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杨柳青农副产品经营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的老买卖》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019
颗粒名称: 7.杨柳青农副产品经营史话
分类号: F326.6
页数: 4
页码: 65-6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杨柳青农副产品的经营历史,包括苇制品、蒲制品、柳制品、草制品和嗑瓜子。从清朝到解放后,杨柳青农民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发展了苇席、篓子、蒲包、蒲垫、草帘子、草套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农民增加了收入,解决了生活困难。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农民渐渐转向工业经营,但杨柳青农副产品仍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 杨柳青 农副产品 苇制品

内容

杨柳青在北宋早期还是一片沼泽的洼淀水乡,由于不断淤积,到北宋末年逐渐干枯,形成村落,直至清朝仍有不少坑塘洼淀。
  这些坑塘洼淀盛产芦苇、蒲草。特别是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两岸河滩地,芦苇、蒲草绵延丛生数十里。丰富的苇、蒲、柳资源,为农民生产苇制品、垛秆子编筐等柳制品提供了丰富的生产原料。
  (1)苇制品
  苇制品包括苇席、各种篓子等。清朝时,杨柳青西边各街农民大都织席、编篓,自产自销。各乡生产的苇制品在集市上摆满了一条街。为此在十一街牌坊往东至西渡口,称为苇市大街。
  当城、水高庄、第六埠、辛口等村农民不只在旧社会织席,直到解放后50年代还从事织席生产。当时本地已经不产苇子了,杨柳青供销社为支持此项副业生产,千方百计由各地调运苇子,大约每年曾向新疆、宁夏调大苇60万斤,由东郊调苇子150万斤,这些能生产苇席10万余片。
  (2)蒲制品
  蒲制品包括各种型号的蒲包、蒲席、蒲坛、蒲垫、蒲圈,各号草鞋等。大沙沃、小沙沃、大杜庄、小杜庄、王村、当城、水高庄、第六埠、小甸子等10余个村农民的产业历史已有200多年了。在旧日社会就地取材,自产自销,有的在杨柳青集散,有的运至天津城西芥园销售,那里靠南运河有个蒲包码头,大宗成交,称为蒲包店。小甸子村专门生产蒲圈,家庭厕所用,出产的蒲垫,过年时磕头铺地用,生产的蒲鞋,亦称草鞋,寒冬季节当棉鞋穿,既经济又暖和。
  解放后蒲草原料不多了,但生产需要量还很大。供销社组织人员由内蒙古和大港等地调入大批原料,年生产蒲垫300万个,蒲席50万张。由供销社收购,销往全国各地。
  (3)柳制品
  在杨柳青子牙河北,有一望无际的柳树,都是一行一行的生长,大约距离五米左右,人们称为柳行子。有的在地四周种有柳树.中间是耕地,人们称为风水柳子。这些柳树树干较细、丛生。有人说,杨柳青地名就是因为有成片的杨柳才起的。
  从生产上说,这些柳树生长三年即长成材,本地叫三年一茬,三年一砍。砍净留根重新生长,砍柳子过去称为点柳子。这是一个好生意,由经纪人或二地东经营,组织人员加工,将生长直立、无弯曲的按粗细、长短分别加工成大型杆、小型杆、镐把杆、扁担杆、条笊把杆,墩布杆等十余种;生长弯曲的送交木厂镟成各种小把,如勺把、锅把等;有疤瘌疙瘩的就烧炭用。也有用好材料烧炭的,那是高级炭,称为杆子炭,有钱的人家做陪嫁用。
  随着加工柳干削下来的柳细条除烧火外,有些用来编筐子、土篮子、背筐子等农业生产用具。在解放前每年平均产1000余捆柳干,20000斤木炭。
  解放后,杨柳青供销社为扶持贫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组织了大柳滩、白滩寺、一街、二街、五街、十三街等村街300余人投入生产。每年生产各种包装筐80万件。在60年代,由于木材紧张,推行以条代木,用条筐代替木箱,为天津搪瓷厂、自行车厂、衡器厂、新生玻璃厂、小型电机厂、变压器厂等50多家工厂生产包装筐。
  解放后柳树行子逐年减少,但编筐需要大批原料,供销社派人去东北调运稍条,湖北调来荆条,本地调运槐条,每年组织250万斤条子。
  (4)草制品
  草制品包括稻草帘子、草苫子、草绳、草袋子、草套等。草制品生产是60年代的事,那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农业生产不发达,农民生活有困难,供销社是农民组织,义不容辞的扶持贫村贫队,组织生产,寻找销路。供销社曾组织全镇16个街队6000多户投入生产,每年生产瓶子草套500万套,打大草帘子5万片,草套销往北京农药厂,天津试剂厂等五个大厂家,小草帘子买给砖厂用,在原料上就地取材,不足时在本地稻田调剂。这项副业生产对解决农民生活困难起了良好作用。
  (5)嗑瓜子
  杨柳青嗑瓜子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朝光绪年间,天津城内著名的点心铺祥德斋和胜兰斋为解决瓜仁货源,曾组织城里居民嗑,但城里居民不嗑,只好向郊区找加工户。那时杨柳青第一家是范家,老范爷组织附近的20家居民嗑。当时认为还可以,一不影响家务劳动,二多少还有些收入贴补生活,因此陆续扩大了嗑瓜子户。后又有陈家烟铺、瓜子刘永、板桥胡同宋家和天齐庙前姜老卫等五家经营,这样居民嗑瓜子成了习惯。那时生产主要是家庭妇女,大都用牙嗑,很少用夹子,天长日久,门牙有了豁口,到各地城市内看见牙有豁口的就知道是杨柳青人。
  解放后由供销社统一经营,统一组织全镇居民生产。由50年代至70年代,每年经营瓜子仁20万斤。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昔日的农家副业大都自然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新型工业企业,不少农民已经成为工业管理行家、商业经营能手,基本形成了一个千军万马奔小康的态势。

知识出处

杨柳青的老买卖

《杨柳青的老买卖》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本书主要介绍了杨柳青商业历史的发展过程。内容包括:杨柳青镇地理买卖杂字(序)、杨柳青镇地理买卖杂字、杨柳青买卖通俗杂字、杨柳青镇解放初期的商号、杨柳青南36村画业兴衰史略、杨柳青镇钱行业沿革、杨柳青镇典当业史略、杨柳青的鞋行业、杨柳青棉花行业沿革、杨柳青麻行业产销史话、杨柳青农副产品经营史话、杨柳青勤行史话、万兴公族长石元仕、聚德裕盛董家、同盛和周家、成兴号韩家、明盛号周家、久家胡同久家、文丰泰安文忠、鼎兴张家、话说“赶白沟河”、新疆帮“天迪商行”轶事、“戴廉增画店”轶事、庆生号的发家、回忆杨柳青早期的照相馆——裕庆祥、万昌布店曹乐亭兴衰始末、双顺和油厂轶事、杨柳青老买卖家楹联集锦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许伯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