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庙会盛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寺庙》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39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庙会盛况
分类号: F713.582
页数: 15
页码: 67-81
摘要: 本文记述庙会是一种综合性文化节会,源于宗教祭祀。庙会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具备神佛崇拜、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宗教活动场所完善等条件。庙会不仅是宗教活动,还涉及到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在杨柳青的庙会中,药王庙会最为红火,举办时间最长,也最为热闹。庙会的举办促进了杨柳青经济的繁荣,吸引了各地的客商,扩大了杨柳青的知名度,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关键词: 杨柳青镇 庙会 社会经济

内容

庙会的形成与发展
  庙会是源于宗教祭祀的综合性文化节会。庙会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神佛崇拜的形成与发展;二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我国庙会的出现始于汉代后期日益发展演进形成固定模式。随着宗教的日益普及,宗教活动场所进一步完善,宗教活动更固定化、规范化,宗教组织和制度日趋系统化,最终导致了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庙会。
  庙会适应了人们宗教信仰的需要,经济交流的需要,艺术审美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信息交流的需要等等。现代我国的经济文化节,有一部分就是在传统庙会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庙会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庙会绝不是单纯地发生在宗教活动场所或其附近的经济活动,实际上它是时间、地点、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有机结合体。首先,从时间上来看,举办庙会的时间往往是神佛的生辰忌日或得道日及神佛重大活动纪念日。如:观音庙会往往在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诞辰)、六月十九日(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日(观音涅槃日)举行。其次,从地点上看,先有庙才能有会,特别是庙会的形成阶段和发展前期更是如此。纵观庙会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庙毁则会止的现象不胜枚举。再次,从庙会活动内容来看,包括拜神礼佛、布施祈祷、观会(花会)购物、观光赏景、走亲访友等。经济活动只是庙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时间和交易内容还受到宗教方面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庙会是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形式,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缩影。
  在杨柳青诸多的庙会中,尤以药王庙会最为红火。药王庙会会期最长,也最为热闹。从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八日共举办五天。在杨柳青曾流传过这样的民谣:“四月庙,二十三,红红火火办五天。药王神,要出巡,戴家‘洗脸’再回门。”在此期间,众多的善男信女们要酬神、拜佛、烧香许愿、还愿。市民们以及从四里八乡赶来的人们要看会、逛街、买东西。大街小巷人头攒动,花会表演盛况空前,形成了杨柳青一道独特的风景。
  庙会的社会作用
  庙会的举办,促进杨柳青经济的繁荣。
  杨柳青乃津西重镇了,南运河、子牙河穿镇而过,水陆交通便利,后来又修了津浦铁路,逐渐使杨柳青成为许多物资的集散地。加之杨柳青年画闻名遐迩,使古镇的经济日趋繁荣。各地的客商在庙会之际纷纷在镇内摆摊设点,开展贸易。
  据几位老人的回忆,当年在药王庙的大门两侧和庙前100多米长的街上,每逢庙会,街两侧就搭上了席棚,棚中备足了各类物品,有农具、土产、药材、粮食、鲜货、烟草、布疋、成衣、食品、炊具等等一应俱全,南腔北调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将古镇的商潮推向高峰。
  庙会吸引了各地的客商,扩大了杨柳青的知名度,带动了这里各行各业的发展,使这个当时仅有7000户、两万人口的小镇迅速崛起。有民谣曰:“杨柳青,不算大,大小商铺近千家。说行业,六十多,衣食住行全包括。”这里,我们可以以几个行业为例:至清同治初年,杨柳青年画作坊和店铺就有戴廉增、戴增利、美丽、齐健隆、惠隆、忠兴、增华斋、杨正记、福盛、三益斋、义和东、双义厚、振记、德记、和贸怡、玉盛、庆德厚、张义源、华茂、宪章、松竹斋,吉玉厚、荣昌、义益、亨通、福天隆、忠义厚、李盛兴、义盛合、义盛永等数十家;饮食业从明永乐十八年(1420)起至民国有五云居、美成德、获兴居、永顺居、万顺居、玉顺馆、复兴园、万和居、同合居、起顺居、义顺馆、茂盛馆、宾乐园、天顺和、一立坊等字号,尚有包子、炸糕、卷圈、果子、烧饼、花糕、切糕、凉果、江米藕、面茶、饸饹,茶汤、杏仁茶等饮食和小吃店数家;点心铺大的有文兴斋、裕兰斋、正明香、大利源、祥瑞斋等五家;杂货店有三义成、义顺盛、德祥庆、全顺合、富盛德、德庆恒、义顺合、文泰裕、桐兴厚、信盛等13家;杂粮店有吉聚成、和顺长、靳德盛、义合公、德和成、肖记、桂记、中盛、恒通、德聚、德盛、恩成等13家;布店有祥生、永丰、万昌、聚兴、仁记等五家。此外,杨柳青的鞋业、建筑业、棉花加工业、麻行业、搭棚业都有一定规模。
  随着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医药业也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较大的药店就有生生堂、广济生、东怡生堂、西怡生堂、延生堂、义和堂、东成春堂、西成春堂、同仁堂、世一堂、延寿堂、怀德堂、仁和堂、纯记药房、隆华药房、魁春药房等16家以及诊所18个,另有个体医生20个。
  由于经济贸易的需要,杨柳青在清末产生了钱行业,其中庆生银号往来存放款户达5000多户,为本镇之最;玉成银号700户,祥盛银号400多户,尚有恩成、裕丰、万兴、庆瑞和、义胜、义兴、大康、钰甡、永生、同益、永和成等银号。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杨柳青的兴盛和繁荣,这其中与庙会的举办不无关系。药王庙在长达五天的庙会期间,各商家均增添人手,日夜营业,获利不靡。所以庙会的举办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庙会期间要举办民间花会表演,行会、踩街进入高潮时,彻夜不眠的看会人群流动在大街小巷,伴着灿烂烛光、火树银花、声声爆竹随心徜徉,与静静的运河中高耸的船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庙会期间,本镇居民和镇外十里八村的群众观看花会和戏剧演出,欣赏古老艺术,精神上得到很大满足。在当时的物质和文化的条件下,不能不说是一大快事。尤其是社戏的演出,吸引了上千的人观看,既享受了民俗文化的乐趣,也受到了民族艺术的熏陶。
  举办隆重的庙会,培养了人们纯朴善良的品德和奉献精神。参加庙会表演的各道花会,一过腊月就开始组织排练,他们的服饰、道具、轿辇、仪仗执事的操办,均由镇上的父老乡亲捐款筹集。花会的表演者、酬神唱戏的演员、抬轿辇的轿夫、维护秩序的人员,都是自愿尽义务,没有任何报酬。
  庙会的操办者还热情、周到地为看会的人们服务。有人回忆,药王庙会期间,庙门外道西边,搭一茶棚,茶棚的四周是一朵红彩绸扎成的红花,四角挂着大红灯笼,上有“公益茶棚”四个大字。棚顶高悬会旗,上书“公益茶棚老会”,棚内有一口烧水的大铁锅,周围还挂着玻璃磨花的吊灯,供有一尊药王爷像。这是专为四里八乡前来赶会的人们提供茶水的地方、也是分文不取。
  棚前设立一块白底黑边的大木牌,书有“万古流芳”四个醒目的大字,牌子上挂着许多红纸条,全是自愿捐钱、捐茶、捐物人的姓名。还有一些不愿留名者,均以“隐名氏”三字代替。
  牌子前放着一张大条案,一把大铜壶。当那些风尘仆仆的香客们走到这里,就会有人热情的递上一碗清香的热茶。那些义务为大家挑水、烧茶、递茶的志愿者们,身着黄色围裙,上缝“公益茶棚”四字,他们出出进进,为大伙忙碌,很以为自豪。待五天庙会期结束,他们为大家服务的心愿得到满足,也将杨柳青人纯朴、好客、助人为乐的美德传到了四面八方。
  花会表演
  庙会期间多举办花会表演,我们仍以药王庙会为例。
  在药王庙未开庙门之前,民间花会即已拉开了序幕。凡要参加表演的队伍,先用黄纸黑字写出海报贴于庙门前的墙上,告诉人们该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表演,也算是提前报到了。花会的组织者根据报到花会的数量适当安排时间和行会路线。
  1、民间花会的种类
  据说,当年参加庙会表演的花会有70多道。其中不乏技艺高超、表演精彩者。有歌谣为证:“武术队,有胜舞,前有门幡后跨鼓;大中幡,顶过头,姜井狮子滚绣球;新高跷,老高跷,哪吒闹海技艺高;唱新词,欢蹦跳,小梁庄的莲花落(读lao);敲法鼓,数东寓,各村邀请他全去;龙灯会,耍得欢,大六分的猴爬竿;冯高庄,会吹戏,俏步茶挑来又去;有宝座,和灯亭,登坛马戏带踩绳;香塔会,抬着跑,笙管乐队吹得好;碌碡会,织苇席,媳妇受气婆婆急;小车会,跑旱船,鹤龄庆寿贺丰年。有黄轿和绿轿,天津伞会也请到……”。
  在诸多的民间花会中,大体可以分为五大类:
  (1)宗教文化类。有黄轿会、绿轿会、离安神轿会、重华神轿会、公议神轿会、香锅会、袍缔会、桅杆会、日罩会、宝辇会等。
  (2)武术杂技类。有重阁会、彩坛会(两道)、巧坛会、狮子会、扛箱会、中幡会、胜舞会(少林)、风云会等。其中,在杨柳青久已失传的重阁会最为醒目。据《天津杨柳青小志》载,“会之中有‘重阁’者,人之上饰一人至二人,故曰重也。其法以铁捆长三尺余者缚于肩,背上端缚坐小儿八九岁瘦而慧者饰为美女形,隐其铁捆化装作一假手托茶盘盖碗,美女俏足凤鞋而立其上,婆娑团扇以舞也。或立于鸟笼之钩上,或立于琵琶弦子轴上,其衣饰装缀之奢丽,为各方所不及”。
  (3)婚丧民俗类。有大乐、香塔会、金丹会、永善法鼓、永音法鼓、清音法鼓、东寓法鼓、鹤龄会、云龄会以及各村的吹歌会、佛乐班社等。
  (4)娱乐庆典类。有跨鼓会、十不闲、旱船会、小车会、花篮会、地秧歌、龙灯会(江云图、海云图两道)、吉庆娃娃、闹海高跷(新老)、民乐高跷等。
  (5)说唱表演类。有碌碡会、金钱莲花落、渔樵耕读等。其中小梁庄金钱莲花落始建年代久远,并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该会集说唱、表演、乐队于一体,在多年的传承过程中,每年都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说唱新词。明嘉靖二十九年,该会在庙前排练时,被赴京途中泊船于杨柳青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所闻,故而留下了“谁向高楼横玉笛?落梅愁觉醉中听”的诗句。清乾隆年间,天津皇会兴盛时期,该会曾与跨鼓、高跷会等一同多次参加皇会表演,还曾演绎出了一段“凤姐找妈妈”的故事。
  在众多花会中,有一部分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反映民情的,表达了劳动人民诛恶扬善、祈福求安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参加花会排练的人也越来越多,趋于普及,他们在参与中得到了锻炼,受到教育,使民风不断得到净化。
  2、表演花会的组织
  排会、设摆、行会表演等一切活动都由“扫垫会”统一安排和管理。这道扫垫会是由两个层次的人士组成。一种是本镇知名度较高的上层人物,他们在民众中有较高的威望,能够孚众,也有筹资募捐和调解会与会之间矛盾的能力,并与官府有一定的联系,由他们组织花会表演,有一定的优势。另一种是一些由天津县衙指定的“应差户”,平时就负责平整街道。到庙会时,他们专为药王出巡“黄土垫街、清水压尘”。光绪年间,扫垫水局成立,扫垫会移进官斗局,更名为“万善老会”。民国后流传的民谣曰:“要出会,请‘万善’,跑道办事不怵见;师爷于,副官王,官方联络张呈祥。”可见万善老会在庙会中的重要作用。
  药王庙会的花会表演、设摆、行会踩街,均以药王神像出巡为中心。关于药王庙会期间的民间花会及药王出巡的活动的日程安排,也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的。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开庙门后,先由平安水会、大乐、法鼓等会伴随神像在药王庙月台上设摆、受香火,然后到当初供奉木雕神像的养船户戴、赵两家,接受洗脸除尘礼,称为“回娘家”(或称“外家”)。镇西横街平安胡同是戴、赵两家的居住处。在平安水局高搭彩棚,设摆香案为药王“神寓”。待药王、药圣驾临后,有人拿来新脸盆、新毛巾,高喊“给药王爷洗脸了!”(只做样子,并非真洗)。除尘净面仪式结束后,药王要在这里接受善男信女们礼拜。尤其是一些妇女们,争相去抚摸药王手里拿着的木制药丸,嘴里念叨着“消灾祛病”、“求顺”等吉祥话,祈求药王的保佑。
  农历四月二十五的清晨,由万善老会的一些士绅们带领鼓乐队伍以及旗锣、伞扇执事人等,来到运河岸边迎接由天津“八大家”中的振德王、益得黄两家的神桥老会,还有仪仗执事和天津县衙搬请的八班轿夫等。
  下午两点,所有的花会都聚集在药王庙门前。这时,先把轿辇抬进药王庙正殿,由袍带老会为药王、药圣两神像更换黄缎蟒袍、珠冠、绣履。然后,焚香请驾到殿外大月台上设摆,接受各道花会朝圣(拜庙)。高跷会在朝圣时,给神像上香后,每个演员撂一叉,待香烧到半截再起来,“叫棒”后拜旗,奏起《拜王佛》乐曲,并口念拜佛词:“郎山老祖你当先,踏跷艺术你亲传,你的弟子遍天下,盘古至今上千年。各路神仙我都拜,祝愿弟子保平安。今日拜旗请宾客,为的下世把艺传。”朝圣词为:“阿弥陀佛第一声,此行道人把路行,小白龙行错三指雨,龙头落地吓坏了太宗,太宗下棋困住了魏征。”
  朝圣后,各道花会将自己的绝技展示一番。接着开始排会,各会进入会道进行踩街、拜客等仪式。各会会头手持会道名帖到各买卖家、豪门富户拜会。凡受拜帖之家都要赞助、酬赏糕点、烟酒、银钱等。花会行至拜过客的门前都停下来表演,以表酬谢之情。
  旧时杨柳青人看会有在自家门口等会的习俗,因为花会表演队伍要在三天之内行遍全镇所有大小街道,俗称“转满街”。
  行会时,是由扫垫会开道,大乐、跨鼓、扛箱、十不闲依次跟随,压阵的是神轿老会。一黄一绿两顶彩轿,黄铜做顶,木雕彩塑,下垂流苏,四角各装圆形平角灯数盏,富丽堂皇,威武壮观。药王刘爷(刘完素)乘黄轿行在队伍的最后,由东寓法鼓会在轿前伴驾,前呼后拥,护驾出行,不亚于皇帝出宫。另有各种旗幡如大旗、门旗、手旗、软对、硬对、九莲灯、高照、提灯、日罩、旗锣伞扇等仪仗执事,还有各种茶挑子及鼓箱、圆笼、罩筐等,木雕玲珑剔透,异常精美,尽情展示。香塔会与轿辇一样,进行“跑落”表演。
  两顶神轿在出庙门时,先要进行“跑落”表演。轿夫们在锣声指挥下随着喊号声冲出庙门,直奔牌坊而去,又突然停下来往后倒跑,行话叫“拉抽屉”。轿夫们的舞步快慢均匀,稳中有序。慢如沙滩雀步,快似海燕凌空。什么“单跳沟坎”、“双跳沟坎”、“左冲”、“右突”……名目繁多。在围观者的阵阵喝彩声中,神轿进入会道开始出巡,沿街表演。抬轿的八位轿夫身穿蓝色大褂,头戴鹰帽,脚穿黑色洒鞋,肩搭一块擦汗用的白毛巾。一律听从前后两位扶轿人(掐八尺)指挥。行进中上下、左右均掌握尺度。如遇障碍物(如天线、坑洼等)轿前的扶轿人便喊:“左滑”,后边的扶轿人便应“知道了,左滑”。拐弯时前边的扶轿人喊:“左拐(右拐)”,后边的扶轿人接“知道了,左拐(右拐)”,提醒轿夫注意。行至十字路口,就表演“跑磨盘”、“拉抽屉”、“串四门”等。直至晚间,各会点上彩灯,继续沿街表演。
  各道花会行会时,以估衣街为主要会道,因为这里是本镇富宅石氏家族的聚居地,估衣街南北两侧早已搭好看棚,数十道花会都在此停留表演。
  农历四月二十五日各道花会踩街表演的路线依次为:从药王庙出来往南行,东拐进入席市大街,再转入河沿大街,经鲜货市入估衣街,经前大街入天泰大街,到天齐庙前大街北拐入天齐庙东大街,到口直门,往北到达天安会所前回返。
  作为折返点的天安会所门前,也搭好了彩棚,挂上了彩缎宫灯,旗幡锦簇,灯火辉煌,两顶神轿行至此要在神寓中设摆于两侧。夜间,由万善会派人值班。轿前神案香火不断。次日凌晨,请驾回庙。
  农历四月二十六日适逢杨柳青大集,道路拥挤不便大型排会,故由各会拜会、拜客。农历四月二十七日是正式的迎神赛会之日,所有民间花会从下午两点开始排会,其路线为:从警察局东行入猪市大街,至天齐庙西入于家大胡同,经口直门,南行西拐走天齐庙前,南拐进估衣街,直往西行,表演至二十八日凌晨,天亮进驾。这时方将药王神像从轿内请下来,边往月台上抬有人边喊:“请药王爷高升一步了!”神像请回原位后,由袍带老会为二神像换上原来的袍履,再在庙内接受一日香火,至下午酉时(五点以后)庙门关闭。最后由万善老会将收支帐目公布于众。至此,历时四天的花会表演和庙会宣告结束。
  水会设摆
  清朝末期,在药王庙会之际,除有民间花会表演外,在镇内由东到西的街道上,还有十八道水会,在各自水局的门前搭棚设摆,一则是为了庙会期间防火,二则是展示水会的器具。水会设摆同花会表演一样成为药王庙会的另一道风景。
  1、水局的起源
  水局是杨柳青民间兴办的一种社会消防组织。清代名士华长卿(1804—1881)曾有诗云:“柴堆火起烈风干,水局传锣指顾间。十万男儿齐斗捷,火场若比战场看。”与他同一时期的名士樊彬(1796—1881)的《津门小令》中也有“津门好,救火事匆匆。万面传锣趋似鹜,千条机水矫如龙,旗帜望连空。”的词句。崔旭在《津门百咏》中也提到“结社同防回禄灾,登时扑灭剩残灰”。这些诗词,形象地描绘了津门群众急公好义、灭火抢险的壮烈场面。杨柳青从什么时候有水局,这里面还有一段传说。据对杨柳青民俗颇有见地的已故王鸿逵老先生介绍,当年乾隆皇帝侍太后往泰山进香,按照行程,沿途设立“围站”(以苇席、毛毡搭设的简易殿堂)以供临时休息。当行至杨柳青时,围站刚刚搭完,当夜不慎失火被焚,太后人等受惊不小,地方官员均以玩忽不敬获罪。后士绅人等筹办了一些灭火机具,名为“支更水会”。每次搭设围站时,会所便派人在附近守望。至此有了防火设施。后来又不断增添设备,并在围站旧址以北建了房屋,定名“天安水局”(取天子平安之意)。这就是杨柳青第一个消防组织——水局的诞生。乾隆末年,巡幸减少,水局遂为民间救灾所用。
  杨柳青的水局由本镇土绅、富户出资兴办,也得到赶大营的杨柳青人的捐助。他们在新疆有了发展后,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便有人倡议为水局募捐。清光绪二十年(1894)后,每年总有上千两银子寄回家乡。各水局利用这些汇款翻修房屋,添置当时较为先进的双筒杠杆压水机。所以,一些水局的水机上刻有“伊犁旅新贸易同乡会捐赠”字样。
  2、水局的分布
  为满足救灾需要,镇内各街道热心公益的人士出头募捐兴办水局,至光绪末年(约为1908年),共建水局十八家。
  (1)东善助水公所。在一街小梁庄火神庙旁。该所规模较小,仅有水桶、扁担等工具,遇火灾向其他水局求助。
  (2)天安水局。在一街口直门大街北口杜家庄。有水机一大一小。
  (3)预防水局。在二街天齐庙前大街北口路东。
  (4)天泰水局。在三街天泰大街同乐胡同北口以西。有两台机子。
  (5)洊德水局。在四街关帝庙前大街南口路西。由石氏天锡堂捐赠一台“双龙”水机,共有三台水机。
  (6)普安水局。在六街大寺胡同内。有两台水机。
  (7)众善助水公所。在六街大寺胡同内。
  (8)保安水局。在六街大寺胡同北口泄水沟附近。
  (9)六安水局。在七街估衣街东口路南。
  (10)忠善水局。在七街靳家大场内,一部水机存于运河南草坝下坡。
  (11)扫垫水局。在七街“三不管“西边路北。有两台水机。
  (12)天一水局。在八街后大道,“扫垫”西。
  (13)安离水局一局。在十街娘娘庙内。
  (14)安离水局二局。在十五街紫竹庵后广场。
  (15)公议水局。在十一街公议胡同。
  (16)大同水局。在十三街准提庵内。在所有水局中最大,有三台“大白杠”水机。
  (17)平安水局。在十四街平安路中间路西。有三台水机。
  (18)西善助水公所。在十四街白衣庙内。
  3、灭火组织机构
  全镇十八道水局,设总会头一人,由本镇有威望的士绅担任。负责各水局人选、拟定修改章程,出头募捐、解决水局之间的纠纷、划定消防地段等事宜。
  各分头也设会头,负责组织、培训伍善(灭火人员)、管理灭火机具,财务支出等事项,由本地区有一定声望人士担任。
  各水局还有承办或两三人,或几十人,协助会头工作。遇有火灾发生,传锣报警,维持火场秩序,打通取水道、灭火道,保证灭火的顺利进行。
  伍善,是救火作业的主力军,由体格健壮、热心公益事业的农民、小贩、搬运工等组成。业余训练,遇有火灾,放下自己的活计,穿上号衣,迅速到水局门前集合,投入灭火。
  仕善,即界内的大小商号主人和比较富裕的居民,将他们登记造册。每年春分、冬至集合两次,检查机具,酬劳伍善。
  4、救灾程序
  一处不慎失火,附近界内水局闻知后,立刻鸣锣聚众。然后分头向界外水局传锣、吹口哨、摇串鼓、各水局相互传递信息,延伸各处。另一方面,会头持匙开锁,众伍善持旗、抬机、担梢挑水,各拿工具,奔赴火场。因平时训练有素,临场各司其职,急而不乱。到达火场后,由会头选好方位,驾机施救。挑水者排成长队,轮流送水,稍后各水局人员也陆续赶来,共同作战。火被扑灭,依次退场,整队返回。
  5、机具设摆
  各水局在庙会期间,都要将救火时所用设备摆在门前,供看会的人参观,也为了防火。有大会旗、小旗数面,杠杆式水压机数台,还有水梢、扁担数件以及唧筒、喷枪、水龙布软管、挠钩、板斧、口哨、铜锣、串鼓、灯笼等,轮流守护。水局供奉火神,组织起了神轿花会。在春节和庙会期间参加表演。
  酬神唱戏
  杨柳青的戏剧演出活动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清代末期,随着庙会的兴盛,便出现了酬神唱戏,庙会唱戏古称“社戏”,又称“庙前戏”。因杨柳青的庙会多定在农历四月,故民间有“四月大庙”之说。在这期间,正值春耕已毕、夏收未到的农闲之时,人们有较充裕的时间筹办演出和观看表演。
  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药王庙开门后,人们便整理戏台,平整院落。大殿对面山门过道屋顶的戏台下,能容纳四五百人站着看戏。“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前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小外甥,也要去。”从这首流传至今的童谣中就可以想象到当时男女老少争相看戏的盛况,从而也可以审视当年戏剧艺术根植于民众之中,并对杨柳青民间艺术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社戏演出的剧种为数不少。一是昆曲。昆曲艺人借助发达的水上交通来天津、杨柳青一带演出,地点就是药王庙戏楼。其次是河北梆子。此剧种在清乾隆末年形成并传入杨柳青。光绪年间,杨柳青出了一位名票叫李德全,以唱河北梆子闻名。他嗓音宏亮,人送绰号“一声雷”。又因为善唱“黑头”,又叫“直隶黑”。他于1894年首次在药王庙会演出,之后每年都由他搭班上台表演,连续十年不收取任何酬赠,给杨柳青人留下了深刻的回忆,并传为佳话。
  再次是京剧。京剧于清嘉庆年间传入杨柳青。在此地有很多知音。此外,还有评剧,在杨柳青演出也有百年历史。演出的剧目主要有《生死牌》、《借东风》、《拜月记》、《打狗劝夫》等。民国后,军阀混战,加之自然灾害不断,镇上的有钱人家开始没落,有的避乱外迁,致使药王庙会逐渐消落,酬神唱戏由三天减为一天或半天,便有杂技、戏法等艺人来药王庙戏楼上表演。
  一二·九运动后,杨柳青、天津市内的一些爱国学生,为了宣传抗日、反霸,曾在药王庙戏楼上演出《枪毙屈香九》、《一分钱》等现代话剧,揭开了杨柳青话剧演出的序幕。
  酬神唱戏,不仅促进了戏剧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为一些民间艺术提供了丰富素材,丰富了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如驰名中外的杨柳青年画的画师们借鉴了戏剧的表现形式,创作出了深受人们喜爱的《龙凤呈祥》、《骑双会》、《梁山一百单八将》等传世精品;民间花会高跷会中的青杆、白杆、渔翁、樵夫等人物的扮相、动作均模仿了《白蛇传》、《石秀砍柴》等剧中人物;民间“吹歌”的一些曲牌如《小开门》、《大悲调》、《上天梯》、《八板》等也都取材于戏曲音乐。
  解放后,随着药王庙改作他用,酬神唱戏也随之消失。

知识出处

杨柳青寺庙

《杨柳青寺庙》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本书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了神庙溯源,包括神鬼崇拜的形成和佛道两教尊神和民俗诸神;第二章介绍了寺庙寻踪,包括报恩寺、白衣庙和大王庙等;第三章介绍了庙会盛况,包括庙会形成与发展,以及花会表演、水会设摆和酬神唱戏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