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名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680
颗粒名称: 乡贤名人
分类号: K820.821
页数: 38
页码: 145-1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大人庄村名人情况。其中包括国学大师文坛巨擘、张中行留在家乡的故事、人民海军装备战线的标兵、上海报界的领军人物、一位厅级领导干部的风采、走遍祖国大地的媒体人、著名影视明星杨立新、评剧名角儿李哈哈、武术名家张策与张喆、著名书画家李维清、中国现代蜡染第一人等。
关键词: 李大人庄村 乡贤名人

内容

国学大师 文坛巨擘
  ——记原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 张中行
  在李大人庄村里,说起享誉国内外的国学大师张中行,村民们说先生的出生地,就在村南4公里以外的石薄庄村。他们与先生是曾经同饮一河水,上京下卫、赶集上店儿同走一条路的近邻。
  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有“国学大师、文坛巨擘”之称。1909年1月7日生
  于武清县石薄庄村,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曾在河北、北京中学、北京大学任教。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任编辑、特约编审。是我国文化教育界久负盛名的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我国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出版专著数十部,文字总量500万字之多。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2006年2月24日在京逝世,享年98岁。
  (艾闻)
  张中行留在家乡的故事
  国学大师张中行,一生久居北京,长期在京城工作。“文革”时期,回家乡“劳动改造”近8年之久。在故乡留下了一些令人回味的故事。
  故事之一:回乡劳改的日子里
  搜寻国学大师张中行的人生经历,有关“文革”时期被遣返回乡劳动改造、生活起居的记载极少。有人曾说,“文革”时期的张中行因打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臭老九”,被遣返回乡劳动改造8年,仍在潜心研究国学文化。其实情况并非完全属实。
  为了弄清张中行这一时期的真实历史,前不久,笔者驱车专程到先生的故乡石薄庄座谈,通过他的近邻、生前友好石俊河老人介绍,方弄清了先生家庭出身旧况和“文革”时期在村里生活的真实情况。据村里老人们介绍:新中国成立前,张中行的旧居坐落在村子西北,宅院是砖瓦结构的正房、东西厢房的“三合院”,家有土地百余亩,其父亲叫张万福,是村上有名的富户人家。早年的张中行所以能到北京读高中、上大学,得益于家庭的富足支撑。
  “文革”期间,张中行先到安徽省的“五七”干校接受教育改造。1971年10月从北京遣返回村接受劳动改造,1979年2月返回北京,在村里生活了近8年的时间。来村时,年过六十的他已经满头白发,看上去虽有些苍老,但高高的个头儿、衣着整洁、精神矍铄、彬彬有礼,仍不失城里文人的大家风范。
  张中行到村后,村里在其旧居处将已经被生产队占用的房屋中给他腾出了一间房。住进后的房间内布置极为简
  洁,只有一张单人床、一张较大的旧书桌,几件做饭、吃饭的家具。最初,到生产队参加劳动,他主动和队上干部言明:年岁大了不会干啥农活,提出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计,队干部满口应允,干与不干、干啥活计,由他自己决定。不久,他就身背粪箕子、手持粪叉,每天行走在三里屯、宵赶庄、河北屯之间的十几里路上,捡散落在路上的牲畜粪便,捡到的粪就倒在生产队集体的粪堆上,偶尔还和村里一些人折腾一下堆积的粪堆,到田野之中看一看春种秋收的场景。队干部说给他记工分,他坚持说自己是义务劳动,工分就不要了。于是,他成了村里“干活不记工分、口粮、蔬菜免费分配”的特殊村民。
  在村里几年的时间里,人们没有看过这个京城名声显赫的老学究读书、撰稿、写书法,也没有听他亲口讲过在我国文坛叱咤风云的故事,更没有赏读过他那激情四射的散文、诗词歌赋。看到的只是一个情绪低落、沉默寡语,但也悠闲自得的村民老人。也许是多年在京城工作生活环境突然改变的生疏,也许是文化层次的差异,他很少与村上人说话交流。可村民们都理解他的处境,从没有人歧视他,而是见面都热情地按乡亲辈分尊称他“二哥、二叔、二爷”,与他主动搭话、闲聊。
  就这样,多年在京城紧张忙碌国家文化教育研究的国学大师,虽然感觉有些无奈的荒废,但也在村里过了几年悠闲自得的日子。
  故事之二:村中忘年交
  张中行回村“劳改”期间,有两个“忘年交”。
  一个是时任村革委会主任的石俊河。1971年,石俊河时年25岁张中行62岁,两人年龄相差37岁。动乱年代,作为村政权的主要领导人,面对“臭老九”遣返回乡参加劳动改造的张中行,非但没有按照上级指示盲目地组织村民去批判斗争、监督改造,反而怀着敬重之情,经常登门与他拉话儿闲聊,关心他的生活情况,帮助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不久,两个人便成为往来密切的“忘年交”。在村里生活的几年时间里,石俊河经常带领张中行到田间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与耕种劳作的乡亲们一起在田间地头叙说国事、家事、天下事,使张中行逐渐融入了小村。尤其是每天晚上,孤身寂寞之时,张中行就步行不足百米,走进好友、“忘年交”石俊河家的小院里坐上一两个小时,喝茶闲聊,敞开胸怀、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张中行恢复工作回到北京后,作为朋友、知己的石俊河,每年都利用到北京姐姐、叔父家串亲的机会,登门看望他。张中行不仅在北京大学院内的家属宿舍的11号公寓203号的家中热情接待村上来的石俊河,还带领他到曾经工作的办公室参观,送给他刚刚出版的书籍。而后,走进附近的小酒馆与石俊河一起喝酒、吃饭、叙旧闲聊。直到先生去世前,张中行还满怀深情地对石俊河说:“现在我还十分怀念在老家居住那几年的生活,有机会我还要回村里看看老街旧邻们,吃吃你家做的贴饽饽、白菜打辣酱。”石俊河当场满口答应,约他尽早成行。遗憾的是,由于先生年事已高,回村之事直到逝世也未能成行,到老家吃贴饽饽、白菜打辣酱的愿望自然也没有兑现。
  与张中行成为“忘年交”的另一个人是村里与他相差46岁的石云璞。1974年,善良朴实、勤奋好学19岁的石云璞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当上了生产队会计。不久,便与寂寞难耐、打发劳动改造日子的张中行相遇。那时,当会计的石云璞一面按照乡亲辈分热情地称他“二叔”、“老先生”,一面在生产队分配粮食蔬菜时,多给他一些生活中最喜欢的品种,并帮助老先生把所分配的粮食蔬菜背回家,。还时常到老先生的住处听他讲国内外的见闻故事,询问文化知识学习中的不解之题,很快两个人便成为亲密无间、无话不讲的“忘年交”。
  张中行落实政策返京后,石云璞也离村到县里医院参加工作。虽然两地分离,但叔侄俩相称加“忘年交”的浓浓情义还在,书信往来、电话联系接连不断。1997年国庆期间,石云璞的上初中的女儿在当家叔叔石俊海夫妇的带领下,代表父母专程登门拜访了88岁的张中行。张中行对忘年交的石云璞女儿的登门拜访十分激动,让他想起了当年在家乡与石云璞的深情交往,当即提笔写下了“幽怀记取故园瓜,欲出南河路苦赊。月落鸡栖同此夜,伴谁寻梦到梨花。旧作怀乡诗书奉云璞贤侄壬申
  中秋张中行”。这一书法作品,张中行虽称是“旧作怀乡诗”,但老先生在给石云璞重题时,对原于1989年6月的诗作已做了部分修改。原作为:“幽怀记取故园瓜,欲出东门路苦赊。月落天街同此夜,也曾寻梦到梨花。”有意将诗中的“东门”改写为家乡的“南河”,将“天门”改为家乡的“鸡栖”,将“也曾”改为“伴谁”,让题写之作更显得与家乡自然、贴切、情深。可见老
  先生对家乡“忘年交”赠书的用心良苦和深情厚意。
  2006年2月24日,张中行走完了他人生98年的生命之旅,在京逝世。消息通过亲属传到石云璞家,这位“忘年交”偕夫人即刻赶到北京张中行家中灵堂祭拜,并以先生亲属代表的身份到八宝山追悼会现场,为先生送行。
  故事之三:到李大人庄看望大表姐
  说起张中行生前与李大人庄有过啥联系?我从读先生《流年碎影》中发现,上世纪70年代初从北京遣返回乡后不久的他,曾有过他从所居住的石薄庄步行来到李大人庄看望其大表姐的记忆。对此,笔者做了一次深入地采访。
  在石薄庄村张中行家是个大户人家,其在周边地区内亲友也就很多,家居李大人庄的大姨母长女家就是常来常往的亲戚之一。据张中行回忆:大表姐“高个子,白净,精明,嫁小河(青龙湾)以北中营村孙姓。”“表姐夫是也到外面活跃的农民,有个遐迩皆知的特点,是喜欢说诳话,毫无所为也不说真的,所以得个绰号‘瞎话精’。”还说:“大表姐生了几个儿子,瞎话精先走,去骗小鬼和阎王老爷去了。所生几子,都叫孙元什么……大表姐嫁后从夫,是中营村的人,何以住李大人庄,当时问过,忘了”。
  时间是1972年春,张中行从北京返乡后不久的一天,曾经的同乡兼同学石卓卿次子来到张中行的居住处,说明天要去李大人庄看望他的岳父,步行往返,问他有没有兴趣一起去。张中行想到自己的大表姐也在此村居住,过去几年由于在北京工作与大表姐家也很少来往了,如今被遣返回乡有了时间,正好去那里看看,便当即答应来日一同前往。
  第二天上午,暧风习习,阳光明媚,两个人就一起结伴同行前往李大人庄。出石薄庄朝西北方向行走,路程相距也只有五六公里。一路上,两个人边走边聊,仅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来到了李大人庄。张中行见到大表姐后,久别重逢的姐弟俩十分高兴。在相互问候、诉说各自的生活近况之中,张中行知道大表姐家这几年的境况不错,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过得还好。临近中午,大表姐忙着给他烧水做饭,烙饼炒鸡蛋,当地俗称“招待姑爷饭”。
  这次大表姐家造访,让他似乎又找到了家的温馨。
  故事之四:与书法大家的乡情友情
  张中行先生与在京的武清籍全国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是生前同乡好友。刘炳森的老家在武清区大良镇所属的海子洼村,与先生祖籍河北屯镇石薄庄村相距只有十几里路。先生虽然年长刘炳森先生28岁,但两位在京的武清籍文学巨擘却交往甚密,经常坐在一起畅叙乡情友情。炳森先生1999年出版的散文集《紫垣秋草》一书,张中行先生在为其作的序中就称:炳森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书法家,还是诗人、散文大家。并在序中畅议乡情,说我们时常坐在一起回忆家乡北运河、青龙湾、大良塔、小良锥、海子洼.河北屯、石薄庄……乡情浓郁、亲如兄弟。另据炳森先生当年与我介绍,先生还与著名书法家、曾任中书协主席的启功先生也是交往甚密的挚友。据我所知,在他一生中撰写出版的几十部专著的封面书名,大都是由启功先生题写的。而每次先生所著之书出版前请启功先生题写书名后,老哥儿俩总是到小酒馆一起痛饮几杯、惕叙情怀。
  故事之五:影星谢芳戏称自己是武清儿媳妇
  在武清送往迎来的过程中,由于张中行故乡在武清,曾引发过著名影星谢芳自认是武清儿媳妇的趣闻佳话。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著名作家杨沫撰写的小说《青春之歌》改编成电影,影片中饰演女主角林道静的就是著名电影演员谢芳。一次,谢芳应邀来武清做客。午餐接待席间,主客双方互相举杯祝酒之时尽管客客气气,但还是有些生疏拘谨。是灵动活跃的谢芳一席话打破了席间的拘谨与尴尬。谢芳风趣地说:“电影《青春之歌》中的男主角余永泽的原型就是你们武清的张中行先生,而我在《青春之歌》中饰演的女主角林道静原型就是先生的前妻杨沫。论起来,我该是武清的儿媳妇哪,那就让我给家乡的父老们敬一杯酒吧。”一番风趣的表白,即刻消除了明星与人们的生疏感,也把两个文学巨匠紧紧地与武清连在了一起。接着,她给在场的人们讲了一个先生与前妻杨沫鲜为人知的故事。她说:张中行先生不仅是个国人称道的大文人,还是个人品极佳的大好人。“文革”时期,造反派想以历史问题批斗作家杨沫。在造反派找到张中行调查革命战争时期的杨沫的历史表现时。已经离婚的张中行先生不计前嫌,果断地告诉造反派,革命战争年代的杨沫,是个信仰坚定、对革命有过积极贡献的热血青年,没有任何可以怀疑的历史问题,杨沫也因此免遭劫难。后来,杨沫知道先生此举后,非常感动。不久,便把一张早年她与先生的合影照片,让她与先生唯一的女儿徐然转送给张中行,以示感谢。故事让在场的武清人顿时对张中行先生产生了深深的敬重之感。
  故事之六:籍贯之争的趣闻
  2006年2月24日,98岁有着国学大师之称的张中行辞世,文学界教育界许多人前去吊唁,国内外众多媒体纷纷作出报道。然而,遗憾的是,一个地道的武清人却被说成籍贯是河北省香河县人。
  一个如此举世瞩目的人物,为什么被如此众多的媒体搞错了籍贯?其实,说错先生籍贯也情有可原,张中行出生的所在地石薄庄曾隶属过河北省武清、香河两县管辖,生前还被香河县政协以乡贤的名誉聘为特邀委员。1958年,先生的家乡石薄庄随同部分村庄正式划归当时的河北省武清县管辖。为此,张中行先生的籍贯至老人家去世,理应是天津市武清区。当年,多年在武清从事党的宣传工作,且与中央、天津市各新闻媒体有过密切接触的我,主动与各新闻媒体联系,指出发表先生去世消息中有关籍贯错误的报道应予更正。同时,由我担任总编的《天津日报·武清资讯》,则以《武清籍国学大师辞世》为题在报上发布消息,力主籍贯武清。几天后,一些省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天津的《天津日报》、《今晚报》等相继给予了更正。
  (高元勃)
  人民海军装备战线的标兵
  ——记原海军装备部军械保障部部长李学臣
  无论是在解放全中国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新中国建立后西沙保卫战、对越反击战中,都有李大人庄村上人卫国参战的身影。尤其是在我国海军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更令人称赞、值得骄傲。他就是曾任海军装备部军械保障部部长李学臣。
  —、走进军营
  看得出,如今虽已年过古稀、退休在家休息的他,中等身材、体魄健壮、精神矍铄、谈笑风生。说话办事,还是那样才思敏捷、作风严谨、雷厉风行,军人风度不减当年。
  李学臣,1950年1月生于李大人庄。1969年,初中毕业的他入伍参军,来到了美丽的滨海城市——青岛,在人民海军北海舰队后勤部某仓库任战士、技师、副主任。1975年至1977年就读于海军工程学院,毕业后任海军某部后勤部处长。1986年至1988年到海军指挥学院深造学习,大学文化。完成学业后,任海军某部后勤处副处长、处长。1994年后,调到首都北京,任海军后勤部军械部副部长及海军装备部军械保障部副部长。1999年,任海军装备部军械保障部部长(大校军衔)。
  走进军营,他深知入伍当兵肩负国防建设的重任,敬业爱岗、刻苦学习专业技术,赢得了所在部队的充分肯定。1972年,由一名普通的战士提升为干部。1976年,由排级提升为副营级。1982年,由副营级提升为副团职。为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他积极寻求深造,学习人民海军所需的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在组织的安排下,他先后利用5年的时间,多次就读于海军工程学院、海军指挥学院,为日后回归部队参加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
  二、事业有成
  人民海军的建设发展之路,总是在狂涛巨澜中披波斩浪、奋发前行的。李学臣在几十年的军旅生涯的航程中,成长与部队发展同行,他壮心不已、乘风破浪、大胆创新、甘于奉献,走出了一条辉煌成长之路。
  1995年,参加海军引进装备工作,一年中3次赴俄。此后十余年间,又多次参与中俄海军武器引进谈判工作。在与俄军事专家、军工企业谈判期间,他和他的谈判团队一起,在掌握大量市场信息与各国海军现代军事武器装备信息的同时,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巧妙周旋、把握时机,使谈判大获成功。其中,引进潜艇人员培训,往返俄罗斯5次半年时间谈成!引俄各型武器装备培训,李学臣一次谈成合同。引进武器装备低于市场价格42%,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有力地提高了人民海军的武器装备能力和保障能力。
  担任海军装备部军械保障部部长后,他根据部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部队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以军械保障为中心,狠抓安全工作,抓基础建设,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提高军械管理水平,提高军械装备完好率,提高快速机动的保障能力”的工作思路。倡导军械工作指战员要做到“敬业、学业、勤业、精业”的军人精神。提出了“坚持战斗力标准,坚持为部队服务、坚持科技兴械”的要求。为推进所带领部队的现代化、规范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屡次立功
  事业的成功,赢得了部队首长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他屡立战功、多次获得嘉奖表彰。
  在他的履历表中有这样记载:1975年、1985年、1992年、1997年,分别在技师、副主任、处长、副部长岗位上,获得三等功四次。1993年,因科技成果和工作突出,被海军党委批准荣立二等功一次。同年,其所领导的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1994年,其所领导的单位获得海军军营建功立业学雷锋标兵单位,并作先进事迹报告。1999年,在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之际,海军军械部开展的“军械群英谱”评选中,被评为“十佳标兵”。其主持研究的“弹药自动修理流水线”项目,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他主持的“水雷电池低温贮藏研究”“雷弹火工品销毁装置”项目,分别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主持研究的“海军军械处处长决策系统”“水雷搬运车”“水雷装置支架”“鱼雷拖车”等项目,分别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三、四等奖。2000年,被海军表彰为科技带头人。在其担任装备部军械保障部部长期间,他所领导的部门连年被评为海军系统先进单位,多次受到总部机关的表彰。每次立功、每项成果都有感人的故事。
  他笔耕不辍,多篇论文在杂志上发表,数篇论文收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库。多篇论文获奖。其中,由其主编的《军械论文集》一书,在全军发表。1999年在《海军学术研究》杂志举办的专业论文征文中,其作品荣获一等奖。相继出版了《翰墨系海疆》《美丽西沙》《海军军械史》《海军军械大事记》等专著。
  四、两次与总书记合影留念
  作为军人,能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赏识、一起合影留念的将士不多。然而,李学臣是幸运的。他曾两次在军事演习中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同志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2000年12月,人民海军某部“神威——2000”军械保障任务演习在南海海域举行。作为海军装备部军械保障部部长的李学臣深知这次演习的重要,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要亲临演习现场观看。为了圆满完成演习任务、接受总书记的检阅,他决定深入一线亲自担任指挥。然而,就在正式演习的前一天,由于操作违规,致使准备发射的导弹全部进水,发射系统显示导弹事故。关键时刻,李学臣奉命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有关专家上舰检查。凭着多年的经验和对俄武器的深入了解,他力排众议,否定了俄方专家“卸下导弹到技术阵地检查排故”方案。经过现场紧张细致的事故排查,果断做出按时发射的报告。演习获得成功后,海军贺副司令员特意拉着李学臣来到江总书记身边说:“主席,这些导弹都是他带人准备的,合个影吧。”江总书记爽快地答应,与李学臣站在了一起合影留念。
  2004年7月人民海军军事演习在我国东海海域举行。按照安排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要参观人民海军军械设备展览。22日上午,李学臣站在展示的海军新型装备前,看到江泽民同志向他缓缓走来,即刻跑上前去,举手敬礼:“尊敬的江主席,这里展示的是海军新型导弹、鱼雷、水雷武器,请您检查指导。海军军械部长李学臣。”这是李学臣第二次近距离接触江泽民同志。这次与江主席会面,也算是机缘巧合。在新型武器展示准备初期,担任给江主席讲解的人员由几个人分别承担。后来,觉得讲解的人员太多,一是人员交换容易造成现场混乱,而且部分讲解人员口音、讲解水平也长短不齐。二是不利于回答江主席询问整个海军武器装备情况。有人建议,李学臣对展示的武器不仅大都了解,而且能讲满口的标准话。故决定由李学臣一个人担任这次武器展示的全部讲解。果然,对于讲解,不仅简洁明快,而且对江主席提出的问题也回答得井井有条,令江主席十分满意。整个介绍用了大约25分钟,也给了李学臣与江主席接触时间较长、近距离交流最多的一次会面机会。
  五、关注家乡建设发展
  对于生他养他的家乡,李学臣始终乡情凝重、关注发展。
  在乡村发展经济、兴办公益事业,以及村民子女当兵就业等方面他都热情相助,办了许多实事好事。2005年,他主动在海军各部队组织一批舰船、潜艇及各型导弹等武器模型,捐赠给下伍旗中学,解决了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的急需,总价值达十多万元。为此,武清区政府向他颁发“支教先进个人”荣誉证书,给予表彰。
  市里决定文化旅游村建设后,他说,这是上级领导给村里建设发展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举全村之力,人人献计出力。作为故乡,我也是建设的一员,我要竭尽全力为文化旅游村建设做贡献。
  还是军人的那股子脾气,他说到做到,不放空炮。近一年来,他一面利用回家的机会为文化旅游村建设出主意想办法,一面利用在外联系面广的特点,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他发动全国各地老战友集资8万元,从青岛购买崂山景观石赠给村里建设旅游景点。还利用曾在北京房山区担任副区长的老战友吕志士,在北京燕山选择了一块高4.8米、宽2米的大理石,并请著名书法家李洪海书写了大大的“通天福”字,矗立在村头,供游客和村民们游览、照相留影。与此同时,他还利用在京与多名著名书法家的密切联系,将刘炳森、沈鹏、欧阳中石、李洪海、张海等一批享誉国内外书法家的作品,赠给村里用于景观、展馆、碑刻题字,给文化村建设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对于未来文化旅游村的建设与发展,他更是信心满满。表示,文化旅游村建成开业后,主动邀请全国各地的战友和亲属,都来住上几天,看一看家乡的变化,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正如其诗中所言“我本庶民一村童”。这就是李大人庄一名农家子弟的成长之路,一名致力于祖国人民海军建设与发展的赤子乡贤。
  (高元勃)
  上海报界的领军人物
  ——记原上海《文汇报》总编辑 石俊升
  《文汇报》,上海市一家国内的省市级新闻媒体,一朵享誉国内外报业的奇葩,一份极具影响力的报刊。然而,在这一名报发展的史册里,有一位李大人庄乡贤的名字,他就是曾任上海市《文汇报》党委书记、总编辑、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的石俊升。
  石俊升,1940年生于李大人庄村南几里以外的石薄庄村,与国学大师张中行是同村。他的老家住宅坐落在村西北,如今其在外工作的弟弟石俊成还在老宅上翻建了新的住宅,偶尔来家小住。石俊升出生在一个富户人家。早年,其父亲石少清(后改名石捷臣)在上海经营产业。新中国成立前,六七岁的他便随父母到上海读书。1964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曾在市内一所重点中学执教数年。1978年《文汇报》改组扩编,石俊升调入报社任《教育战线》编辑,后升任教卫部副主任、要闻部主任、副总编辑等职。1998年,文汇新民报业集团成立,石俊升担任党委书记、总编辑、上海记协副主席。
  石俊升身材魁梧,身高在一米八以上。他文学功底深厚、工作敬业、做事严谨、为人厚道。在《文汇报》工作期间,撰写了大量颇具影响力的消息、通讯、述评、散文、报告文学等。担任报社主要党政领导后,仍笔耕不辍,相继出版了《长短集》《思想漫谈》《生命、事业、未来》(合著)、《岁月留痕》等书籍。撰写了《更重要的是新闻的管理质量——略说改版》《改版、改制、改人——试论报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新闻的有效传播从理解读者开始——关于文汇报改版几个关系和问题》《关于文汇报特色的回顾与思考》等很有见地、颇具指导意义的文章,在报业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石俊升在主持报社工作期间,与同人合力共进,励精图治。为在新形势下取得新发展,他从《文汇报》的实际出发,提出“发扬特色,同中求异”的发展目标:一是版面创新要同中求异。正确处理好“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关系;以个性化的形式反映共性化的报道要求;开动脑筋,提高筹划水平。二是在“同中求异”中显现报纸特色。积极撰写独家报道;加强热点报道的深度;办好副刊,形成新亮点。三是关键问题在于提高报纸的整体质量。四是版面创新离不开机制创新。他提出“少动版面,多改机制;少动机构,多改管理”的要求。此外,在改进采编管理体制、加强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加强队伍建设方面也创造了成功经验,收到了良好效果。他曾赴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日本、瑞典等二十余个国家考察访问。1993年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当选上海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李汉东)
  一位厅级领导干部的风采
  ——记原山西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 冯国发
  在山西省曾经有一位倍受称赞的厅级领导干部,他就是乡贤冯国发。
  冯国发,1946年7月出生在河北省武清县河北屯镇桐高村。
  1969年8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69年一1983年,任晋东南地区电力公司,经委工程师,科长。1984年一1990年,任平顺
  县县长。1991年一1994年,任潞城市(县)委书记。1994年一2000年,长治市市委组织部长,市委副书记。2000年先后担任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山西省政协学习与宣传委员会副主任(正厅级)。
  1984年担任平顺县县长,六年间带领群众植树造林30多万亩,将公路修到与世隔绝的山庄窝铺,为此得到了国家交通部,林业部的表彰。平顺县还成为全国100个(山西省唯一)小水电示范县之一,受到国家表彰。1991年6月担任潞城县委书记,积极推进企业改制,培养了一大批股份制企业和企业家队伍,大力推进了城市进程。潞城撤县建市后,继续担任潞城市第一任市委书记。期间,按照潞城区域内“三通二环一提高”的总体思路,他组织实施了一场浩大的义务修路热潮,使潞城市成为全省率先实现乡乡通油路的典型。1994年7月担任长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后又任市委副书记。2000年,任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长,院长(正厅)。期间,充分发挥院校职能,促进全省数十县级党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在全国各种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多篇理论文章,出版多部学术著作,成为在全省宣传思想理论界有广泛影响的理论家。同时,还担任过中共山西省委干部教育领导组的副组长,山西省政协学习宣传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获得的奖励与成果有:1991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义务修路先进工作者”。1997年,被中国科协授予“科普先进个人”。1997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先进女职工之友”。其撰写的论文《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获山西省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二等奖。著作《政治体制改革:来自农村的启示》(合作)获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李汉东)
  走遍祖国大地的媒体人
  ——记新华社高级记者 谈风
  谈风同志曾经是一名叱咤风云、成就卓著的新华社高级记者、杂志总编辑,也是从李大人庄村走出的国家级新闻界名人、武清的乡贤名人之一。
  在多年的交往中,他给我的印象是:身材魁梧、性格开朗、才思敏捷、态度和蔼、专业能力强。谈风,原名谈景云。1931年11月生于河北省武清县李大人
  庄村。他早年就读于河北杨村师范和北京市立第一中学。1949年1月在华北大学读政治系,当年转到新华社新闻训练班学习。同年6月,分配到新华社国际部担任编辑兼行政干事。1954年主持《参考资料》编辑工作。
  1956年,谈风调新华社新疆分社任记者。在新疆15年的采访活动中,他走遍了天山南北,阿尔泰草原、塔里木盆地漠野和帕米尔高原,参加过在新疆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沙漠考察、登山、原始森林调查等战地和实地采风活动。写了大量富有边疆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游记、特写和写实性散文。这些文稿均被收进《新疆三十年散文选》《天山路》《戈壁水长流》《青年的榜样》等十多部散文通讯集。
  1970年——1978年,他调吉林分社工作。在长白山、
  松花江两岸和科尔沁草原度过了将近9年的采访生活。1979年初,在浪迹边疆24年之后,重返燕赵大地的故土,在河北分社担任文教组组长和采编副主任。这期间,除写了大量新闻通讯,还写了不少报告文学、散文等。他的描写新疆风情的第一部散文通讯《塔里木河两岸》也于此时出版。
  1988年夏,谈风奉调新华社山西分社,担任分社社长、党组书记。1989年,主持创办《记者观察》杂志,出任第一任编委会主任。同年,被选为山西省记协副主席。
  1990年初,游记、散文、通讯集《地球上的奇迹》出版。
  1993年,任河北省《大时代》总编辑。
  谈风在有生之年编辑出版的专著有:《绿叶》《游记特
  写选》《萍踪万里》《塔里木河两岸》《地球上的奇迹》等。
  他乡情浓郁,十分关注家乡的建设发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多次利用回乡探亲的机会,来到武清县委登门拜访县委以及县委宣传部门的主要领导同志。时任武清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的我,在与他的接待交谈中,畅叙乡情、友情,成为往来密切的好朋友。他还多次诚挚地表示,如果家乡在新闻宣传、经济发展中有啥需要他做的事情,一定鼎力相助,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尽一份力量。
  (高元勃)
  著名影视明星杨立新
  说起家喻户晓的影视明星杨立新,也是这里的乡贤名人之一。他的出生地就在距离李大人庄村东几里地以外的杨家街。
  杨立新,1957年8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今天津市武清区)杨家街。现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演员、演员队队长。国家一级演员。
  杨立新是个多才多艺的话剧
  影视演员。在话剧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曾经主演和参加演出的话剧有《茶馆》《雷雨》《天下第一楼》《北京大爷》《蔡文姬》《龙须沟》《窝头会馆》等剧目。在影视方面,早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杨立新就以一部表现教育战线困惑与发展前途为主题的电视剧《半边楼》而为广大电视观众所熟知。其后,又以中国首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不俗的表现走进中国电视观众的千家万户。同时,又以《海瑞》《明星制造》《东周列国》《心理较量》《守候幸福》《漕运码头》等电视剧中塑造的各种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还参与了《甲方乙方》《定军山》等影片的拍摄。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同志先进事迹为题材创作的电影《第一书记》的影片中,由他主演“第一书记”形象,生动朴实、感人至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
  杨立新还是个颇具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他还是民进北京市委委员、市委常委、民进中央委员。中央和北京市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后,积极参与政协工作,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杨立新乡情凝重,关心支持家乡的建设与发展。热情帮助家乡企业联系开展业务,帮助家庭生活有困难、收入低的村民,到其影视业务单位就业打工等。
  (李汉东)
  评剧名角儿李哈哈
  在河北省评剧界,说起曾任石家庄评剧团团长、著名丑角表演艺术家李哈哈,无人不晓,令人称叹。
  据孙开山《评剧界滑稽笑星李景裕》一文(载于《石家庄市文史资料第十七辑:艺苑漫忆》),李景裕,艺名为李哈哈,人称“乐不够儿”,河北香河县李各庄村人,生于1906年,1968年去世。这里提到了李各庄,即今河北屯镇北的李各庄村,1958年由香河县划归武清县,因避县内与另一个李各庄重名,故改称北李各庄。
  据《梨园春秋——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建团五十周年文摘》《石家庄市文史资料第十七辑:艺苑漫忆》等资料载,李哈哈十来岁开始打小工,为糊口,家人托亲靠友送
  他去天津学文明戏主攻丑角。由于他勤奋好学,很快脱颖而出,登台演出后,红极一时。1933年,他开始改学评剧,继续演出丑角,先后与爱莲君、刘翠霞、白玉霜等名角合作演出,走一处,红一处。
  1947年石家庄市解放,当时他正在正定一带演出,石家庄市戏剧音乐委员会组建了“义和评剧社”,李哈哈被吸收入社并当选为副社长。这个社的其中一队于1951年改名为石家庄市实验评剧团,1953年改称石家庄市评剧团,李哈哈担任评剧团团长。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他成功地塑造了《白毛女》中的穆仁智、《杨三姐告状》里的牛成以及《十五贯》中的娄阿鼠等艺术形象。1951年,石家庄市举办戏曲汇演,李景裕获得了一等奖。1956年9月,经石家庄市委组织部直接批准,他与另外8名高级知识分子被批准为中共党员。
  李景裕青年时,曾在家乡娶妻生子,其子名李月洲,长大后参军,曾任银川市武装部部长。妻去世后续娶一妻,因没有生育,曾领养一个孩子,他视为亲生子女,从未虐待过。但在“文革”中,有人贴大字报,指他领养孩子的行为是“贩卖人口”,并诬陷他是“贩卖人口的犯罪分子”。李哈哈一生憨厚朴实、胆小怕事、办事拘谨,迫于压力,在一个寂静的深夜,他悄悄地自缢身亡,年仅62岁。
  (根据侯福志撰文资料整理)
  武术名家张策与张喆
  说起历史上的武林高手张策、张喆二兄弟,也应是李大人庄的地域名人。二人为堂兄弟,均出生于现武清区下伍旗镇马神庙村。在中国近代武术史上,其二人有武林高手、“北方二张”、著名武术家之称。
  张策:1866年生于武清下伍旗镇马神庙村。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爱国的著名武术家,五行通臂拳创始人、宗师。
  张策自幼喜欢武术,到处拜师学艺。早年,他博采众家之长,吸收了前人的优秀成果,创造了太极通臂拳种,是通臂武术史上距今天最近的一座无人跨越的高峰。其身段特点:拳似流星眼似电,身如蛇形脚赛钻,猫扑虎窜,猴闪莺翻,吞吐纵合,俯仰伸缩。拳法特点是:轻灵活缓缈,冷弹脆快硬,柔软速疾巧,粘连绵沾随。打起来舒展大方,刚柔并济,随心所欲。起腿生风,出拳挟雷,威风八面,因而有百步神拳之称,是技击中高品位拳种。张策又把太极拳融合于通臂,通臂太极合二为一,为创造“太极通臂”拳种之第一人,使自己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的艺术境地,妙不可测。
  他曾于1924年,被张作霖从北京请到奉天任保镖,并教他的两个儿子张学铭、张学思学拳。1928年,他到北平任鹏北平国术馆教授武术。期间,他打破封闭保守、秘不示人的门户之规,广招徒弟,无论贵贱;传播技艺,德高望重,他对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臂圣”“东方大侠”。
  1934年10月8日,张策病逝于北京前门锦什坊街双栅栏寓所,享年68岁。
  张吉吉:字既明,通臂拳一代宗师。1893年5月25日,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马神庙村(现天津武清区马神庙村)。
  张茄武功始于家传。1934年,张喆离开家乡到天津开设武馆,兼在北京协助张策教授通臂拳。1939年,由于天津成立的天津通臂社发展壮大,张喆辞去北京的兼职,专心于天津通臂拳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张喆响应党和政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致力于天津武术事业的发展,在教授弟子的同时,受邀到各大专院校传授中华武术。曾先后担任华北地区武术比赛裁判长、全国民体大会武术裁判等职务。
  晚年的张喆,依据师傅的口传亲授汇编了《五行通臂拳拳谱》一书,详细阐述了该拳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为后世传承和研究五行通臂拳这一中华武术瑰宝做出了贡献。1959年,张喆逝世于天津,时年66岁。
  由于张策、张喆的出生地曾属于河北省香河县管辖,故一直被香河县视为乡贤名人。如今,每到清明节之际,香河县武术协会都组织通臂拳传人、弟子来武清境内的张策、张喆墓地扫墓祭奠。
  (李蔚兰)
  著名书画家李维清
  美国洛杉矶电视台曾将介绍他艺术成就的专题片反复播放,其书画作品曾在“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和“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大展上连连获奖,并被国家及有关部门收藏,他就是李大人庄村走出的书画家李维清。
  李维清,1933年9月出生于李大人庄村。他自幼酷爱绘画艺
  术,多年工作和生活在河北。曾深得著名画家郭传璋、刘凌仓的亲传和指导。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东方白马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李维清的山水画别具一格、独具特色。其始终追求博大、劲健、华滋、浑厚的创作意境,作品多以整体的丘壑形态入画,雄浑而又坚定的山体在绵延中跌宕起伏,构筑出大山的恢宏与壮阔,是典型的北方山水意象。由他创作的25米长卷“江山万里图”和“四季山水图”,山势连绵起伏,变化万千,大山、小石、河流、飞瀑错落有致,树木桥梁、亭台楼阁、村舍人物设置自然,三远兼容,四季变化各具特色,穿云流雾,过渡自然,疏密张弛,富有流动感。他还善画雪景山水,12米长卷“北国风雪图”,展现一派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势,整幅画卷不靠“做”技法造肌理,完全以简洁娴熟的传统笔法,勾皴点染、一气呵成,表述自己对北方冰雪山水的理解,创造出“白主黑宾”的绘画形式。其创作的小幅雪景冷逸淡雅、宁静祥和。
  李维清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展并获奖。作品曾入选“海峡两岸书画大赛精品大观”“中国书画名人签名印章总鉴”“中国老年书画家大辞典”和“世界名人录”。曾先后被《天津日报》《黑龙江日报》《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企业家报》等多家媒体登载。
  (李汉东)
  中国现代蜡染第一人
  ——记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专委会会长 刘子龙
  他是一位延续中国两千年的民间蜡染艺术传承者,新中国现代蜡染业开拓者。他就是被誉为“现代蜡染之父”的刘子龙。
  刘子龙,1941年9月28日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今武清区)甄马庄。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家贫,他只上过几个月的艺术学校美术班。15岁时在一家蔬菜公司做临时辅
  助工;17岁到一家水泥厂;19岁失业开设“子龙画社”;23岁,国家个体户政策收缩,他再一次失业;次年,刘子龙在某针织厂开始他第一份正式职业一出口图案设计。
  在他的专业发展经历中,有着这样的记载:
  1981年,时年40岁的刘子龙作为针织厂的重点培养对象,进入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进修。
  1983年,刘子龙42岁,他已被列为河北省“重点国家攻关科研项目”——彩色蜡染工艺项目的课题带头人。
  1984年,刘子龙43岁,他带着79幅彩色蜡染画,以个人名义进驻中国美术馆主厅,成为我国在该厅举办个人画展的第一位现代青年画家。
  1985年,任唐山市彩色蜡染研究所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北省彩色蜡染中心总工艺师。同年,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期间,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为其拍摄影片《刘子龙蜡染画》,译成七国语言,发往157个中国驻外使馆进行文化交流……
  1987年,刘子龙研制成功皮革蜡染绘画,同年申请专利。1994年,彩色蜡染工艺法获取专利。同年,任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教授,九三学社中科院第七支社社员。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旅游工艺品专业委员会会长。
  在多年创业科研的进程中,刘子龙打破常规,大胆地运用自己熟悉的绘画技巧,把他的思想、情感、个性完美地融入蜡染作品,既保存了传统蜡染纹理清晰、简朴明快的民族风味,又加入了独特的洒脱深厚的现代绘画理念,使作品极具现代感。同时,他不断研究各种纤维材质的表现效果,进行科学试验,改进工艺器具和涂染方法,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蜡染的材质运用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棉扩展到麻、毛、丝、化纤等多种织物。
  有专家说,刘子龙的彩色蜡染工艺蕴藏很高的创新技术含量,在业内居领先地位,是一项极有国际市场前景的工艺项目。刘子龙应为中国现代蜡染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李汉东)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李大人庄轶事》

出版者:中国书籍出版社

本书分为新村漫游、古村史话、乡风民俗、乡贤名人、地域名吃、旅游链接等六部分,记录了李大人庄的古今文化。

阅读

相关地名

李大人庄村
相关地名