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奚斯的《杨柳青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059
颗粒名称: 揭奚斯的《杨柳青谣》
分类号: I207.227
页数: 11
页码: 73-83
摘要: 《杨柳青谣》是揭奚斯创作的一首诗歌,描绘了黄河两岸繁茂的杨柳和苇篱,以及河东女子嫁给河西男子的情节。
关键词: 揭奚斯 古诗 背景知识

内容

杨柳青青河水黄,
  河流两岸苇篱长。
  河东女嫁河西郎,
  河西烧烛河东光。
  日日相连苇篱下,
  朝朝相送苇篱旁。
  河边病叟长回首,
  送儿北去还南走。
  昨日临清卖苇回,
  今日贩鱼桃花口。
  连年水旱更无蚕,
  丁力夫徭百不堪。
  唯有河边守坟墓,
  数株高树晓相参。
  揭奚斯《杨柳青谣》
  注释:
  苇:芦苇的植株高大,地下有发达的匍匐根状茎。茎秆直立,秆高1~3米,节下常生白粉。叶鞘圆筒形,无毛或有细毛。叶舌有毛,叶片长线形或长披针形,排列成两行。叶长
  15~45厘米,宽1~3.5厘米。圆锥花序分枝稠密,向斜伸展,花序长10~40cm,小穗有小花4~7朵;颖有3脉,一颖短小,二颖略长;第一小花多为雄性,余两性;第二外样先端长渐尖,基盘的长丝状柔毛长6~12mm;内稃长约4mm,脊上粗糙。具长、粗壮的匍匐根状茎,以根茎繁殖为主。
  为保土固堤植物。苇秆可作造纸和人造丝、人造棉原料,也供编织席、帘等用;嫩时含大量蛋白质和糖分,为优良饲料;嫩芽也可食用;花序可作扫帚;花絮可填枕头;根状茎叫做芦根,中医学上入药,性寒、味甘,功能清胃火,除肺热;有健胃、镇呕、利尿之功效。
  《本草纲目》谓芦叶“治霍乱呕逆,痈疽”;《本经道源》记载它有“烧存性,治活衄诸血之功”;取芦叶为末,以葱、椒汤洗净,敷之,可治发背溃烂。芦花止血解毒,治鼻衄、血崩,上吐下泻。《本草图经》记载它“煮浓汁服,主鱼蟹之毒。”芦苇既是菜肴中佳晶,又能治热血口渴、淋病。《王揪药解》说它能“清肺止渴,利水通淋。”《本草纲目》记载它能“解诸肉毒”。芦茎、芦根更是中医治疗温病的要药,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古代十四种药物书籍上都有详尽记载。颇为有名的“千金苇”茎,现在已远销海外。
  现代药理证实,芦苇的叶、花、茎、根都含有丰富的药理成分——戊聚糖、薏苡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D——葡萄糖、D——半乳糖和两种糖醛酸以及多种维生素B1、B2、C等十多种,因而受到医、药学界的重视。
  文学上的芦苇是为相思之物。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
  篱:篱笆。形容芦苇长势茂盛。
  叟:老头儿。“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列子·汤问》)
  临清:临清市位于我国京九铁路进入山东省北部第一站上,地处东经115°42′北纬36°61′,西隔卫河与河北省临西县相望,东隔马颊河与高唐、茌平二县为邻,北部与德州地区夏津县相连,南部与聊城市和冠县接壤,全境东西长55.44公里,南北宽29.88公里,总面积957平方公里,是山东省聊城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
  临清之名始于后赵,取临近清河之意。西汉初始建清渊县,先隶巨鹿郡,后属魏郡,三国魏晋属冀州阳平郡。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330),改清渊置临清县,属司州建兴郡。后废。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析清渊县西部复置临清县,属司州阳平郡。北齐废。
  隋开皇六年(586)复置临清县,属清河郡。唐大历七年(772)析临清另置永济县,先后属毛州、瀛洲、贝州、清河郡统领。宋代先后属于大名府、兴唐府、广晋府、大名府。金属大名府路恩州。元属中书省濮州。明属山东省布政使司东昌府,弘治二年(1489)升为州,辖馆陶、邱县,属东昌府。清顺治元年(1644)不领县。乾隆四十一年(1776)升为直隶州,隶属山东省,辖武城、夏津、邱县。
  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废路存府、州,全国分统于15个布政司,亦称15个省。是时,临清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
  清代通称为省,全国初为18个行省,后增至22个行省,省下为府、县两级。是时,境内今属8个县市均隶山东省。临清初属东昌府、后为直隶州。
  临清市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临清依靠运河漕运迅速崛起,成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繁荣兴盛达五百年之久,有“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之美誉。明朝万历年间,临清钞关税收居运河八大钞关之首。
  临清卖苇:“昨日临清卖苇回”句,记述了一段辉煌的
  历史。
  俗语:“临清的砖,北京的城。”从明初到清末,临清贡砖前后一共烧了500多年。明清两代修建的北京各宫殿、城墙、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所用的贡砖,绝大多数是临清烧造。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了迁都(由今南京迁往今北京),用了十多年时间在北京大兴土木,营建皇家宫殿。当时,朝廷派官员和土木专家到全国各地考察建筑用材。朱棣最后钦定在临清建贡砖烧造基地。明清两代,临清境内的砖窑多达数百座,都分布在运河沿岸,而窑工更达数万之多。
  据记载,因为京城用砖量很大,朝廷发动全国各地的工人到临清开窑烧砖。当时,官府给每座砖窑划地40亩,专供建窑取土、堆柴存坯。砖款由朝廷从国库中拨付银两给窑户(即官窑的负责人)。
  临清贡砖当时由掌管全国工程、制作、水利和交通的工部派出专门机构——营缮分司督造,到了清代,营缮分司被裁改,临清官窑改由地方官府监办。贡砖烧好以后,在临清经检验合格,用黄裱纸封裹,搭船运至天津张家湾码头,再经检验,然后经陆路转运京师。
  皇家营建所需贡砖为何要在几百里之外的临清烧造呢?原因有三:
  一是临清的土质好,当地称“莲花土”。由于黄河的多次冲击,临清很多地方的土往下挖1米多深后,就会发现这种一层红、一层白、一层黄的“莲花土”。这种土细腻无杂质,沙黏适宜,烧成砖后,“击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茁实、不碱不蚀”,尤其是砖的硬度无可替代。现在一般砖的硬度是70号,国家文物所曾经用回弹仪对临清舍利宝塔上的临清古砖进行测试,硬度最高达到270号,比许多石头的硬度都高。二是临清的水质好,当时的漳卫河水质清澈,碱性很
  小,适宜制砖。
  三是临清傍临运河,运输方便。
  清末以后,临清制砖业衰败,但仍有一些砖窑烧制小青砖,主要是民用。
  临清贡砖制作工艺独特。明清时期所烧造的临清贡砖一般在五十斤上下,最重的有七、八十斤。其烧造过程十分复杂精细,要经选土、碎土、澄泥、熟土、制坯、晾坯、验坯、装窑、焙烧、洇窑、出窑等18道工艺。
  首先是选土,即要选取黄河淤积的“莲花土”,经过碎土、过细筛后,选出没有杂质和颗粒的精土放入池中,用水浸泡。浸泡一年后,再过滤出细泥膏,经过人或牲畜的踩踏后,去除泥内气泡。然后,还要经过“醒泥”(即将泥放置一段时间)、“摔泥”,再放入铺布的砖模内,以板拍打,用铁弓刮掉多余的泥后,成坯,将坯晾干后才可装入土窑。装窑后,用豆秸或棉柴烧30天左右,再用水慢慢洇窑(目的是为使砖由红变青),然后出窑。
  桃花口:桃花口古驿。桃花堤坐落在红桥区北部、勤俭道东端南侧、北运河南岸,占地约1.2万平方米。早在清初,丁字沽、西沽一带,尤其是北运河岸边,桃柳成行。每至春桃盛开之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游客如织,文士雅集,诗家挥毫。相传,清代乾隆皇帝泛舟大运河,对北运河畔的红桃翠柳十分欣赏,曾登岸观赏,赐名“桃柳堤”,并写《西沽二首》诗以抒怀。20世纪初期,北洋大学迁来此地,其校歌就有“花堤霭霭,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的句子。北运河畔的桃花堤已成为津门胜景之一。
  每逢清明时节,杨柳吐丝,桃花绽红,来此踏青赏花者络绎不绝。1985年,桃柳堤建成桃花园,并逐年修建,现已建成“桃花园牌坊”、“迎春洞”、“清乾隆皇帝登临处”、“桃柳堤碑”、“龙亭”、“园中园”、“五龙壁”、“观桃台”等景观。园内
  有山桃、碧桃、蟠桃、垂枝桃、寿星桃、垂柳及各类乔灌木约数十个品种,5000多株桃柳与山石曲径、亭台阁榭相映生辉。自1990年以来,每年清明节前后,红桥区政府都在这里举行桃花节盛会,各种民间文艺演出、书画表演与展览、盆景展均汇集于此,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2001年,在原北洋大学的北运河畔建起一座景色明丽的“北洋园”,与桃花堤相邻相映,每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由桃花堤派生出“桃花堤大道”、“桃花堤东道”、“桃花堤西道”、“桃花堤小学”、“桃花园南里”、“桃花园东里”、“桃花园西里”等系列地名。
  近年,北运河两岸开发改造的首批建设规划正式出台。根据规划,北运河两岸将建成历史文化气息浓郁的城市风景线,千年运河旁沉寂多年的土地将旧貌换新颜。北辰区规划确定重建桃花寺风景区,恢复桃花寺庙宇、桃花渡古渡口、桃花口古驿铺等景观。在运河堤岸上规划遍植桃树,恢复当年“十里桃花映水红”、“红云遍地来”的美景。按照规划,还将建设屈家店自然风景区,并在滦水园、御河园、娱乐园等景点处设立12个码头,游人既可乘船观赏北运河畔的桃花美景,也可登岸踏青揽胜。
  (芬芳小筑:《北运河畔桃花堤》)
  作者简介:
  揭奚斯(1274~1344)元代文学家,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人。因卢挚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后又任艺文监丞。死后谥文安。欧阳玄《豫章揭公墓志铭》说,揭奚斯“文章……正大简洁,体制严整。作诗长于古乐府,选体、律诗长句,伟然有盛唐风。”
  揭奚斯的《渔父》《高邮城》《杨柳青谣》《秋雁》《祖生诗》《李宫人琵琶引》等诗,都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现实社会生
  活不合理的现象。
  揭奚斯的散文多宣扬封建伦理思想,但也有一些可读的作品。如《与萧维斗书》《送李克俊赴长兴州同知序》,都认为“独善其身”不是一个政治家的风度。《浮云道院记》《胡氏园趣亭记》,反映出一种封建时代文人的闲适情趣。
  著有《揭文安公全集》14卷,补遗1卷。存世书迹有《千字文》《杂书卷》《陆柬之文赋跋》等。书法名重于世,行书尤精。追晋人古风,妙趣横生,典雅自然。
  揭奚斯的父亲揭来成是宋朝的一个“拔贡”,母亲黄氏。揭奚斯幼年家境贫苦。5岁从父就读,刻苦用功,昼夜不懈,十二三岁博览经史百家,至十五六岁时已是文采出众,尤其擅长诗词,书法。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诗集为《秋宜集》。与虞集、杨载、范椁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延祐元年(1314)由布衣授为翰林院国史编修。至元六年(1343)为奎章阁供奉学士,升侍讲学士。乃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
  揭奚斯青年时期,远游湖南、湖北,讲学谋生,直至39岁。一些名公显宦很器重他,湖南宣慰使赵琪素把揭看作“知人”,说他将来必为“翰苑名流”。湖南宪使卢挚、湖北宪使程钜夫也非常赏识他。程钜夫称揭奚斯为“奇才”,把自己的堂妹许配给他为妻。
  元延祐元年(1314),揭奚斯由布衣授为翰林国史院编修。三年(1316),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四年(1317),迁升为国子助教。六年(1319),朝廷提升揭奚斯为“奎章阁”供奉学士。不久,又提升为侍讲学士,主修国史,管理经筵事务,为皇帝拟写制表。当时提升不能超过两级,可是揭奚斯却连进四级,直至二品“中奉大夫”,实为罕见。
  元天历二年(1329),图帖睦耳在“奎章阁”内聚集功臣子弟和皇亲国戚子孙就学,要揭奚斯担任授经郎。至顺元年(1331)预修《皇朝经世大典》,皇帝看到揭奚斯写的《秋官宪典》,惊讶地说:“这不是唐律吗?”又看到《太平政要》四十九章,更是爱不释手,把它放在床头,经常阅看。并发给文武百官。
  元至正三年(1343),揭奚斯以70岁高龄辞职回家。走到中途,皇帝派人追上,请揭奚斯回京写《明宗神御殿碑文》。写完后,他又要求回家。丞相问揭奚斯:“方今政治何先?”揭答:“养人。”丞相再问:“养人为何在先呢?”再答:“人才,当他的名望还没有显露时,休养在朝廷,使他全面了解国家政务,一旦用他的时候,他就会自觉地施展本领啊!这样就不会出现因缺乏人才而误大事的后患啊!”丞相钦佩,奉旨留下他编修辽、金,宋三史,任总裁官。丞相问揭奚斯,“修史以何为本?”答:“用人为本。有学问能写文章而不懂历史的人不能用,有学问能写文章且懂历史但缺乏道德的人也不能用,用人的根本应当把‘德’放在第一位。”并经常与同事说,“要想知道写史的方法,首先必须明白历史的意义。古人写史,虽小善必录,虽小恶必记。不然的话,何以规劝人们弃恶扬善?”故此,他自己毅然执笔撰稿,孜孜不倦。凡朝政之得失,人事之功过,均以是非衡量,不隐恶,不溢美。对根据不足的事物,必反复考证才写上,力求准确无误。至正四年(1344),《辽史》修成,呈送皇帝,得到奖赏,并勉励他早日完成金、宋二史。揭奚斯深知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唯恐力不从心,难以完成。他吃住都在修史馆中,每天天刚亮便起床,至深夜不歇,废寝忘食。那年盛夏,揭身染伤寒,仍伏案修撰。7天后以身殉职。朝中官员得悉揭奚斯去世的噩耗,都赶到史馆哭悼。第二天,中书出公钞2500缗,率先为他办理丧事。枢密院、御史台、六部等,也送了赙金。皇帝为他嗟
  悼,赐楮币万缗治丧事,并派官兵以驿舟送揭奚斯灵柩到故乡安葬。
  揭奚斯性格耿直,好善疾恶,表里如一。揭奚斯从青年时代起就忧国忧民,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改变之后,对下层人民的疾苦并未忘怀,形诸于诗文。
  《千顷堂书目》载有《揭文安公集》五十卷,明初已缺十三卷。尚存古代全集本有三种:《四库全书》本(十四卷)、《四部丛刊》本(十四卷,又补遗诗一卷)、《豫章丛书》本(十八卷)。1985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编辑出版了《揭奚斯全集》。
  揭奚斯有两子一女,长子揭被,次子揭广阳,女揭杨湘。揭奚斯死后葬于富州富城乡富陂之原(秀市乡水洲村对面山坡上)。追封为豫章郡公,谥号文安。
  相关链接:
  杨柳青是名传中外、历史千年的名镇古镇,又被评为全国文化传承魅力名镇。这里,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三河交汇,环镇而过,进津入海,曾是南北漕运枢纽码头,商贸集散地。自金代建镇始,历经元、明、清、民国诸朝至今,已过千年。有着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灿烂和商帮赶西大营的辉煌,历史沉积久远,文化底蕴深厚。仅杨柳青镇名的由来和含义,就有许多不同的解析和说法,令人感到扑朔迷离,莫衷一是。
  有关杨柳青镇名的由来之说很多,但大致不外三种:
  一曰“有柳说”。即宋代景德至元丰年间(1004~1085),黄河决口北流,在镇北形成“三角淀”(东淀),境内河道湖泊再次回流东下,得名“流口”。宋兵沿河界(今大清河)建立“河泺防线”,遍栽莳柳,此处为东端,因杨柳密布,又名“柳
  口”。经沧桑变革,历史禅延,渐更名为“杨柳青”。
  二曰“名人留说”。即元代至正三年(1343),文人偈奚斯游历至此,见遍地杨柳青青,流水潺潺,景若苏杭,因赋诗《杨柳青谣》一首。其中有“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之句,故得名“杨柳青”。
  三曰“御赐钦定说”。即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沿运河(南运河)行至此地,见两岸杨柳繁茂,婀娜多姿,遂问随行大臣刘墉为何地,刘墉随口答为“杨柳青”,乾隆亦颔首称曰:“杨柳青!”被陪行的地方官传扬开去,“杨柳青”镇名遂被叫响。因有“御赐钦定”一说。
  上述三说究竟哪个为准,历来都是公论其长,婆说其短,难有定论。不过,笔者认为,前二者都是确切的。“有柳说”有史实文字记载,古时原名的确因宋兵植柳繁茂曾称“柳口”。“名人留说”亦确有《杨柳青谣》原诗自元代流传至今。此说业已被《杨柳青镇志》确认。至于“御赐钦定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确也经过此地,不过,起码仍存两大疑点,难以确认。一是此说虽流传极盛,但并无史书文字记载,考证欠据;二是《杨柳青谣》早于乾隆下江南400余年就已有“杨柳青”的文字组合用于文学作品对杨柳青景色的描写,并将其定为篇名。这对“御赐钦定说”的可靠性和可信程度无疑是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悬念。难道杨柳青镇名就没有可能在偈氏写诗时就已定型了吗然而,从杨柳青镇名定型的权威性来看,从此传说为杨柳青镇增加的文化色彩来看,我们宁愿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笔者认为,应是三说融合为一体更为科学些。杨柳青上千年的发展、变迁、禅延,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当是先有柳阴植成,再有文人留下好诗美文被人们逐渐引为镇名沿用,后为权威的乾隆皇帝“御赐钦定”进一步加以确认,也未可知。当然,这仅是善意的合理推论而已。
  有关杨柳青镇名的含义,其异义主要是在“杨柳”二字上有两种不同的释义:一说是“杨柳”就是泛指柳树。而另一说则是把两字拆开,说“杨”就是杨树,“柳”就是柳树。这两种释义,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都是对的。然而,用在杨柳青镇名上,就是泛指柳树,绝非是指杨树和柳树。古人习惯把柳树泛称为“杨柳”是不争的事实。如古诗中有“颠狂杨柳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之句,这里的“杨柳”即指柳树,与别句中的“桃花”相对仗。再如《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也是说柳树中的垂柳,而不是拔了一棵杨树又拔了一棵柳树。从杨柳青的实际情况看,是宋兵沿河堤遍栽莳柳,柳成林成阴,得名“柳口”,显然与杨树无关。尽管杨柳青地区亦有杨树,也不能错误地把“杨柳”拆开作杨树和柳树来解释。
  关于这段文字,有人可能会认为,杨柳青的含义就是柳树翠绿成阴,尽人皆知,岂非画蛇添足。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笔者亲历对杨柳青之“杨柳”的错释之例就有不少。此段文字并无讥贬之意,仅为明辨和纠正而已。
  (陈子如:《杨柳青镇名析》)

知识出处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本文收录了多位诗人的作品,涵盖了杨柳青等地的景观与情感。这些作品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杨柳青及相关地区的思念、赞美和描绘。

阅读

相关人物

揭奚斯
相关人物
朱棣
相关人物
赵琪素
相关人物
卢挚
相关人物
程钜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杨柳青谣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