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婚姻风俗展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石家大院》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363
颗粒名称: 1.天津婚姻风俗展览
分类号: K892.2
页数: 7
页码: 97-103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传统婚俗中的仪仗和用品,以及洞房复原室的特点。豪门贵族的婚礼场面热闹喜庆,包括八抬花轿和仪仗队伍。婚俗用品包括新娘的凤冠、霞帔等服饰,以及新娘嫁妆和陪嫁物品。洞房复原室是清末民初的民宅结构,由三间房组成,中堂为中央空间,两侧为卧室。年画等装饰物体现了地方文化和民间信仰习俗。娃娃大哥是天津地区特有的婚俗,用于祈求子嗣的到来。
关键词: 展览 婚俗 石家

内容

(1)婚俗仪仗
  豪门贵族的迎娶声势浩荡,其中八抬大轿之前的吹鼓乐队沿路唢呐喧天,鼓乐齐鸣。八位轿夫身穿鲜艳轿服,抬着花轿喜笑颜开。轿子后面还有旗、锣、伞、扇组成的仪仗,十分火爆热闹。这时的新娘子脚不能沾地,以示地位的尊贵,只好在闺阁中等待。花轿来了以后,放在大门口,把里面的小轿子直接抬到院内,新娘子坐到小轿子中,出门再套大轿。花轿抬到婆家后,要红毡铺地、鞭炮齐鸣,新娘子头戴凤冠,身着霞帔;新郎身穿大红长袍,黑缎马褂,披红戴花,举行典礼仪式,也称“拜堂、拜天地”。新郎新娘牵红绸进入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进入洞房,热热闹闹完成典礼仪式。
  八抬花轿:花轿内含有小轿,轿帷子用红彩缎制成,绣有喜庆图案,装饰精美的轿杆配以彩灯,典雅华贵,以示婚娶门第的富有。
  双喜字的由来:双喜字的来历众说不一,但有一个小故事却十分有意思。据说,北宋年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年轻时上京赶考,路过一庄园,遇上庄主要嫁女儿。此家是书香门第,择女婿也要别出心裁,在门前挂一副上联,只要能对上下联者,立即拜堂成亲。上联是“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众人跃跃欲试,但都是无功而返。王安石也是冥思苦想,但也无佳词妙语,由于考试在即也只好作罢。而后王安石科考顺利,高中状元。北宋年间对对联是一种风尚,朝堂上,皇帝突发奇想,想考考这几位进士,出一副对联只有下联而无上联,为“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众人百思不得其解。此时,王安石却把庄主出的上联脱口而出,众人惊叹,皇帝大喜,立即封赏。状元回乡省亲,又遇庄园,岂料尚无人能对,此时的王安石将皇帝的对联写于庄主,庄主大喜,随即将女儿许配给了王安石。结婚时,王安石将两个喜字写在了一起贴于门外,意为自己大登科、小登科双喜临门。
  (2)婚俗用品
  凤冠是一种饰有凤凰的礼冠。凤凰是传说的神鸟,与龙一起分别象征男女,在头上装饰凤凰形的饰物,在汉代就比较流行了,还有在冠上描绘凤凰的形象的,凤冠的名称在这时候也就产生了。正式把凤冠列入礼服制度的是在宋代,其时后妃在受册封朝谒等隆重的场合都戴凤冠。由于凤冠是一种高规格的礼冠,所以也就被作为婚姻大事的服饰。古语论“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结婚时新娘子头戴凤冠,身披霞帔,以示地位的尊贵。
  新娘服饰由三部分组成:霞帔、氅子、长裙。这些服饰一般由比较豪华的软缎制成。霞帔的原型是被子,隋唐以后,人们常将它比喻为天上的红霞,因此叫霞帔。到宋代,霞帔被用作礼服,开始作为后妃之服,以后的使用范围扩大了许多。霞帔的式样就像披帛,质地比较厚实,上端略宽下端稍窄,并且还绣有精美富丽的图案,如牡丹(百花之王)象征雍容华贵。
  新娘嫁妆是新娘出嫁时陪嫁之物,这里展出的都是比较简单实用的物品。帽筒:放帽子的,可以把帽子直接扣在上面。熏香炉:里面可以放檀香木,点燃以后使整个新房香气怡人。梳头匣:是用来装粉、胭脂、梳子、头油等梳洗用品的。镜子:是新娘非常珍爱的物品,不仅可以用来梳洗打扮,而且可以预示着生活的平静、安定。食品罐:刚过门的新娘都比较腼腆害羞,可能因此而吃不饱饭。娘家人想得很周到,特意为她准备了一个食品罐,里面可以盛放一些点心,饿时偷吃一点。
  婚姻习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天津一带风俗一般是在结婚时床上、桌上放一些枣、栗子、花生、核桃等以企盼早得贵子,多子多福,生活和和美美。桶子和灯:简单陪嫁用品是陪嫁的必备之物,长命灯象征长命百岁,白头到老。
  轿夫服饰:豪门贵族婚娶,礼仪浩荡,多雇佣一些贫苦百姓来担当轿夫,轿夫一般头戴毡帽,身穿绣花坎肩,系红腰带,穿套裤以显示婚礼的红火、喜庆。轿夫所得赏钱也不等,其中前面敲锣的得到的赏钱最多,因此称其为大阔,其余的则称为小阔。
  童子转轿:婚娶的前一天,高搭席棚,大宴宾客,在院内设摆花轿(亮轿)及全部仪仗执事,异常红火。吹鼓手吹奏喜歌,配鹤龄童子八人,穿花衣,持荷花灯转轿,唱吉祥小曲,预示美好、喜庆。
  (3)洞房复原室
  清末民初,杨柳青中等水平家庭的民宅复原室,门口对联为“一元二气三阳泰,四时五福六合春”。室内共有三间房,当年人们叫作一明两暗,中间是一间中堂屋,两侧是卧室。
  由于杨柳青年画色彩鲜艳,象征性、装饰性很强,反映了广大群众的要求和审美心理,因而形成了有特色的地域文化。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张贴年画,并约定俗成贴不同的地方。门神(秦琼、敬德)贴在大门上,寓示逐除邪恶,去病免灾;灶王爷贴在锅台上,逢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盼望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缸套里面是水缸,缸鱼贴在水缸的墙上,鱼影倒映在水中,并随着水一起浮动,以示富富有余、连年有余;屋门后面贴武判,以驱逐邪恶,保佑平安;中堂一般贴菩萨或寿星。两个侧屋,上房为老人居住,贴福禄寿内容的年画和一些说教画,如“孟母三迁”;下房为儿媳居住,贴多子多福,吉庆活泼的年画。由于年画的装饰,使人进屋后,便感到一种喜气祥和的乡土气息。
  娃娃大哥是老天津所特有的一个风俗。当年人们结婚之后,求子心切,便会到娘娘宫拴一个小泥娃娃回来放在炕上,如果将来有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要行二,喊泥娃娃“大哥”。每年它还要到娘娘宫去洗一次,所谓的洗,就是换一个大一点的回来。

知识出处

杨柳青石家大院

《杨柳青石家大院》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杨柳青石家大院》,内容涵盖了石氏家族兴衰史、津西第一家——“尊美堂”的轶事、石家大院后代概略、石家大院建筑赏析、石府戏楼堂会与京剧名家名票、石家大院民俗陈列展览、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陈列展览以及为社会服务迎八方宾客的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天津婚俗仪仗
相关专题
八抬花轿
相关专题
双喜字的由来
相关专题
轿夫服饰
相关专题
童子转轿
相关专题
娃娃大哥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