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诗与《杨青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051
颗粒名称: 蒋诗与《杨青驿》
分类号: I207.227
页数: 3
页码: 35-37
摘要: 这是一首描述杨青驿里行和当城的诗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作者蒋诗是一位清代文人,他曾在天津挂甲寺朝瞻并留下了诗篇。他还完成了一部《沽河杂咏》,展现了对当地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 蒋诗 古诗 背景知识

内容

曾在杨青驿里行,
  树愔愔底望当城。
  枯枝我亦无心折,
  满目苍凉羁客情。
  此诗录自天津古籍出版社点校本《梓里练珠集·沽水杂咏》
  注释:
  愔愔:安静和悦的样子。
  当城: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是百姓生活的村庄,当城在春秋战国至东汉之前称红土岗,隋唐至五代时期为退海地,北宋时期称当城砦,元朝以后称当城,当城是北宋时重要的抗辽军事城寨。北宋时期的杨六郎(杨延昭)于公元987年率大军在古当城(当城旧址)修建了当城砦,城为方形,分南东门、北东门,南、北、西门,城区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最高处高度为10.7米,均为人工堆积。城区有城墙,城墙外有护城河。城区内有军事活动区(包括了望台、射箭口等战备设施),官兵家属居住区,指挥所,报警将军大钟。在河西修建了9华里的土长城,土长城外有防辽骑兵的“田”字沟,由于守城官兵可在城东侧避西北风,又是阻挡辽
  骑兵南侵的军事要地,所以后称挡风城。
  作者简介:
  蒋诗,字泉伯,号秋吟,仁和人。嘉庆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御史。有《榆西仙馆初稿》。
  清乾隆年间文举万光泰,诗人蒋诗曾到挂甲寺朝瞻,即兴赋诗。(《天津挂甲寺》)
  大约在嘉庆初年,一度在天津投亲的浙江钱塘人蒋诗(吟秋),完成了一部被纪晓岚视为“无面饼”的《沽河杂咏》,并请纪晓岚为之作序。据蒋诗自己说,乾隆乙卯(即乾隆六十年,1795),“集试后游津门。主妇叔徐中翰家,有陈妪者善谈沽上轶事,咏之得一百首”。这本“杂咏”,虽系亲闻,并能“采掇轶事,证以图史”,功夫下得不能算小,然较之亲见亲历的杂咏风土之类仍有一定的差距,读罢不免使人产生隔靴搔痒之感,这恐怕也是《沽河杂咏》不太被后世特别看好的一个原因吧。
  纪晓岚不愧是位备受乾隆皇帝青睐的大学问家,晚年的他为《沽河杂咏》所写的序言,虽说只有短短的428个字,但他是下了功夫的。
  首先是凭借他青年时期对天津的强烈印象,以大师级人物的敏锐眼光,深刻分析了彼时天津地域文化的形成原因及特色,同时对他脑海里的“天津大印象”进行了纵情描述,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写得非常认真。(罗澍伟《纪晓岚的“天津大印象”》)
  东西窑洼以古刹大悲禅院、寺院后面的一层楼草堂及其周边那充满天然野趣的河塘佳色最为著称。人称“诗仙”的山西蒲州籍学者吴雯、浙江仁和籍诗家蒋诗、“燕南二俊”中的崔旭等清代名流,每每雅集于此,或乘舟小酌,谈古论今,或聚之草堂,观景赋诗。“芦花野水四围秋”、“开窗但见
  满河灯”、“重阳秋色意中迷”等均是咏诵这一带风情美景的名句。著名学者、文学家朱彝尊撰写的《大悲院记》不仅极富文采,也是考证大悲院沿革及天津地域文化的宝贵资料。
  (《西窑洼大街》)

知识出处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本文收录了多位诗人的作品,涵盖了杨柳青等地的景观与情感。这些作品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杨柳青及相关地区的思念、赞美和描绘。

阅读

相关人物

蒋诗
相关人物
杨延昭
相关人物
纪晓岚
相关人物
徐中翰
相关人物
吴雯
相关人物
崔旭
相关人物
朱彝尊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杨青驿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