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徐光启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唯一号:
020530020230003867
人物姓名:
徐光启
人物异名:
字:子先;号:玄扈
文件路径:
0205/01/object/PDF/020510020230000009/001
起始页:
T00295_00.pdf
性别:
男
时代:
明
出生年:
1562
卒年:
1633
籍贯:
上海
非亲属:
利玛窦
传略
徐光启,1562~1633,明代学习西方文化的先驱。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祖上经商,家族曾两度兴衰。徐光启幼年,家境贫寒,靠自学考中了秀才。不久到广东、广西等地谋生,当了多年家庭教师。 徐光启三十九岁北上应试,路经南京时,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相遇。利玛窦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徐光启羡慕利玛窦知识的渊博,推迟进京应试时间,与利玛窦交友,虚心向他学习西方的天文、数学、测量、水利等科学知识。 第二年,徐光启进京考取了新科进士,充任督察院官员,不久又进翰林院。利玛窦这年也到了北京,徐光启徒步去拜访。此后,二人交往更为密切。 万历四十一年1613,徐光启托病离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到天津搞屯田,进行种植水稻的科学实验,达三年之久。他记载,天津沿海地区荒草芦苇无际,仅静海县的葛沽高地有耕田、荒田无数,最贵者六七分银一亩,贱者不过二三厘银一亩。遂购置田产二十顷,一半靠近白河北运河,做成围田。从南方引进稻种,请来田师,试种水稻,连种三年,每亩产水稻一石五斗,“大获其利”。徐光启还将美洲的甘薯移到北方,为北方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用几十年的工夫,编著古农学经典《农政全书》,共六十卷,五十多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包括谷类及蔬果各论、蚕桑、棉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十二门类,将古典农学的各个领域概括无遗。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他的科学论著,如采用历史统计学方法研究蝗虫的泛滥区划,足不出户,能划出蝗灾纵横几千里的区界,与今天科学研究的结果相吻合。徐光启还著有《北耕录》,记录他在天津试种水稻的过程,造肥、积肥、施肥及改良盐碱地的具体做法,是一部古典肥料学专著。 徐光启曾将西方古典天文学介绍到中国,对中国古典天文学进行了改造。晚年编的《崇祯历本》,成为后世三百年间历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将徐光启、张衡、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并列为中国古代六大天文学家。 这位科学巨星,于崇祯六年1633十一月八日去世,享年七十一岁,归葬于故乡——上海法华泾与肇家浜两水汇流处。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