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人》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731
颗粒名称: 专家学者
分类号: K828
页数: 68
页码: 45-112
摘要: 本文收录了武清区的专家学者,其中包括了核工业战线上的冯树荣、石油工业的科研骄子赵光理、国学大师张中行、著名真菌学家刘波、女博士后岳兆宏、辽宁石化大学资深教授穆文俊等。
关键词: 武清区 人物 事迹

内容

核工业战线上的冯树荣
  长征
  说起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和第一颗卫星的上天,让几代国人都倍感骄傲和自豪。在研制“两弹一星”的科技大军中,有一位来自武清的科技专家,他就是冯树荣。
  冯树荣是武清区曹子里乡北掘河村人,1940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54年考入武清一中(今杨村一中)。1957年毕业,考入天津专区杨柳青高中,1959年考入天津工学院电机工程专业。当时的家境,根本没有条件供他上大学,在亲友、老师、乡邻的多方帮助下,冯树荣才得以入学。上学期间,他刻苦努力,争取到了学校发给的助学金,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满怀报效祖国的激情,要求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
  1963年9月,冯树荣被分配到祖国的大西北正在建设中的核工业基地。走进新的天地,组织的关怀,战友的热情,让他很快融入了火热的战斗生活。他作为一名科研技术骨干,负责研究核动力的尖端技术。在老科学家、老工程师的精心指导下,冯树荣怀着一种神圣感和使命感,经常连续几昼夜奋战在工作岗位上,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与成百上千的科技人员一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此,打破了两个核大国的核垄断,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聂荣臻、邓小平等亲切接见了他们。1966年,冯树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核事业发展战略的需要,1966年末,冯树荣所在单位迁址到新的地方,筹建新的核工业基地。冯树荣率领一支科研队伍从事核工程某领域新技术设备的实验研究工作,为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和第一颗卫星上天献出了智慧和汗水。冯树荣和他所在的集体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0年冯树荣晋升为工程师,1988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94年晋升为研究员级,一直到2000年退休。他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也都从事了核工业工作。
  冯树荣的爱人阎秀兰是他的同乡——曹子里乡大三庄人,天津医学院毕业,1966年同冯树荣结婚后,也到了大西北。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冯树荣多年来一直未能对父母尽孝,父母亲去世他都未能回来。直到退休后,夫妇俩才得以回到家乡看望亲友、老师和乡邻。他们拿出全部积蓄,为多年侍奉父母的兄嫂盖了高标准的住房。冯树荣说:“我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兄嫂”。这在村里传为佳话。
  载2004年9月21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石油工业的科研骄子赵光理
  冯品清
  提起石油勘探开发,是许多热血男儿向往的行当。想着在祖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驰骋,想着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开采能源,无不令人豪情万丈。在石油工业大军中,有多少位武清老乡恐怕难以计数,而高级工程师赵光理却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
  赵光理是武清区东蒲洼街大顿邱村人。1959年,他从杨村一中毕业,考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计算机专业。4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到兰州炼油厂下属仪表厂工作。在以后的十多年间,赵光理从一名只懂得书本知识的大学生,逐步成长为掌握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员,后来又担任了北京石油化工建筑安装公司仪表安装队队长,参加了当时华北最大的东方红炼油厂的初始创建。
  1976年,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术理论水平的赵光理调入石油工业部搞科研工作。1979年,被派往罗马尼亚普鲁耶什蒂石油天然气学院攻读研究生,1982年毕业回国,在石油工业部(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制造司科研处任副处长、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石油科技编辑协会理事以及《石油机械》、《油田地面工程》等杂志编委、《中国机械电子工业年鉴》特约编辑等职。他先后组织编写并译著了包括《石油机械技术水平调研报告集》、《国外石油钻采机械文献题录》、《工业色谱及应用》等数十种有关石油工业的书籍,产生了广泛影响。在科研工作中,赵光理共完成了重大新产品开发项目300多个,其中十余项荣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1997年,他获得了“八五国家技术创新先进管理工作者”称号。
  赵光理性格开朗,谦恭大度,工作勤奋刻苦,几十年如一日。他的夫人是东蒲洼街李楼村人,也是武清同乡。夫妇俩长居北京,对家乡武清满怀深情,经常回乡与亲友叙旧,看到武清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是振奋不已,同时,也祝愿家乡人民生活愈加富足、美好。
  载2004年11月9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国学大师张中行
  尹征
  今年95岁的张中行,是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国学大师,著名学者、散文大家,是从河北屯镇石薄庄村走出的武清人。
  1935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在天津中学、保定中学任教,后到北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现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张中行先生治学61年,早年专于文史语言,后偏于人生哲学。在编作方面,曾主编《文言常识》、《文言文选读》(三册)、合编《古代散文选》(三册)、《文学读本续编》及中学通用语文教材等。在著作方面,陆续出版《张中行作品选》八卷,共406万字。
  张中行博学多识,造诣深厚。他豁达大度,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有深刻的理性思考。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作家杨沫创作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轰动一时。当时,有人认为小说借余永泽的形象影射张中行。著名演员谢芳演过电影《青春之歌》中的女主人公林道静后,也曾把张中行、杨沫比做影片中的余永泽和林道静。同时,知道张中行是武清人。一次,谢芳来武清做客时,还自称是武清的“儿媳妇”。后来,杨沫撰文批评张中行负心、落后、可憎,张中行则始终保持沉默。文革中,北京市文联请张中行证明杨沫是三反分子,张中行写道:“杨沫同志直爽、热情,有济世救民的思想,并有实现理想的魄力。”落实政策后,杨沫了解了此情,激动地给张中行写信:“想不到你还能为我说好话,对你的宽容公道表示感谢……”。并让他们唯一的女儿,给张中行送去一张老照片以作永久的纪念。
  张中行对乡情、亲情、友情看得很重,他的散文集《香园旧梦》,写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婚丧嫁娶,恰似一部活生生的地方史志。著名书画家刘炳森先生对张中行十分敬重,曾请他为散文集《紫垣秋草》作序。序中说:“见到刘炳森的散文,就禁不住想到乡里,并且像是望见大良镇的塔,心里感到安慰。”
  张老今已95岁高龄,但思维敏捷,说话轻声细语,只是行动略显迟缓。每天与老友聊天,读些书报,悠闲自在地安度晚年。
  载2004年11月30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著名真菌学家刘波
  敬远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名誉主委、山西大学教授刘波先生,在一个神秘无穷、色彩斑斓的真菌世界里,探索、奋斗了五十多个春秋,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在国内外真菌学界获得了很高的赞誉。
  刘波祖籍武清区黄花店镇,1917年出生。祖父刘桐1900年参加义和团运动,死于八国联军的炮火之下。父亲刘育成肩背行李到了北京青云店学徒,后做了一家烧锅(酿酒厂)的经理。不久,刘波随母迁至北京,考入育英学校读小学、中学。1948年考取北平师范大学理学院二部生物系。建国后,理学院二部与山西大学理学院合并,刘波随师生同往。1952年毕业后,曾在汾阳中学、山西大学任教,1978年晋升为教授。
  在长期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刘波独辟蹊径,敢为人先,取得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培养学生近千人,不少已成为教授、副教授。1956年,发表第一篇论文《锈菌》,1959年第一本专集《蘑菇》出版。他还经常走出校门探访山区农民、中医中药界人士,向他们请教,寻求真菌治病验方,搜集标本。经过数年的努力,结合在实验室对真菌研究的成果,撰写了一部《中国药用真菌》专集出版,引起国内外真菌学界的重视。日本抢先在国内《菌蕈》上分期连载,1982年东京自然社结集出版。
  1979年美国《真菌学》学报决定发表刘波的一篇论文。按该报规定,每占一个页码,作者要出资25美元,算起来需付300多美元。在当时情况下,他只得要求退稿。《真菌学》编委T.W.小约翰逊看出这篇论文的价值,主动为他交了费用,并热情邀请他加入美国真菌学会,替他缴纳了一年的会费。不久,刘波用英文撰写的《中国真菌药物》、《中国的腹菌》两本专著分别由美国、德国出版,刘波教授被公认是中国真菌研究的创始人。
  在刘波著作的影响下,涌现出一批研究真菌的专家学者及专著,建起相关的科研单位,掀起了从真菌(灵芝)中提取抗癌物质的热潮。其成果被多家科研单位、生物制药厂、食品厂广泛应用,为国家创造了巨额财富。1983年,山西省成立了食用菌开发研制中心,刘波任副组长兼顾问。在6年的时间里,全省已发展8万多户农民培植食用菌,年创收入超过1.6亿元,使贫困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在探索真菌的道路上,刘波与他的合作者共发现真菌新属4个,新种和新变种115个,填补了世界真菌领域的空白。为了扩大科研领域,他与世界300多位学者建立了学术联系,十余次应邀前往美国、日本、泰国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考察、讲学或参加国际会议。国内外140多家报刊介绍了他的事迹。他先后获得了多项省级和国家级科研成果奖,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待遇。
  刘波教授有一个温馨的家庭,老伴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大女儿刘茵华任山西生物应用职业学院教授,长子刘芰华任山西省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次子刘芹华任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2000年,73岁的刘波教授退休。
  他思念家乡,曾于去年回乡探亲,见到家乡的巨变,十分惊喜。如今,他常从《武清资讯》上看到家乡各项事业所取得的新成绩,很受鼓舞。他表示,在有生之年,愿为家乡的建设发挥余热。
  载2004年12月14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女博士后岳兆宏
  品清
  提起博学多才、令人敬仰的大学者,印象中大多是男人,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学者、女博士较少。而在这凤毛麟角的女杰中有一位武清人,她就是女博士后岳兆宏。
  岳兆宏是杨村十街人,1944年出生。1964年于杨村一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1969年毕业后,分配到铁道部洛阳机车厂工作。高考制度恢复后,为继续深造,岳兆宏刻苦攻读日语,并于1980年考取了母校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获全国铁路高校一等奖,后留校任教。1987年,经国家教委VST考试选拔,公派到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留学,在名师熊谷智德先生(日本经营工学会会长)指导下,进行LE(工业工程)研究。后经大使馆和导师共同推荐,在各国留学人员的竞争中,获得了日本通产省和,文部省的奖学金资助,在丰田集团攻读企业管理博士后。
  在日本期间,岳兆宏曾促成若干中日文化交流项目。通过牵线、推介,促成日本爱知县仿造了苏州园林,促佑福寺和寒山寺结为友好寺院等。她多次担任我国文化交流使者的翻译,曾为电影导演赵子岳、明星宋祖英、“天下第一城”剧组做过翻译;她还参加过一些大型国际交流和商务活动,通过信、达、雅的翻译技巧,得体地表现了中国人的聪颖、友善、豁达的品格。
  1991年,岳兆宏获国际证书后回到祖国。回国后,她多次应日方邀请访日,并促进了两国大学间的校际交流。在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她把国外管理经验和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多次获得学校、铁道部、北京市的表彰。在担任学校高科技产业总公司法人代表期间,岳兆宏对近40个小型公司进行科学管理,使这些公司经济效益大增,年产值达1.6亿元,居北京市高校排名第三。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的建设监理行业中,她大胆探索,利用学校优势,组建了建设监理公司,担任法人代表,出色地完成了北京西客站、京九铁路的部分监理任务,获国务院嘉奖,并使公司跃升为高校少有的甲级建设监理公司。岳兆宏现任北京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教授,为企业家、艺术家、高层人士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使他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近年来,岳兆宏把多年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先后公开发表了管理论文近20篇,获奖3篇。并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9篇,获奖3篇,其中贺香港回归征文获海内外评选三等奖。
  岳兆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爱人李命新是铁路系统的高级工程师,在一家中美合资企业任总经理。他们的两个女儿大学毕业后都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她思念家乡,感谢杨村一中六年的教育培养,并为武清的招商引资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载2004年12月21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辽宁石化大学资深教授穆文俊
  齐征
  “献余热松柏摇新翠,系教坛桃李增芳菲”。这是从武清区黄花店镇包营村走出的武清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炼制专业教师、资深教授、研究生导师——穆文俊在日记中写下的诗句,也是他执教43年来的真实写照。
  穆文俊1936年9月出生,1956年从杨村一中毕业考入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1961年毕业分配到抚顺石油学院(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任教,为石油工业培养了一批批专业技术人才。其后,历任化工原理教研室副主任、石化系副主任、石油学院教务处长、副院长、党委委员,并兼任全国化工高教学会副理事长、《化工高等教育研究》编委副主任等多职。数十年来,穆文俊致力于教学与科研工作,他结合教学实践、针对社会需求,主编了两本实用教材正式出版,发表数篇科技论文和高教研究论文。在重质油和轻质油加工方面,他进行了前沿性的科学研究,为石油石化工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从1988年起,穆文俊主抓全院教学工作,他深入教学第一线,团结广大师生,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辽宁省教委连续两次组织全省60多所高校进行高等数学统考,该院均获全省平均分和通过率第一,化工原理课获国家级优秀奖。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穆文俊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65岁的穆文俊退休后,学校继续聘他任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研究生导师,继续搞科研课题。
  穆文俊身在异地,心怀故土,对家乡武清满怀深情。他常对人讲:“我是武清人,我爱武清,永远不忘生我育我的武清大地、不忘家乡父老及学校师长的嘱托和期望。”他表示要余热生辉,为家乡父老争气,为祖国争光。
  载2004年12月28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飞机维修专家丁学起
  远友
  位于首都国际机场的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屈一指的飞机维修公司,拥有员工近四千人,其中飞机维修人员约二千人,负责国航机队、国内外民用飞机的检护和维修。而统领这支庞大维修队伍的维修部部长,就是从武清区河西务镇前扶头村走出的高级工程师丁学起。
  丁学起1964年从杨村一中考入天津中国民航机械专科学校无线电维修专业,1968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民航管理局航修厂工作。20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家发展民用航空业,引进了英国、美国生产的客机,飞机维修工作需要大量的新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这期间,丁学起多次被选派赴美国、德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学习波音、三叉戟飞机的维修技术和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为尽快掌握先进维修技术,他刻苦自修英语,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回国后,丁学起主要从事飞机电子、电气附件、机械附件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他亲手维修过苏式伊尔14、伊尔18、伊尔62、安24、子爵号、三叉戟、B737、B747、B767等机型的无线电设备,并被评为高级工程师。
  1989年,丁学起所在的单位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合资,创立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丁学起先后任车间经理、附件分部经理。他受公司派遣,多次去德国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的管理模式,使自己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他任职期间,附件分部计量车间经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批准,取得了国家实验室证书。
  2000年,丁学起升任飞机维修大修部部长,负责国航飞机北京机群54架飞机的航班维修、定检维护及国内外飞机大修,其中包括国家领导人专机的维修工作。他带领全体维修人员认真负责,辛勤付出,使因飞机故障影响航班正常飞行的比率大幅度下降。
  在繁忙工作之余,丁学起结合工作实践,撰写了许多技术应用、开发和管理论文。其中多篇文章获民航总局科技进步奖。他还参与了《民用航空的维修标准》编写工作,兼任中国航空学会电子分会第三届、第四届通讯导航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协会理事、中国民航学院建设和发展指导委员会机务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
  丁学起退休后,被北京航顺泰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聘请任公司总经理,继续着他所热爱的事业。他惦念家乡的变化,与兄弟姐妹通话或写信询问庄稼长势、收成及村里的变化,常抽空回家看看。他总说:“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我的家在这里。”他希望家乡早日建设成京津之间富庶文明的园林城镇,成为城里人下乡观光的理想之地。
  载2005年1月4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国家水电女高工杜玉书
  陈萍
  驻地在武清的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有一位武清籍的女强人,她就是高级工程师杜玉书。
  杜玉书,是杨村十街人,1957年从杨村一中毕业,考入天津轻工业学校。20世纪60年代走进了新中国的水电行业。1980年,杜玉书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为了工作需要,她顾不得孩子和家庭,随水电基础工程局的同志,转战全国十几个大型水利工程工地,开始负责技术研发,后负责技术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每一项工程都干得很出色。
  引滦入津工程,是杜玉书抱着为家乡做贡献的迫切心情参战的,她具体负责大坝防渗墙的补漏工程。杜玉书和全体施工人员日夜奋战,严把质量关,工程一次验收合格,并被评为优质工程,受到了天津市领导的表彰。福建水口电站是国家第一个由世界银行贷款的大工程,也是我国第一个国际招标工程。水电基础工程局不仅战胜了国内多家竞争对手,还战胜了实力雄厚的法国索列丹斯公司而一举中标。在施工中,杜玉书和同伴们首次将本局“七五”攻关科研成果——塑性砼材料应用于工程中,攻克了一个个连外国专家都认为很难攻克的难关,建起一座世界一流的防渗墙。杜玉书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电力系统科技进步二等奖。世界银行代表、美国专家卡斯特先生检查完工程质量十分震惊,他说,“我对中国人的潜在力量估计不足,没想到用如此简陋的设备和自己研制的材料,竟造出这样高标准的防渗墙,这种经验不但要在中国推广,还要在世界推广”。不久,很多外国专家学者到中国参观学习,中国防渗墙建筑理论进入了世界防渗墙史。
  水电基础工程局承担的国家重点工程黄河小浪底主坝防渗墙,墙深81.9米,为国内之最;墙厚1.2米,为超强度的混凝土筑成;加之陡坎地势,工程极为艰巨。杜玉书带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了这一国内外瞩目的工程。经国家验收,被评为优质工程,杜玉书荣立个人三等功。
  杜玉书家在武清,水电基础工程局也在武清,为了工作,她十年没有回家过春节。1994年老伴病逝,她正在小浪底工地指挥施工,当她满怀悲痛赶回家中,刚料理完丧事工地就来了电话,有紧急情况需要她处理。她二话没说立即动身,奔赴工地。1997年杜玉书到了退休年龄,小浪底工程未竣,她应单位请求,继续坚持了一年半。工程竣工后,经领导再三挽留,又担负起培训青年技工的工作,并参与撰写了国家第一部《大坝基础防渗墙技能规范》专著。人们敬重地称赞:“杜大姐真是了不起的女强人”。
  载2005年1月11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林业专家李世年
  秦耕
  有一位林业战线上的高级工程师,他的名字被收录在《河北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大辞典》(第一卷)和《中国林业专家大辞典》中,他就是武清人李世年。
  李世年,是武清区黄花店镇包营村人,1935年生。战乱、水患、贫困伴随了他的童年。1953年,李世年作为杨村中学首届初中毕业生,考入河北省黄村林业学校。195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考入北京林业学院函授班继续深造。1957年调到河北省滦河下游造林局,在冀东滦河流域从事林业生产工作。1961年,获取北京林学院大本文凭。李世年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潜心钻研专业知识,立志报效国家,为人民奉献一生。
  1962年参加全国林业资源清查工作时,李世年进入燕山深处的国营迁西县大峪林场,指导当地干部群众及下乡知青进行荒山造林,从规划设计到组织施工,从刨一个树坑到栽上一棵树,从技术管理到检查验收,无不浸透着他辛勤的汗水。经过他和同伴们的艰苦努力,在燕山深处的荒山秃岭上,奇迹般地矗立起一道两万多亩的绿色屏障。油松、侧柏、橡槲、板栗、杨、柳处处郁郁葱葱,给人们带来喜悦,也预示着美好的“钱景”。
  在二十年造林育林的艰苦工作中,李世年不仅吃苦耐劳,而且善于独立思考,每年都制定远、中、近期目标。并坚持每天检验实验效果,记下详细数据。他利用工余时间,阅读了大量中外林业书籍,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大胆创新,反复试验,创造了在石质山地阳坡油松直播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达100%的记录。林场的林木蓄积量达4万立方米,年木材生长量1000立方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林区旅游业、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2年,李世年任河北省东陵国家林场管理局生产科副科长,主持编制国营林场经营方案,为全省国营林场做出示范。1988年,任迁西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参与民营林经营方案编制、林业技术干部培训、科研项目实施与鉴定等工作。他先后发表科技论文十余篇,并荣获唐山市绿化奖章。李世年还曾受国务院委托为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河北省某大型林场制作农业、林业发展规划沙盘,把数万亩的山河、森林、草原、农田、城镇、道路、村庄等,依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成各种造型沙盘,精心着色、配置电路、音乐,技艺精细而复杂,深受同行和参观者好评。
  载2005年3月22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天文学家赵世英
  敬友
  身在天南海北的武清人,从事千百种行业,其中不乏佼佼者。北京天文馆副研究员、中国天文学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天文学会秘书长赵世英就是其中之一。
  赵世英是武清区下伍旗镇忠义村人,1936年生。1956年于武清城关初中毕业,考入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后来,中国科学院筹建北京天文馆,招收天文学自培学生。赵世英经面试,被破格录取为插班生。从此,他犹如一叶扁舟驶入天文学的知识海洋中。天文学属于数理学科,以数理为基础,又以许多新概念丰富和发展了数理知识。赵世英十分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学习机会,尤其是国家每月发给的36元学习补贴,让他十分感动,成为他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他付出了超越常人的苦学,在全班32名学员中,成绩名列前茅。以后,领导又为他创造许多学习机会,从补习高中数理课,到大学学习数学、物理、英语、哲学等课程,为深入学习天文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赵世英在北京天文馆,主要从事天文观测和普及教育工作,观测过人造地球卫星、太阳黑子、多种特殊天象和巡天观测,业绩突出。从1957年开始发表科普文章,1958年后,数次参与我国大型天象仪的研制工作,从方案的提出,到仪器的研制、试验、安装,他都参与了全过程。从1962年起,赵世英开始观测太阳黑子,长年定点定时观测,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连续观测13年从未间断,因成绩突出,他被推选参加全国统一联测,并将资料寄往瑞士苏黎世天文台,荣幸地参加了全球联合观测活动。根据长期观测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赵世英先后发表了《太阳黑子观测》、《月理研究》等论文十几篇。并撰写天文科普文章70多万字,出版天文科普图书十万余册。从1987年起,赵世英开始陨石的收藏和研究工作,对全国陨石进行普查,初步摸清了我国陨石的家底,1990年在北京举办首届全国陨石大联展,受到国内外天文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赵世英在天文馆工作整整40年,1996年退休,被返聘回馆工作两年,此后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市教育局、河北省科技馆等单位聘请为科技宣传顾问、校外辅导员,继续为天文普及教育工作贡献力量。他热爱家乡,关心家乡青少年的成长。区青少年宫落成后,他主动把自己珍存多年的陨石和一架天文望远镜捐赠给家乡。他还积极参加北京举办的武清乡友会、母校城关中学举办的校友会,为推动家乡的文化建设献计出力。
  载2005年4月5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航天技术专家张兆发
  品清
  航天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基础工业最新成就的高度综合,人造卫星、宇宙飞船、洲际导弹、航天飞机等在地球附近或太阳系空间飞行,这是当今世界的尖端科技。我国开发研制航天技术始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我国自己培养航天人才,组建航天队伍,探索航天理论和技术。在这支队伍中也有一位武清人,他就是航天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张兆发。
  张兆发,出生于1938年,武清城关东南街人。1959年毕业于杨村高中,考入清华大学“810”专业学习6年。大学的前四年攻读基础理论和技术理论,后两年进入了专业学习和设计。6年的刻苦攻读使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65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下属的研究所(后来的航天部),主要工作是解决某控制系统设备在设计研制中出现的相关技术问题,满足设备适应高温、高湿、低温、低气压、霉菌等恶劣环境条件的技术要求。面对这些高难度的课题,张兆发在进行方案设计时都要查阅大量相关的国内外资料并进行调查研究与试验,以便搞出有科学依据的方案设计。为了获得一个可靠的数据,他要反复做上百次、上千次的试验。在解决“振颤与冲击的隔离”问题时,他利用富氏级数展开式,借助计算机的精确计算,从理论上分析认识标准设施的内在规律,从而使他的产品设计全部一次通过例行试验。
  为不断创新理论,张兆发结合一次次技术难关的攻破,撰写了多篇论文。其中《某机在通风散热、三防及防冲击振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振颤与冲击的隔离》等发表在国防工业网《火控技术》季刊上;还有多篇论文刊于《航天报告》中。在几十年的工作中,张兆发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多次获得航天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984年荣立第三研究院三等功。
  2000年,张兆发退休后,还在为航天事业默默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武清人,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他深爱自己的家乡,每次回家乡探亲,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都欢欣鼓舞,由衷地祝愿家乡继续奋进,再续辉煌。
  载2005年4月12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修志专家曹振武
  乐耕
  盛世修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各地出现了修志热潮,涌现出一大批修志人才。其中,享誉全国的修志“多面手”曹振武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山西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鲜为人知的是,曹振武祖籍就在武清王庆坨。
  1928年,曹振武出生在一个世代佃户家,13岁丧父,只上过两年学就去学木匠。1948年天津解放前夕,在平津被服总厂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公务科科员、工会宣传干事,由此便接触了文学艺术。为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曹振武就读于天津有名的耀华中学、天津第一干部业余中学夜读班。这期间,他接触了刚进城的方纪、赵树理、丁玲等一批革命作家。在他们的指导帮助下,开始创作故事、快板、小说等,先后在《天津日报》、《工人日报》、《解放军文艺》等报刊上发表过文章和作品。1950年秋,曹振武作为特约代表参加了天津市首届文联代表大会。
  1956年,因工作需要,曹振武调到山西省原平县任文化馆馆长,任职达十年之久,为全县培养了四、五百名文艺人才。1960年,全国第一次发起修志活动,曹振武按县委安排编写《原平县志》,从此与地方志结下不解之缘。两年间,他编写了十万余字的初稿,“文化大革命”中,县志初稿被付之一炬,曹振武也受到了迫害。1980年,恰逢全国掀起修志热潮,曹振武重新回到原平县工作,继续潜心编写《原平县志》,在全省率先出版,获全国新编地方志成果二等奖。1981年山西省成立史志办,曹振武被点名调到省史志办。同年7月,全国第一次地方志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召开,曹振武任大会联络组组长。1983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立前,山西省史志办成了全国修志工作联络中心、培训业务干部基地和举办各种专题学术研讨会的场所。曹振武负责编印《通讯》及接待工作。无论多忙,每天必抽出一定时间阅读古今方志学等著述,虚心向专家学者请教,有时还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他在《中国地方志》杂志和省市级报刊发表论文32篇,与他人合作主编《山西市县简志》,计百万字。1990年,已年过花甲的曹振武,当选山西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应邀先后参加了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志书评审工作,阅读志稿二百余部,对每部志稿都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对全国修志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对家乡的修志工作十分关心,曾两次来家乡指导《武清县志》的编稿和审定工作。
  曹振武退休前,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山西省委、省政府向他颁发了荣誉证书。退休后,著有《拾穗集》一书,三十五万字。
  载2005年5月31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放射性药物研究专家王学斌
  冯品清
  在中国放射性药物研发领域,有一位武清籍享誉国内外的学术带头人,他叫王学斌。三十多年来,他敬业爱国,主动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进行放射性药物的研发,申报了11项国家发明专利,用国产原料、国产设备生产40多种放射性药物,填补了国家空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王学斌1939年生于武清区梅厂镇,1959年从杨村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964年毕业留校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等职。2003年,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今年,经学校推荐,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1975年起,王学斌与合作单位一起承担了两项国家科研课题,从事心脑血管、内分泌疾患体外放射免疫测定的研究,率先在国内研制成功免疫原、标记抗原,研制出两种性能优良的抗体,创立了人体内放射免疫测定方法。为了能够尽快把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施冠心病、肿瘤、脑血管、骨组织等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王学斌带领课题组成员,兴建无菌室和药物生产线,创建了北京师宏药物研制中心。该中心以博士学科点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是卫生部批准的北方高校第一家生产放射性药物的校办企业。不久,通过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和国家cGMP认证,成为“放射性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技术平台和新型药物研发的“孵化器”,其中用于心肌病和肿瘤症的药物已供应全国400多家大型医院,代替了同类进口药品。其价格不足进口药品的十分之一,仅药物本身就节省外汇6亿多元。自1994年新药品投产后,累计治疗心脏病、肿瘤症患者超过100万人,对我国核技术应用、核医学及核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多年工作中,王学斌为我国核药业的发展、临床推广应用、人才培养及国内外学术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曾为国际原子能机构举办的亚洲地区培训班及核医学会举办的全国十余个培训班作专题授课和技术指导,三次应邀赴美国、加拿大三所大学进行放射性药物研究,先后16次赴欧、美、日本等国参加放射性药物化学、核医学等国际会议。许多国家高薪聘请挽留他,均被他婉言谢绝。他说,我是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从上初中到大学毕业,都享受国家助学金,从那时我就立下了报效祖国的志愿。1988年后,他已培养硕士、博士生28名。并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20余篇,获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王学斌关心家乡建设,得知武清区中医院研制放射性药物,他表示从理论到技术都会大力支持。他说,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对家乡应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载2005年6月14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年轻的医学博士刘宝松
  乐耕
  灾难性事故带来的精神和躯体上的巨大创伤,被称为“现代社会疾病”。据交通部统计,创伤已跃居为我国的第四位死亡原因。面对事故、灾害、恐怖、战争带来的巨大创伤,一大批专家学者涉足于创伤诊治、康复、预防等各个领域,从武清走出的刘宝松就是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首位博士。
  今年40岁的刘宝松,1965年生于武清区大良镇营门赵村,1982年毕业于杨村一中,同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并入伍。1987年,他以优异成绩进入全军唯一的野战外科研究所,从此跨入了军事医学和创伤医学研究的领域,先后师从刘荫秋研究员和王正国院士,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感悟于前辈的严谨学风,领悟到科研的真谛和魅力,节假日的图书馆里留下了他的足迹,深夜的实验室里映着他的身影,他在不懈地追求,努力汲取着各类知识,拓展着自己的知识领域,不仅涉及医学,更有数学、生物、物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1987年开始使用微机,曾自编了系列分析软件,完成数十万个冲击波数据的处理,使冲击波参数分析上升到一个新层次;他还亲自绘图,完成了生物撞击机的设计,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撞击伤的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胸部压力和肺损伤的不均匀分布、肺门和肺泡区损伤取决于创伤类型等新观点,发现了心肌纤维断裂等心脏损伤特征,提出了心脏损伤机制的新见解。
  1993年,28岁的刘宝松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论文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两年后,他晋升为副教授,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博士和副高职称研究员,并先后参加了全军“八五”、“九五”研究及规划,承担了国家、军队及重庆市多项研究课题。他还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展开横向联合与协作,拓展了研究领域。
  1998年,全军和重庆市交通医学研究所成立,刘宝松任研究所副所长。此后,他不仅成功地与瑞典学者在重庆共同主持召开了第十六届国际交通医学会议,做了具有冲击波式的专题报告,还多次应邀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学术研究交流,使他的眼界不断拓宽,研究成果不断扩大。目前,他的研究已拓展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修复领域,并在军事医学应用研究中取得可喜进展。
  刘宝松在医学研究领域里青春勃发,硕果累累,百忙之中,更关注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他告诉记者,每当听到或见到介绍武清区的信息时,他都兴奋不已,为家乡的建设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他是武清人。
  载2005年6月28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土木建筑专家李树森
  曹振武
  当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国门,祖国安危受到威胁时,他毅然由渤海之滨奔赴内地山区,参加国防军工建设。他就是远离家乡五十余载的共产党员、土木建筑高级工程师、原山西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厅长李树森。
  李树森,1933年出生于武清区梅厂镇吴辛庄的一个农民家庭,杨村师范毕业后,考入天津市工业学校(现为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专业。天津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人才奇缺。当时还在校学习的李树森就参与了杨村的一项重点施工建设。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市政府建委。一个月后,中央为国防军工调配干部,李树森毫不犹豫奔赴了国防军工建设的基地。
  离开环境优越的大城市到荒山野岭之中,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但他无怨无悔,迎难而上。勘测、设计、施工,夜以继日,接连参加了多项大型工程建设,完成了被认定为国家工业基础的156项重点项目。李树森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他尊重科学,态度严谨,工作认真,一丝不苟,敢于在技术上大胆创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国内还缺乏大型机械施工设备,在大型装配式工业厂房吊装中,他多次大胆采取双机或多机抬吊这种“蚂蚁啃骨头”的方法,土洋结合,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他还把统筹学理论运用于施工当中,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科学性。
  由于李树森在建筑方面贡献突出,1956年,他担任了山西省第一座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指挥,取得的施工经验被广泛推广,起到了“探路引航”的作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他率施工队伍到美国、加拿大及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承包建筑项目,为中国的建筑行业向海外市场竞争打了先锋,积累了经验。1990年,他担任山西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厅长,当选为山西省第七、八届人大代表,第八届人大常委,城乡建设环保委员会主任。
  李树森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各项建设。他表示,如今虽然老了,只要身体条件允许,还要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载2005年7月19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历史学家曹子西
  默耕
  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组织数十名历史学家,历时16年,编辑出版的《北京历史纲要》、《北京通史》,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全国史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这两部巨著的主编是武清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曹子西。
  曹子西,1929年出生于王庆坨镇,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华北大学更名中国人民大学,他在该校先后任科研处副处长、中文系及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文革后,任北京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94年离休。现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早在1958年,曹子西就发表了国内最早的《瞿秋白文学活动记略》一书,在海内外产生很大影响,被称之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最值得注意的专著”。
  自1981年以后,他先后主持并参加编写、出版了《北京市大事记》、《北京历史纪年》、《今日北京》、《北京历史纲要》、《北京史研究资料丛书》、《燕山史志丛书》等史学专著。
  大型学术专著《北京通史》(10卷本)是曹子西主要代表著作之一。在整个研究、编辑过程中,他提出了“北京历史发展的四个时期”的历史分期方案,形成了系统的全书编纂思路与学术指导思想。在整个成书过程中,曹子西先后三次对全书320万字进行修改、审校。自1978年至1994年《北京通史》出版,历时16个年头,曹子西带领课题组成员,锲而不舍,刻苦钻研,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完成这项科研成果,在北京史的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0年曹子西主持了以“北京与中外古都对比研究”为主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在会上作了“中国古都研究现状”的总结发言。
  曹子西作为历史学家,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史学研究和探索上,他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他兼职很多,先后被聘为北京市社科规划顾问、北京大学兼职教师等。在兼任北京社会函授大学校长期间,主持编纂了中国地方志系教材8种,累计培训全国各地学员3700多人,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地方志的编修工作,并曾多次指导《武清县志》的编纂工作。
  曹子西渊博的知识,来自于刻苦自学。他以郭沫若同志的赠言“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为座右铭,不断鼓励自己拼搏进取。如今,曹子西虽年逾古稀,仍身体康健,精力旺盛,还在孜孜不倦地工作着。他表示,要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
  载2005年7月26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津门史学专家杨大辛
  冯品清
  如今,在天津史学界有一位闻名遐迩、德高望重的武清人,他就是祖籍武清区陈咀镇杨庄村的杨大辛。
  今年80高龄的杨大辛先生,从小随父母在天津长大,1943年高中毕业,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后,历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处秘书、天津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等职。几十年里,杨大辛始终埋头做学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离休后,天津市市长签发聘书,聘他为天津市文史馆馆员。这是给予这位乡贤宿儒、博学名士的社会殊荣。
  杨大辛负责市政协文史工作期间,对所经手的文史资料严把三关: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1978年,出版《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之后的14年间,他每年都有100万字的文史资料问世,受到国内及海外读者的欢迎。杨大辛编辑的选辑,记载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掌故,具有很高的价值。天津社科院编著出版《天津简史》一书时,引用他的《选集》中的资料多达73条。另外,《孔府内宅轶事》、《末代皇妃文绣的一生》等诸多有价值的资料被多家报刊选登或转载。《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受到新加坡、日本、美国及港、澳、台地区史学界朋友的青睐。台湾著名杂志《传记文学》多次转载或引用天津文史资料,并注明来源,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象征。
  自1986年起,杨大辛编选的文史资料又迈上专题化、系统化的新台阶。先后出版了《天津租界》、《天津洋行买办》、《天津近代人物录》、《津门老字号》、《李叔同——弘一法师》等,在史学研究领域自成一体,独树一帜。
  杨大辛在主持文史资料选编的同时,还应聘主编了《北洋政府总统与总理》、《吴云心文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人物》等专著。并受聘于十几个文化社团的副理事长、理事、顾问等职。在兼任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副主任、顾问期间,除主编了180万字的《天津简志》外,还参加了《天津通志》、五县县志、三个滨海区的区志审稿工作,每年要审读数百万字的文稿,任务异常繁重。但他工作起来从来不知疲倦,有时要通宵达旦。杨大辛还通晓日语、英语,受聘在天津编译中心工作四年多,审阅编辑十余部外文著作。
  1992年,67岁的杨大辛离休后,仍肩负文史、编译、修志三项工作。为庆祝天津建卫600周年,耄耋之年的杨老在两年间,陆续写了47篇纪念文章。并参与了《天津建卫六百年丛书》、《六百岁的天津》的编辑策划和审定工作。就在这一年,天津市文史馆为他出版《津门往事杂录》文集,约28万字。友人称赞他:“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载2005年8月16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核能源专家杨鸿儒
  冯品清
  在我国核能源领域里有一位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国际原子能机构称他为“等离子体和激光、真空和低温技术应用专家”。国务院授予他“特殊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他就是武清人杨鸿儒。
  杨鸿儒,出生在下伍旗镇忠义村。1952年毕业于下伍旗小学,当年考入天津第六中学。后被保送到南开中学读高中,毕业后,又被保送到北京大学。1964年大学毕业后,十分幸运地分配到北京原子能院工作,从事受控核聚变和等离子体物理实验。院里成立451工程新方案组,杨鸿儒是主要成员之一。他和同仁齐心协力完成了“中国环流器一号”(HL-1受控核聚变装置)方案的提出、调研、论证,不久任“中国环流器一号”实验大组长,完成了实验大厅的各种诊断测量、设备的布置和400多条信号电缆、电脑电缆的布置,保证了实验的成功。他主持“中国环流器一号”B试验获得成功,集体曾获中国科学大会科技进步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独自及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33篇,其中在国外发表英文论文23篇。
  1986年,杨鸿儒访问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转年,被派到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所大型受控核聚变装置ASDEX托卡马克上连续工作三年,负责ASDEX偏滤器的杂质通量分布测量课题。他用科学的方法测得了各种条件下的杂质通量分布,写出了计算机编码,并完成了低能段钨自溅射系数的精确测量。这期间,他通过与各有关方面人士进行长期、多方接触、讨论和谈判,为中国核工业部同德国政府签订无偿赠送大型受控核聚变装置的官方合同铺平了道路。这个大型装置于1995年拆运到我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命名“中国环流器二号”。1991年,杨鸿儒去俄罗斯一家物理研究所,做激光、光谱诊断试验工作。后来又多次访俄,引进多项诊断技术和设备,为院里的科学试验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家号召军用产品向民用产品转化,杨鸿儒被调到等离子体应用技术所任所长,该所研究开发了“多媒体LED彩色大屏幕”、“离子注入机”、“镀膜机”等多个项目,解决了民用之所需。退休后,他与同仁合作完成了“纳米材料生产装置和生产工艺”的开发及成套设备的设计。当第一个成套设备卖到了新加坡以后,他又去新加坡跟踪服务一年。如今杨鸿儒仍退而不休,余热生辉。他搞小投入高产出项目,如高端二氧化硅微粉球型化生产,为国家发展超大、特大规模集成电路提供电子封装用的材料。他还进行了“高强度碳化硅纤维生产装置”的试验,将生产平时和战时保护军人和武器装备的防弹、防爆、防火的产品。近一个时期,他又在申报“高能火箭推进剂”、“高能炸药”高科技军用项目。
  杨先生百忙之中仍十分惦念着家乡,希望有一天能把一些国内外领先项目引入家乡,为武清的发展做些贡献。
  载2005年9月20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杜甫研究专家韩成武
  赵林涛 默耕
  在河北省的高等学府中,有一位闻名全国的杜甫研究专家。他就是武清籍的韩成武。
  现任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的韩成武,1945年出生于武清区大黄堡乡东汪庄,家乡的渔帆苇影陪伴他度过了贫穷而梦幻般的童年。在本村读完小学之后,离开家乡就读于天津北郊,在朱塘庄中学读完初中、高中,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先后担任古代文学教研室副主任、中文系副主任、主任。几十年间,他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承担河北省教学改革项目,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执教过程中,韩成武坚持重源头、厚基础、新思路,他培养的本科生有多人成为作家、诗人,培养的硕士生绝大多数考取了博士生,深得学生们的赞许。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师,先后荣获河北大学教学名师奖、河北省教学名师奖、河北省高校教师教学成果奖。
  自1990年开始,韩成武用6年时间,把杜甫全集的1458首诗歌进行全注、全译,从而对杜诗的内容、艺术,对杜甫的思想、性格有了总体性的把握,这为此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几年间,他陆续出版了杜甫研究系列著作,主要有:《杜甫诗全译》、《诗圣:忧患世界中的杜甫》、《杜诗艺谭》、《少陵体诗选注》等。这些著作对杜甫的生平、思想、诗歌内容和艺术特征做出了全面的介绍,发表了诸多新的见解,对前辈学者的失误之处多有驳正。同时,他还在《文学遗产》、《学术研究》、《史学月刊》等32家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在学界产生了影响。杜甫研究之外,他还主持了《唐诗鼓吹评注》、《杜律启蒙》的点校工作,出版了《点校<唐诗鼓吹评注>》、《点校(杜律启蒙)》,并且主编了《唐诗三百首赏析》、《北岳庙碑刻选注》。这些研究成果,有四项获得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项获得河北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韩成武教授认为,高等学校中文系教师应该继承建国前的师资模式,即“集教师、学者、作家于一身”,讲台上要站得稳,学术上要有建树,同时还要有创作上的实践体会,避免空谈。为此,他在教学、科研之余,自觉地从事诗歌、散文的写作,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新诗360余首,旧体诗词180余首,出版了个人旧体诗词选集《守拙斋诗稿》。其中,七律《自勉》荣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七律《世界记录大笔挥毫》荣获台湾石翁艺术馆“世界华人征诗”金牌奖,歌词《父亲》荣获光明日报举办的“日本著名歌星芦京子演唱歌词大奖赛”佳作奖。他所创作的诗歌,多有怀乡的心曲。
  韩成武每每与学生谈起故乡,对生身的热土怀有眷恋之情,希望在有生之年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载2005年11月29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总书记为他颁过奖的李璞
  冯品清
  2001年1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一批学有成就的科学家获奖,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亲自为他们颁奖。在这批获奖的专家中,有一位武清人,他就是我国著名遗传学专家李璞。
  今年78岁的李璞,1928年生于武清区大孟庄镇亭上村,1949年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1957年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导师陈桢教授的指导下,从研究金鱼开始,进修动物遗传学。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被誉为“金鱼大王”的陈桢教授把李璞领到鱼塘边,满怀期望地说:“鲫鱼小时,雄雌数目基本相当,鱼越大,雄性越少、雌性越多,原因何在?世界上还没有人能回答。希望你解开这个谜团。”此后,李璞一心扑在对金鱼的研究上。他睡在鱼池边,吃在河沟旁,细心观察记录,向渔民请教,获得大量可靠数据。同时又在多个地点、多种环境中反复实验,终于发现雄雌鲫鱼对外界环境的不同适应力以及在胚胎发育、遗传因子方面的差异,写出了《鲫鱼性比变异和选择性死亡》等四篇论文,第一次为中国金鱼立了“家谱”,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
  李璞长期致力于医学遗传学研究,在针对危害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癌症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他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的胸腹腔渗出液与其他患者不同,通过对渗出液染色体的分析,找到了分辨良性、恶性瘤的信息。两年内连续发表7篇论文,用回输在体外激活的淋巴细胞方法实验治疗肿瘤,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他被人称为“用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肿瘤的先驱”。1978年,李璞与人合著的《染色体与临床实践》出版,推动了我国染色体的研究和应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李璞对正确诊断癌症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1983年、1986年,李璞先后在第15届国际遗传学会,西柏林第七届国际人类遗传学大会上宣读论文,引起各国专家的兴趣,美国一位专家特地来华与李璞教授进行两周的学术交流。这标志着李璞对癌症的染色体分析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此后,李璞锲而不舍地和他的学生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内容涉及肺癌、胃癌、食道癌、乳腺癌、阴茎癌、结肠癌等人类高发恶性肿瘤,为我国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1998年获得了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使中国遗传学在国际遗传学领域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李璞教授注重培养人才。他先后指导培养23位医学博士,63位医学硕士。受卫生部委托,连续七年为全国高等院校培养遗传学高级师资150多人。他撰写的多部专著成为医生和医科大学师生公认的权威性参考书。他主编的《医学遗传学》成为全国医学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必修教材。
  李璞的研究成果丰厚,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当选黑龙江省政协常委。2001年1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他的“实体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和他人合作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的建立和中华民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李璞教授现任人类基因组织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生物学组组长,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医学研究室主任等职。今年,老教授已78岁,仍孜孜不倦地工作在教学、科研的岗位上。
  载2006年5月30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北大校园里的女教授徐淑娟
  默耕
  如今,在北京大学校园里,有一位长期从事经济理论教研工作,并在国内外经济理论界颇具影响力的武清籍资深女教授。她叫徐淑娟。
  今年77岁的徐淑娟,1929年生于王庆坨镇的一家书香门第。曾随父母先后到天津、南京、安徽、北京等地读完小学和初中,194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高中,同年被保送到燕京大学经济系学习。大学期间,她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立下志向: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既要在政治方面起先锋作用,又要学好建设新中国的知识和本领。1952年,徐淑娟毕业后留燕京大学任助教。
  不久,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她成为北大教师。随后,北大经济系新建研究生班,从全国招考一批大学教师,徐淑娟考入了研究生班。她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边听苏联专家讲课,边认真阅读《资本论》,决心攀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这座科学高峰。1953年由学校推荐,经过严格的考试,徐淑娟被批准赴苏联莫斯科大学经济系读研究生。她怀着为祖国经济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强烈愿望,勤奋攻读经济学研究生必修的各门课程并通过国家考试,为她日后从事经济理论教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8月,徐淑娟完成了研究生毕业论文,回到北京大学经济系任教,历任教师、副教授、教授,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资本论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在数十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她致力于《资本论》与当代经济理论问题和保险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成果卓著。曾获北京大学1985--1986年度教学优秀奖。撰写科研著述《新科技革命资本占有化劳动的特点》、《保险经济学的几个理论问题》等数十篇。其中《劳动价值论是揭露现代资本主义剥削的强大思想武器》,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与他人合著的主要论著《资本论释义》第一、二、三卷,获1991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剩余价值理论释义》第一、二、三卷,获1994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资本论与当代经济理论问题》获1996年北京大学陈岱孙经济学奖。她曾多次参与过国家经济理论的研究活动,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之一,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专家学者。
  徐淑娟于1996年离休后,被北大返聘,继续指导硕士研究生,讲授《资本论》、《保险经济学》等课程,成为经济理论教学研究领域里一棵“长青树”。
  载2006年6月6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北京协和医院医学专家徐乐天
  默耕
  在享誉国内外的首都协和医院,有一位备受关注的武清籍胸心外科专家,他叫徐乐天。
  徐乐天,1925年出生在王庆坨镇的一个革命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徐正曾任过省级领导干部。徐乐天1944年在全国600多考生中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46年,还在大学学习的他就参加了党的地下工作,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大学毕业的徐乐天,经组织严格选拔,参加了国务院组织的赴西北五省访问团,为当地百姓免费看病,并首次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情况进行调查。
  1951年6月,徐乐天随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张经武将军,经印度取道赴西藏参与和平解放工作。1952年9月拉萨市人民医院成立,年仅27岁的徐乐天任外科主任,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到达拉萨的内地医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拉萨市的大街小巷。为上至僧俗贵族的官员,下至农奴、牧民、乞丐等都治疗过疾病,受到了藏族同胞的爱戴。
  1957年,徐乐天以副大队长的名义带领700名大学生去前苏联学习,他在莫斯科市立第一医院读研究生。1961年,完成论文答辩后回国,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任胸外科主治医师。寒来暑往几十个春秋,他全身心地投入所钟爱的医疗事业之中。门诊、病房、手术室、图书馆,数十年如一日地留下了他不知疲倦的身影。他先后任胸外科主任、外科学系主任、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副教授、教授等职。曾先后去前苏联、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和博士后学位,成为美国凡登比尔特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并获得美国克列夫兰诊所国际学者等称号。他积累了对专业内的疑、难、危、急、重症、罕见特殊病历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对多科性、跨科性、复杂并发症病人的认识和处理方面均有较高见解。他成功地进行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搭桥、换瓣等手术。在国内首例重达5000克的纵膈畸胎类囊肿切除病历和国内首例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切除病历研究过程中,他成绩卓著。
  徐乐天曾获美国多家大学基金会及瑞士国际抗癌学会的奖学金,多次赴美国、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他曾用中、英、俄文发表论文及专著120多篇(部)。
  徐乐天曾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常务理事,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北京分会主任,卫生部医疗卫生技术鉴定咨询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明评选委员会委员。他还兼任《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编辑等职。徐乐天所负责的协和医院胸外科,1986年被评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先进集体。他本人也多次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是协和医院里为数不多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的专家之一。
  载2006年6月27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雍阳杏林名家陈宝贵
  艾闻
  他,曾经是武清区中医院的一名普通医生。如今,却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前不久,又与邓铁涛、唐由之、程莘农、路志正、石学敏等百余名全国著名老中医一起,登上了全国中医药界首次颁发的“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的最高荣誉领奖台。他就是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陈宝贵教授。一个区级医院的医生,何以获得如此殊荣?近日,我们走访了这一传奇式的人物。
  从羊城颁奖说起
  2006年12月20日,还是我国北方满目冰霜、万里雪飘的寒冬时节。而在广东的羊城,却暖风习习,阳光灿烂,鲜花盛开,满城春色。上午10时30分,在广东省中医院内的广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36名老中医云集这里,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为他们举行的全国“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隆重颁奖仪式。颁奖仪式上,获奖者身着唐装,胸戴红花,在专门为他们铺就的红艳艳的地毯上缓缓走过,依次亮相。在这支获奖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当数90高龄的邓铁涛教授。而年龄最小的则是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陈宝贵教授。为了表彰这些为祖国中医药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功臣们,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张文康、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卫生部原副部长朱庆生,以及广东省人大、政府的有关负责同志,分别走到老中医坐席前,一一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并向他们表示祝贺。颁奖仪式结束后,当人们得知陈宝贵是获此奖项最年轻的一位时,有着中医泰斗之称的邓铁涛老先生拉着陈宝贵的手,深情地望着他说:“传承祖国中医药,是我们每个中医工作者的历史性责任,需要有一大批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做出极大的努力。如今有你这样年轻的中医专家,让我看到了中国中医药未来传承与发展的希望。”
  捧着国家颁发的最高荣誉奖,倾听着一位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老前辈的鼓励、期望和重托,也让这位从事中医药事业几十年,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奖的陈宝贵,萌动着多年来少有的激动。他暗下决心,回去以后,一定要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决不辜负领导和前辈们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
  十载从师苦学医
  走进中医药的大门,找到一位名师指导,认当时医院里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柳学洙作老师,对于陈宝贵来说是一种机缘,也是他获得中医药事业成功之路的根基。
  1978年8月,陈宝贵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被分配到县医院中医科,继续跟随曾经是清末四大名医之一的张锡纯关门弟子柳学洙老先生学习中医药,开始了他十年从师刻苦学习的磨砺。十年间,已经娶妻生子的他,除每周六回家看望一下妻子和孩子外,他几乎每天都和老师工作生活在一起。白天,他同老师在一起门诊,抄方子,为患者看病,晚上就同老师一起住在单位宿舍学习、查阅资料,照顾已经年迈老师的饮食起居。随师学医的陈宝贵十分刻苦认真,除了学习老师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外,还继承了柳老严谨的治学风格。例如,为考证一个“熬”字,他跑遍了天津、北京的各大图书馆,查阅了历代医学专著上百部、数千万字的资料,终于查到了依据,并写成了《中药炮制“熬”字考》的文章,填补了古医籍考证工作的一项空白。经过几年的随师学习和临床实践,陈宝贵于1983年至1984年到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进行为期一年的深造。在研究院学习期间,又使他系统地学习了《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也为他日后对老年脑病研究,创建“从‘神’论治”、“治胃八法、重建胃肠生理功能”学术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后来,当柳学洙因高血压患了脑栓塞,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时,陈宝贵也没有离开过老师。而是每天守候在老师身边,一面为生病的老师打针输液服药治疗,一面送水喂饭、端屎接尿,照顾老师晚年行动不便的日常生活。待到老师病情稍有好转后,热心中医药事业的柳学洙不再满足于在宿舍向徒弟传授中医药知识,进行中医药经验总结和资料积累,而是拖着瘫痪的病体,希望继续给患者看病时,陈宝贵最理解老师的心,在宿舍腾出地方,开始了对外门诊。就这样,陈宝贵除了侍奉老师生活外,坚持每天上午同老师一起在宿舍病床上接诊,帮助老师抄处方,为患者看病,下午帮助老师整理临床经验资料。有时,面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派子女前来问药,为了保证前来询诊的病人对症治疗,他还主动骑自行车到患者家中登门诊治。这些,让许多前来看病的患者十分感动,夸赞陈宝贵是一位工作上尽职尽责的好医生,老师身边的好学生,侍奉师长的“孝子”。而憨厚实在的陈宝贵听了却总是说:“白天黑夜地和老师在一起让我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侍奉好病中的老师是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一个诊后的下午,在那宿舍兼诊室的屋里只剩下了柳学洙和陈宝贵师徒两个人。这位年事已高,抱病工作的老中医望着徒弟,语重心长地说:“我这一辈子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北京是搞化学的,二儿子、儿媳虽然学中医,可远在北京。眼下,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把我这一辈子积累的经验都传给你。”望着老师凝重的表情,陈宝贵明白老师的心在想什么,他没有说话,只是含着泪,深深地点着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宝贵白天带黑夜地跟着老师转了整整十年,不仅和老师学到了许多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帮助老师整理出版了百余万字的医学专著。难怪柳学洙在出版每一本书时都郑重地写上:“编成此书全靠陈宝贵帮助整理”的内容。1982年11月1日,柳学洙在给陈宝贵的《中医继承出师书》中深情地写到:“陈宝贵自一九七八年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由领导选派与予共同作祖国医学继承工作,该生踏实认真,对于中医经典著作苦心钻研,总结临床医案,获效处与以剖析,所以有效之原理,于疑似间一点即透,举一反三,助予整印了《产后发热证治辑要》及《诊余漫笔》二书,喜其深得要旨。昔马俶晚年得尤在泾(清代两位著名中医,一师一徒)对人言,吾今得一人胜得千万人矣……。”并赠七绝诗一首:“保健从来重养修,轩岐古训耀千秋。继承我辈勤研讨,皕载芳踪羡马尤。”郑重地交给了陈宝贵。但是,《出师书》并没有让这对相濡以沫般的师生分离,而是直到1988年老师辞世,陈宝贵随从柳学洙老师整整学习了十年。有人曾问过陈宝贵:“你这样没家没业地整天围着老师转,像儿女一样侍奉病着的老师,图的是什么?得到了什么?”陈宝贵总是动情地说:“我跟随老师、侍奉老师的确很辛苦,图的是学习老师一生中积累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学到了一名老中医专家为祖国中医药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这些做人做事的知识道理让我享受终身。”老人临终前拉着他的手,含着眼泪,送给他一把藤椅、一支钢笔,告诉他活着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个忠诚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好医生。直至老师去世后几十年的今天,提起老师,他还在说:“每当工作、为患者治病遇到难题,我就会想起老师,有时甚至做梦还在向老师求教问计。我能有今天,做徒弟、随从老师学习十年是我人生成长、事业成功的根基。”
  患者心中的华佗
  如果说陈宝贵第一眼看到古人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大学毕业后跟上中医名家柳学洙学习中医就与中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的话。那么,陈宝贵则把自己所遇到的每一位患者也都说成是“缘分”。正是因为这样,自从做医生的那一天起,他就全身心地把自己所学的中医药知识和情感,倾注在了每一位患身上。
  有人说他是药到病除的“华佗”、“扁鹊”,有人说他是疑难病症的“克星”。本区一位叫李雪松的八十高龄的书法家患了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经过陈宝贵的精心治疗,很快得到了恢复。康复后行动自如的他亲手书写了“扁鹊重生”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制成木匾后,送给了陈宝贵。市区一位有名望的长者,患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变,身体异常瘦弱。当他得知陈宝贵治疗胃病有独到之处时,立即慕名来到中医院找到了他。经过几个月的中药治疗,这位患者也很快康复,并请书法家题了“华佗再世”四个字,制成匾后赠予陈宝贵。本区东马圈镇一位农民患了严重肺炎导致肾功能衰竭,最后被北京一家大医院劝其回家准备后事,病人家属一面准备老人后事,一面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陈宝贵。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老人就转危为安。全家人非常感动,立即请书法家写了一幅“医德高尚,妙手回生”的书法,做成匾后送给了医院。家居山东省潍坊地区的一名中年妇女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整天精神恍惚,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浑身没劲儿,盛夏时节有时冷得浑身发抖,需要穿棉衣、盖棉被,跑遍了山东、北京、天津的各大医院,既查不出病因,也找不到治愈的好办法,病情日益加重。有的按神经官能症处方,有的按心脏病诊治,都无济于事。前不久,她当老板的丈夫从网上查到了陈宝贵的名字,立即驱车赶到武清区中医院,找到了陈宝贵,并准备安营扎寨长期住下去治疗,说是啥时好了再回山东。经过陈宝贵几天精心观察治疗,只几服中草药,病人就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河北沧州一位农村女企业家由于日夜奔波操劳,患病8年,久治不愈,整天焦虑不安,几乎到了精神崩溃的地步。在亲属的陪同下,慕名来到中医院找到了陈宝贵,同样几服中药,很快精神抖擞地回村继续工作了。国家财政部一位女博士结婚几年怀孕后习惯性流产,多次找名医诊治,均未见效。经人介绍找到陈宝贵后,一向认真的他为女博士辩证分析后,说:“别发愁,我这有个老师留下的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秘方,你可以试试。”果然,不到一年,女博士就生了个可爱的“千斤”。今年1月9日,女博士在首都一家妇产科医院生下孩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丈夫给陈宝贵发条手机短信报喜,夸陈宝贵是“送子观音”。
  即使当了区中医院院长后,整天忙于行政管理、到处开会的他,也没有离开患者。除了每周一、周六两次专家门诊外,他的行政办公室、家里也成了经常为患者看病的诊室。有人曾劝他担任领导工作后就不要再接诊看病了,提醒他忙里忙外的别累坏了身体。陈宝贵听了却总是坚定地告诉人们:“当医生为患者看病天经地义,当医院领导为患者看病也是义不容辞。只有天天和患者打交道,才能当个称职的医生和院长。”
  为抢救危重病人,医院建起了ICU(重症监护室),组建了急救中心。陈宝贵要求中心内每来一位危重病人,都要通知他,挤时间也要参加抢救。走进医院的ICU急救中心办公室,数百名患者赠送的锦旗便映入眼帘。一位正在值班的医务人员说:“这些锦旗的背后,每一面都是一个生命的再生,每一面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几天前,一个心脏停止跳动十几分钟的老大爷,在4小时42分钟的时间里连续31次电除颤后起死回生,创造了医学奇迹;一个车祸造成脑内大面积出血,随时都有死亡危险的病人,在这里迅速开颅,抢救醒了过来……。
  搞管理更为优秀
  2006年,武清区中医院以环境面貌新、工作成绩突出、管理特色显著迎来了对外开放的一年。一年内,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两次组织72家中医院院长到院参观学习。去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来院参加天津中医药大学临床教育基地挂牌仪式时,看到武清中医院的建设发展,十分感慨地对人们说:“过去我只知道陈宝贵学问很深、医术很高,今天才知道陈宝贵当院长搞管理更为优秀,是一个非常称职的院长、优秀的管理者。”其实,了解这一医院的人都知道,几年前的武清区中医院还是个管理混乱、人心涣散、资产不足200万元,连年亏损、负债600万元的破烂摊儿。1998年,受命于医院的危难之中,担任了院党支部书记兼院长。走马上任后怎么办?有人为刚刚上任的他捏了把汗,有人怀疑这位有着“好人”、“好医生”称谓的他能否扭转局面。面对困境,陈宝贵经过冷静的思考,做出了一个又一个艰难而又果断的抉择。
  陈宝贵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明确地提出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项事业的成功,必须有科学的理念做指导。他说,过去中医院没有办好,不怨天,不怨地,不怨职工不争气,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思想混乱,理念不清。工作中,他没有凭着老经验,更没有拍拍脑门想当然的个人说了算、瞎指挥。而是结合本院的实际,查阅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治院理念,借鉴了国内外各大医院的管理经验,制定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德治院、人才兴院、环境立院”的办院方针。确定了“政策引导人、机制调动人、科学培养人、制度约束人”的管理理念。倡导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医院精神。请专家、名人设计了院徽,创作了院歌,并围绕一个又一个理念的创新,制定了各科室详尽的管理制度。很快,一个管理科学、规范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在医院内形成。随之而来的是这里环境、工作与人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实践很快让这位新的医院管理者意识到,每一项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都是人才的比拼,中医院要扭转被动局面,寻求更快发展,同样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来支撑。为此,一项兴院的“人才工程”开始了。他首先把本院内学历低的医务工作者送进大专院校和京津地区各大医院进修学习,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让院内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达到大本以上学历。同时鼓励已具有大学学历的工作人员读研究生。接着,陆续从全国各医学院校招收了48名本科生和2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充实到医院各科室。与此同时,他还主动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大专院校联系,为本院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医务人员争取带教研究生的资格,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学术品位、技术管理水平。眼下,院内已有7位专家型人才获得了带教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资格。其中在陈宝贵的指导下,已有6名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获得了学位证书,出师了2名学术继承人,同时带出了院内18名中青年专科医生。
  中医药有着两千多年的传统优势,是祖国医药事业的瑰宝,只有坚持科学创新,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中医药事业才能不断传承发展,才能在人类进步史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此,陈宝贵付出了很大的艰辛,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果。多年来,在医院他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在动物的试验室里,他不知守候、观察了多少个日月轮回;在药物临床使用过程中,不知道他费尽了多少千辛万苦,把一个个病例、数据记载得清清楚楚。就这样,他凭着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知识积累,组织带领医院职工创造了多项技术专利。目前已有11项技术发明专利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其中《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种治疗和预防老年性痴呆的药物》、《补肾安神及其制备方法》等已获得国家批准。发表相关论文32篇,参与编辑出版了10部中医学专著。
  坚持中西医互补,走中西医结合之路,是陈宝贵办院的决策。他认为,随着西医的引进发展,受到很大冲击的中医药业绝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发挥中医所长,利用西医之势,发展壮大中医,是当今中医院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陈宝贵在保持中医人才稳定,投入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投资数千万元,购置了大量现代化的医疗技术设备,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是中医‘四诊’的延伸”。他还引进了一批高水平、高职称的西医学术带头人,提出了中西医药并用诊治病人的方法。
  说陈宝贵当院长8年让医院发展了、变好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事实。8年前,医院资产不足200万元,如今已达上亿元;8年前,医院年经营收入不足600万元,如今年收入已超过6000万元;万元以上的现代化设备增加了百余台;环境优美、设施配套齐全的两万多平方米的门诊和住院楼拔地而起……。
  让中医走向世界
  他卧薪尝胆,雄心勃勃,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医药走向世界。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陈宝贵刚刚迈入中医药之门的时候,在他脑子里就深深记住了两位伟人说过的话。一位是毛泽东主席说过的“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中国对世界有大贡献的,我看中医是一项”。另一位是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说过的“在新中国,中医一定要有个大发展,中医不但在国内要占有地位,还要介绍到外国去,让西方知道,中医是人类的宝贵财富”。1998年,刚刚当中医院院长的他,就把设计的院徽整体外观定为地球形,把自己所从事的中医药事业融入了整个世界,告诉世界人民中华民族的中医药是世界文明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他想让祖国的中医药事业走向世界,为整个人类健康服务的雄心大志。
  从1995年至今,他曾多次参加国际间医疗学术交流研讨会,相继到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国家讲学,进行学术交流指导。他的《老年性痴呆从“神”论治》、《回神颗粒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等学术论文引起了国外医学专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1995年,他应日本日中友好株式会社的邀请,东渡扶桑传播中国中医药文化及临床治疗经验,受到了日本人民的欢迎。为了感谢陈宝贵到日本讲学的贡献,日本院方曾多次向武清中医院赠送现代化医疗设备。
  1996年、1998年,他先后两次应加拿大的邀请,到纽芬兰大学医学院讲中国传统医学,每次讲学的时间都在两个月以上。即使在应邀参加的纽芬兰省卫生部长父母结婚60周年的纪念日上,他也向来宾们大讲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理论、常识及保健治疗作用,让在场的外国人对这位来自东方的中年专家刮目相看,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中国的中医药了不起。此后,他又应美国纽约世界传统中医研究会、德国洪堡大学医学院、澳大利亚医学界的邀请去讲学,传播中国医药学知识。还应邀担任了澳大利亚的全国针灸中心名誉主任。
  陈宝贵在国外讲学期间,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患者治病,传播中医药知识,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中医。加拿大有一位叫凯米欧的中年妇女找到陈宝贵,诉说了她想生个孩子,可跑了美国、加拿大的几所医院诊治都未能生育的苦衷,希望陈宝贵用中国的医学为她解除这一难题。陈宝贵为她四诊(望、闻、问、切)合参后,给她开了处方。几个月后,她怀孕了,到处夸赞中国的中医药好。凯米欧产后的第二天,纽芬兰报就发表了题为《中国医药学是打开疑难病症的一把钥匙》,详细介绍了陈宝贵用中医治疗不孕症的事迹,轰动了整个加拿大。随着他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大,希腊驻中国大使馆参赞等7人多次专程来到医院请他治病,波黑大使把正在学医的儿子送到医院向他学习中医,德国康复代表团先后两次到医院来学习考察。
  到国外去建中医院,让陈宝贵把中医药事业推向世界的梦想变成了现实。2002年5月的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市区,中国天津武清中医院马来西亚分院在一片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隆重开业,陈宝贵亲自担任了这一分院的院长。开业仪式后,他和分院工作的所有医生一起,迎接了第一批患者就诊。这些前来就诊的患者之中,有华人,有当地的马来西亚人,也有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外国人。此后,陈宝贵每年到分院检查一次工作,并为当地居民义诊,而每次义诊他都从早上九点钟开始,到下午三、四点钟才能结束。随着马来西亚办院的成功,菲律宾、澳大利亚、德国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纷纷邀他去办分院。面对各国的诚邀,他总是乐呵呵地说:“随着医院的发展,我们将不断扩大合作领域,逐步把中医药推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近年来,国外许多医疗研究发展机构相继看中了中国中医药,美国、德国等一些想开发中药的机构找到陈宝贵,与他洽谈有关专利的开发、经销合作意向。
  憧憬未来不停步
  陈宝贵就是这样,在他所钟爱的中医药事业上执着追求,不懈努力,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对此,党、国家和社会给予了他很多的荣誉。“全国中医药传承特殊贡献奖”、“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市级劳动模范”、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七五、八五立功奖章获得者、天津市科普先进工作者、天津市人大代表、武清区杰出人才、武清区政协常委、武清区首届“十佳”医务工作者。兼任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体质学会常委、天津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天津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众多的社会职务。
  面对荣誉,陈宝贵仍始终把自己植根于所热爱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沃土之中,从来没有过丝毫停下脚步的惰想。2006年9月,考虑到医院后续人才的培养,使自己腾出更多的精力从事中医药研究,他多次找到区领导,要求让位于年轻人,担任了医院的名誉院长。从院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广东、山东等多家医院看中了他的专业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国内外的影响力,曾以优厚的条件高薪聘他去担任院长和首席专家,区内也有人试图邀他合作开门诊赚钱,都被陈宝贵一一拒绝。他说:“钱并不能体现我的全部价值,发展中医药事业才是我一生的追求,武清中医院是我的根,现在我有时间了,要静下心来搞学问、做科研、带学生,扶植年轻的院长,帮助医院创“三甲”,让武清中医院不断登台阶、上水平,尽快成为全市、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中医院。
  载2007年3月15日《天津日报》
  走向世界的科学探险家刘少创
  艾闻 郑桂东
  连日来,国内外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着一个令世人瞩目、惊叹的武清人。他就是曾徒步去北极考察探险,成为中国在单人无后援条件下成功到达北极点的第一人,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分析和徒步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已重新测定了世界十条大河的源头和长度的武清籍科学探险家刘少创。近日,记者拨通了他的电话,对这位享誉世界的科学探险家进行了深入采访。
  今年44岁的刘少创,1963年11月生于武清区梅厂镇小潘庄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小勤奋好学,聪慧且胆大心细,善于思考敢闯敢为,孩提时的他就有“刘大胆儿”之称。1981年从杨村一中毕业,并考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85年大学毕业后,在国家防灾科技学院防灾技术系测量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由于他治学认真严谨,业绩突出,深受院领导和师生们的赞誉。但他却始终不满足自己波澜不惊的教书生活,而是喜欢别人不愿意做或想做又难以做到的事。为寻求突破,他再度返回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攻读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于1997年获得了工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相继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相关论文、文章,很快成为国内外颇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
  在国内外众多媒体的报道中,科学探险,并成功地创造了中国两个“第一”,是刘少创事业中极为光彩夺目的一篇。一次是1995年,作为全国第一批徒步走北极活动的一员,他参加了中国首次徒步走北极活动。去北极前,包括刘少创在内的全体科考队员在松花江进行封闭式训练,考验体能,两个人搭伴拉一架雪橇在冰上行进、宿营。当时气温是零下35度多,按规定,队员们5天5夜不准上岸,谁挺不住上岸了,就取消其参加科考队的资格。5天里,他天天拖着头橇引路,在河冰上奔跑。当年5月,刘少创和其他科考队员一行从距北极点直线距离200多公里的北纬88度、西经90度出发,徒步在冰上走了13天最终到达北极点。到北极点那天,刘少创走得最快,比大队提前1小时到达北极点。更令人称奇的是,在那次北极行中,当时有个队友的鼾声太大,为了能休息好,保持第二天探险的充足体力,他一连13个晚上躺在自己在雪地上挖的雪坑里·睡觉。
  另一次是2002年,在他主持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确定的北极科考项目时,他再次进发北极,并成为中国在单人无后援条件下徒步成功到达北极点的第一人。这次北极之行完全可以采取乘直升飞机和坐破冰船进行,而他认为徒步行走考察,沿途可以做一些更细致的科考工作,真实地采集海冰厚度、海水漂移、温度、风力、气压等有关资料,为今后遥感应用研究和大规模的冰上考察积累原始数据。3月3日,刘少创带着他的科考设备和探险器材,从位于北纬81度的俄罗斯共青团员岛出发,开始了他徒步北极探险考察之行。徒步行走北极被喻为比登珠峰还要难十倍的探险,此行的艰险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走进冰天雪地、荒无人烟的北极后,在一次支起帐篷做饭时,不小心点燃了泄漏的燃料,火烧着了帐篷,为了保护探险设备,他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帐篷奋力扑救,最终保全了探险设备。在走向北极点的路上,他遇上了被称为北极两大“杀手”的冰裂缝和北极熊。他几次掉进了冰裂缝,都凭着经验与冷静,适时采取措施,才没有葬身冰海。行进途中,一只饥饿的北极熊一直近距离地跟踪了他一天,随时都有被饥饿的北极熊攻击吞食的危险。开始,他想用信号枪把熊吓跑,可饿极了的北极熊竟然不害怕,仍然尾随不懈,被逼无奈,他只得用步枪射击驱赶,靠震响的、擦身而过的步枪子弹才让那头北极熊调头而去。经历无数考验后,于4月26日下午5时,刘少创到达了北纬90度的北极点。此次探险,让这位聪明智慧钢铁般的武清人,在挑战人类自身极限的同时,还获取了大量科考数据,为进一步开展遥感研究奠定了基础。
  给世界大河溯源量身,使刘少创成为科学探险经历中令世界瞩目的人物。澜沧江(湄公河)源头到底在哪儿,一直是国际地理学界的难题。有人说发源地在青海杂多,也有人说在唐古拉山,说法足有十几种。1999年,刘少创所在的遥感所立项,决定利用遥感技术确定澜沧江源头位置。当年6月21日,他和两个藏族向导各骑一匹马,另有两匹用来换乘和驮行李,从青海杂多县莫云乡出发。行进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荒草甸子和石滩上。途中,由于受到游牧藏民的牧羊犬的惊吓,刘少创所骑的马突然狂奔起来,他从马上栽了下来,晕倒在地,躺在地上十几分钟以后,他才逐渐恢复正常。在抵达野永松扎营的时候,他们拣来牧人留在冬季放牧营盘的牛粪点火、烧水、泡方便面。6月26日,他们沿谷涌河北上,来到一片被几座山夹在中间的积雪盆地,周围最高的山被当地人称作“吉富山”。经过测量,这里与卫星影像显示的情况基本吻合,于是他确定这里即为澜沧江源头。为确保考察的准确性,2000年、2002年,他又两次进入澜沧江源区,最终确定了源头位置是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吉富山,海拔5200米。从这里算起,澜沧江的长度是4909公里。
  长江源头何在?也是专家、学者多年争议的课题。1976年,中国组织专家考察长江源区,结论是,源头五大河流中沱沱河最长,约375公里,当曲长357公里,据此确定沱沱河为长江源头。此后,不少科学家对这一结论提出了质疑。2000年9至10月,刘少创和他的同事去了长江源区,对沱沱河和当曲进行实地考察。他们用卫星遥感图像量测各个支流的长度,量出当曲长360.8公里,沱沱河长357.6公里,当曲比沱沱河长3.2公里。而且,在刘少创看来,沱沱河的长度已经把姜古迪如冰川的12.5公里也加进去了,如果再去下这12.5公里,当曲则更长。按“河源惟长”准则,当曲才是长江正源。另外,据现在记载长江长度都是“约6300公里”。刘少创认为长江有多长,不能约,即便说长江是约多少公里,也得有根据,应该往最准确的数上约,而不应该往最长的公里数上靠。为此,他又二上杂多,寻找长江的最长之源,并以此为基础确定长江到底有多长。最后他用近40幅覆盖长江干流的卫星影像,沿河道的中心线,对长江正着量三遍,又反着量三遍,得出长江最新的长度是6236公里,比公认的约6300公里“短”了60多公里。从1999年至今的八年时间里,刘少创通过考察源头和卫星遥感影像分析,重新测定了世界十条大河的源头和长度:尼罗河7088公里、亚马逊河6575公里、长江6236公里、密西西比河6084公里、叶尼塞河5816公里、黄河5778公里、额尔齐斯河5525公里、黑龙江5498公里、刚果河(扎伊尔河)5118公里、澜沧江(湄公河)4909公里。有关专家、国内外权威人士认为,这些河的长度均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测量数据最精确的。
  作为一个世界顶级的科学探险家,刘少创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他并未因此而停下脚步。当记者问起他今后的打算时,刘少创说,他已将怒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河等列为近期探测目标,不久将奔赴新的探险征程,去破解更加广阔的科技之谜。当记者告诉他,家乡的人们、家乡的媒体十分关注他时,刘少创动情地说:“感谢家乡父老的惦念,感谢家乡媒体的关注,我一定大胆地闯,扎实地干,为祖国、为家乡争光。”我们由衷地祝愿他在今后的科学探险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少创,家乡人们祝福你健康、顺利!家乡人们在等待你创造更多的新奇迹。
  载2007年7月24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中西医结合的创始人李恩
  陈景山 马金东
  在中国中西医结合领域,有一位享有很高声誉的教授,他就是中国中西医结合会的常务理事,原籍武清的李恩。近日,由“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委会”编辑出版的《开国将士风云录》中,将其事迹收录其中。
  李恩1929年12月29日生于河西务镇大龙庄村。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省管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我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河北医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长。
  李恩1946年于河西务镇内一所小学毕业,考入北平(北京)艺文中学。1947年在艺文中学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地下组织—“民联”,从事学生运动,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医学系,同年留校任教。1969年,李恩在河北医科大学创办了肾病研究室,开始从事中西医结合学科及研究工作。他结合临床工作,进行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的研究,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髓生血,髓通脑,脑为髓之海”的理论,提出了“肾—骨—髓—血—脑”一体论假说,发展了中医肾本质内涵;从学科的要素和本质切入,为中西医结合进行了科学定义;提出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为“生物—自然—社会—心理—个体”。1981年参与创建了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1994年5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李恩的《中医肾本质现代研究》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并被大会授予“世界传统医学功勋金奖”。
  近些年,李恩主要应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多项课题。曾多次获得省和全国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肾—骨—髓—血—脑”一体论研究》,获2006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恩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肾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众多肾脏疾病患者解除了病痛。此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肿瘤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在理论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研制的“抗骨松冲剂”(丹杞颗粒),通过全国专家鉴定,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作为学科带头人,李恩于1988年主持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西医结合学院——河北中西医结合学院。探索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为全国基层培养中西医两法治病的医生两千余人。在平时的教学中,他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竞争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1997年,时任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的李恩,倡导设立了“生物化学优秀奖”,并拿出国家给予的政府特殊津贴作为奖励基金,还以由他主编的学术专著作为奖品。2002年,他负责的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化学课程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高校首批“精品课程”。多年来,李恩相继培养硕士26人、博士28人、博士后3人。
  李恩教授善于编著,热心科普和社会公益活动。主编和编写了《中国中西医结合临床全书》、《临床医学问答》,出版了《李恩学术论文选》(一、二集)等20多种书目,400多万字,分别由省和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其中《临床医学问答》被翻译成维吾尔文,与《中西医结合临床全书》同时获得“学术著作奖”。他主持和参与了众多科普活动,写了大量的科普文章,被河北省科协授予“河北科普奖章”。2004年12月25日至26日,在河北医科大学报告厅,召开了有全国百余位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河北省有关领导参加的“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发展高层论坛暨李恩学术思想研讨会”,他的学术思想受到了与会同行的高度评价。
  李恩为人谦和朴实,在平时的教学和研究中,态度认真严谨,从不争名夺利,在国内外均享有很高声誉。年近八旬的李恩教授,已从医从教50年,现仍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河北省医学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研究》等10多种刊物编委或顾问,曾先后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中医学中药学科评审组成员,卫生部视听教材高等医学教育中医学科专家组组长。面对众多的荣誉,李恩教授保持平和的心态,他表示,作为中西医结合的老科技工作者,要继续开拓创新,为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载2007年12月11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知识出处

武清人

《武清人》

出版者:大众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天津市武清区的人物事迹,其中包括了享誉海内外的书画大师刘炳森、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杰出的穆斯林画家阿里·雷公、相声名家师胜杰、核工业战线上的冯树荣、著名真菌学家刘波、飞机维修专家丁学起、全国优秀教师史学忠、昔日理科状元今日清华骄子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