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舫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唯一号: 020530020230000342
人物姓名: 李兰舫
文件路径: 0205/01/object/PDF/0205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T00119_00.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19
籍贯: 武清县冀营村
亲属: 伊焕岐;吴良佐;李兰芬

传略

李兰舫1919年腊八生于武清县冀营村一个穷苦农家。李兰舫3岁时,父亲带全家逃难到天津谋生。6岁时,李兰舫在河东小戏园子里卖萝卜、瓜子,长年的耳濡目染,使她对戏曲产生浓厚兴趣并学会了不少唱段。11岁时,她有幸得拜京剧名家雷喜福为师学习老生,乃师见她聪明伶俐,教她《武家坡》、《逍遥津》等戏,开蒙后的李兰舫颇见长进。然而此时,她似乎对评剧更为钟情。12岁时,她又拜评剧名家赵月楼门下,工青衣。她与师妹李翠霞、花月仙等边学戏边演出,进步很快。1930年,她进入“山霞社”刻苦学习刘(翠霞)派戏,盛夏练得汗流浃背,严冬冻得嘴唇发青,仍对着冰窟窿喊嗓。很快掌握了“刘派”高亢、激越、铿锵有力的演唱特点,奠定了扎实的评剧艺术功底。1937年7月,18岁的李兰舫在天津成立“育德剧社”独立挑班,让姐夫吴良佐任团长,姐姐李兰芬帮她管理衣箱和后勤。成员有王月樵,花艳芬、花美兰等,先后在开平剧院演出《少奶奶戒指》《姊妹花》等戏,很是叫座。1938年底,李兰舫领衔赴沈阳献艺,她那漂亮的扮相,悦耳的声腔,引来了大批的观众。当时的剧目有《玉堂春》、《孔雀东南飞》、《珍珠衫》、《劝爱宝》、《桃花庵》、《马寡妇开店》、《宝龙山》、《李三娘打水》、《刘云打母》等,演出挺红火,收入也不菲。可是因日寇与汉奸横行霸道,演出活动受到一定影响。由于生活所迫,李兰舫在波折和困境中硬是坚持了下来。 李兰舫的丈夫伊焕岐,1925年生于天津。他与评剧名家鲜灵霞的琴师郭少田系师兄弟,由师兄代师传艺,伊焕岐学得一手好板胡。1950年与李兰舫喜结伉俪之后,成为黄金搭档,艺术上珠联璧合,心性上情投意合,彼此依恋地走过了漫长的戏剧人生。 1982年,60多岁的李兰舫抱病演出了白名剧《砸粥缸》,这也成为她生前最后的一场演出。 李兰舫在养病期间,中国评剧院刘萍携琴师李梓森、天津评剧院夏霞等先后专程到沧州拜访李兰舫伉俪,学习了《玉堂春》、《珍珠衫》等戏及其唱腔唱法、演唱特点等。 李兰舫,一位不应被忘却的人民艺术家。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深情缅怀和纪念她,以期唤起人们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不懈的努力。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梨园名伶武清人》

出版者:远方出版社

本书《梨园名伶武清人》是继《英才风采》后,记录武清文化艺术精英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它辑录了一百多年在梨园界享负盛名的几十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他们不但书写了浓重的人生历程,极大提升了武清的文化形象,而且为我国文化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我国戏曲发展的丰碑上,将永远镌刻着他们闪光的名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