈室。在解放天津的战斗中,我军指战员浴血奋战,英勇顽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了天津人民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里展出的有健在的英雄,“登城英雄”杨印山、“爱民模范”巩玉然、“旱桥英雄”刘瑞林、“孤胆英雄”邢春福等著名战斗英雄的事绩和照片。邢春福同志现在是黑龙江省五常县民政科工作。在解放天津的战斗中,他是西线主攻部队某部副排长。一九四九年元月十五日拂晓,是他首先带领全排战士打到敌警备司令部。他从楼下到楼上与敌军逐屋争夺,巧妙穿插,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网,一举冲进设在地下室的敌指挥中心,大吼一声:“举起手来”!当时陈长捷等十来个高级将领正围坐在一张方桌旁召开紧急会议,他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怒吼声惊得目瞪口呆,只好乖乖地举起双手。邢春福同志活捉匪首陈长捷的照片生动的纪录了这一振奋人心的场面。
  在天津战役中,许多指战员为了伟大的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党和人民为了缅怀他们的不朽功绩,为烈士们先后建立了“天津市陵园”、“红桥陵园”、“南开陵园”和“西郊陵园”。在英烈室,陈列了许多烈士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战斗英雄张志文是吉林省临江县三区六道沟人,一九四七年入伍,天津战役时,他是四十四军一三二师三九五团二营二连的战士,当大部队攻入东局子后,突然一个敌碉堡向我发起猛烈射击,堵住了我军前进的通路,张志文同志见此情况,立即扛着爆破筒向敌堡冲去,途中,不幸腹部中弹,肠子流了出来,他侧过身子,用手把肠子塞了进去,然后,用毛巾堵住,又往前冲,终于冲到敌堡跟前,把爆破筒塞进敌堡,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碉堡飞上了天。人民战士张志文同志,壮烈牺牲了,时年二十岁。人民功臣马占海,是河北省唐县人,一九四五年入伍,一九四六年入党,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〇四团七连指导员,一九四九年一月十四日晩,马占海同志奉命率领突击排直插金汤桥,靠近桥头他机智地化装敌军官,唬住敌哨兵,抓了八个俘虏。然后,他一面指挥战士攻占桥头堡,一面带领战士把红旗插上金汤桥,这时,敌人疯狂地向他射击,他负了重伤,当同志们将他背下来时,他只说:“同志们,要保住红旗!”说完就牺牲了。战后,部队党委追记他为一等功臣,并对他领导的连授于“金汤桥连”的光荣称号。英雄指挥员王兴仁同志,河南省人,一九三八年入伍,生前是三十九军一一六师三四八团三营副营长,一九四九年一月十四日晚王兴仁同志率领前卫连在巷战中前进,突然遭到一座大楼内敌人的阻击,当时战士们都自报奋勇要炸毁这座楼房。王兴仁同志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劝阻战士不炸大楼的同时,亲自率领部队向大楼发动强攻。当第五次强攻时,不幸被地雷炸伤,但他带着重伤,坚持指挥战斗,直到部队攻下了这座大楼,才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三十八年过去了,今日的天津再不是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横行无忌的天津,而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的新天津。当数以万计的参观者走出陈列馆时,都更加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一被历史一再证明了的伟大真理。我们天津人民没有辜负无数革命先烈的意志和遗愿,我们继续和发扬了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在党的领导下,乘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浩荡东风,坚定不移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沿着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康庄大道,万众一心,高歌猛进。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一册

《西青文史第一册》

本书记载了天津市西青区的人和事共十九篇文章,其内容都是出自西郊大地,内容包含: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生平及其在海内外之影响”、“杨柳青年画史略”、“三赶西大营”、以及土匪赵德谦、李帽头的罪恶行径和革命志士在解放前夕深入敌占区对敌斗争的故事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