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玉莲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唯一号: 020530020230000505
人物姓名: 班玉莲
人物异名: 原名:班福芝
文件路径: 0205/01/object/PDF/0205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T00183_00.pdf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35
籍贯: 天津武清县
民族: 汉族

传略

班玉莲,原名班福芝,在1935年出生于中国天津武清县,是汉族。她是二人台的演员,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位在大庭广众面前表演二人台的女性。 在解放前,二人台几乎没有女演员,舞台上的丑角和小旦角色都由男演员扮演。然而在民国年间,班玉莲成为了二人台的女演员的开创者。1946年,一个二人台小班在乌兰花演出时,偶遇了一个十三岁的孤苦女孩班玉莲。看到她聪明伶俐,还有一副好嗓子,老艺人秦五毛决定将她推荐给同班的著名老艺人计子玉收为徒弟。班玉莲从那时开始学习唱二人台,专攻旦角,与计子玉一同在土默川一带演出,并创造了男演员只扮男性角色,女演员扮演女性角色的二人台新格局。这对师徒二人一生一旦搭档,并在河套川一带引起轰动。观众们对班玉莲充满好奇和兴趣,场场爆满。一度流传着“宁可不抽恒大烟,也要看女旦班玉莲”、“不吃白面吃稀粥,也要去看班玉莲的走西口”的口号。班玉莲因此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班玉莲的嗓音清脆悦耳,扮相俊秀。每次登台演唱,观众挤满了场子。她的影响力激发了许多穷苦家庭的女孩子们纷纷学习二人台。女演员在剧中的表演往往受到观众比男演员更多的喜爱,因此二人台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班玉莲对二人台的推动影响深远。 新中国成立后,班玉莲加入了包头市前进剧团,担任主演,并成为了自治区政协委员。她调到内蒙古艺术学校任教。她也积极参与各种演出活动。她在电影《走西口》中饰演玉莲一角,受到观众的喜爱。她的代表作品包括《走西口》和《压糕面》。 在班玉莲的艺术生涯中,她始终保持对恩师计子玉的感激之情。她对计子玉的艰辛经历和成为盲人后依然坚持学习戏曲艺术的坚强意志深表敬佩。她说每当她遇到困难时,想起恩师曾经战胜的困难,她就有了勇气克服自己所面临的困境。 班玉莲是中国二人台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她的才华和影响力使她成为了受人尊敬和仰慕的艺术家。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梨园名伶武清人》

出版者:远方出版社

本书《梨园名伶武清人》是继《英才风采》后,记录武清文化艺术精英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它辑录了一百多年在梨园界享负盛名的几十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他们不但书写了浓重的人生历程,极大提升了武清的文化形象,而且为我国文化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我国戏曲发展的丰碑上,将永远镌刻着他们闪光的名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