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十字——乌鲁木齐的小杨柳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人赶大营寻踪》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299
颗粒名称: 大十字——乌鲁木齐的小杨柳青
分类号: I277.3
页数: 2
页码: 30-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乌鲁木齐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城邑,地处亚洲的中心。这个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保持着开放性的传统。杨柳青人作为该城市中的重要群体,对这个城市的商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 乌鲁木齐 古丝绸之路 主要城邑

内容

乌鲁木齐原叫迪化,1954年改为现在的名称,它在准噶尔牧民语意中是“优美的牧场”。乌鲁木齐地处亚洲的中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城邑。而今,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也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例。
  乌鲁木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都具有开放性的传统,在保持自己独特的地域、历史的同时,始终把襟怀投向整个中华民族,吸取对自己发展有益的营养。乌鲁木齐老城始建于清代乾隆三十一年,即1766年,当时城里基本上是正方形的城池,纵观整个城市,她东南西环山,紧靠乌鲁木齐河,依山傍水,难怪民间传说城里大十字一带的商业中心是“金盆养鱼”的宝地。
  光绪三年,清军攻入迪化,赶大营的杨柳青商人因为助军有功,得到军方照顾,左宗棠下令:首入城者可任其划地开设店铺。当即有杨柳青的杨润堂兄弟、“螃蟹郑”、石匠周乾义等人,看中了这块宝地开起了京货店,随后,有不少杨柳青人陆续前来。到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前后,在这大十字周围,几乎全部是津帮商户,酒肆茶寮,鳞次栉比,其繁华之状,尤似京华,,那时人们把杨柳青人集居的这一带地方,称为“杨柳青”,迪化城也曾有“天津小杨柳青”之称。当时以大十字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各行各业的大小商店90%是天津杨柳青人经营的,商品都以津京杂货为主。每当夜幕降临后,食品店都开夜市,津门各种风味小吃的流动商贩,纷纷聚在这里赶夜市,还有不少干果鲜货摊,一家挨一家。人们一到十字街,深感吃的、用的多是津味,因而形成津帮商业网,逢年过节,时令商品大量上市时,这里更是热闹非凡,这种盛况至今仍传闻于当地群众交谈之中。在这里我们采访刘荫楠先生,他在讲述了当年的盛况之后,以其高昂豪迈的声音说道:“没有赶大营的杨柳青人,哪会有乌鲁木齐今天的繁荣!……”
  那时,杨柳青人比较集中的住宅区也在十字街周围,如汉城的八条里巷,即现在的天山区文化路附近,藩台路即现在的明德路,三角地、民主路等地段,基本上住的是天津人。他们的生活习惯保持了家乡的老传统,铺面装修和商品陈列,全是天津式样,住宅是四合院,庭院古朴、静谧。随着城市的改造,当年的数百座四合院如今已荡然无存,在旧日址上已盖起了栋栋楼房。
  生活在新疆的天津杨柳青人,如今已传有六七代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安家落户,他们的祖先,最早是清光绪二年,左宗棠奉命收复新疆时,随军进疆的,这批杨柳青商贩肩挑针织品、日用小百货、文具纸张、北京丸散膏丹等,随军队赶大营做生意。这批杨柳青人徒步随军西进,出生入死,历尽艰辛,不仅为进疆官兵提供了生活用品,而且为促进内地与边疆的商业往来,文化交流,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知识出处

杨柳青人赶大营寻踪

《杨柳青人赶大营寻踪》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作者追随祖先赶大营的路线,考察了丝绸之路、乌鲁木齐、伊犁之路等地的历史和文化,以及赶大营的后人和历史成就等内容。其中包括红山、大十字、惠远城等地的故事,以及长桥饮马、冤骨同归碑等历史遗迹。文章还介绍了杨柳青人的杰出作品朝阳阁和边城蔬菜种植业的先驱等,以及赶大营的公益善举。

阅读

相关人物

左宗棠
相关人物
周乾义
相关人物
刘荫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