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名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人》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714
颗粒名称: 艺术名家
分类号: K825.7
页数: 44
页码: 1-44
摘要: 本文收录了武清区的艺术名家,其中包括了享誉海内外的书画大师刘炳森、巾帼画家刘继瑛、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中国京剧十大名票张宝奎、从武清走出的明星杨立新等。
关键词: 武清区 人物 事迹

内容

享誉海内外的书画大师刘炳森何俊田
  说起刘炳森先生,对武清人来说,不仅是家喻户晓的名人,而且是许多武清人引为骄傲自豪的传奇人物。
  刘炳森,字树盦,号海村,幼年自号刘五先生。1937年8月生于上海,祖籍天津市武清区大良镇海自洼村。1962年夏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山水科本科毕业,同年秋,入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书法绘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作至今。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刘炳森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书法家和国画家,青年时代就已蜚声日本。山水画注重以书法用笔入画,画风朴茂淳厚,然而多年来其画名却为书名所掩。书艺向以隶、楷著称于世,并兼长行、草,传统功力深厚,书风凝重稳健而又俊逸潇洒,其出版物总发行量已达300余万册,因而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他的隶法,在坚实的传统功力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用现代的审美意识,并参以姊妹艺术的某些韵律和情趣,加上自身的文学素养,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当代中国书坛上独树一帜,世称“刘体隶书”。其楷书宗鲁公(颜真卿),尤得益于《勤礼碑》,书体雄强朴茂,端庄遒劲,雍容大度,气势开张,加之又融入了众门之妙和自家创意,遂有骨劲气清、风神超迈之象,于当代书坛度越骅骝。1990年5月,荣获日本“富士美术奖”。文学著作有散文集《紫垣秋草》等问世。
  近年来,刘炳森先生怀着热诚友好的感情,先后出访了南美洲、北美洲、西欧、北欧和南亚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宣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书画艺术;为了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他已近40次东渡扶桑,几乎走遍了日本列岛。
  已是享誉国内外书画艺术巨擘的刘炳森,十分关注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他那倾心竭力支持武清教育、文化及各项事业的感人事迹,在众乡亲之间几乎有口皆碑。当他听到《天津日报·武清资讯》创刊的消息后,即刻欣然动笔,为本报题写了报头,饱含深情地献给了编辑部,献给了武清的乡亲父老,也献给了每一位《天津日报·武清资讯》的读者。
  载2004年7月1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巾帼画家刘继瑛
  尹征
  今年86岁的刘继瑛老人,是武清区下伍旗镇北太平庄村走出的当代著名书画大家。
  童年时期,刘继瑛的父母为她办了家馆,请了两名教师,分别教授四书五经和语文算术,即灌输三纲五常,也吸收近代文化。特别是家中的书画古玩,引起她极大兴趣。她一面细心观察,一面耐心细致地临摹。这一爱好引起父母、姑妈的重视,请来当地有名的画师教她绘画。
  1938年,20岁的刘继瑛考入北京“京华艺术专科学校”,学起中国绘画,拜赵梦朱、邱石溟等名师学画花卉、翎毛。不久,又拜在爱新觉罗·溥儒(心畲)大师门下,前后十几年,跟溥儒先生学诗、学书、学画。
  建国后,刘继瑛应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动求教于王雪涛先生,尽得王画奥妙神髓,她绘画的牡丹、鸢尾、紫藤、喜鹊等,艺熟色俏。1957年,中国画院成立。王雪涛老师举荐刘继瑛加入画院,并授予画士称谓。
  刘继瑛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临古,二是创作。临古画大都是早年之作,几可乱真,深得诸多画师的赏识,为建国后的美术史增添了光彩;创作画是积几十年的功力,创作出为人喜闻乐道的花卉虫鸟作品,立意高雅,构图严谨,气韵生动。她笔下的墨荷、金粉牡丹颇有古意新趣。2001年中央文史馆为她出版了《刘继瑛画集》,中国书协主席启功先生、书画大家尹瘦石先生为画集题名、题字。
  刘继瑛老人品格高尚,画如其人。一位书画评论家称颂她“似牡丹雍容华贵,似莲花高洁清澈;若花间蜜蜂,博采广集,用虔虔之心诚待师友,以琴、棋、书、戏滋养情趣,于现代化大都市中绽放清香。”
  刘继瑛老人关心武清,热爱家乡。曾与在京的刘炳森等武清籍书画名人一起切磋书画艺术,畅叙乡情故旧,关注武清发展。她常说,我虽年事已高,不便参加各种乡友联谊活动,但我还时时惦念着家乡,愿意不断地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载2004年7月13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
  长征
  在武清区,知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的人不少,可知道她还是个武清人的却不多。
  赵燕侠,1928年出生于苦难的梨园世家,祖籍武清区曹子里乡大三庄村。自幼在父母督导下练功学艺,7岁随父离开家乡到杭州、上海等地搭班唱戏。后来辗转到了北京,先后拜李凌枫、荀慧生、褚玉香、何佩华等名家为师,学习了王(瑶卿)、荀、梅派的艺术特点。15岁,主演《十三妹》,开始在京剧舞台崭露头角,后又主演《大英烈传》,并与前辈名家金少山、谭富英、杨宝森、马连良等联袂演出《武家坡》、《二进宫》、《霸王别姬》、《坐楼杀惜》等剧目。她戏路宽,青衣、花旦、刀马旦、文武小生等多种行当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都能演。而且从剧中人物性格出发,突破程式、行当的界限,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她做戏洒脱,唱腔悠扬婉转,节奏鲜明,念白清脆甜亮,咬字清晰,为业内外行家所称道。
  1947年,19岁的赵燕侠组建“燕鸣社”,在京、津、沪等地演出,由她担任主演的《红娘》、《玉堂春》、《荀灌娘》等在继承荀派风格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性发展,唱、念、做、打别具一格,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燕鸣社”改名“燕鸣京剧团”,后于1961年并入北京京剧团,赵燕侠任副团长,多次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老一辈艺术家同台演出。赵燕侠经常在《白蛇传》、《红梅阁》、《碧波仙子》等剧中唱大轴。1964年,赵燕侠主演现代京剧《芦荡火种》(沙家浜),成功塑造了阿庆嫂的艺术形象,为实现传统艺术形式与革命内容的统一做出了贡献,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文革中,由于她为人正直,遭受了“四人帮”的残酷迫害,被剥夺演出权利达十年之久。著名书画大师刘海粟亲笔书赠“赵燕侠骨”、“艺海雪莲”八个大字赞其德艺。陆定一寄赠她五言诗一首:
  梨园家世女,苦练艺超人。女侠十三妹,冤狱玉堂春。
  此身无媚骨,不屑伍奸嚣。塑造阿庆嫂,京剧天地新。
  短短40个字,总结了赵燕侠的艺术生涯,高度评价了她的品格和情操。
  1979年,北京京剧团恢复,赵燕侠任一团团长,并于1980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她着力培养青年演员,大胆进行艺术团体的改革。著述有《燕舞梨园》、《我的舞台生涯》等。
  如今,76岁高龄的赵燕侠仍然精神矍铄,每天除了整理资料,还经常到剧团辅导青年演员排练演出,为京剧事业的发展默默地做着自己的贡献。
  载2004年8月3、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中国京剧十大名票张宝奎
  艾闻
  在武清区,提起张宝奎的名字似乎有些陌生。但在河北省,在全国的许多戏迷中,47岁的他却早已名声大震。近年来,他先后荣获第四届、五届“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一等奖,并获得“中国京剧十大名票”和“功勋票友”称号。
  张宝奎,1957年3月生于天津市武清区东马圈村。现为河北省任丘市文化馆干部、任丘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他中等个头儿,浓眉朗目,正直豪爽,自幼天资聪颖,酷爱京剧。少年时,他就是村里京剧团的小演员,时常同成人们一起登台演出。1976年,19岁的张宝奎凭着对京剧的酷爱与激情,到廊坊市报考京剧团。却正逢京剧团外出演出,于是,他又走进廊坊市河北梆子剧团,被“伯乐”一眼相中,成为一名专业剧团的正式演员,并很快成为团里的台柱子。
  事业上,张宝奎坚韧执著、永不满足。1983年,他毅然离开廊坊河北梆子剧团,走进了唐山市京剧团,以圆自己多年向往的“京剧梦”。接着,他又先后拜中国京剧院邓少卿先生、中国戏曲学院刘国通教授为师,专攻老生。经过名师的指点和自己对京剧的感悟与刻苦训练,张宝奎演唱艺术上有了明显提高。他音域宽、音色美,尤以高、甜、脆、柔见长,唱腔处理细腻、委婉,很快成为观众喜爱的京剧名角。
  在追求京剧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张宝奎虽有过坎坷,但他又是幸运的。1987—1990年,他在歌舞风行,京剧衰落,剧团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含泪告别戏剧舞台,先后走进廊坊市歌舞团、河北省曲艺歌舞团,北京市海淀歌舞团改唱民歌,到全国各地演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当李双江听了他的演唱后,感觉他的音乐天赋很好,和自己的嗓音相近,当即把自己的歌曲录音赠给张宝奎,并把自己创造的“深呼吸、高位置”的控气法,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手把手地教他吐字、发音、换气。这些对他日后京剧演唱艺术的提高,起到了借鉴作用。如今,每当提起这段历史,张宝奎仍激动不已。
  张宝奎京剧演唱艺术水平的提高,还得益于不辞劳苦的奔波演出。近年来,他经常同一些大型戏剧文艺团体的名角同台演出,切磋学习技艺,接受名家指点。他时常深入部队、油田、农村、基层,为普通战士、工人、农民演出。特别是接连不断地高规格的戏剧比赛,更使他有机会得到同行高手的点拨,艺术水平不断提高。
  成名后的张宝奎时刻惦念着家乡的变化与发展。他曾多次表示,有机会来武清向家乡的父老做一次汇报演出,以此来报答家乡的养育之恩。
  载2004年8月24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从武清走出的明星杨立新
  木子
  说起杨立新,、许多人都会联想到他在电视剧《我爱我家》中扮演的贾志国,以及话剧《日出》中的方达生和话剧《雷雨》中的周朴园等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关于他的明星生活,人们也都耳熟能详。然而,知道杨立新是武清人的并不多。原来,他是从河北屯镇杨家街走出的“明星”。
  1974年,16岁的杨立新看到北京人艺演员班招生的海报,便背着家人偷偷去报考,并顺利通过考试,迈进了北京人艺的艺术殿堂。
  经过多年的演艺生涯,杨立新成功塑造了许多影视剧中的“小人物”。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在《哗变》中扮演的军医伯德。剧中的伯德医生出场仅有六分钟,一开始他自信、矜持,出语字斟句酌,风度温文尔雅,很为自己的医学知识而得意,但在律师的层层诘问下,渐渐乱了方寸,无法自圆其说,尽显自作聪明反被愚弄的狼狈。杨立新惟妙惟肖地演出了人物心理和情绪变化的层次和节奏,他设计的几次摘脱眼镜的动作也很传神,观众的掌声和笑声证明了杨立新的成功。
  2002年,从艺28年的杨立新,因为成功塑造了话剧《天下第一楼》中的卢孟实和《万家灯火》中的“田政府”而荣获当年的国家最高奖——“梅花奖”。
  尽管电视剧《我爱我家》、《海瑞》等让他火遍了大江南北,在他的身上依然带有武清人质朴、热心的秉性。著名演员徐帆,一直称呼杨立新为“恩人”。因为是杨立新的帮助,改写了她的人生旅程。那是有一年春节,徐帆收到杨立新寄来的贺卡,提及北京人艺和中央戏剧学院办班招生,并鼓励她报考。事隔多年,徐帆在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中追忆往事,说起自己考大学时所受的关怀,她哭了。她说“我特别感谢杨立新和他的夫人。考大学时,她太太知道我贫血,给我备红糖水和巧克力,我觉得不管我这辈子考取不考取,她都是我的亲人。”“上大学期间,每个星期天我都到杨立新家改善一次伙食,‘打打牙祭’,三年半一直都是这样的。前两年我才知道那会儿杨立新为了给儿子买钢琴,勒紧裤腰带,很多时候只吃方便面。”
  不仅是对徐帆,杨立新的豪爽仗义、乐于助人,在演艺圈里是出了名的。就是每年的武清籍“在京乡友”聚会上,见到他时也总让人有“邻家老大哥”的感觉,亲切、随和、自然,每当谈到家乡文化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时,他总是自豪地说:“别忘了我也是武清人,如果有需要我做的事情,尽管来找我,我也想为家乡做点贡献!”
  载2004年9月7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杰出的穆斯林画家阿里·雷公
  冯品清
  阿里·雷公,回族,原名雷孝书,祖籍武清杨村,1954年生于北京。现为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并兼任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际交流促进会理事,中国当代诗书画研究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等。
  雷公从小家境贫寒,虽爱好绘画,但没有起码的学习条件。文革中父亲遭冤案,逼得他一度乞讨为生。可他从未放弃绘画的念头,一有空余时间,就捡起铅笔头儿学画。后来父亲平反,他获得重返校园的机会,绘画艺术的幼芽从此获得了生机。他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校内的美术培训班,又到数十里外的北京文化宫去学画,同时去美术学院拜师求艺,常因赶不上末班车而徒步回家,有时就在火车站过夜。
  1972年,雷公到北京画院求师学艺,有幸结识工笔画大师潘兹,成为他的学生,后又得到书画名家任率英、俞致贞、刘力上、黄均、丁井文和刘炳森等老师的教诲,进步很快。1979年北京工笔重彩画会成立,阿里·雷公得以一次次有新作参加画展,一步步迈进艺术的殿堂。自1980年起,雷公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并获奖,曾在温州、兰州、平凉、泰安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德黑兰、
  芝加哥、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阿里·雷公的工笔人物、山水、花鸟皆精,尤善画龙,工写兼能,通诗文书法。他结合中东及伊朗细密画之长,创作出一批前无古人的中国细密画,得到了国内外艺术家的赏识。其中《波斯织女》、《铜匠》、《张骞出使西域》等一批既有中国民族传统,又有鲜明伊斯兰特色的中国细密画,不仅受中国人民的喜爱,还受到伊斯兰人民的青睐,荣获中国伊斯兰细密画派创始人的殊荣。
  今年9月,应马来西亚“郑和与回教文化基金会”的邀请,雷公携刚刚完成的《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张骞出使西域》两幅约一丈六尺的细密画巨作,和《奇迹》、《沙姑姑舍生救邻》、《仙马》、《鸽子》及《祈祷和平》等一批伊斯兰风格的新作,并组织了北京、青海和甘肃近百幅回族书画家的作品,代表中国穆斯林书画家前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参加“欢庆中马建交30周年和伟大航海家郑和首次航行600年纪念展暨2004国际钱币展”。
  阿里·雷公关心家乡武清的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积极参加“在京武清书画家联展”,多次回乡看望家乡父老,参加家乡的书画联谊活动。
  载2004年9月14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相声名家王谦祥
  马仕奎
  提起相声名家王谦祥这个名字,很多爱好相声的人都很熟悉。但说起他的籍贯,恐怕知道的人不多。王谦祥,1948年2月出生于武清区城关镇大桃园,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任中国煤矿文工团曲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王谦祥的父亲,曾与北京戏曲界、曲艺界的几位名演员有较深的交情,并且也是一位京剧迷、曲艺迷。王谦祥幼年在父亲的影响下,爱说爱唱,他的摹仿能力很强,听到的就能记下来。50年代,王谦祥随父母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那时,他父亲写了两段相声,内容是歌颂“草原钢城”包头,父子俩同台演出,他父亲给他捧哏,赢得听众的赞赏,曾多次获奖。1960年夏,年仅12岁的王谦祥从包头来到北京,考入北京曲艺团学员班,与李增瑞一起学习相声。由于他聪明伶俐,在艺术上进展很快,说、学、逗、唱四门功课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后来又学会了快板、山东快书等和相声相近的兄弟曲种。他表演的《叔嫂情》、《戏与歌》、《换包装》等相声,风趣而不油滑,幽默而不喧闹,表演内在含蓄,有收有纵。
  王谦祥在台上、台下都很有“人缘儿”,一张幽默、风趣的笑脸,让人倍感亲切。演出时,他和老搭档李增瑞互为映衬,相得益彰。2003年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演出时,他们合作演出的《方言外语》,即用中国方言讲英语,受到各国驻澳大使、领事们的欢迎,美国驻澳大使握住他的手连连称赞:“你讲的英语太好了,到我们国家最高学府去教英语好了。”有播种就有收获。王谦祥凭着天分和自己的勤奋努力,在艺术事业上结出丰硕果实。他先后荣获文化部全国曲艺节目调演表演一等奖、北京国庆40周年征文比赛创作、表演双一等奖、文化部“金狮杯”表演一等奖、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奖”表演奖。
  当问起今后的打算时,王谦祥深情地说:“2000年,武清撤县建区时,曾到家乡演出过。今后,我想与李增瑞老师一起,准备再搞一场专题晚会奉献给大家,如果有机会首先奉献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当提及对相声的看法时,王谦祥引用了喜剧大师卓别林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没有笑的一天是浪费的一天。”
  谈起家乡的变化时,他更是滔滔不绝:“家乡的变化今非昔比啊!每次路过武清,看到鳞次栉比的住宅楼、崛起的武清开发区、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哪怕是家乡一个微小的变化,我都会从心底里高兴,特殊的乡情便油然而生。我祝愿今后的武清会更加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祝父老乡亲生活幸福。”
  载2004年10月12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海河情艺术团里的老乡储丛善
  国强 希军
  10月21日,在石各庄镇举行的“海河情”下乡慰问演出中,当身穿传统长袍、面带深情微笑的储丛善刚一登台亮相,即刻引起了台下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笑,许多现场观众都知道他是咱们武清老乡。
  储丛善这次参加“海河情”艺术团演出的节目是山东快书《武松打虎》,然而,他上台没有直奔主演剧目,而是早在演出前,就搜集了大量武清近年来发展变化的资料,自编了一段《夸家乡》,把武清的变化叙说得生动感人,把一串发展的数字说得准确无误。他的精彩表演和真挚的乡情、友情,不时引起台下家乡观众的共鸣和热烈掌声。接着,他的山东快书《武松打虎》又以诙谐的语言和惟妙惟肖的表演,同样使观众爆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
  1946年,储丛善出生在豆张庄乡豆张庄村的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和哥哥那时都在村里的花会表演队担当角色,在他们的影响下,储丛善从小就特别喜欢听相声和快板,经常跟着收音机边听边学,上小学后,他在文艺方面的特长得到了老师的培养,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在学校里表演太平歌词、山东快书等曲目。
  1958年,储丛善遇到了一次难得的机缘,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和赵佩茹下放劳动,住在了他们家里。两位大师在闲暇之余教了他许多相声、山东快书的基础知识、功法和段子。1959年底,储丛善考入了天津市曲艺团。两年后,他参军加入南京前线歌舞团,之后经常深入到部队进行演出。他在表演中非常注意从身边发现典型人和事,并随口就编出合辙押韵的段子现场表演,练出了即编即演的功夫,很受部队官兵的喜爱。1973年,储丛善转业后又回到了天津曲艺团,并开始到全国各地进行演出,为广大观众献上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山东快书节目。特别是他自编自演的《恋爱进行曲》,结合了流行歌曲、戏曲等优美曲段,得到了全国各地群众的喜爱,演出20年来,久演不衰。2000年和2001年,储丛善两次随团到台湾演出,他的山东快书轰动宝岛,当地媒体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如今作为国家一级演员的储丛善,来家乡演出已经是第四次了。采访结束时,他即兴编了四句顺口溜,作为祝福送给家乡父老乡亲:“海河情逢600年,小康村庄焕新颜,牢树科学发展观,幸福美满万千年。”
  载2004年10月16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热心公益事业的书法家李洪海
  学征
  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军事博物馆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友好联谊会理事的李洪海,不仅是眼下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书法家,还是个从白古屯乡东马房村走出的武清人。
  李洪海1946年出生,自幼喜爱书法和篆刻,临习碑帖每日不辍。上世纪70年代,从部队转业来到北京的李洪海有幸拜书法大家启功先生为师,得到精心指点,书法造诣和文化素养都有了很大提高。李洪海的书法作品以楷书为基础,行书为综合运用,形成了结字内紧外拓、疏密相间、骨势清秀、精美洒脱的书风。篆刻治印则章法变化多姿,古典雅丽。他的书法、篆刻作品曾在《人民日报》、《中国画报》、《解放军报》以及《欧洲时报》等国内外报刊上发表,并先后百余次在国内外书法大赛上获奖,1989年他曾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成功举办了个人书法、篆刻展。他的艺术经历及作品被收入《中国文艺家传集》、《世界当代书画家作品集》等。1992年,被列入世界书画名人。他的书法作品被有关部门指定为我国领导人赠送外国元首、政要的礼品。2002年8月,为祝贺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81岁生日,李洪海精心书写了一个巨幅“寿”字,寄送到国际奥委会总部,萨马兰奇对此表示十分感谢。
  事业有成的李洪海非常热心公益事业,经常为慈善、教育、扶贫等捐赠书法作品。同时,他也很关心家乡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在北京的同乡刘炳森、刘继瑛、石宪章等书画名家多次组织武清书画爱好者参加国内外各类书画活动,推动家乡书画艺术的发展。去年,李洪海的家乡东马房村新建小学教学楼,李洪海在欣喜之余,特别恳请恩师启功先生为该校题写了校名。
  载2004年11月2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偷闲斋走出的艺术家马德春
  远敬
  在北京书画界,提起“大忙人”马德春,人们都热情地称他是“偷闲斋”里走出的艺术家。他也是从梅厂镇方辛庄村走出的武清人。
  马德春,现为国家一级画师(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外联部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书画鉴定研究员。他出身贫寒,幼年失去父母,与年迈的姥姥相依为命,饱尝人世艰辛。孩提时读过私塾,后在“赈济会”办的小学读书。195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靠人民助学金读完大学。他曾得到过李可染、李苦禅、田世光、吴冠中、白雪石等当代诸多名家亲授,加之自己勤奋刻苦,学业很有长进。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毕业作品《渡口》,入选“北京美展”并获奖,还在《北京文艺》杂志封面发表。
  马德春待人友善豁达,处事深明大义,对工作满腔热忱。1964年,他调任北京崇文区文化局副局长,其后任燕京书画社副总经理。并于文革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代表。1984年,调到中国美术家协会,任外联部主任、会员部主任兼艺委会秘书长等职,从事为美术家服务的组织管理工作,这是一项“没学过专业的人不好做,学过专业的人不愿做”的工作。为处理好“职业”与“事业”的关系,马德春只能利用别人休息和娱乐的时间作画,忙中偷闲,笔耕不辍。故将自己的画室命名为“偷闲斋”,取白居易诗“偷闲意味胜常闲”之意。
  寒来暑往,马德春数十年持之以恒刻苦磨练,花鸟、山水、人物均有涉猎,工笔、写意兼能,多件作品被选入国内外美展,数十件作品被中南海、外交部、国防部、农业部、中央电视台及美国博物馆等部门收藏;另有数件作品被香港的曾宪梓、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等私人收藏。其国画作品《明珠滴露》在“中日联展”中获大奖。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受中国文联及文化部的委派,马德春率中国书画家代表团出访日本、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举办展览和讲学,推动了中外文化艺术交流。马德春的名字和事迹已被收录到《中国美术词典》、《中国美术年鉴》、《世界名人词典》等多部辞书中。马德春虽于1998年退休,但他“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坚持活到老,学到老。不久前,还编著出版了个人专著《翰墨佐览——书画家实用手册》。
  他关心家乡书画事业的发展与繁荣,积极组织京城武清籍书画家联谊活动,大力支持武清区大运河书画院工作。他以“意识当随时代,仍要与时俱进,用生命与真诚去耕耘,以望不负余生”为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
  载2004年12月7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相声名家师胜杰
  艾闻
  说起师胜杰,在中国大地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早在20年前就有了“中国十大笑星”的称号。无论在演艺圈,还是在广大观众的心目中,他都德、艺双佳,颇有人缘儿,深受大家的喜爱。然而有着如此强劲震憾力、影响力的师胜杰,许多人都认为他是东北哈尔滨人,甚至误解了许多年。原来,他的正根儿是武清区杨村六街人,一个地道的武清人。
  寻找老乡师胜杰
  2004年底,在天津电视台《鱼龙百戏》节目中,师胜杰一段:“我是武清人,杨村人,杨村糕干很好吃,有名气”的道白,像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在武清的上上下下,男女老少、家家户户引发了轰动,人们激动地相互转告,庆幸又发现了一个大名鼎鼎的武清人。
  说师胜杰是武清人,光凭演出中几句道白,似乎有些牵强,也总有是否他在演出中为吸引天津观众虚构几句垫词的疑虑。那么,师胜杰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武清人?记者决定要直面师胜杰,对他进行一次面对面的采访。经过向在北京的武清籍相声名家王谦详询问,才知道师胜杰家的住址和电话。于是,我们立即拨打了他家的电话。事情很不凑巧,家里无人接。记者又马不停蹄,拨通了师胜杰的手机,电话拨通后,师胜杰没有在家,已同他的夫人宋艳远度重洋,去澳大利亚访问了,听得出,身在异国他乡的他接到从武清打来的电话,心情异常激动。考虑到两地远距离电话采访的难度,我们达成协议:决定长话短说。只是问他是不是武清人,如果是,能否愿意接受家乡媒体的采访。师胜杰十分爽快:“我是武清人,祖籍杨村。我非常愿意接受家乡新闻媒体的采访,2005年1月3号我将回到国内接受你们的采访。”
  事情很顺利,是缘分,也是师胜杰信守承诺。1月8日下午,在区民政局副局长张昕的帮助下,记者在雍阳宾馆贵宾楼B楼二楼会议室,和师胜杰坐在了一起,进行了一次拉家常式地深入细致的采访。
  忆乡情三次落泪
  他,一米七以上的个头儿,声音宏亮,爽快健谈。见到家乡人更感到振奋,有精气神儿,十分热情地一一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爱人宋艳,以及随来的徒弟和工作人员后,才坐下来接受我们的采访。
  坐在雍阳宾馆二楼会议室的师胜杰,首先认真地听着对面而坐的“杨村通”、区政协委员杜宝江的介绍。杜宝江说,师家祖辈多代久居杨村运河西侧,眼下杨村一些老辈分人知道较多的是您爷爷、奶奶和您爸爸、叔叔、姑姑的情况。您的爷爷奶奶当年就住在现在杨村街道六街居民区内(区农机局大楼北侧)的和平胡同,当时家里很穷,住着两间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您的祖父早年在军阀的部队里当过兵,升至连长后带着您的奶奶回到了老家杨村。人们的印象之中,当时您的爷爷眼已经失明,先是在您只有几岁的父亲牵领下乞讨要过饭,后来靠手工织袜为生。家里虽穷,可老爷子人品好,性格开朗,为人憨厚实在,劳作之余,茶余饭后时常为人们唱几段太平歌词,说上几段笑话,深得邻里们喜爱。每当老人家出行不便,总有人上前主动搀扶,家里有困难总有人登门帮助,官称师大爷、师大娘。您的祖母长得娇小俊俏,河南口音。您的爷爷50年代末60年代初病逝。在您爷爷去世不久,您的奶奶就迁出杨村。说到这里,师胜杰插嘴说:“爷爷在世时,我和父亲曾多次从市区来杨村看望老人家。爷爷去世时,我的全家已迁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我和父亲来杨村奔丧。料理完爷爷后事,是我和父亲接奶奶一同去了哈尔滨。”师胜杰一面认真地听着杜宝江的介绍,时而插上几句答话。
  杜宝江接着介绍说,您爸爸叫师振国,从艺后改名师世元。他老人家从小很苦,几岁时就和老父亲一起沿街乞讨要饭、织袜子、干农活。十几岁就到天津市区打工。到天津打工后,他一面打工,一面凭着自己的艺术天赋,同一些街头卖艺的人学艺,唱太平歌词,说单口相声,并很快成为演艺圈里的名角儿。后来听说您的母亲也是艺术家。另外,您还有两个叔叔一个姑姑在杨村长大。后来都相继到部队当了文艺兵,参加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许多杨村人都知道您的家庭是个艺术世家。
  在场的区委、区民政部门接待师胜杰的有关负责同志还告诉他,家乡的人们都很惦念他。特别是他在天津演出时又提到自己是武清人时,人们都希望您有机会常来家乡看看。
  师胜杰听了杜宝江和有关同志的介绍后,十分动情地对在场的人们说:“难得家乡人们对我的家庭情况知道的这样详细,难得乡亲们这样惦记我。我谢谢大家,谢谢武清的父老乡亲。”说着,师胜杰激动地掉下了眼泪。
  座谈交流后,师胜杰执意要去看看老街旧邻,拜访一下当年和爷爷奶奶一起住过的老人。走进杨村六街赵志扬的家,赵志扬老人一眼就认出了师胜杰。老人拉着师胜杰的手左看看,右看看,说:“你就是当年师爷爷的孙子师胜杰?”师胜杰忙贴近老人的耳朵,幽默地告诉老人:“绝对是真孙子,不是装的孙子。”即刻引起人们的哄堂大笑。一阵笑声过后,赵志扬老人拍拍师胜杰的肩膀接着说:“我和你爷爷奶奶一个院住了十几年,师大伯脾气好,人缘好,我们是好邻居。你相声说得好,声音好,表演好,内容健康,电视里哪个台有你的节目我都追着看。看得出,你有人缘,受观众欢迎。你可为咱武清人争了光。每次看相声,我都想,你是咱杨村人,做梦也想见到你,没想到今天我就见着了。更没想到还是你来登门看望我,我这辈子知足了,没白活。”赵志扬的老伴兰秀芬见老头同师胜杰站在院里就谈得这么热闹,忙拉起师胜杰的另一支胳膊说:“大冷的天,快到屋里坐下说话。”兰秀芬老人说:“你爷爷奶奶一辈子很不容易,赶上那年代生活很苦。你爷爷眼睛失明,哪次去粮店买粮食上街买菜,我都拉着他的拐棍,领着去。你奶奶个子小,脚小,没我劲儿大,每次和我下地干农活,拾柴禾,我都帮她。你爸爸小时候也很苦,跟着师大伯、师大娘织袜子,沿街乞讨要饭。当年我们家日子也不富裕,可两家穷帮穷,相处得和和睦睦,关系非常好。现在说起来还挺想他们呢。”师胜杰听着两位老人的述说,十分激动地对两位老人说:“谢谢二位老人当年对我爷爷奶奶、爸爸的照顾。”说着,师胜杰又一次掉下了动情的眼泪。
  走出赵志扬老人的家,随去的杜宝江告诉师胜杰,前面不远就是埋葬他爷爷的坟地,不过那片坟地早已迁走,盖上了农家的新居,提醒他是否去看一看,师胜杰摆摆手说不去了。沉思了一会,他对在场的人们说:“我父亲死前不只一次地对我说过:‘记住,我们是武清人,我和你妈妈百年以后,一定要埋在武清的黄土地上。’回到东北以后,我再和兄弟商量一下,想方设法把二老的骨灰送回武清,埋在武清,了却老人生前叶落归根的宿愿。这次来杨村我是为双亲还愿的。”看得出,提起死去的父母,他的心情既沉重又激动,眼里再次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听到师胜杰要将父母的骨灰到家乡安葬的愿望,在场的民政局负责同志当即表示:“两位老人骨灰迁到武清,民政部门随时帮助安排,可安葬在杨村,也可安葬在永安公墓。”师胜杰听了,眼含热泪连声道谢。
  七岁成相声童星
  提起师胜杰本人的成长过程,面对家乡人,他滔滔不绝,无拘无束,耐人寻味。
  师胜杰1953年4月生于天津市区,在家排行老二。当时,他父亲师世元、母亲高秀莲都是靠说相声谋生,并成为京津一带颇有名气的相声演员。1959年,父母亲为了支援东北艺术的发展,也为了寻求自己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师世元举家迁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6岁的师胜杰也随着全家,告别了童年的天津,来到了东北。父亲来到哈尔滨后,凭着超人的艺术才能和组织才能,很快担任了市民间艺术团的相声队队长。他的艺术表演水平随着刻苦努力和频频演出,很快名声大振,叫响东北。
  师胜杰出生在相声世家,也是在浓烈的艺术熏陶氛围中长大的。他同全家迁入哈尔滨后,家就住在当时娱乐场所集聚的北市场。唱戏、说书、吟大鼓、演皮影戏的几乎应有尽有。饭馆、茶社比比皆是,热闹非凡。师胜杰就是在这里,每天从早到晚穿行于演出台、摊儿之间,看完这场,看那场。特别是父母每到“园子”里演出相声,他都闹着一起去,看父母和先辈们演出。长期的耳濡目染,不仅激发了他热爱艺术的激情,而且也学到了很多相声段子,诱发了跃跃欲试上台表演的欲望。师胜杰首次上台演出还得益于父母的发现推举。一次,师胜杰在随父母演出后吃夜宵的饭桌旁,把自己从父辈们学到的相声《捉放曹》饶有兴趣地为父母做了表演。师世元夫妇看过儿子师胜杰表演既高兴又沉重。高兴的是,儿子这样小小的年龄就有这样的表演能力、超人的艺术悟性,感到十分欣慰,笑得夫妇俩前仰后合。沉重的是,说相声卖艺的苦辣酸甜,从艺多年的他们最清楚,特别是想起旧社会当演员地位低下,演艺圈几乎是被称为“要饭行当”的职业,怎么让儿子再干下去呢?夫妻俩几乎又同时为儿子今后的成长忧虑地掉了眼泪。艺术家总是有强烈的艺术责任和情感,艺术需要有人继承发展,孩子追求艺术的童心不能泯灭。一阵苦与乐、旧与新的思考过后,师世元夫妻俩决定鼓励师胜杰学相声,走艺术发展之路。于是,又让小胜杰再说几段试试看,小胜杰毫不怯懦,立即表演了《报菜名》、《地理图》、《夸住宅》等几段相声。师世元夫妇听后会心地笑了,决定让儿子学相声。
  第二天晚上,师世元没有照例说自己的单口相声,而是领着儿子一起走上舞台,对台下的观众说:“今天我要和一个票友说,这个票友不是别人,就是我儿子,目的是想让大家伙给听听,这孩子是不是块说相声的材料。”说完父子俩就合说了一段儿《捉放曹》。父子俩的演出,不仅赢得了在场人们的阵阵掌声,而且在演出谢幕时,人们的掌声、叫好声、再来一段的喊声不断。此后,师胜杰经常随父亲登台演出,每次演出都赢得了众多观众的掌声鼓励。于是,在哈尔滨,师胜杰就有相声“童星”的称号,这一年他年仅7岁。
  第二年,师胜杰便拜当时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朱相臣为师。走入校园后,师胜杰仍然白天到校上课,晚上到戏园子里说相声。那时,许多观众竟是专门来听他这个“童星”说相声的。后来,师胜杰被选入哈尔滨市少年宫艺术团,并很快在团内脱颖而出,成为该团的“五朵金花之一”。师胜杰还曾和艺术团的其他小演员一起,为当年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西哈努克亲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宾做过专场演出。少年时期接连不断的演出,无疑给师胜杰日后发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他在磨难中成长
  交谈中,师胜杰向在场的人讲述了他和他的家庭也有过一段从不愿披露的痛苦经历。
  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打破了师胜杰一家平静的生活,也打碎了师胜杰说相声、走艺术之路的梦。父亲师世元被打成“资产阶级艺术权威”,于1968年9月28日含冤自尽。当年,父亲只有48岁,母亲年仅36岁。刚刚进入沈阳部队文工团的哥哥,也因受父亲的牵连找领导理论,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判刑15年。1969年,16岁的师胜杰也作为一名农工,被送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进行劳动改造。初到生产建设兵团,师胜杰既承受着艰苦劳动的磨难,也经历了生活孤独寂寞的日子,什么说相声、当艺术家,所有的追求、理想都深深地埋在了心底。直到1975年的一天,师胜杰正同兵团的战士们在打谷场上晒谷子的时候,突然听到广播喇叭里播放着马季、唐杰忠合说的相声《友谊颂》。听到被“文革”已经封杀几年的相声的播出,师胜杰激动不已。广播里的相声刚一结束,他就和正在打谷场上劳动的兵团战士们说:“如果大家喜欢相声,我也给大家说一段。”师胜杰的话音未落,便引起了在场人们的一阵欢迎的掌声。从此,师胜杰每天在劳动工地,或在兵团战士的休息房间里,都要为人们说上几段相声。他的相声给沉寂的兵团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情趣和欢乐。他本人也很快成为兵团里人人喜欢的公众人物。
  师胜杰会说相声的消息不胫而走。1976年,兵团为了参加黑龙江省的曲艺调演,决定让他参加曲艺学习培训班。并让他和后来大名鼎鼎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一起搭档说相声。当时,虽然姜昆还没有说过相声,但由于姜昆综合艺术素质较高,吹拉弹唱等演艺功底厚实,加之对艺术的渴望追求,时间不长,两个人就配合得十分默契。他们表演的反映当时知青生活的相声《林海红英》,在兵团俱乐部首场演出,就获得了成功。代表兵团参加省曲艺调演,很快被选中,作为省里的代表剧目,又到北京参加了全国的曲艺节目调演,也一举又获成功,引起了首都文艺界的轰动,一些专业文艺团体负责人纷纷找到他们,希望他们进入北京文艺界来发展。当时担任中央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的团长更是慧眼识才,当即找到师胜杰、姜昆,诚心实意希望他们留在北京说相声。对此,姜昆如愿以偿,师胜杰却因为在政审中还背着“黑五类”子女的罪名,被拒之门外,抱憾回到了北大荒建设兵团,继续做农工。直到粉碎“四人帮”,那场“大革命”结束,师胜杰才被调到省曲艺队,当上了一名专业相声演员。
  而立之年拜大师
  师胜杰告诉我们,进入演艺界后,他还幸运地被相声大师侯宝林看中,收为关门弟子。
  事情原来是这样,由于师胜杰台上精心表演,台下潜心创作,很快迎来了他的艺术丰收。1981年,由他创作并表演的相声《好市长》在全国曲艺调演中,获创作和表演一等奖。1983年,由他表演的相声《姑娘小伙别这样》获省曲艺评比一等奖。1984年,在全国相声新作演出评比中,由他表演的相声《肝胆相照》,再次获得全国一等奖。就是在这一次,他遇见了恩师侯宝林。
  师胜杰动情地说,那次,侯宝林是作为全国相声新作演出评比活动艺术顾问参加的。在活动总结会上,侯先生十分激动,不仅对师胜杰的获奖相声《肝胆相照》中的演艺、演技,进行了长时间的夸赞,而且表露要收他为弟子的意愿。作为相声界一代名师,已三十年未收徒弟的侯宝林要收师胜杰为徒,即刻在曲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师胜杰也激动地掉下了热泪,甚至难以相信这是真的。
  事后,师胜杰怯生生地走进侯宝林休息的房间,激动地不知说什么好,见了侯宝林就喊了一声“师父”,双膝跪下给师父磕了个响头。侯宝林见到师胜杰也十分激动,忙上前拉起他说:“我已经三十多年没收徒弟了,也不想再收徒弟了。可这次见了你,看到你这么年轻,说这么好的相声,让我看到了相声一定会传下去,中国的相声会大有希望。这次破例,就叫你做我的关门弟子吧。”说起如何举行拜师仪式,侯宝林说:“你是年轻人,老一套拜师仪式咱不搞,就搞个简单的新形式吧。”
  拜师仪式就在当时举办的全国相声新作评比的居住地青岛友谊宾馆举行。举行拜师仪式这一天,参加评比活动的大多数演员、工作人员来了,侯宝林先生的夫人及相声名家马三立先生也专程赶来参加。拜师仪式上,师胜杰十分恭敬地向师父师母鞠躬、献花。侯宝林也把自己的有关论著、音像资料送给师胜杰,还把一枚戴了多年的钻戒摘下来,亲手给师胜杰戴上。并对所有在场的人们说:“师胜杰是我的关门弟子,今后不再收徒弟了。我收师胜杰,不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事,这是相声界的一件大事。我相信,有师胜杰这样的年轻人传承我们的相声艺术,相声艺术的发展不会等到2000年。”侯先生感情真挚、激动人心的讲话,赢得了人们对艺术大师的敬重和热烈的掌声。这一年,师胜杰已经31岁,正值而立之年。
  德艺双馨好人缘
  多年来,师胜杰以高超精湛的艺术,以一个艺术家应有的职业道德,赢得了人们的敬重、爱戴,在圈内圈外落了个好人缘儿。说师胜杰好人缘,主要有三:
  首先,他深受观众的喜爱。在由观众直接投票开展的“十大笑星”评选中,师胜杰在众多的名家之中,竟以得票总数第五的位置,成为“全国十大笑星”之一。在评选出的“十大笑星”中,他又是惟一从省市级走出的相声演员。一个曾经默默无闻的东北演员,为什么得到群众的如此拥戴?许多业内人士说,观众所以喜欢师胜杰,主要是他对艺术的执着,表演认真,真诚对待观众,加之创作表演的内容健康向上。特别是他总是微笑面对观众,不计场合,不计对象,不计报酬多少,经常不断地为观众演出,从不摆“大腕、明星”的架子,由他创作并表演的《好市长》、《学评戏》、《教子有方》、《醉酒歌》、《爱优点》、《小鞋匠奇遇》等相声,人们喜闻乐见、常听常新。有些段子甚至被人们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其次是,在曲艺圈内,师胜杰也颇有人缘儿。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赵保乐、于世杰、石富宽等都和他搞搭档,一起合作演出。师胜杰在演艺界可以说是多才多艺,能说相声,也能说快板,演小品、唱歌词,他样样都行。可他始终坚守相声阵地,从没为挣钱去拍电视剧、拍广告、当司仪、演小品。即使在相声低迷的时候,他也从没动摇过。由于师胜杰讲艺术、讲艺德、为人正直,说话办事公道,每当全国搞曲艺比赛,他都会被邀请去当评委。他认为,对于不同地域、不同师承的选手必须一视同仁,正确打分,不能拉偏手儿。如果有了偏见,受影响的决不仅仅是评委个人的形象,而且会影响大赛的公正,也会影响相声的未来与发展。为此,在相声界提起师胜杰,几乎人人都竖起大拇指,夸赞他注重做艺,更注重做人,是个德艺双馨的好艺人。
  再次是,他不分高低贵贱,无论是对前来求教的业余爱好者,还是对从事相声专业的年轻人,他都热情接待,有时甚至手把手地教,从没有推脱、厌烦过。眼下,他已桃李满天下。在雍阳宾馆记者与他的交谈中,一个天津师范大学的相声爱好者闯了进来,他立即把那位求教者拉到身边,谈思想、讲艺术,像一对多年未见的老朋友,热情地谈了好长时间。如今师胜杰的徒弟不少都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演员,有的还相继在全国大赛上获奖。在前不久举办的“大红鹰”CCTV全国首届电视相声大赛上,他的大徒弟刘彤不仅获了二等奖,还获得“最佳逗哏奖”。二徒弟德江早在几年前就闯进了中央电视台的《曲苑杂谈》节目组,一举成名。目前,已经成了中央电视台《周末喜相逢》节目的主持人。侯宝林的孙子、侯耀华之子侯军也在师胜杰那认师学徒。
  有个幸福的家庭
  师胜杰家中三口人。提起家庭,师胜杰总是说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爱人宋艳,是黑龙江艺术研究所一名资深的编辑,事业上小有成就。但是更多的是她对师胜杰事业的理解和支持。外出演出长期不回家,她从不抱怨。每次回家又总是同事、朋友、徒弟满屋,闹得底儿朝天,她总是热情接待,从不厌烦。生活上,对师胜杰她更是体贴入微,冷暖吃喝关怀有加。每当外出,她都准备得贴贴切切。有时腾出空来陪着随行照顾几天,两个人相濡以沫,相敬如宾,是人们眼里羡慕的一对好夫妻。
  女儿师方野今年24岁。从小聪明好学,现在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读信息工程与金融管理研究生。提起他的女儿,师胜杰有些激动兴奋。他说:“方野是我们师家学历最高的人,她赶上了好时代,她很幸运也很幸福。”接着,师胜杰还详细地说了目前女儿在国外的学习、生活情况。当我们问起为什么不让女儿从事艺术的问题时,师胜杰幽默地说:“新时代了,市场经济。为了让他们生活得更好,就让她学信息、金融管理,将来多挣钱,生活得更好。”
  愿为家乡做贡献
  经过几个小时的座谈交流和实地察看,师胜杰对此行寻根问祖感到十分满意。走出杨村六街,当我们提出是否再到武清的新城区和开发区看一看这几年武清的发展情况时,师胜杰仍然兴致勃勃地答应再去看一看。
  车子从杨村六街出发,师胜杰夫妇又随我们沿途看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委、政府办公大楼,英华中学,栖仙公寓,开发区以及坐落在开发区内美丽的天鹅湖度假村,宽敞的行政服务中心,巍峨挺立的武清海关,以及天狮集团、大真空等知名企业。
  师胜杰一面观看,一面激动地说:“这几年武清发展很快,变化很大。每次到天津来,人们都向我介绍武清家乡的变化,说武清是天津发展的‘第一军团’,每当想到这些,我都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感到骄傲自豪,这次回来实地看一看,更感到振奋,更受鼓舞。”
  临别时,师胜杰拉着记者的手,再次深情地说:“请告诉区里的领导和乡亲们,我师胜杰是武清人,家乡有什么事情用得着我的,我一定尽力帮助。今后,我要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多做些贡献。”当记者告诉他,现在在外的武清名人、能人很多,北京就有一大批。每年区里都要请他们在北京或来武清聚一聚。师胜杰马上说:“每年我都很长一段时间住在北京,赶上机会我一定参加。”
  下午5点多钟,由于师胜杰还要赶到市区和有关部门商量演出事宜,谢过了我们的再三挽留,乘车前往市区了。
  望着远去的轿车,我们打心底里祝福老乡师胜杰一家平安、幸福。祝愿他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希望他常回家看看。
  载2005年1月18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电影美术大师杨占家
  石树鹏
  15年前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红楼梦》中的美术设计,曾受到专家的好评和广大观众的喜爱。担任这部电影美术师的就是武清人,他名叫杨占家,现为国家一级美工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杨占家1936年出生于曹子里乡朱家码头村,先后在当时河北杨村师范学校和芦台中学读书,196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72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美术设计师。凭着强烈的敬业精神和深厚的艺术造诣,他先后为《海港》、《杜鹃山》、《海霞》、《拔哥的故事》、《知音》、《原野》、《迷人的乐队》、《霸王别姬》、《西楚霸王》、《夜半歌声》、《宋家皇朝》、《卧虎藏龙》、《天脉传奇》、《天下无双》、《花好月圆》等数十部影片做过美术设计。为此,他获得了多种荣誉,受到了业内同行的一致好评,先后被编入《1991年中国人物年鉴》和《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值得一提的是,以《红楼梦》为代表,他参加设计的多部影片先后在中国电影节第十届金鸡奖、台湾电影第三十届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中获得“最佳美术奖”。2001年,他参加设计的《卧虎藏龙》还摘取了美国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奖”的桂冠,这是中国电影首次获得的世界大奖。
  长年从事美术设计工作,使杨占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视角,尤其是他在古装影片美术设计中一连串的成功,确立了他在古装电影美术设计上的领先地位。如今,港台乃至国外电影制片厂到内地拍古装电影,总会有人说:“最好找杨占家”。
  杨占家虽然在艺术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他在生活上一直保持着俭约平和的基调,他比较内向,谦虚,不讲究穿戴,平易近人。有一次,他去南方为电影选外景住进无锡市当时最好的湖滨饭店时,人家嫌他“土气”,竟把他拦在了门外。
  杨占家热爱他所从事的美术事业,他希望自己家里的孩子们也能在美术设计上有所成就。在他的教导和带动下,如今,他的长子成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美术师,次子是摄影师,女儿在德国做服装设计师。此外,他的弟弟和侄子们也都在美术设计上有所作为。
  作为武清人,杨占家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建设和变化。2000年,武清撤县建区,他听说区里有庆祝活动时,非常希望回家乡看看,但因为当时正在外地拍摄电影,工作离不开,未能如愿。杨占家高兴地告诉记者:再过几天,就要为拍摄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去上海作筹备工作,等影片拍完了一定抽时间回家乡看看。
  载2005年3月15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津门书法家孙伯翔
  石树鹏
  前不久,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孙伯翔书画展,来自中国书法家协会、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家乡市、区的有关领导亲临了书画展开幕式。据有关人士介绍,天津人在北京举办如此隆重的书法展是多年来少有的。
  孙伯翔是天津乃至全国书法名家,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进修学院教授,天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他1934年生于大黄堡乡刘靳庄村,青年时代历尽人生的艰辛。他8岁入私塾读书练习书法。1956年,他在一家集体企业当一名仓库保管员。工作之余,他总是一遍遍地临摹书帖,在写满大字套小字的废旧报纸上,留下了他不断求索的笔迹。
  一个偶然的机会,年近40的孙伯翔结识了当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王学仲先生。他接受王老先生“临习魏碑”的建议,从此与魏碑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浩瀚的魏碑海洋里遨游。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孙伯翔45岁时,就获得了全国群众书法比赛二等奖,接着在全国第一届中青年书法展览中,以他的四条屏《正气歌》一举夺魁。此后,他的作品逐步走向全国,被书法界所瞩目。孙伯翔的成功来源于他对书法的深刻理解,更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
  孙伯翔崛起书坛后,师从者甚众,他不论年龄大小,职务高低,都一视同仁,以诚相待。对前来求教者,从不妄自尊大,故弄玄虚。他告诫求学者:“要多向传统学习,向古人学习,不要以我为范本,要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孙伯翔对故乡人民怀有一份独有的感情。每次回大黄堡老家时,他总是离村几百米就下车,边欣赏乡村景致边走回家。见到老乡时,总有聊不完的话题。上世纪90年代,大黄堡乡筹建中学教学楼时,他特地回到家乡,把1万元钱和一台电脑捐赠给学校。他还为母校刘靳庄村小学题写了校名和校训。
  如今,孙伯翔已经年过七十,由于几年前做了一次腰椎手术,如今走路还受些影响,但他的精神很好。孙伯翔常说,家乡的党政领导对他非常关心,表示感谢家乡父老对他的关怀,他愿在书法艺术的天地里再创辉煌,为津门争光,为家乡争光。
  载2005年8月30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大器晚成的胡庚辰
  乐耕
  在当今中国连环画出版界,有位六十多岁入门,八十多岁仍十分活跃的编辑专家,他就是被业内人士称为大器晚成的武清籍胡庚辰。
  胡庚辰,字龟山,1924年生,武清区王庆坨人。童年师承名儒王猩酋,习文史。博览群书,自学成才。成年后曾在商业、企业部门任总会计。抗战胜利后,在天津《益世报》做文秘工作。解放后到察哈尔,先后在化工、冶金、焦化、矿山搞新建、扩建的工程,期间由单位推荐兼任地方党报、电台通讯员和特约记者,撰写宣传报道稿件及副刊文章数百篇,主持撰写厂矿专业志十几部。1983年,胡庚辰晋升为经济师。1988年,64岁才退休离开岗位,后加入张家口市楹联学会和诗词协会。
  早年的胡庚辰在工作之余热心收藏历史文物。1956年,他把自家珍藏的400多件历史文物捐献给国家,有古泉币、铜剑、鼎、汉魏官印和南北朝的镏金造像、名画等。其中不乏珍品,如上、中士剑(五倍于柄和三倍于柄),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古币中齐六字刀、四字刀、新莽“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等都较珍贵。此后,他又把双沟本的傅青主墨宝《汪啸自传》捐献给河北省博物馆,还有善本《十三经注疏》,日本版的《善斋藏龟》等书籍,经当时的武清县政协委员刘坦捐给了国家图书馆。
  直到1986年,62岁的胡庚辰参加中国连环画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文、美编读书会后,才正式入门中国连环画的改编创作事业,很快为各地美术出版社编辑创作了大量的文学脚本。在为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改编25集《中国寓言故事》时,他废寝忘食从76种古籍中筛选出256则寓言故事,其中1-5集出版38万册,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他编的脚本与画家钟汝乾绘制的《西游怪记》,参加全国七届美展获铜牌奖。
  胡庚辰一生淡泊名利,云水襟怀。他编写诸多著作,稿酬却很微薄。对此,他不以为然,他说,为别人做嫁衣裳,只是分享其快乐而已。
  几十年来,胡老无论身居何地,始终割舍不掉思乡情结。他关注家乡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与父老乡亲保持密切联系,对武清环境保护、植树造林等项事业都曾积极建言献策,并热情参与了《武清县志》、《王庆坨镇志》的撰稿、编辑和校对工作,还创作多篇热爱家乡、歌颂家乡的诗文发表于报刊杂志。
  载2005年10月11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历尽艰辛成大家的张维国
  默耕
  如今,在京的武清籍书画家中,张维国的成名之路可谓历尽艰辛。他从幼年时就表现出书画艺术的天赋,由于种种原因,直至进入不惑之年,才走入专业书画家的行列。
  张维国,1946年生,武清区崔黄口镇人。解放后随父母定居北京,1962年考入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在校四年间,学到了扎实的书画知识,经多位名师指导,尤其师从著名书画家郭风惠先生后,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文革”期间,张维国学非所用,到工厂做了一名钳工,一干就是12年。但他迷恋书画创作的初衷并未泯灭。1978年,张维国调离工厂,先后从事工艺美术设计、美术教师工作。后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1988年毕业。
  张维国一直想做一名专业书画家,这个强烈愿望促使他四处拜师访友,从师于著名画家徐北汀先生研习中国画,拜著名国画大师何海霞先生专攻山水画,如饥似渴地攻读古今中外书画理论,夜以继日地练习绘画书法技艺。苍天不负苦耕人。他的书画作品终于在北京美协、中国美协举办的书画展览中参展。张维国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他觉得自己与众多名家大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他踌躇满志地想找一个能从事专业创作的单位,发挥自己的潜能。1989年,他得到乡友、著名书画家刘炳森先生的提携和举荐,调入北京市群众艺术馆,从此如愿以偿。这年他43岁。
  20世纪90年代初,张维国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当选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香港“百家画会”名誉理事等。他开始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并相继赴香港、德国与其他书画名家一起举办作品联展。其后,曾应邀赴德国讲学,并在波茨坦、柏林进行了个人水墨画作品展。1994年,他随北京市文化代表团赴美国进行交流。2003年再次赴美国参加中国古代艺术展文化交流活动。
  他的力作《古国丹青画卷》被收入到《当代艺术家卷》。在全国开展评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镇)活动中,张维国坚持10余年深入基层进行指导,组织举办书画展览。在他的指导下,北京市有两个区县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镇)。文化部授予他“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镇)优秀辅导员”称号。
  张维国热爱家乡,积极参加北京的乡友会活动,踊跃参加家乡举办的书画展,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载2005年11月22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自学成才的画家郭涛
  侯福山
  如今在首都书画界,有一位被业内人士称为我国最具潜力的国画家。他就是武清籍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北京文化书画社秘书长郭涛。
  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郭涛出生于武清梅厂镇郭罗庄。父母亲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实巴交的农民。贫寒的家境,生活的艰辛,造就了他顽强坚毅和在坎坷困苦面前不低头、不服输的性格。他从小对绘画就有着浓厚的兴趣。最初,郭涛虽然没有雄厚的专业知识,也没有经过名人的指点,但家乡武清的蓝天白云、碧水绿树、风土人情在他心中植根,产生遐想,成为他创作的原始素材。那时,他会随手拣起瓦块、树枝在地上画,画了擦、擦了画,全神贯注。兴趣是成功的第一步,童年时代对绘画的兴趣,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69年初,郭涛穿上了绿军装,成为一名光荣的铁道兵战士。在基层连队经过了几年的艰苦磨练,他调到了部队的体工大队,从事体育工作。在当好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同时,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画、绘画当中。十载军营里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绘画上。部队不但为他学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
  识,使画技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和进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郭涛转业到了北京一所著名大饭店,在工会从事文体宣传工作,这为他展示才能,进行艺术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期间,他一方面加强了绘画理论的学习,阅读了画论、美术史、画家传记以及唐诗、宋词、元曲等大量典籍;一方面,他向首都书画界的名家拜师学艺,并展开了更加艰辛的书画创作。有人做过统计,仅几年时间,供他练画用过的报纸就有数万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艰苦的绘画实践和四十年的不懈追求,郭涛终于成为首都画界颇有影响力的国画家。
  郭涛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展。在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书画名家邀请赛中他一举获金奖;2000年,他的《卧薪尝胆》作品荣获国际大赛金奖;在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全国名家书画邀请赛中获一等奖;2001年在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大奖赛中,他的《夜读图》评为传世佳作,展后将转入故宫博物院收藏。此后,他的作品多次参加日本、韩国、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展出,多幅作品被国内外艺术团体和个人收藏,有的作品被多家拍卖行以高价拍卖。
  虽然在绘画艺术上取得了成就,但作为武清人,郭涛有一种很深的武清情结。他关注家乡的发展和进步,惦记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和战友们,愿意与家乡的书画界同行进行交流,为武清书画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载2006年3月28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

知识出处

武清人

《武清人》

出版者:大众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天津市武清区的人物事迹,其中包括了享誉海内外的书画大师刘炳森、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杰出的穆斯林画家阿里·雷公、相声名家师胜杰、核工业战线上的冯树荣、著名真菌学家刘波、飞机维修专家丁学起、全国优秀教师史学忠、昔日理科状元今日清华骄子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