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祐和《杨柳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060
颗粒名称: 瞿祐和《杨柳青》
分类号: I207.227
页数: 8
页码: 84-91
摘要: 《杨柳青》是一首由明代文学家瞿祐所作的诗歌。诗中描绘了杨柳从青翠到变黄的变化,以及秋天的霜、落叶和春阳的再次出现。通过描写自然界中荣枯、生老病死的循环变化,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无常的生命运行。
关键词: 瞿祐 古诗 背景知识

内容

昔闻杨柳青,
  今见杨柳黄。
  三秋既近暮,
  午夜仍飞霜。
  黄叶辞旧枝,
  青根存生意。
  秋待春阳回,
  又见柔荑翠。
  荣枯互乘除,
  是运常相参。
  生物相如此,
  在人何以堪。
  乔木蔽日昏,
  大树停云密。
  为作短歌行,
  聊备东府什。
  注释: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月,即农历九月。北周·庾信《至仁山铭》:“三秋云薄,九日寒新。”唐·白行简《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暮:末。
  霜:霜是水汽(也就是气态的水)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结现象,跟雪很类似。严寒的冬天清晨,户外植物上通常会结霜,这是因为夜间植物散热的慢、地表的温度又特别低、水汽散发不快,还聚集在植物表面时就结冻了,因此形成霜。科学上,霜是由冰晶组成,和露的出现过程是雷同的,都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到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露点(水汽液化成露的温度)高于冰点,而霜点(水汽凝结成霜的温度)低于冰点,因此只有近地表的温度低于摄氏零度时,才会结霜。
  春阳:
  1.春阳。汉·焦赣《易林·井之巽》:“春阳生草,夏长条枝。”旧题汉·枚乘《杂诗》之七:“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
  2.春天的阳光。汉·荀悦《申鉴·杂言上》:“喜如春阳,怒如秋霜。”晋·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闲非秋厉,惠淑春阳。”《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安彼反侧,如春阳秋露。”越剧《庵堂认母》:“听娘言语我心悲伤,到此刻才知母爱温暖如春阳。”
  3.喻帝王的恩泽。宋·曾巩《送程公辟使江西》诗:“坐驰雷电破奸伏,力送春阳煦鳏寡。”
  柔荑:茅草的嫩芽,用来比喻女性的手(指)。《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乔木: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
  短歌行:《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为乐曲的名称。曹操《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该篇通过宴会的歌唱来表达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而李白的同名诗作《短歌行》,沿袭了古老的主题,
  但写法上却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极富浪漫色彩。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的艺术风格。《短歌行》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应用的写作方式之一,名篇很多。
  东府:五代与宋称尚书省为东府。
  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尚书省”的组织机构,到了隋朝定型。
  以唐代制度为例: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
  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尚书省遂废除。清制同。
  什:诗篇:篇什。雅什。《诗》的“雅”、“颂”大都以十篇为一“什”。
  作者简介:
  瞿祐(1341~1427)明代文学家。字宗吉,号存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年少时颇有诗名。当时著名诗人杨维桢至钱塘,年方14岁的瞿祐见杨维桢的《香奁八题》,即席奉和,俊语叠出,受到杨维桢的赏识,袖其稿而去。洪武时期,由贡士荐授仁和训导,历任浙江临安教谕、河南宜阳训导,后升任周王府长史。永乐年间,因作诗获罪,谪戍保安十年。洪熙元年(1425),遇赦放还,先在英国公家主持家塾三年,后官复原职,
  内阁办事,但不久他就离开人世。他的著作有《香台集》、《咏物诗》、《存斋遗稿》、《乐府遗音》、《归田诗话》、《剪灯新话》等20余种。
  在保安,瞿祐一方面和当地老百姓一起耕田种地,和文人骚客在山水间吟咏,一方面专心写他的诗话著作《归田诗话》。这部书共三卷,重返江南后整理成帙。永乐十七年(1419年),时逢元宵,距保安不远的兴和失守,消息传来,群情悲愤,瞿祐作《望江南》词五首,词旨凄绝,闻者皆为泣下:
  元宵景,野烧照山明。风沙摩天将夜半,斗杓插地过初更,灯火忆杭城。
  元宵景,巷陌少人行。舍北孤儿偎冷炕,墙东婴妇哭檠台,士女忆杭城。
  元宵景,万斗击残更。数点夕烽明远戍,几声寒角响空营,歌舞忆杭城。
  元宵景,默坐自伤情,破灶三杯黄米酒,寒窗一盏对浊灯,宴赏忆杭城。
  元宵景,淡月伴疏星,戍卒抱关敲木柝,歌童穿市唱金经,箫鼓忆杭城。
  瞿祐在保安和百姓结下了深情厚谊。据《保安州志》记载:瞿祐南还的时候,乡亲们“相率哭送,曰:不忍瞿先生行也”。
  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英国公张辅奏请朝廷将他赦还,在英国公家教家塾三年,后复官。瞿祐博览群书,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学创作。一生著述很多,大多散失。仅存《剪灯新话》、《归田诗话》和《咏物诗》三部。
  瞿祐的小说创作代表了他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
  《剪灯新话》是部传奇小说集。主要叙述灵怪、艳情之类的故事,由于作者抱有明确的“劝善惩恶”(《剪灯新话》自
  序)目的,所以绝大多数故事充斥着因果报应的说教,带有较浓厚的迷信色彩。其中少数篇章表现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主的愿望,从侧面反映了元末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不幸遭遇。故事的情节较为曲折,文笔明净清新,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但作者为了显示自己才学,所记答问,有时诗词动盈篇幅,反而破坏了传奇小说的结构,显得支蔓芜杂。
  《剪灯新话》成就并不算太高,但它和明代传奇小说,上承唐宋传奇的余绪,下开《聊斋志异》的先河,因此在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剪灯新话》的故事情节,有助于谈资,为明代拟话本和戏曲提供了许多素材。《金凤钗记》、《翠翠传》、《三山福地志》被改写成话本,编入“二刻”《拍案惊奇》中;《寄梅记》被周德清改写成话本,编入《西湖二集》中;《金凤钗记》还被改编成戏曲《坠钗记》;周朝俊的戏曲《红梅记》采用了《绿衣人传》一些情节。
  《剪灯新话》在中国早已无足本流传。明高儒《百川书志》所载《剪灯新话》4卷,附录1卷,篇数还完全。同治年间出版的《剪灯丛话》里所收的《剪灯新话》只有2卷,篇数已不足。但在日本,却有庆长、元和间所刊活字本,篇数最完备,董康诵芬堂曾据此翻刻。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近人周楞伽(署名周夷)的校注本,共4卷20篇,附录2篇。附录中的《寄梅记》,系周楞伽据《古今图书集成·闺媛典》增补。
  瞿祐的诗歌也多是风情绮丽之作,诸如《安荣美人行》、《美人画眉歌》、《阿娇金屋》、《师师檀板》等,都是组织工丽、类似温庭筠风格的诗篇,抒写的感情较为软熟轻浮。但他的一些咏古诗歌,有一定的兴寄,陈田曾称它是“最为警策”之作(《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三)。《故宫人》结尾诗人发出的“往事兴亡谁与论,亭亭白塔镇愁魂。惟有栖霞岭头树,至今犹说岳王坟”的感慨与叹息,寄寓着对误国者的谴责。在《题和
  靖墓》里,表达了他对林和靖洁身自好、隐沦西湖的崇敬,又另具一番深意。此外,瞿祐有《归田诗话》3卷,类似笔记。此书似是留滞戍所保安时所作,释还后整理成帙。其中记载时人杨维桢、丁鹤的作品,颇有资料价值,但所见较浅,考证亦疏。
  瞿祐也善词。其词作多是一些描绘景物的作品,有清新气息。如摸鱼子·《苏堤春晓》在“苏堤十里笼春晓,山色空蒙难认”的背景下,突出“风渐顺,忽听得,鸣榔惊起沙鸥阵”这样场景,颇有诗情画意,在明人词中有一定地位。
  瞿祐还仿元遗山《唐诗鼓吹》的体例,编纂了《鼓吹续音》,取宋金元三朝七律1200首,分为12卷。在编纂此书时,他注意到世人过分宗唐贬宋的不妥,认为唐宋二朝诗歌各有所长,是较有见地的看法。但此书并未刊布。
  他的《居家宜忌》对人也很有启发:“养生之法,以养心为主。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不病。又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劳攘忧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又须要摆脱一切,勿以妄想伐真心,勿以客气伤元气。又每日胸中一团太和元气,病从何生!”
  相关链接:
  像核桃的雄花、杨柳的花序称柔荑花序。柔荑花序的花轴较小,由许多小花排列成穗状,因总轴纤弱,整个花序柔软下垂,开花之后随即脱落。当白杨树冒芽时,无事忙儿便悄然逝去,落英缤纷,染绿了树下,飘落于泥土。
  有为官者舒翰文,北人也。游历江南,偶逢破落之女,名柔荑,为江南文字狱漏网之人。柔荑有纤手一双,善织秀,且为知礼之人。文怜其苦无家,纳之于府,为织娘。
  文善书画,所绘山水图为名家所赏,多有收藏,贾于市,
  亦价不菲。然文所志者非此。仕于北,乃蛮荒之地。苦心经营,希冀有变。仕地缺水,文欲兴修水利。奈何官银缺损,遂变卖家产,及所藏字画,仍不足。天旱,地无收粮,民苦极。文虽有济世之心,然无济世之力,唯仰天长叹:“天不助我也!”
  是夜,人叩门。
  文不知何人,问及,来人答道:“小女子柔荑,下人也,不为老爷所知亦不足为奇。”
  文问何事?
  答道:“曾经祸乱,为老爷所助得免流离。一心报答,无从做起。今得知老爷为一方黎民疾苦所虑,愿助一臂之力。”
  文苦笑道:“吾为五品之官,尚无良策,汝岂非空谈!”
  柔荑问:“老爷善画否?”
  文答:“然。”
  “老爷可按心中所冀而画,柔荑不才,当尽力绣之。”
  文笑道:“知汝善绣,然纵有天工,何益?”
  柔荑苦笑道:“结果如何,不得而知,然日见老爷为民疾苦而憔悴,于心不忍,当勉力为之。”
  文不忍拂其心,乃绘一幅江南山水图道:“此即为心之所愿。”
  柔荑携图归,临行道:“旬日内,小女子当绣此图,望老爷吩咐勿让打扰。”
  言罢即归,闭门不出。
  旬日内,文着人送食水,门不开。如此多日,均无声息。文记其言,虽虑其饥渴,然不违其言。
  期至,文亲赴其居,入室,见丈长织锦赫然在目。乃一幅江南山水图。唯一不同处,己之居宅亦在其中。另有溪旁一青庐不曾有画,青庐旁有桃林繁茂,一青衣女子拈花其中。视柔荑,形容枯槁,奄奄一息矣。文心如椎刺,忙上前拥之道:“一幅陋图,何劳汝如此呕
  心沥血?”
  柔荑道:“得蒙救助,无机会报答。今得老爷相拥,死而无憾!”又残喘道:“只是丝线不多,未能绣出花开之繁,当以纤手指血染之。”
  话毕,挣扎起身,将针刺之指在桃林之处涂染,朵朵殷红,跃然锦上。
  文欲止之,回顾,柔荑已然气绝。
  文心痛如刀割,拥柔荑而失声。
  忽有下人嘈杂惊奇,视之,织锦离机杼而飘,缓缓出门升空;众人追随而望,织锦升至天空,见阔。不几时笼罩整个天空,仰望去,天上恰是一幅江南山水图。烈日顿显温柔,和煦可人。
  文抱柔荑出,恰见图上拈花女子招手,怀中柔荑顿时飘然而上与其合而为一。
  众人莫不惊讶。
  图忽坠,天地混暗,待得天明,北地已青山绿水矣,众人欢呼雀跃,如是画中人。
  从此,文所辖之地为北地江南。
  文思其幻,皆柔荑所赐。悔当初以下人而待之。常思而访,无所得。
  一日,携仆游山,迷途。逢一溪顺流而下,得见一青庐。颇觉眼熟,细思之乃织锦中物,惑而进其中,一女子婷立中堂,俨然柔荑也。
  文未开口,柔荑已潸然泪下道:“妾已在此等候多年矣!”
  文与柔荑相见,如在梦中。多年相思,一朝重现,遂拥而回府,谐姻。
  (柔荑花序)

知识出处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本文收录了多位诗人的作品,涵盖了杨柳青等地的景观与情感。这些作品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杨柳青及相关地区的思念、赞美和描绘。

阅读

相关人物

瞿祐
相关人物
庾信
相关人物
白行简
相关人物
陆云
相关人物
曾巩
相关人物
李白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杨柳青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