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传奇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唯一号: 020534020230001980
专题名称: “狗不理”传奇
文件路径: 0205/01/object/PDF/020510020230000011/001
起始页: T00283_0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天津人有句俗谚叫“到天津不尝一尝‘狗不理’包子,就等于到北京没登上八达岭长城”。“狗不理”包子,不仅是天津,也是全国闻名的传统风味小吃。而这闻名中外的“狗不理”包子的创始人就是武清人。说到它的来历,这里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传说,清朝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下朱庄村有个名叫高贵有的人,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 狗子长到十四岁那年,父亲托人把他带到天津去学徒,当了一家刘姓蒸食铺的小伙计。这家铺子专卖什锦蒸食和肉包,主顾大都是往来运河码头的船工、纤夫、小商贩。别看狗子他人小,却十分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像,一学就会,店里的师傅们都很喜欢他。店主便责专人教他专做包子。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久而久之,他练就了一手好活,做出来的包子好吃,卖得又快,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三年满师后,高贵有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并取了个雅致的牌号叫“德聚号”。由于高贵有手艺好,做事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吸引了十里百里的人们都前来吃包子,一时生意特别红火,以致都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一天,高贵有突然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经营新点子:他在店内桌上搁一个大铜罐,人们只需往里面扔大铜钱,他就按听到的响声给包子,自始至终不发一言。于是街坊邻里们都取笑他说:“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睬。”后来,好事的街坊们就把他的包子店取名“狗不理”,把他制作的包子叫做“狗不理包子”,而高贵有也不表示异议。此店名一经传开,远近闻名,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日久天长,都叫他“狗不理”。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有一天,几位外埠客人专程来品尝“狗不理”包子,一进门就问:“老板,这儿是‘狗不理’吗?”高贵有听后,不急不恼,一指门上的牌匾示意来人:咱这儿有招牌。客人们一看,是“德聚号”,不是“狗不理”,转身出门,找了一圈,一询问,才知道“德聚号”就是“狗不理”,就又转回,对高贵有说道:“人说这就是‘狗不理’呀?”高贵有哭笑不得,看来这个绰号是怎么也抹不掉了,现在连外埠人也知道了,没有办法,只好任人家叫去吧。就这样,“狗不理”的名号越传越广,“狗不理”包子也越来越被人们喜欢。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狗子去世后,他的儿子子承父业,此后又经营了20多年。和很多传统品牌一样,“狗不理”靠的是家族传承。但是不幸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在1947年,它的经营中断了。1956年,新中国政府恢复了“狗不理包子”这一品牌,巧合的是,第一任店经理也是武清人,老师傅还在,独特的技艺还在,“狗不理”从此走向了另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而且越开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兴隆。他们还接待过一批又一批国外旅游者。西哈努克亲王到天津时还特地约请“狗不理”包子铺的厨师到他的住地,为他制作“狗不理”包子,并且按照这家包子铺的传统吃法,吃了稀饭和酱菜。美国前总统布什在他任前驻华联络处主任时,也曾慕名来天津品尝“狗不理”包子。 时至今日,“狗不理”历经一个半世纪的沧桑变迁、变革发展,己经是闻名遐迩、享誉世界的民族品牌,可谓久盛不衰。

知识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运河古镇南蔡村》

本书记录了运河古镇南蔡村的方方面面,具体介绍了其自然与人文风貌古镇史迹、村落趣闻、民俗轶事、掌故传说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