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巡子牙河建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077
颗粒名称: 康熙与《巡子牙河建坝》
分类号: I207.227
页数: 10
页码: 181-190
摘要: 这段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和平的乡村景象。
关键词: 康熙 古诗 背景知识

内容

暂别宫槐幸子牙,
  近村处处少人家。
  清和微暑浮畦麦,
  绿树初荫接岸沙。
  堤外草荒艰籽粒,
  淀中水浅捕鱼虾。
  黄童白叟望霖雨,
  霖雨先施莫自赊。
  积水频萦虑,
  长堤幸已成。
  桑麻连井邑,
  花柳近清明。
  泊惬勤民意,
  还深问俗情。
  兰侥经过处,
  布谷唤春耕。
  注释:
  宫槐:槐树。据《周礼》,周代宫廷植三槐,三公位焉,故后世皇宫中多栽植,因称。南朝梁元帝《漏刻铭》:“宫槐晚合,月桂宵晖。”唐王维《宫槐陌》诗:“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宋黄庭坚《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之二:“晚风池莲香度,晓日宫槐影西。”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宫槐古树阅沧田,挂寒烟,倚颓垣。”
  幸:使……欢乐、愉快或欣喜;庆幸。“愿大王以幸天下。”(《汉书·高帝纪下》)
  子牙:子牙河。
  清和:天气清明和暖。三国·魏·曹丕《槐赋》:“天清和而湿润,气恬淡以安治。”前蜀·韦庄《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剑门西。”宋·潘元质《丑奴儿慢》词:“愁春未醒,还是清和天气。”李大钊《青春》:“远从瀛岛,反顾祖邦,肃杀郁塞之象,一变而为清和明媚之象矣。”
  清静和平。形容升平气象。汉·贾谊《新书·数宁》:“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咸理,则万生遂茂。”《梁书·止足传·陶季直》:“(陶季直)出为冠军司马,东莞太守,在郡号为清和。”
  畦:田畦。一说五十亩为畦。“田五十亩曰畦。”(《说文》)“病于夏畦。”(《孟子》)刘注:“今俗以二十五亩为小畦,五十亩为大畦。”
  艰:饱满。
  淀:东、西淀。
  康熙
  黄童:黄口小儿。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
  《孔子家语·六本》云:“孔子见罗崔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唐·许碏《题南岳招仙观壁上》诗云:“黄口小儿初学行,唯知日月东西生。”
  鲁迅《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有:其中自然有古典,为“黄口小儿”所不知。
  白叟:白发老人。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欧。”宋·苏辙《代三省祭司马丞相文》:“白叟黄童,织妇耕夫,庶几休焉,日月以须。”明·王錂《寻亲记·惩恶》:“白叟休猜,黄童莫覩,违者断无轻恕。”清·洪升《长生殿·改葬》:“黄童白叟共相扶,尽欢呼,天颜重覩。”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按部民保留地方官,例所不许。而贤有司善政所逮,黄童白叟,卧辙攀辕,亦实有出於至诚者。”
  霖:久下不停的雨:霖雨。霖沥。霖霖。甘霖(对农作物有利的雨。喻恩泽)。“霖,雨三日以往也。”(《说文》)“天之无烈风淫雨。”(《书·大传四》)注:“淫雨谓之霖。”“凡雨三日以往为霖。”(《左传·隐公九年》)
  赊:赊欠,买货延期交款。“赊,贳买也。”(《说文》)段注:“贳买者,在彼为贳,在我则为赊也。”“赊,不交钱而贾曰赊。”(《字汇》)
  积水:洪灾隐患。
  频:频繁。
  萦:萦绕,牵挂。
  虑:忧虑。
  长堤:子牙河堤坝。
  桑麻:古文中常见借代名称。桑麻泛指农事。
  连:关乎。
  井邑:
  1.城镇;乡村。语本《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晋陆云《答张士然》诗:“修路无穷迹,井邑自相循。”唐·杜甫《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诗:“忠州三峡内,井邑聚云根。”明·区大相《南行感怀》诗:“贡采山川竭,徵输井邑虚。”
  2.市井。唐·王维《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诗:“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陈贻焮注:“井邑,即市井。”《新五代史·南平世家》:“荆南节度十州,当唐之末,为诸道所侵,季兴(高季兴)始至,江陵一城而已,兵火之后,井邑凋零。”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三》:“井邑骚然,商贾罢市。”
  3.故里。唐·张说《唐故赠齐州司马陆公神道碑》:“路艰寇阻,兵危势急,公独颠沛致丧,归其井邑。”清·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之二九:“老大荒凉余井邑,半龕残火一翁禅。”
  花柳:指花和柳。宋之问《和赵员外桂阳桥遇佳人》诗:“江雨朝飞浥细尘,阳桥花柳不胜春。”
  指游赏之地。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形容繁华。《红楼梦》一回:“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帮,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乡那里走一遭。”
  近:联系密切,亲近。
  清明: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时节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
  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花柳近清明: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果互赠外,还要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
  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问俗:了解风俗人情。
  布谷:大杜鹃,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的1种。又名郭公,布谷。分布于非洲、欧亚大陆到东南亚。中国除台湾省外,国内各地均有分布。栖息于开阔林地,特别在近水的地方。常晨间鸣叫,每分钟24~26次,连续鸣叫半小时方稍停息。性懦怯,常隐伏在树叶间。平时仅听到鸣声,很少见到。飞行急速,循直线前进,在停落前,常滑翔一段距离。取食鳞翅目幼虫、甲虫、蜘蛛、螺类等。食量大,对消除害虫起相当作用。
  大杜鹃性孤独,繁殖期亦不成对生活。雌雄交配杂乱,不自营巢,而把卵置于其他鸟类(如苇莺、麻雀、灰喜鹊、燕尾、伯劳、云雀等)的巢内。所产的卵有与寄主卵相似的现象。
  作者简介:
  爱新沉罗·玄烨(1654~1722),即康熙皇帝。康熙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1661~1722),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继位时只有八岁,是顺治的第三子。顺治接受汤若望的意见因其出过天花最有可能不夭折而把他选为继承人。康熙六年(1667)七月初七在太和殿举行亲政仪式。在其
  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在康熙八年赢得了与顾命大臣鳌拜的斗争,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73),统一台湾(1684),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1688~1697),并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维持了东北边境一百五十多年的边界和平。在雅克萨战役,康熙派遣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成功驱逐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此战清兵三千多人,在中国东北与远离后方的俄罗斯数百哥萨克作战,然而久战不下,最后以围困战术迫使沙皇同意和谈,一定意义上显示出了清朝在军事科技上与西方的差距),收复了雅克萨城(现俄罗斯联邦斯科沃罗丁诺)和尼布楚城。他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将其作为蒙古、西藏、哈萨克等部王公贵族觐见的场所,但是也为清朝大规模的修建皇家园林开了先河,增加了人民的痛苦。
  他曾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康熙帝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康熙帝还褒封道教白云观方丈王常月,并依于门下。
  康熙向来华传教士学习代数、几何、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并颇有着述。但是,康熙在推广西方学术上无所作为,从而使中国科技远落后于西方。康熙自幼习武,精于骑射。多伦会盟他开硬弓命中很远的靶子令到场的蒙古王公惊骇不已;每每围场狩猎康熙总是所获野兽甚多。头天晚上还在作几何证明题,第二天一早尽兴驰骋以至累垮两三匹马,足见康熙精力旺盛,康熙曾经自称一天打死了三百只兔子,可见其对自身武力的自信。
  康熙在收复台湾后在开放了海禁。
  他重农治河,兴修水利。明未清初经过长期的战乱,农
  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下命停止圈地,六次下江南巡察黄河和水利,修黄河、淮河、永定河。康熙的重农治河,兴修水利,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
  康熙早年在他宫廷的柱子上写了三藩及河务、漕运三件大事。康熙亲自派侍卫逆黄河而上一直到黄河源头星宿海往返行程两万里,绘制了黄河全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经过实际踏勘绘制成的黄河图,把黄河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任用贤能的官员来治河。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三十九年、四十一年,康熙帝曾三次亲临大城巡视子牙河堤防,并留下许多感人佳话。
  子牙河史称滹沱河、盐河等,在清朝前多沿今子牙河上游至大城县城南向东入海。康熙十四年(1675)以前,盐河与黑龙港河在大城境内交河村北交汇,一支流入三岔口(西支),一直流入王家口(东支)。由于盐河河道狭浅,常年闹洪灾。康熙体恤黎民百姓疾苦,于是修筑河堤,三十二年(1693)又疏浚河道,挑交河至子牙村(指今西子牙村)盐河为正支,故此,盐河因过子牙村而又名子牙河。
  相传,康熙三十八年夏,康熙帝南下巡视黄河堤防时,顺路巡视大城的子牙河堤防,正巧,赶上白杨桥村河堤段开了口子。康熙帝在现场看见地方官员和百姓往河口里扔牛、羊、猪、鸡等牲畜,便问怎么回事?县官说河口堵不上,是“水龙”作怪,“水龙”见着牲畜有得吃了就会走了。康熙帝闻之大怒:“什么水龙,不过是草龙罢了。”一向认为自己就是“真龙天子”的康熙帝命水手下河口查看,水手哪敢不听,便冒着生命危险,带着斧头潜入水底,过了一段时间,水手们钻上来报告说:河口堵不上是树根支撑闹的,现已砍下了。果然,河面上浮上来许多树根,此时再往河堤口子扔沙袋,河口很快就被堵住了。在封建社会里,官员和百姓还真以为河
  口堵不上真有“水龙”作怪,只是遇到康熙这个“真龙天子”而变成“草龙”了。康熙一语挽救了下游的四十八村,因此康熙指挥堵住的河口被称为“紫禁口”。
  康熙帝来大城巡视河堤时,写了这两首诗。
  康熙皇帝曾三次到大城县境巡视子牙河堤河工程。
  相关链接:
  康熙三十八年(1699)二月初三,康熙帝自京城取道天津,阅兵后循子牙河乘船南下70里,至大城、静海交界处,两县绅民夹岸“迎驾”,公推邓系、吴亮、南斗三位乡绅向皇上禀奏近年的堤河洪涝灾害情况:河堤,虽经康熙十四年修筑,但因子牙河“水势深广湍悍,而河间、献县上流之堤不修,大城、静海下流堤岸久坏,故夏秋之间,水发淹漫。不独四县之民受害,而水势所注青县、文安、霸州、保定各州县,俱一片汪洋,人民失业。”
  十年前,康熙南巡途经此地,河间、献县百姓把穗大籽实的禾谷献给他;而今却耳闻臣民痛陈,目睹两岸灾荒惨景,深感堤损水患严重,因此当即决定再次拨帑银修堤,命直隶巡抚李光地“将静海、大城、献县、河间一带堤岸尽行修筑。盖西堤以护河、献、文、大、霸、保六州县田庐;而东堤以拯静海、青县两处淹没。”他虑及两岸竞相护堤,若对迫相斗,必有一伤,因此复命于子牙河东堤之广福楼村南开新河一道,分水入淀,以减缓水势。
  这次筑堤、开河工程完竣后,畿南“八州县田土尽涸,收成丰倍”。康熙帝此举颇得民心,子牙河畔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康熙皇帝查访民情,诏修子牙河堤的佳话。
  康熙三十九年春天,康熙皇帝第二次专程巡视子牙河。当时,堤河工程告竣,岸畔河套已现生机,但堤外灾景依旧,虑及百姓生计,他心情沉重,在船中即兴吟出了一首酸楚楚
  苦丝丝,又满怀憧憬的七律:“暂别宫槐幸子牙,近村处处少人家。清和微暑浮畦麦,绿树初荫接岸沙。堤外草荒艰籽粒,淀中水浅捕鱼虾。黄童白叟望霖雨,霖雨先施莫自赊。”
  巡视途中,虽然身在气候宜人的春夏之交,堤内呈现畦麦、绿树、初荫、岸沙,风和日丽,田青水秀的景象,但是康熙帝没有为近旁景象陶醉;而是放眼堤外土地荒芜、村户凋零的灾后未苏情景。且时时萦绕心头,这就是他第三次巡视子牙河的缘由。
  时过两年,子牙河两岸完全灾后复苏。已然时至康熙四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自北京启行,第三次专程巡视子牙河。他乘船巡察了沿河两岸的堤防和百姓生计状况。当看到坚固的河堤屹立左右,碧水岸畔野花竞放,绿树微荫,田畴有序,麦苗青青;尤其堤外水患已除,人烟渐稠,良田栉栉,布谷声声,一片盎然生机。不由诗兴大发,船至大城县即赋五律一首《大城、文安等处堤修完舟中驻跸王家口》:“积水频萦虑,长堤幸已成。桑麻连井邑,花柳近清明。渐惬勤民意,还深问俗情。兰桡经过处,布谷唤春耕。”大城县知县火速采石造碑,将御制诗镌刻于上,在王家口镇鱼市街中心建造碑亭,树诗碑于亭内。直到中华民国年间,诗碑字迹仍依稀可辨,后毁于战火。(缴世忠)

知识出处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本文收录了多位诗人的作品,涵盖了杨柳青等地的景观与情感。这些作品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杨柳青及相关地区的思念、赞美和描绘。

阅读

相关人物

爱新沉罗·玄烨
相关人物
黄庭坚
相关人物
孔尚任
相关人物
曹丕
相关人物
潘元质
相关人物
李大钊
相关人物
贾谊
相关人物
陶季直
相关人物
田畦一
相关人物
刘注
相关人物
孔子
相关人物
诗云
相关人物
鲁迅
相关人物
韩愈
相关人物
苏辙
相关人物
王錂
相关人物
洪升
相关人物
陈康祺
相关人物
喻恩泽
相关人物
贾曰赊
相关人物
晋陆云
相关人物
杜甫
相关人物
王维
相关人物
陈贻焮
相关人物
高季兴
相关人物
谢肇淛
相关人物
钱谦益
相关人物
宋之问
相关人物
江雨朝
相关人物
李白
相关人物
贾思勰
相关人物
郭公布
相关人物
鳌拜
相关人物
吴三桂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