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发随军护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人赶大营寻踪》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291
颗粒名称: 颁发随军护照
分类号: I277.3
页数: 2
页码: 10-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贩被纳入军方后勤管理,以支持清军进军新疆的备战准备。这包括设立买卖街和官店,以及提供搭乘军车的方便。这一政策在随军西征期间得到进一步发展,共经历了28次较大战役和100多次小战。商贩冒着战火提供物资,为收复新疆南北16大城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颁发 随军 护照

内容

商帮纳入军队后勤管理,是清军进军新疆前的备战准备,也是在商帮赶大营历史上第一次高峰的开始。此后于光绪元年进入随军西征时期。随军西征共经历较大战役28次,小战过百,攻克了新疆南北16大城,收复国土160万平方公里,杨柳青商贩往来于战争边缘,冒着战火轮番接济前线,把地产杂品、副食品、蔬菜送到军营,有的亡于风寒伤病,有的死于流弹飞片,成为无名的忠骨。在概括回忆了这段历史之后,简单介绍发生于酒泉的一段商帮纳入军方管理的史实。
  首先是颁发执照。商贩要随军出关需要在军营登记领取执照。在清军于酒泉准备出兵新疆之前,于1874年由西征大帅左宗棠颁令招募随军商贩,在肃州即酒泉的城门街口张贴布告。公布管理办法,并由军营派人负责商贩登记。凡符合条件的,发给执照,准予随军出关。在战时办理出关手续甚严,兵站官员要详细盘问来历,同行几人,要求互为担保,登录姓名、年龄、民族、籍贯,以及身形特征,然后签押手印,且只准汉民出关。要求不准宣传异教邪说,不许探问军情,不准贩卖鸦片,不准聚赌窝娼,并饬令所在营官随时稽查,倘有违纪解送关内治罪,凡操天津一带口音的人都被视为良民,因受回民起义的影响,禁止回民出关,以免混入奸细,还要检查有无夹带违禁物品,合格后发给盖有军营关防的“龙纹执照”,俗称龙票,凭此通行关外,各关口凭证放行。
  二是设买卖圈子。清军进疆之前,开始在肃州军营附近设立“买卖街”。现在的酒泉市新街就是当时的买卖街旧址,形同集市,军人可以出营购物,民众也可进行交易。这一办法沿用至1884年,各大军营驻地附近都设立买卖圈子,军方可按需要向商贩约定进货。
  三是设立官店。关外作战战线长、人烟稀少,中途需要设一批站点,以控制长达数千里的军事运输线,于是分程搭盖简易房屋和马棚,打井取水,开办官店,为照顾随军赶大营的商贩,允许他们凭龙票投宿,只收取灯油钱。
  四是搭乘军车。清军的后勤供应,主要靠畜力运输,除由地方招募运力外,军队备有骡马车、牛车、骆驼车,当时关内关外军车往来频繁,遇有空车或装载不满的军方通常允许提供方便,人货尽量上车,不收分文。有时商贩应对军营之约,专程采购青菜、瓜果之类,往往需远程采购运输,商贩可提出申请,军营酌情派专车协助运输,免去了商贩肩挑背负之苦,又可保证急需。
  商贩纳入军方后勤管理,尽量为商贩提供必要的方便,是军方的一项极有远见的决策,在战时对稳定军心,保证物资的供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一办法一直坚持到光绪三年,即1877年,清军扫清南疆,阿古柏侵略军土崩瓦解,全疆平定以后,杨柳青商帮迎来了新的商机,赶大营出现第二次高潮。

知识出处

杨柳青人赶大营寻踪

《杨柳青人赶大营寻踪》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作者追随祖先赶大营的路线,考察了丝绸之路、乌鲁木齐、伊犁之路等地的历史和文化,以及赶大营的后人和历史成就等内容。其中包括红山、大十字、惠远城等地的故事,以及长桥饮马、冤骨同归碑等历史遗迹。文章还介绍了杨柳青人的杰出作品朝阳阁和边城蔬菜种植业的先驱等,以及赶大营的公益善举。

阅读

相关人物

左宗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