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阳杏林名家陈宝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人》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754
颗粒名称: 雍阳杏林名家陈宝贵
分类号: K828
页数: 12
页码: 93-1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陈宝贵教授是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的一名医生,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是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得者之一。他曾师从柳学洙学习中医药,并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他照顾病中的柳学洙,继承了柳老的治学风格和临床经验。陈教授致力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取得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成果,为中医药事业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武清区 名家 陈宝贵

内容

他,曾经是武清区中医院的一名普通医生。如今,却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前不久,又与邓铁涛、唐由之、程莘农、路志正、石学敏等百余名全国著名老中医一起,登上了全国中医药界首次颁发的“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的最高荣誉领奖台。他就是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陈宝贵教授。一个区级医院的医生,何以获得如此殊荣?近日,我们走访了这一传奇式的人物。
  从羊城颁奖说起
  2006年12月20日,还是我国北方满目冰霜、万里雪飘的寒冬时节。而在广东的羊城,却暖风习习,阳光灿烂,鲜花盛开,满城春色。上午10时30分,在广东省中医院内的广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36名老中医云集这里,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为他们举行的全国“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隆重颁奖仪式。颁奖仪式上,获奖者身着唐装,胸戴红花,在专门为他们铺就的红艳艳的地毯上缓缓走过,依次亮相。在这支获奖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当数90高龄的邓铁涛教授。而年龄最小的则是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陈宝贵教授。为了表彰这些为祖国中医药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功臣们,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张文康、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卫生部原副部长朱庆生,以及广东省人大、政府的有关负责同志,分别走到老中医坐席前,一一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并向他们表示祝贺。颁奖仪式结束后,当人们得知陈宝贵是获此奖项最年轻的一位时,有着中医泰斗之称的邓铁涛老先生拉着陈宝贵的手,深情地望着他说:“传承祖国中医药,是我们每个中医工作者的历史性责任,需要有一大批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做出极大的努力。如今有你这样年轻的中医专家,让我看到了中国中医药未来传承与发展的希望。”
  捧着国家颁发的最高荣誉奖,倾听着一位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老前辈的鼓励、期望和重托,也让这位从事中医药事业几十年,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奖的陈宝贵,萌动着多年来少有的激动。他暗下决心,回去以后,一定要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决不辜负领导和前辈们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
  十载从师苦学医
  走进中医药的大门,找到一位名师指导,认当时医院里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柳学洙作老师,对于陈宝贵来说是一种机缘,也是他获得中医药事业成功之路的根基。
  1978年8月,陈宝贵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被分配到县医院中医科,继续跟随曾经是清末四大名医之一的张锡纯关门弟子柳学洙老先生学习中医药,开始了他十年从师刻苦学习的磨砺。十年间,已经娶妻生子的他,除每周六回家看望一下妻子和孩子外,他几乎每天都和老师工作生活在一起。白天,他同老师在一起门诊,抄方子,为患者看病,晚上就同老师一起住在单位宿舍学习、查阅资料,照顾已经年迈老师的饮食起居。随师学医的陈宝贵十分刻苦认真,除了学习老师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外,还继承了柳老严谨的治学风格。例如,为考证一个“熬”字,他跑遍了天津、北京的各大图书馆,查阅了历代医学专著上百部、数千万字的资料,终于查到了依据,并写成了《中药炮制“熬”字考》的文章,填补了古医籍考证工作的一项空白。经过几年的随师学习和临床实践,陈宝贵于1983年至1984年到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进行为期一年的深造。在研究院学习期间,又使他系统地学习了《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也为他日后对老年脑病研究,创建“从‘神’论治”、“治胃八法、重建胃肠生理功能”学术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后来,当柳学洙因高血压患了脑栓塞,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时,陈宝贵也没有离开过老师。而是每天守候在老师身边,一面为生病的老师打针输液服药治疗,一面送水喂饭、端屎接尿,照顾老师晚年行动不便的日常生活。待到老师病情稍有好转后,热心中医药事业的柳学洙不再满足于在宿舍向徒弟传授中医药知识,进行中医药经验总结和资料积累,而是拖着瘫痪的病体,希望继续给患者看病时,陈宝贵最理解老师的心,在宿舍腾出地方,开始了对外门诊。就这样,陈宝贵除了侍奉老师生活外,坚持每天上午同老师一起在宿舍病床上接诊,帮助老师抄处方,为患者看病,下午帮助老师整理临床经验资料。有时,面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派子女前来问药,为了保证前来询诊的病人对症治疗,他还主动骑自行车到患者家中登门诊治。这些,让许多前来看病的患者十分感动,夸赞陈宝贵是一位工作上尽职尽责的好医生,老师身边的好学生,侍奉师长的“孝子”。而憨厚实在的陈宝贵听了却总是说:“白天黑夜地和老师在一起让我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侍奉好病中的老师是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一个诊后的下午,在那宿舍兼诊室的屋里只剩下了柳学洙和陈宝贵师徒两个人。这位年事已高,抱病工作的老中医望着徒弟,语重心长地说:“我这一辈子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北京是搞化学的,二儿子、儿媳虽然学中医,可远在北京。眼下,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把我这一辈子积累的经验都传给你。”望着老师凝重的表情,陈宝贵明白老师的心在想什么,他没有说话,只是含着泪,深深地点着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宝贵白天带黑夜地跟着老师转了整整十年,不仅和老师学到了许多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帮助老师整理出版了百余万字的医学专著。难怪柳学洙在出版每一本书时都郑重地写上:“编成此书全靠陈宝贵帮助整理”的内容。1982年11月1日,柳学洙在给陈宝贵的《中医继承出师书》中深情地写到:“陈宝贵自一九七八年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由领导选派与予共同作祖国医学继承工作,该生踏实认真,对于中医经典著作苦心钻研,总结临床医案,获效处与以剖析,所以有效之原理,于疑似间一点即透,举一反三,助予整印了《产后发热证治辑要》及《诊余漫笔》二书,喜其深得要旨。昔马俶晚年得尤在泾(清代两位著名中医,一师一徒)对人言,吾今得一人胜得千万人矣……。”并赠七绝诗一首:“保健从来重养修,轩岐古训耀千秋。继承我辈勤研讨,皕载芳踪羡马尤。”郑重地交给了陈宝贵。但是,《出师书》并没有让这对相濡以沫般的师生分离,而是直到1988年老师辞世,陈宝贵随从柳学洙老师整整学习了十年。有人曾问过陈宝贵:“你这样没家没业地整天围着老师转,像儿女一样侍奉病着的老师,图的是什么?得到了什么?”陈宝贵总是动情地说:“我跟随老师、侍奉老师的确很辛苦,图的是学习老师一生中积累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学到了一名老中医专家为祖国中医药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这些做人做事的知识道理让我享受终身。”老人临终前拉着他的手,含着眼泪,送给他一把藤椅、一支钢笔,告诉他活着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个忠诚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好医生。直至老师去世后几十年的今天,提起老师,他还在说:“每当工作、为患者治病遇到难题,我就会想起老师,有时甚至做梦还在向老师求教问计。我能有今天,做徒弟、随从老师学习十年是我人生成长、事业成功的根基。”
  患者心中的华佗
  如果说陈宝贵第一眼看到古人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大学毕业后跟上中医名家柳学洙学习中医就与中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的话。那么,陈宝贵则把自己所遇到的每一位患者也都说成是“缘分”。正是因为这样,自从做医生的那一天起,他就全身心地把自己所学的中医药知识和情感,倾注在了每一位患身上。
  有人说他是药到病除的“华佗”、“扁鹊”,有人说他是疑难病症的“克星”。本区一位叫李雪松的八十高龄的书法家患了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经过陈宝贵的精心治疗,很快得到了恢复。康复后行动自如的他亲手书写了“扁鹊重生”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制成木匾后,送给了陈宝贵。市区一位有名望的长者,患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变,身体异常瘦弱。当他得知陈宝贵治疗胃病有独到之处时,立即慕名来到中医院找到了他。经过几个月的中药治疗,这位患者也很快康复,并请书法家题了“华佗再世”四个字,制成匾后赠予陈宝贵。本区东马圈镇一位农民患了严重肺炎导致肾功能衰竭,最后被北京一家大医院劝其回家准备后事,病人家属一面准备老人后事,一面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陈宝贵。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老人就转危为安。全家人非常感动,立即请书法家写了一幅“医德高尚,妙手回生”的书法,做成匾后送给了医院。家居山东省潍坊地区的一名中年妇女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整天精神恍惚,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浑身没劲儿,盛夏时节有时冷得浑身发抖,需要穿棉衣、盖棉被,跑遍了山东、北京、天津的各大医院,既查不出病因,也找不到治愈的好办法,病情日益加重。有的按神经官能症处方,有的按心脏病诊治,都无济于事。前不久,她当老板的丈夫从网上查到了陈宝贵的名字,立即驱车赶到武清区中医院,找到了陈宝贵,并准备安营扎寨长期住下去治疗,说是啥时好了再回山东。经过陈宝贵几天精心观察治疗,只几服中草药,病人就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河北沧州一位农村女企业家由于日夜奔波操劳,患病8年,久治不愈,整天焦虑不安,几乎到了精神崩溃的地步。在亲属的陪同下,慕名来到中医院找到了陈宝贵,同样几服中药,很快精神抖擞地回村继续工作了。国家财政部一位女博士结婚几年怀孕后习惯性流产,多次找名医诊治,均未见效。经人介绍找到陈宝贵后,一向认真的他为女博士辩证分析后,说:“别发愁,我这有个老师留下的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秘方,你可以试试。”果然,不到一年,女博士就生了个可爱的“千斤”。今年1月9日,女博士在首都一家妇产科医院生下孩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丈夫给陈宝贵发条手机短信报喜,夸陈宝贵是“送子观音”。
  即使当了区中医院院长后,整天忙于行政管理、到处开会的他,也没有离开患者。除了每周一、周六两次专家门诊外,他的行政办公室、家里也成了经常为患者看病的诊室。有人曾劝他担任领导工作后就不要再接诊看病了,提醒他忙里忙外的别累坏了身体。陈宝贵听了却总是坚定地告诉人们:“当医生为患者看病天经地义,当医院领导为患者看病也是义不容辞。只有天天和患者打交道,才能当个称职的医生和院长。”
  为抢救危重病人,医院建起了ICU(重症监护室),组建了急救中心。陈宝贵要求中心内每来一位危重病人,都要通知他,挤时间也要参加抢救。走进医院的ICU急救中心办公室,数百名患者赠送的锦旗便映入眼帘。一位正在值班的医务人员说:“这些锦旗的背后,每一面都是一个生命的再生,每一面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几天前,一个心脏停止跳动十几分钟的老大爷,在4小时42分钟的时间里连续31次电除颤后起死回生,创造了医学奇迹;一个车祸造成脑内大面积出血,随时都有死亡危险的病人,在这里迅速开颅,抢救醒了过来……。
  搞管理更为优秀
  2006年,武清区中医院以环境面貌新、工作成绩突出、管理特色显著迎来了对外开放的一年。一年内,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两次组织72家中医院院长到院参观学习。去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来院参加天津中医药大学临床教育基地挂牌仪式时,看到武清中医院的建设发展,十分感慨地对人们说:“过去我只知道陈宝贵学问很深、医术很高,今天才知道陈宝贵当院长搞管理更为优秀,是一个非常称职的院长、优秀的管理者。”其实,了解这一医院的人都知道,几年前的武清区中医院还是个管理混乱、人心涣散、资产不足200万元,连年亏损、负债600万元的破烂摊儿。1998年,受命于医院的危难之中,担任了院党支部书记兼院长。走马上任后怎么办?有人为刚刚上任的他捏了把汗,有人怀疑这位有着“好人”、“好医生”称谓的他能否扭转局面。面对困境,陈宝贵经过冷静的思考,做出了一个又一个艰难而又果断的抉择。
  陈宝贵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明确地提出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项事业的成功,必须有科学的理念做指导。他说,过去中医院没有办好,不怨天,不怨地,不怨职工不争气,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思想混乱,理念不清。工作中,他没有凭着老经验,更没有拍拍脑门想当然的个人说了算、瞎指挥。而是结合本院的实际,查阅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治院理念,借鉴了国内外各大医院的管理经验,制定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德治院、人才兴院、环境立院”的办院方针。确定了“政策引导人、机制调动人、科学培养人、制度约束人”的管理理念。倡导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医院精神。请专家、名人设计了院徽,创作了院歌,并围绕一个又一个理念的创新,制定了各科室详尽的管理制度。很快,一个管理科学、规范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在医院内形成。随之而来的是这里环境、工作与人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实践很快让这位新的医院管理者意识到,每一项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都是人才的比拼,中医院要扭转被动局面,寻求更快发展,同样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来支撑。为此,一项兴院的“人才工程”开始了。他首先把本院内学历低的医务工作者送进大专院校和京津地区各大医院进修学习,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让院内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达到大本以上学历。同时鼓励已具有大学学历的工作人员读研究生。接着,陆续从全国各医学院校招收了48名本科生和2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充实到医院各科室。与此同时,他还主动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大专院校联系,为本院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医务人员争取带教研究生的资格,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学术品位、技术管理水平。眼下,院内已有7位专家型人才获得了带教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资格。其中在陈宝贵的指导下,已有6名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获得了学位证书,出师了2名学术继承人,同时带出了院内18名中青年专科医生。
  中医药有着两千多年的传统优势,是祖国医药事业的瑰宝,只有坚持科学创新,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中医药事业才能不断传承发展,才能在人类进步史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此,陈宝贵付出了很大的艰辛,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果。多年来,在医院他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在动物的试验室里,他不知守候、观察了多少个日月轮回;在药物临床使用过程中,不知道他费尽了多少千辛万苦,把一个个病例、数据记载得清清楚楚。就这样,他凭着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知识积累,组织带领医院职工创造了多项技术专利。目前已有11项技术发明专利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其中《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种治疗和预防老年性痴呆的药物》、《补肾安神及其制备方法》等已获得国家批准。发表相关论文32篇,参与编辑出版了10部中医学专著。
  坚持中西医互补,走中西医结合之路,是陈宝贵办院的决策。他认为,随着西医的引进发展,受到很大冲击的中医药业绝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发挥中医所长,利用西医之势,发展壮大中医,是当今中医院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陈宝贵在保持中医人才稳定,投入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投资数千万元,购置了大量现代化的医疗技术设备,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是中医‘四诊’的延伸”。他还引进了一批高水平、高职称的西医学术带头人,提出了中西医药并用诊治病人的方法。
  说陈宝贵当院长8年让医院发展了、变好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事实。8年前,医院资产不足200万元,如今已达上亿元;8年前,医院年经营收入不足600万元,如今年收入已超过6000万元;万元以上的现代化设备增加了百余台;环境优美、设施配套齐全的两万多平方米的门诊和住院楼拔地而起……。
  让中医走向世界
  他卧薪尝胆,雄心勃勃,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医药走向世界。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陈宝贵刚刚迈入中医药之门的时候,在他脑子里就深深记住了两位伟人说过的话。一位是毛泽东主席说过的“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中国对世界有大贡献的,我看中医是一项”。另一位是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说过的“在新中国,中医一定要有个大发展,中医不但在国内要占有地位,还要介绍到外国去,让西方知道,中医是人类的宝贵财富”。1998年,刚刚当中医院院长的他,就把设计的院徽整体外观定为地球形,把自己所从事的中医药事业融入了整个世界,告诉世界人民中华民族的中医药是世界文明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他想让祖国的中医药事业走向世界,为整个人类健康服务的雄心大志。
  从1995年至今,他曾多次参加国际间医疗学术交流研讨会,相继到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国家讲学,进行学术交流指导。他的《老年性痴呆从“神”论治》、《回神颗粒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等学术论文引起了国外医学专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1995年,他应日本日中友好株式会社的邀请,东渡扶桑传播中国中医药文化及临床治疗经验,受到了日本人民的欢迎。为了感谢陈宝贵到日本讲学的贡献,日本院方曾多次向武清中医院赠送现代化医疗设备。
  1996年、1998年,他先后两次应加拿大的邀请,到纽芬兰大学医学院讲中国传统医学,每次讲学的时间都在两个月以上。即使在应邀参加的纽芬兰省卫生部长父母结婚60周年的纪念日上,他也向来宾们大讲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理论、常识及保健治疗作用,让在场的外国人对这位来自东方的中年专家刮目相看,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中国的中医药了不起。此后,他又应美国纽约世界传统中医研究会、德国洪堡大学医学院、澳大利亚医学界的邀请去讲学,传播中国医药学知识。还应邀担任了澳大利亚的全国针灸中心名誉主任。
  陈宝贵在国外讲学期间,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患者治病,传播中医药知识,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中医。加拿大有一位叫凯米欧的中年妇女找到陈宝贵,诉说了她想生个孩子,可跑了美国、加拿大的几所医院诊治都未能生育的苦衷,希望陈宝贵用中国的医学为她解除这一难题。陈宝贵为她四诊(望、闻、问、切)合参后,给她开了处方。几个月后,她怀孕了,到处夸赞中国的中医药好。凯米欧产后的第二天,纽芬兰报就发表了题为《中国医药学是打开疑难病症的一把钥匙》,详细介绍了陈宝贵用中医治疗不孕症的事迹,轰动了整个加拿大。随着他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大,希腊驻中国大使馆参赞等7人多次专程来到医院请他治病,波黑大使把正在学医的儿子送到医院向他学习中医,德国康复代表团先后两次到医院来学习考察。
  到国外去建中医院,让陈宝贵把中医药事业推向世界的梦想变成了现实。2002年5月的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市区,中国天津武清中医院马来西亚分院在一片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隆重开业,陈宝贵亲自担任了这一分院的院长。开业仪式后,他和分院工作的所有医生一起,迎接了第一批患者就诊。这些前来就诊的患者之中,有华人,有当地的马来西亚人,也有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外国人。此后,陈宝贵每年到分院检查一次工作,并为当地居民义诊,而每次义诊他都从早上九点钟开始,到下午三、四点钟才能结束。随着马来西亚办院的成功,菲律宾、澳大利亚、德国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纷纷邀他去办分院。面对各国的诚邀,他总是乐呵呵地说:“随着医院的发展,我们将不断扩大合作领域,逐步把中医药推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近年来,国外许多医疗研究发展机构相继看中了中国中医药,美国、德国等一些想开发中药的机构找到陈宝贵,与他洽谈有关专利的开发、经销合作意向。
  憧憬未来不停步
  陈宝贵就是这样,在他所钟爱的中医药事业上执着追求,不懈努力,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对此,党、国家和社会给予了他很多的荣誉。“全国中医药传承特殊贡献奖”、“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市级劳动模范”、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七五、八五立功奖章获得者、天津市科普先进工作者、天津市人大代表、武清区杰出人才、武清区政协常委、武清区首届“十佳”医务工作者。兼任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体质学会常委、天津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天津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众多的社会职务。
  面对荣誉,陈宝贵仍始终把自己植根于所热爱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沃土之中,从来没有过丝毫停下脚步的惰想。2006年9月,考虑到医院后续人才的培养,使自己腾出更多的精力从事中医药研究,他多次找到区领导,要求让位于年轻人,担任了医院的名誉院长。从院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广东、山东等多家医院看中了他的专业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国内外的影响力,曾以优厚的条件高薪聘他去担任院长和首席专家,区内也有人试图邀他合作开门诊赚钱,都被陈宝贵一一拒绝。他说:“钱并不能体现我的全部价值,发展中医药事业才是我一生的追求,武清中医院是我的根,现在我有时间了,要静下心来搞学问、做科研、带学生,扶植年轻的院长,帮助医院创“三甲”,让武清中医院不断登台阶、上水平,尽快成为全市、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中医院。
  载2007年3月15日《天津日报》

知识出处

武清人

《武清人》

出版者:大众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天津市武清区的人物事迹,其中包括了享誉海内外的书画大师刘炳森、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杰出的穆斯林画家阿里·雷公、相声名家师胜杰、核工业战线上的冯树荣、著名真菌学家刘波、飞机维修专家丁学起、全国优秀教师史学忠、昔日理科状元今日清华骄子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艾闻
责任者
陈宝贵
相关人物
邓铁涛
相关人物
唐由之
相关人物
程莘农
相关人物
路志正
相关人物
石学敏
相关人物
张文康
相关人物
佘靖
相关人物
朱庆生
相关人物
柳学洙
相关人物
张锡纯
相关人物
李时珍
相关人物
李雪松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